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大猩猩,而你是香蕉
2016/11/8 拾遗

    

     心 / 里 / 有 / 束 / 光 眼 / 里 / 有 / 片 / 海

    

    拾遗物语老公:媳妇儿,跟你商量个事儿。老婆:说吧!老公:别再拿我的钱在外面养男人了好吗?老婆:我没有啊!老公:那个叫马云的,你给的钱还少吗?“双十一”这只大猩猩终于来了,而我们正争着抢着成为香蕉。

     在错误的地方垂钓快乐

     有一个古老笑话,堪称“双十一”血拼族寓言:查克视钓鱼为世间第一快乐。每到冬天,他就会很沮丧,因为所有的湖都结冰了。一位朋友告诉他:“可以去冰上钓鱼啊!”第二天,查克找到一块平滑的冰,凿开一个洞,抛下钩饵,耐心等待。钓了两个小时,却没鱼上钩。“这里没鱼!”背后传来一个声音。查克没有理睬。一小时后,背后又传来那个声音:“这里真的没有鱼。”但查克还是不予理睬。他几个月没钓鱼了,岂肯轻易放弃。又一小时过去了,那个声音再次响起:“你不可能在这里钓到鱼。”查克不能不理睬这个声音了。他谦卑地问:“您是上帝吗?”“不,我是溜冰场经理。”

    

    我们生活在一个消费社会里,很多人都幻想不断以更低价格买到更多东西,以便获得“省钱”的快乐。但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在“双十一”卖场里抢东西,正如在溜冰场上垂钓,是很难“捕猎”到快乐的。朱德庸在《涩女郎》里说:“女人的一生,一半时间花在购物上,另一半时间花在买完后又后悔里。”别以为老朱在开玩笑,零点公司的调查就是一个佐证:80%的女性,在“双十一”疯狂购物后,没有任何悔意,但一周后,集体后悔。

    

    打折购物能省钱吗?

     为了最大可能地“省”钱,我们熬更守夜战斗在“双十一”卖场里,然而,当我们以6折价格,买下一件100元的商品时,你不是省了40元,而是花了60元。这个基本道理,往往被我们忽略。一门心思在打折中省钱的人,就好像在深夜丢失钥匙的人一样:那个人在一盏明亮路灯下,疯狂地走来走去找钥匙。路过的人问:“你肯定钥匙掉在这盏灯下么?”他说:“不,我是在后面那条黑暗小路上掉的,但这里灯光明亮,所以我决定在这里找。”

    

    企图靠打折购买省钱正是这样,只看到这里灯光明亮,而不管这里是不是掉钥匙的地方。他们将行为建立在假设上,专注于“省钱”,而忘了“支出”这个事实。别误会,我并不是说,我们在可以花更少的钱购买一件商品时,却坚持支付原来的价格,那当然愚蠢。面对自己生活里真正需要的东西,折扣总是好事,亿万富翁也喜欢折扣。但不要骗自己说,疯狂购物是在“省钱”。因为疯狂购物存在一个问题:你往往会因为“价格低”而忘记“是否需要”这件事。我看不少人说“去年双十一买的面膜还没用完”。那就拿面膜举例吧。一包面膜,平时价格是30元,双十一只卖15元,于是你买了。但买了你没用,它的价值就是0,也就是说,你仍然亏了15元。当你消费一件并不需要的产品时,你是在花钱,而不是省钱。

    

    钱是购物的唯一成本吗?

     有个用来形容产品或服务的词叫“增值”。“增值”的意思是,销售者在定价时,放进了一些有价值但无形的东西——这个价值往往比价格更重要。星巴克咖啡就是一个例子。当顾客花30块钱买一杯咖啡时,里面咖啡豆的价值实际只值两块五,他们花的钱等于在家喝咖啡的12倍!但是他们仍然排着队来此享受殊荣。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光顾星巴克的人不仅仅是想买一杯咖啡,正如买劳力士的人不仅仅是想买一块手表一样,他们是在花钱购买伴随这杯咖啡而来的附加享受,而并不是为了图省钱。

    

    而作为“省钱”的血拼一族,我们一直习惯性地认为,在“双十一”大抢购是很明智的消费。但我们似乎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钱是购物的唯一成本吗?当我们在网上抢购一件200元的衣服,其价格比在附近商场买省50元时,请看看我们“付出”了什么——1、付出了时间成本我们可能用了一周或者半月时间,在几十家甚至几百家网店里挑来挑去。2、付出了精神成本连上班或做饭时都在盘算,到底买哪家,买多少件,

     11日0点最先下哪一张单……

    

    3、付出了退货成本好不容易货到了,可我们不满意,得退吧,一个包裹起码十来元。而且,我们还得面对卖家板着的脸。4、付出了健康成本双十一都是在凌晨开始,我们必须付出熬夜的代价,一朋友去年就因熬夜大抢购而生病,光药费就花了300多元。5、付出了感情成本每年夫妻、家人因为“双十一”而伤感情的,那真是此起而彼伏啊!你付出了这么多的成本,难道就为了省下这要命的50块钱吗?

    

    为什么不买会觉得亏得慌?

     “双十一”来了,很多人都处于这样一种心理状态:“总觉得应该买点啥,但又不知道确切要买什么。什么都不买吧,又觉得亏得慌。”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五种心理。第一种心理:从众心理我们在买东西的时候,比较关注别的消费者有没有买,如果别人都在买,那我也要凑凑热闹。第二种心理:占便宜心理我们抢购不是喜欢便宜货,而是感觉占到了很多便宜。AB两款产品质量差不多、成本差不多。“双十一”到了,他们分别推出促销:A产品:原价980元,现价880元。B产品:原价1980元,现价980元。看到促销广告,你会购买哪一款产品?大多数人会选B,因为感觉占了大便宜。

    

    第三种心理:害怕失去心理“双十一”大促销限时限量,会让我们觉得如果不赶快行动,就会“错过这个村,没了这个店”。第四个心理:预期后悔购买心理翻译成“双十一”的话就是:“我买这些东西,是担心如果不买,将来买会更贵,那我不后悔死了。”第五个心理:囤货式购买心理所谓囤货式购买心理,就是一次性买好未来几月甚至几年的衣物。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要求A组被试者,提前制定下一周食谱。要求B组被试者,每天制定当天食谱。结果发现:A组被试者会多买很多东西。当被要求制定未来一周伙食时,人会更加倾向于多样化选择。“双十一”囤货式购买就是如此,我们会在不知不觉中作出很多超出需要的选择。

    

    “双十一”是大猩猩,而你是香蕉

     不久前看过一篇有趣的投资报道,作者将生产者比喻为“猩猩”,将消费者比喻为“香蕉”。猩猩们想尽办法吸引更多香蕉,提供折扣是他们最常用的策略。而香蕉们每次都会中计,排着队等候猩猩们来吃掉自己。猩猩们越来越肥,越来越开心。香蕉们越来越瘦,越来越沮丧。他们一个个挂在树上,企图找到不能在生活中前进的原因。突然一只猩猩大叫:“这里更便宜!”香蕉们又纷纷兴奋起来,一个个抢着跳下树来,又一次排着队等候被吃。

    

    但是却没有人来向我们宣布,你们在跟随一个错误的计划!无论你支付什么价格,只要你消费,你就不可能省钱。比较一下生产者计划和消费者计划,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一切:

     生产者计划消费者计划1.赚钱2.无限的收入3.财务自由4.增长的资产5.长期的财富1.花钱 2.有上限的薪水3.债务加重4.增长的债务5.短期的节省“双十一”是只大猩猩,而我们是香蕉。虽然,我们不能不做香蕉。但即便做,也要做一个理性的香蕉。

     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拾遗热文

     脸,才是真正的裸体

     你的道德,不过是我的香蕉

     我只赞美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

     活到极致的人,必是雌雄同体

     你活得那么无趣,就是因为太“有用”

     蒋介石为何说中日差距就在一个王阳明

     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人活到极致,一定是素与简

    

    

    生命中总有一束光

     足以穿透黑暗

    长按二维码 一键加关注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