人最大的修养,是知人不评人
2017/5/2 身心灵

    

    

     轻易论断他人,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很多时候都化成了伤害对方的利剑,别人无车无房,你说因为他穷;别人作息规律,生活简单,你说人家单调乏味,毫无情趣。

     知人识人,已经很难。然而更难的是,在知人之后管住自己的嘴,不对他人的生活妄加评论,横加干涉。

    

     很多事情,坏就坏在多嘴多舌。

     《诗经》里面讲:“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父母不免要干涉晚辈的生活,这已经够让人头疼了。但更让人头疼的是陌生人的多嘴多舌。

     阮玲玉之死已经够人哀痛莫名。随便评价他人带来的风气到今日都没止息。

     舒淇和黎明的爱情就受过这样的折磨。本来两人拍拖拍得好好的,但舒淇拍过色情片,粉丝们纷纷指责她配不上纯如白纸的黎明,连黎爸爸都跳出来说:“这样的儿媳我们不能要。”

     法庭的判决有根有据,即使惩罚也有具体的做法,惩罚完了也就完了。但好论人是非的人,总将人置于虚构的道德法庭之上,这种折磨无日无之,旷日持久,是最煎熬的折磨。

    

     你没经历过他的生活,凭什么妄断他人。

     得知了对方的一点信息,无论认不认识,总要以自己的背景出发以己度人,这对于我们似乎是很自然的事。

     鲁迅在《论人言可畏》里挑明:

     有的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那么漂亮,却比她正经”;有的想:“我虽然不及阮玲玉的有本领,却比她出身高”;连自杀了之后,也还可以给人想:“我虽然没有阮玲玉的技艺,却比她有勇气,因为我没有自杀”。

     化几个铜元就发见了自己的优胜,那当然是很上算的。说到底,这是一种无聊的虚荣心在作祟:看着别人不如意,自己就当是过得很如意了。

     但我们都不可能深入到别人的心里,窥探他到底为什么活成这样,而我们得出的评价,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当事人,其实都无多大益处。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青年作家蒋方舟描述过自己的一段经历:

     某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引发了争议,有记者打电话问她对此的看法。蒋方舟说没读过对方的诗歌,于是记者马上给她念了一首,接着再问她的意见。蒋方舟无奈地说:“仅凭一首诗,我不知道该怎么看。”时代喧嚣,充满浮华,我们连保持沉默都显得艰难。

     《论语》里有句话:“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在他人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自己。生活如此艰难,有些事情不需要拆穿。

     不拆穿,免得对方尴尬,免得自己显得咄咄逼人。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不能与人为善之人,最终必为他人所疏远。

     在人世间,最贴心的一句话永远是:我懂你。对待他人,无论是所爱的人还是萍水相逢的人,我们需要的只是“同情的理解”,只是沉默,只是等待时间为我们展露真相。

    

     鲁迅先生之所以经常解剖社会、臧否人物,他解剖的其实是自己,“没有一句骂人的话不能应用在他自己身上”。如果没有这般犀利的勇气解剖自己,我们随便说出的评论只能伤人而不利己,最后剩下恶毒之名。

     因此,知人但不随便评论人,既保护了他人,其实最后也保护了自己。

     来源:国馆(ID: guoguan5000)

     转载请注明本文编辑整理:身心灵(shenxinlingdao)

     我们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欢迎原作者联系我们。谢谢!

    

     身心灵微信号:shenxinlingdao

     身心灵微信第一平台!★★★★★

     每一个生命都将觉醒。

     粉丝人数30万,关注后收看更多灵性文章!

     ● 关注后回复:占卜,进入在线灵性占卜。

     ● 回复:我的前世,进入在线前世分析。

     ● 主编:宣鉴 yifangxiaoshi (长按可复制)

     长按下图,识别二维码,关注身心灵 微信平台!

     如果本文不错,请给朋友看看,传递正能量!

     如果本文让你驻足,请记得点下方拇指

    !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身心灵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