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有钱重要一百倍的,是拥有选择权
2017/12/6 拾遗

    

    


     心 里 有 束 光 · 眼 里 有 片 海

     拾遗

     物语

     +

     “财富自由,本质是时间的自由。”

     懂得这句话,你就懂得了幸福的真谛。

     中国平安发布了《2017 国民财富焦虑报告》。

     报告显示:中国人对钱很焦虑。

     ●17.6%的人处于低焦虑状态。

     ●78%的人处于中度焦虑状态。

     ●4.4%的人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也就是说,82.4%的人很忧心“钱”。

     大部分人都存在这样一种想法:

     “我活得不快乐不幸福,都是因为缺钱。”

     “如果能实现财务自由,我就能获得幸福。”

     有了钱就一定快乐吗?

    

     02

     2016年12月底,马云在参加一档韩国节目时,主持人问了他这样一句话:

     “你可曾反问过自己,活到现在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吗?”

     马云先摇了摇头,然后陷入深思,最后他眼泛泪光,哽咽地说:

     “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建阿里巴巴。

     我没料到这会改变我的一生,我本来只是想成立一家小公司,然而它却变成了这么大的企业。

     如果有来生,我不会再做这样的生意。

     我希望有机会到世界上任意一个国家,在那里平静度日。

     我不想谈论商业,不想工作。”

     早已经实现财务自由的马云,

     竟然过得也不幸福。

     其实过得不幸福的富人并不仅仅只是马云,

     财经作家吴晓波搞了一个调查:

     结果表明:中国三分之二的富豪活得不快乐。

     你看,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不一定就能幸福。

    

     03

     举个我大学同学张海的例子,读大学时,张海觉得,“幸福就是每年挣5万。”

     毕业后,他很快就拿到了5万。

     “但我并没有觉得很幸福。”

     这时,他觉得幸福就是年薪10万。

     三年后,他年薪达到了12万。

     “但我还是没有觉得很幸福。”

     这时,他觉得幸福就是拥有豪车。

     于是张海成了工作狂。

     一周工作90小时,一年工作355天。

     28岁时,张海就成了公司高管。

     拿7位数薪水,掌管百家店铺,在别人眼里,他是那么地成功:

     一身名牌,住着别墅,开着豪车,但张海还是觉得不太幸福,这时,他觉得幸福就是“拥有自己的大公司”。

     15年前,吃不饱饭的他,偶尔吃一顿红烧肉就觉得很幸福了。

     现在呢,天天山珍,他依然觉得食之无味。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先来讲一个名词——阈值。

     阈值又叫临界值,

     指释放一个行为反应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

     人的阈值有一个特点,

     就是会随着拥有资源的增加而水涨船高。

     为什么很多人实现了财务自由仍然不幸福呢?

     就是因为欲望的阈值在不断水涨船高。

     “有了百万年薪,就奢望千万年薪。”

     这就是大部分国人财富焦虑的根源。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出过一道有趣的答题:

     有两个不同未来供大家选择,一个是中了3亿元乐透大奖,一个是遭遇车祸而被截肢,你觉得哪一个会活得更快乐?

     同学们嘘声一片:

     “切,这还用问吗?自然是中大奖更快乐。”

     但是吉尔伯特却说:

     “我大范围调查大奖得主和截瘫患者后,发现一年后两者的快乐程度几乎相等。”

     中了乐透大奖的人,一开始幸福得睡不着觉,但这种状态持续不到一个月,他们就会回到之前的幸福感水平:

     如果他们在中奖前是不快乐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之前的不快乐状态。

     而遭遇车祸致残的人,一开始总是痛不欲生,但这种状态持续不到一年,他们就会回到之前的幸福感水平:

     如果他们在遭遇车祸前是快乐的,那他们就会回到之前的快乐状态。

     这个实验证明了:幸福是一种能力,而与财富关系不大。

    

     2017年7月11日,网商大会在杭州召开。

     会上,马云再次动情地说: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几乎占用了我所有时间。

     我的妻子说:

     你并不是我的人,你属于阿里巴巴。”

     马云说了这番话后,我觉得有个网民说得特别好:

     “这是你自找的,活该啊!

     没有时间,只是因为你不想放下而已。”

     2008年6月27日,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对外宣布:

     “我将辞去微软董事长的职务,我要开始我新的生活方式,去陪伴我的妻子和子女,去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正当壮年的他,说辞就真辞了。

     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我想谈谈什么是财务自由。

     财务自由,本质是时间的自由。

     真正的财务自由,

     不是钱多得用不完,

     而是拥有时间的自由。

     正如李笑来所说:

     “我们要的自由,

     本质不是财富,财富只是工具。

     我们要的自由,本质上是时间自主权。”

     比有钱更重要的,是拥有选择权。

     一个人能不能获得幸福,

     最关键的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

     而是看他把时间用在了什么地方。

    

     06

     你知道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是什么课吗?

     不是王牌课《经济学导论》,而是沙哈尔老师的“幸福课”。

     年少时,父母让沙哈尔打壁球。

     于是他开始了长期的艰苦训练。

     终于,在16岁那年,他夺得了全国壁球赛冠军。

     夺冠后,他欣喜若狂,与家人朋友一起隆重庆祝。

     可这种幸福并没能持续多久。

     当天晚上,沙哈尔躺在床上,试图再回味一下胜利的喜悦时,突然发现:“胜利的喜悦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我的内心忽然变得很空虚。”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不但没有找回胜利的快乐,而且内心的空虚感越来越重。

     “从那时起,我开始对一个问题着迷:如何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做了哈佛大学的老师后,沙哈尔就开始研究这个课题。

     经过数年研究和大范围调查后,他终于找到了幸福的配方:

     幸福=快乐×意义。

     “幸福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

     一个幸福的人,

     必须有一个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

     然后努力地去追求。

     真正幸福的人,

     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

     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所谓幸福,就是把时间分配给快乐和有意义的目标。

    

     幸福必须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

     只快乐无意义的事情,不会给你带来持续而长久的幸福。

     你天天看电视、打游戏、刷朋友圈,虽然也会感到开心和快乐。

     但是如果有人问你:

     “你这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你不会告诉他是打游戏、刷朋友圈。

     为什么呢?

     因为这些事情缺乏意义,缺乏意义的事情是无法带给你真正的幸福的。

     但光有意义而不快乐的事情,也无法带给你持续而长久的幸福。

     “我想学哲学。”

     “这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

     “我想学画画。”

     “画画有什么用,能卖钱吗?”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家长和老师这样教育着,于是我们的人生大都活成了这样子:

     上中学的目的是为了上一所好大学,上大学的目的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薪酬和职位不停晋升,…………

     这样的人生虽然充满有意义的目标,但也不会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因为这不是我们内心真正热爱的事情。

     人到中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危机,

     就是因为我们对物质的追求,

     挤占了追求精神价值的空间,

     发现自己活得没有意义,所以才无比焦虑。

     所谓中年危机,

     本质就是我们没有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所以,幸福必须是快乐和意义的结合,

     两者缺一不可。

     所谓快乐,就是真兴趣。

     何为真兴趣?

     哲学家周国平说得好:

     “就是做这件事情时你会非常愉快,哪怕不给你报酬,哪怕得不到别人认可,你还是要做。

     你是对这件事情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对它带来的利益感兴趣。”

     所谓意义,就是意义感。

     何为意义感?

     哲学家周国平说得好:

     “意义感,就是通过做这件事情,你觉得你的价值真正得到了实现,你的人生因此是有意义的。”

     所以,沙哈尔教给我们幸福的方法就是:

     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第一:什么事情能带给我快乐?

     第二:什么事情能带给我意义?

     第三:我有哪一些优势?

     然后找出这三个答案的交集点,

     这个交集点,就是最能让你幸福的事情了。

     “在追求这个快乐又有意义的目标时,

     我们既是快乐和享受的,

     同时又找到了自我价值感,

     所以就获得了持续而长久的幸福。”

    

     汪涵中专毕业后,做过很多行业,但一直过得不快乐。

     于是有一天他决定坐下来,用沙哈尔的三个问题问自己。

     经过一整天的思考后,他终于找到了快乐又有意义的目标——做播音主持。

     于是他开始针对性的学习、弥补、加强,终于,他进了湖南电视台,成了湖南经视的一名小剧务。

     “天天搬椅子、买盒饭,没意思。”

     有的剧务干着干着,就泄气懈怠了。

     但汪涵不,“因为喜欢,所有事情,我都全力去做”。

     有一天,台长到现场看节目,突然叫汪涵:“小伙子,你过来。”

     汪涵就过去了。

     台长说:“把两手伸出来。”

     汪涵一伸手,两手特别红。

     台长说:“你们看,多么地投入,鼓掌鼓得多卖力。”

     于是汪涵就升级做了现场导演。

     做了现场导演,每次暖场,汪涵都尽心尽力,观众乐得肚子疼。

     有一次,台里要搞内部晚会。

     有人推荐:“不妨让汪涵试试主持人。”

     台长就问灯光师:“你觉得汪涵可以吗?”

     灯光师:“不错,他太能暖场了。”

     从此,汪涵就走上了主持之路。

    

     2014年3月22日,汪涵上了央视《开讲了》。

     在《开讲了》结束时,汪涵用亲身经历告诫大家说:

     “年轻人应该勇敢一些,去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只有你找到了真正喜欢的事情,才能摆脱随波逐流带来的焦虑与迷茫。

     只要你有了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感到充实和踏实。”

     如果把汪涵这句话稍微改一下,我们就会得到“幸福的方法”: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

     莫过于在他的人生旅途中,

     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

     找到了快乐而又有意义的目标,

     如果他找到了这个目标,

     并且一心愿意去把这个目标做得尽善尽美,

     那他在这个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园。

     欢迎转发个人朋友圈。

     微信公众号转载须经授权,

     并不得用于微信之外平台。

     法律顾问 | 重庆沁山律师事务所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拾遗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