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雪“东亚病夫”之耻,他成为徒步环游世界第一人
2016/10/13 拾遗

    

     生 / 活 / 美 / 学 美 / 学 / 生 / 活

    

    拾遗物语纪念潘德明先生逝世40周年。“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要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徒步与骑行环游世界第一人 潘德明

     1979年,杂志编辑季一德,在上海清理文革积案废纸堆时,翻到一本民国19年的护照。与这本护照一同被发现的,还有三大本《名人留墨集》。一翻《留墨集》,季一德惊震不已:上面竟盖有571枚来自世界各地的邮戳,还有40多位国家元首及名流的签名赠言,印度圣雄甘地、美国总统罗斯福、杀人魔王希特勒……《留墨集》的主人,叫潘德明。

    

    《名人留墨集》1908年,潘德明出生于浙江湖州。父亲是个专门给老外做衣服的裁缝。因从小就与老外打交道,潘德明很有“国际化”视野。从南洋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他在南京开了一家西餐厅。西餐厅不仅是他谋生的工具,更是他眺望世界的窗口,让身处迂腐保守年代的他,有了与众不同的见识和向往。

    

    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1930年,潘德明翻阅《申报》时,看到一条新闻:“上海七名年轻人,组成了‘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立志要徒步走遍亚洲。”步行团在《申报》上发表宣言:“背负五千年文明和创造的中华名族,不幸到了近世,萎靡和颓废,成了青年们普遍的精神病态。我们觉得时代的精灵,已在向我们欢呼,我们毫不客气地把这个伟大重担肩负起来。我们决定以坚毅不拔的勇敢精神,从上海出发,逐步实践我们的目的。在每一步伐中,显示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荣,在每一步伐中,给社会以极深刻的印象,一直到我们预定的途程的最终点。”

    

    潘德明(左二)与步行团在当时那个年代,“东亚病夫”成了中国人的代名词。一直想通过亲身举动以雪此耻的潘德明,看到这条新闻后,顿时热血沸腾,立马放弃餐厅生意,直奔上海,“我想加入亚细亚步行团。”谁知抵达上海时,步行团已经出发。潘德明一路狂追,追到杭州才赶上,随即加入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步行团经广东广西到达越南清化后,因为过于艰苦,7名成员相继退出,潘德明独立街头,无比失落。内心一番争斗后,他一挥手:“本来想雪东亚病夫之耻,可如此草草收场,不恰好证明我们是东亚病夫吗?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但要走遍亚洲,还要走遍世界。”

    

    1931年,他在越南买了辆自行车,然后自制了一本《名人留墨集》,以备沿途各国政要、名流等题词。在这本《留墨集》扉页上,潘德明写下了激荡人心的一句话:“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德明坚决地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怀着雄心壮志,他再次上路。

    

    《名人留墨集》扉页上的“雄心壮志”他先是横穿柬埔寨进入泰国,又沿马来半岛南行到新加坡。新加坡华侨巨商胡文虎,成为第一个在《留墨集》上题词的人:“希望全世界的路都印着你脚车的轮迹。”随后,在新加坡侨胞资助下,潘德明登上开往印度的轮船。抵达印度后,他拜访了大诗人泰戈尔。泰戈尔对潘德明说:“我相信,你们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相信,当你们的国家站立起来,把自己的精神表达出来的时候,亚洲也将有一个伟大的将来,我们都将分享这个将来带给我们的快乐。”

    

    泰戈尔与潘德明在印度,圣雄甘地也接见了潘德明。甘地用粗麻布织了一面印度国旗,然后送给潘德明,并流着泪说:“中印两国山水相邻,又都是人口众多、饱受欺凌的国家,一方面是由于政治腐败,一方面是由于经济落后,希望我们两国迅速自强起来。”在印度,潘德明写信给家人时说:“国人期望之殷,德明自当勇往直前。力振民族精神,以雪‘病夫’之耻。”

    

    潘德明与甘地之后,潘德明转走伊朗、伊拉克,经叙利亚至耶路撒冷、西奈半岛,再渡过苏伊士运河,踏上非洲大陆。到达埃及后,几位中国留学生,自告奋勇充当了潘德明的向导。游览宏丽的金字塔和阿蒙神庙后,潘德明心中无比感慨:“两年来,所到之处多是古文明之邦,但如今却都徒有一堆古迹和遗址!”为了寻找中国崛起之方法,他决定前往欧洲,考察其工业发达之因。

    

    潘德明在金字塔前留影潘德明乘船渡过地中海,开始了他的欧洲之旅。抵达希腊后,他拜访了奥运发祥地奥林匹亚。游览奥林匹亚时,他从报上得知:“中国宣布不参加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原因是“没钱”,潘德明愤慨万分,将报纸贴在古运动场遗址旁石柱上,然后用中文和英文写下两行大字:“中国人潘德明步行到此。”

    

    1933年7月,潘德明来到巴黎,游览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后,法国总统莱伯朗接见了他。莱伯朗说:“潘德明先生,对于你的壮举,我想用法国之雄拿破仑的一句话奉送:中国是一个多病的、沉睡的巨人,但是当他醒来时,全世界都会震动。”

    

    法国总统接见潘德明随后,潘德明拜会中国驻法大使顾维钧。顾维钧见到潘德明后,很是欣赏,立马致电正在法国治病的张学良,“有没有兴趣接见一下潘德明……”张学良从凉椅上一跃而起:“很想见见他!”1933年7月27日深夜,一辆轿车载着潘德明来到一幢幽雅住所。张学良迎出来,握着潘德明的手说:“旅途三年,艰苦卓绝,汉卿敬佩之至。”

    

    两人一见如故,一直聊到凌晨。听潘德明讲完一路之独特见闻后,张学良问:“你为何能够坚持下来?”潘德明答:“我出国三载,从报上得知,国内很不安定,东三省沦陷,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外国称我中国人为‘东亚病夫’,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才下狠心,克服困难,为中国人争气。”张学良连声称赞,命侍从取过笔砚,在《留墨集》上题赠“壮游”两字。

    

    潘德明和他的《名人留墨集》随后,潘德明进入德国,杀人魔王希特勒接见了他。令人啧啧称奇的是,希特勒竟和他整整谈了两天,还为潘德明画了一幅画像。在欧洲考察十几个国家后,潘德明又坐船来到英国,英国首相麦克唐纳接见潘德明时说:“我们英国有句谚语,‘经历是智慧之母’,世界像一部百科全书,不外出旅行,就像只读了那部书的一章一节。”

    

    罗斯福接见潘德明欧洲之行,潘德明虽然震撼,但震撼之余,也很是失落,当时之欧洲,正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潘德明“工业救国”的理想破灭了。于是,他决定前往北美考察。在加拿大短暂停留后,潘德明进入美国。在华盛顿,罗斯福总统接见了他,并赠送他金牌一枚:“这是美国人民赠送给你的,你应该享有荣誉,荣誉永远属于有奋斗精神的人。旅行家先生,希望你在今后的旅途中再勇敢些。”美国是潘德明停留最久的一个国家。他用了一年时间,来深入了解美国。

    

    帝国大厦楼顶留影在美国底特律,福特公司送给潘德明一个小纸盒,里面装着12种生产汽车的原料。这12种原料的储藏在中国都很丰富。这件事促使潘德明想尽快回国,“萌生了为祖国发掘矿产的念头。”为尽快回国,他搭飞机到了古巴,经巴拿马过旧金山,开始横渡太平洋。到夏威夷檀香山后,换船继续西行,再经斐济群岛,抵达澳大利亚。

    

    潘德明抵达澳大利亚后,一位华侨为他买了辆自行车,潘德明便骑着它,开始穿行澳洲丛林。原计划游览澳洲后,就去日本,再从日本返回中国。“但日人侵占我东北,杀我同胞……”潘德明遂决定不临日本国土,以示抗议。他改变线路,渡海经新加坡来到马来亚,再穿过人迹罕至的丛林,到达泰国,然后由泰国入缅甸至中国云南,最后经桂林,从香港荣归故里。至此,潘德明历时7载,经过40多个国家和地区,行程数万公里的环球之旅正式结束。

    

    7年环球之行,潘德明不仅遭受了酷暑严寒、水土不服、数日不食等种种折磨,更是数次差点“命丧中途”。在印度原始森林,他遇到过老虎;在阿拉伯时,他断水断粮,昏厥在沙漠中;在耶路撒冷翻越山口时,自行车和钱财被盗贼抢走,只剩下《留墨集》和罗盘;在澳大利亚一个土著部落,他被突如其来的飞镖射中,醒来被绑树上,长矛对胸。…………

    

    7年里,他经历了无数苦难,但也在周游中拥有了巨大收获:他采集了各国各地之标本,将异国特产、服饰和资料尽入其中。他拥有了三大本《留墨集》,上面有571枚来自世界各地邮戳,1200多个团体和40多个国家元首及名流,用几十种文字书写的签名和题词。但最最重要的是,他开辟了人类徒步骑行环球世界的先河,以一个人的微小之举展示了中华之力量。中国人不再是东亚病夫,中国这头睡狮正在苏醒过来。

    

    1937年,抗战爆发。回国开掘矿产的计划已不可能实施。潘德明便把华侨捐助他的10万美元,悉数捐献给了中国抗日事业,然后子承父业,做了一名小裁缝。1966年,“文革”爆发。潘德明艰难环游世界之光荣,以双脚延伸报国之志之壮举,却成了人生之大污点,他因此而被屡屡批斗。1976年10月18日,听到“四人帮”倒台的消息,潘德明大喜过望,喝了几杯酒,不料引发心肌梗塞,撒手西去。

    

    大画家徐悲鸿为潘德明题词1933年,张学良接见潘德明时,为他题写了“壮游”一词。其实壮游自古就有,始于唐代。诗圣杜甫壮游大半个中国后,写了一首著名的《壮游诗》。因这首诗太有名,故留下“壮游”一词。壮游,指的是胸怀壮志的游历,它包括三个特质:旅游时间长、进程挑战性高、与人文社会交互深。壮游不是流浪,因为它怀抱壮志,壮游也不是探险,因为不局限于深入自然,它更深入民间,用自己的筋骨去体验世界之大。

    

    从李白、杜甫到郑和、徐霞客,中国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人志士间非常盛行壮游之举。曾在欧洲壮游的作家蒋勋说,“你看李白,他是吉尔吉斯人,可以跑这么远到大唐朝来。所以他们的诗,有一种豪迈,有一种气度,它不是书房里的诗。”回头看如今只中国,蒋勋感慨:“明清封关闭国,自郑和以后,我们就失去了走出去的壮游精神。”

    

    “我70年代在欧洲读书,那时候我写关于文艺复兴的艺术史,老师问我:你有没有去过意大利?我说还没有。他说,你没有在米开朗基罗的雕像前,热泪盈眶,怎么敢写他?”蒋勋在书里这样写道:“放大你的格局,人一辈子要有一次壮游。”

    

    壮游不仅可以开阔我们眼界还能培养我们的独立精神,更能放大我们的人生格局,让我们客观审视自我、发现自我,从而提高人生之高度、深度、广度。每个人,一生中,都应该拥有一次壮游,不管你有钱没钱。世界变了,你没有变,因你缺乏壮游。世界没变,你变了,通常在壮游之后。

     文字为「拾遗」编辑整理,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拾遗热文

     你用了一辈子筷子,可能都不知道它为何叫筷子

     看一眼你的房间,就能看出你的人生状态

     淡如水,才是友情最本质的东西

     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人为什么要努力?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答案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你一定知道星云大师,但你不一定知道他为什么叫星云

     世间若无样式雷,哪来北京圆明园

    

    

    你的生活美学指南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