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高考”,一个“赶”字备受煎熬
2018/6/6 6:06:00点击蓝字关注 ? 诗词世界

     若有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

     后台回复“日历”可获取诗词日历和免费图书

     今日优课,点击收听→诗经的解读与吟诵

    

     炎炎夏日,难耐俩字:烤和考。

     高考汹涌,自古如此。宋朝时,宋真宗赵恒甚至亲自撰写科举广告文案: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正是渴望一朝名扬天下、飞黄腾达,古代学子们对科举无不趋之若鹜。清朝李鸿章曾写下一首《入都》,可谓真实写照: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

     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

     定将捷足随途骥,那有闲情逐水鸥。

     笑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

     相较今天的考生们就近考试、交通便利,古代的考生们可没那么走运。

     从隋朝正式启动科举到清朝废除科举,一千三百多年,进京赶考的交通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

     一路风尘仆仆,少则个把月,多则半年,不仅非常烧钱,还极为艰险。

     对此,唐朝考生刘蜕曾在一篇文章中吐槽:“家在九曲之南,去长安近四千里。膝下无怡怡之助,四海无强大之亲。日行六十里,用半岁为往来程,岁须三月侍亲左右,又留二月为乞假衣食于道路……况有疾病寒暑风雨之不可期者,杂处一岁之中哉!是风雨生白发,田园变荒芜。”

     一个“赶考”的“赶”字,让考生们备受煎熬。

    

    

     廿日无诗病转加,强持斑管咏韶华。

     春光满眼花千树,膏雨及时麦四涯。

     目注燕京思报国,身游鹿郡叹离家。

     甘霖远被吾乡否,回首烟云万里遐。

     清朝嵩明举人刘凤骞徒步赶考,途中生病时写下的一首七律,诗中交织着疲惫、期待、思乡等复杂情绪。

     在古代,徒步赶考是主流,一个字,穷!

     光靠两条腿跋山涉水太耗精力,很容易生病。像刘凤骞这种生个小病也就罢了,一旦生场大病,轻则耽误考期,重则客死异乡。

     光绪十五年(1889年),晋宁州金砂村的李承祜、李承祐兄弟俩结伴赶赴京城会试。途中,李承祐受了风寒抵京后卧床不起,还没等到会试开始就病死了。李承祜忙着料理胞弟后事,又要扶柩回晋宁,最终也错过了会试。

     除了天灾,还有人祸。徒步的考生们大多会背个书箱,箱子里放着备考书目路上休息时复习,箱子上则插杆黄布小旗,写上“奉旨会试”等大标语,广而告之自己不过一穷二白的赶考书生。

     加之但凡抢劫举子的案子,官府追查得更严、判刑更重,一路上的土匪强盗基本上犯不着冒低回报的高风险。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贾岛《题李凝幽居》

     经济条件稍好的考生一般会租个代步工具,比如唐朝诗人贾岛。他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从老家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前往西安,一路上时常租骑。正是一次驴背上的选择综合征爆发,造就了一首经典的100000+。

     抵达长安后,贾岛曾寻访自诩隐士、其实是买不起主城区住宅的好友李凝,结果未遇,于是赋诗一首。

     回城后,贾岛选择综合征爆发,一路琢磨:哎呀,这个“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字好呢,还是用“敲”字好呢?

     冥思苦想间,不小心闯入了京官韩愈的出巡车队。韩愈得知缘由,沉思半晌,嗯,讲文明树新风,当然“敲”字啊。可惜的是,即使受到韩大V的赏识,贾岛依然仕途坎坷,多次赶考都名落孙山。

     当时,每年一到考季,很多客栈为了吸引应试者住宿,还专门提供免费租驴服务。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

     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

     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

     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

     得意减别恨,半酣轻远程。

     翩翩马蹄疾,春日归乡情。

     ——白居易《登第》

     至于坐马车,一般少部分考生才享用得上,比如唐朝出生官宦家庭的白居易。二十七岁时,白居易策马进都城赶考,成为十七名新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为此兴奋得一夜无眠,意气风发写下这首《登第》。

     据《唐摭言》记载,白居易考前自知没什么名气,于是带着诗作搭讪当时的文化名人顾况。

     顾况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惊叹:“长安百物贵,居大不易,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

     长安什么东西都贵啊,想住下来可不容易,不过能写出这种句子,随便住啦!可以说,顾况的赏识对于白居易最终的中榜举足轻重。

     北宋邵武人龚国隆去都城参加考试,家里穷,没那么多路费。好在他伯父是个小京官,手头有些“驿券”,也就是国营饭店里乘用车马、使用夫役的消费券,于是都给了侄儿资助他赶考。靠着这些“驿券”,小龚及时赶到了都城参加了“高考”。

     清朝顺治年间,为鼓励举子参加考试,朝廷补贴每人10两至20两银子当路费,在所在地布政使即可领取。同时还可以领取火牌,能在沿路驿站免费租用马车,马车上插有标有“礼部会试”的黄旗,遭遇土匪强盗可保平安。

     按当时规定,每辆马车标配夫役三名,如果没有,就折成现钱,离都城近的少一些,远的多一些。

     不过,骑马也不是就没有风险了。明代著名医家江瓘主编的《名医类案》有记载:“入京师赴省试,过桥坠马,右臂臼脱。”昏迷不醒之际,幸好有路过的良医救治,“五日复常,遂得赴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

     走水路的考生中,最令人感慨的要数唐朝诗人张继。

     公元755年,他从湖北襄州(今湖北襄阳)出发,坐船赴长安赶考,最终名落孙山。返程时,因为心情极度郁闷,他取道苏州散心。

     夜幕降临,望景伤情,他随口吟出一首《枫桥夜泊》。时至今日,这首诗依然火爆,当年的状元却早已隐入历史的皱纹无人知晓。

     四川合川人丁治棠,曾参加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会试。光绪十四年(1888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日,他从家中出发坐船到重庆,二十三日转船前往上海,二月初七终于到达北京,前后耗费47天。

     四月二十六日,他原路返程,七月回到重庆。从离家到返家,前后一共耗时8个月。

     8个月!在远行坐高铁、乘飞机的我们看来,这简直不能忍受。很可惜,即使“费银数百”,最终还是“如泥牛沉海,毫无消息”。要知道,那时私塾老师的年收入也不过十来两银子。

     昆山人龚炜曾作《赴考》一文,描绘自己以孱弱之躯赴考,一路中暑、晕船,最终只能半途折回,以至于“绝意名场”。湖南士子须赴武昌考试,途经洞庭湖“屡遭覆溺”。

     他们还算不幸中有万幸,没为此丢了命。道光二年(1822年),昆明举人尹尚廉远赴京城会试,到达今河北衡水市安平县时,图方便,搭了安平县同知周炳的运铜船北上,结果到新滩时翻了船。可怜饱读诗书的才子,就这么溺死在异乡。

    

    

     碧云天,黄花地,

     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长期伏案苦读,本就缺乏锻炼弱不禁风,赶考路途又远而险,不少人还没踏进考场就死在了路上。也因此,送考时的离愁别绪往往格外浓烈。

     十年寒窗,中榜、落榜的情绪更是天差地别。唐朝诗人孟郊屡考不中,曾写下《再下第》大倒苦水:

     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后来终于登榜,立马笔锋一转写下《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读来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宋代董德元落榜后写下的《柳梢青》:

     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

     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

     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

     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

     个中滋味,可谓道尽。

     中榜落榜,几家欢喜几家愁。但不管怎样,考生们与他们的青春年华,就这么渐行渐远了、永不重逢了。

     【版权声明】作者:柏滨丰,80后,一个文比人帅的瘦子,一个套着两件棉袄的父亲。坚信唐诗是中国人学习母语的初乳和精华。微信公号:撞倒黄昏。后台回复签约作者即可了解重酬征稿详情。转载授权请加诗词世界小编微信H1834394409,加粉丝群后台回复加群。

     · 诗 词 世 界 严 选 ·

     蕲艾草坐垫/抱枕

     坐靠艾草可祛风解压

     一年四季轻松理疗身心

     诗享特惠价:¥128~265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想听课,就快快点击阅读原文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诗词世界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