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6年仍在公司最底层:这3种人,越努力越有毒!
2019/3/20 7:12:00 管理智慧

     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解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

     文 |焱公子

     编辑 | 王倩 美编 | 李秋杰

     工作最重要的出成果,所以公司最看重的是功劳,而不是苦劳。如果长时间在工作中都没有干出成绩,那就要自我反思了:作为高效能的三要素——时间、能量和注意力,你都管理好了吗?

     一

     前同事小朝来找我诉苦。说自己工作6年,每天任劳任怨、早出晚归,领导却对他的努力视而不见。

     他羡慕又愤愤不平:“你看,你们升职的升职,创业的创业,都混得风生水起。我呢?现在还在公司最底层,工资拿最少。

     我们领导总盯着我慢,难道就没看见我的努力?龟兔赛跑里的乌龟够慢了吧,可最后还不是因为努力夺得了冠军。”

     我想了想说,你有没有想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其实不是说给乌龟听的。

     它并不是表达:努力就能得冠军。

     小朝听了,明显愣了愣,说:“什么意思?那是讲给兔子听的?”

     我点点头。对,龟兔赛跑是告诉兔子:别睡觉,要汲取教训。下回再跑,它只要不出夭蛾子,是肯定能赢乌龟的。

     毕竟,没有天生比兔子跑得快的乌龟。

     小朝困惑地问:“你的意思是,努力是没有用的?”

     我说,努力当然有用,但一只正常的乌龟在一只正常的、不睡觉的兔子面前,没用。

     所以你的努力,不能用龟兔赛跑来形容。

     总有人会有一种错觉,认为自己只要付出足够长的时间,肯吃苦,就会有回报。

     可是,投入的时间并不能和成功直接划等号。干活时间长短不是衡量一个人努力与否的标准。

     小朝委屈,觉得自己的努力领导总是看不到。其实,他的领导也委屈,这种“低耗努力”型的员工,往往是“有毒员工”。

     二

     不要做这3种“越努力越有毒”的员工

     《别让无效努力毁了你》这本书中曾提到,高效能的三要素是时间、能量和注意力。

     而在这三件事上犯跟头的员工,往往就是“越努力越有毒”类型,也往往最让领导们无奈。

     那么,这三种有毒员工怎么分辨,他们有哪些表现?

     简单概括来说,就是四个字:不会管理

     1. 不会管理精力,只做线性努力

     线性思维是一种直线的、单维的、缺乏变化的思维方式。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种从自我认知而出发的思维模式。

     具备这种思维模式的人,在生活与工作中,如果想要做大10%,是完全可以通过努力换得。但如果想突破甚至超越10%,线性努力就不太能做得到。

     举个例子。

     纪录片《人间世》里有个担架员徐晓明,日常工作是把患者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

     由于每天工作强度大,徐晓明总是干得筋疲力尽。

     看到身边不少同学赚了大钱,自己很辛苦,徐晓明感到不满足,他想跳槽。

     但他妈妈对他说,别想那么多花花肠子,踏实努力干下去吧,你只要做好这一件事,以后什么事都难不倒你。

     在医疗系统里,担架员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系列。与临床医生相比,担架员业务单一,上升空间几乎为零。

     也就是说,即使徐晓明再努力、再认真,他所拿到,只会是上文说的10%,这已是他的收入天花板。

     如果想像同学那样赚取更多财富,徐晓明仅仅依靠每天重复又重复地线性努力,是赚不来的。

     2. 不会管理注意力,就是在无效用功

     松浦弥太郎在《思考的要诀》中说:其实,只要认真起来的话,你能在三个小时内持续专注于某一件事。

     管理注意力,就是提升专注力。这是一种专注投入做某件事,从而获得愉悦感体验的能力。它可以看做是一种“心流”的状态。

     什么是“心流”?

     心流就是当你特别专注地、做一件目标明确而又有挑战的事情,而你的能力恰好能接住这个挑战,可能会进入的一种状态。

     小孩子专注力的缺失,最典型表现是写作业时,玩手转笔抠桌角,注意力不能聚焦在学习上。

     成人缺乏专注力,更多体现在每时每刻,忙于应付外界的各种干扰。

     所以,注意力管理最能检验,一个看似一直忙忙碌碌的员工,是真努力、进入了心流状态,还是无效用功,只在做做样子。

     3. 不会管理时间,缺乏价值成本思维

     一个人可以在10分钟内看完一份报纸,也可以看半天;

     一个大忙人20分钟可以寄出一大叠明信片,但一个无所事事的老太太可以花一整天:

     找明信片一个钟头,寻眼镜一个钟头,查地址半个钟头,写问候的话一个钟头零一刻钟……

     以上,是有名的帕金森定律。

     定律表明:只要还有时间,工作就会不断扩展,直到用完所有的时间。

     换一种说法就是,工作总会拖到最后一刻才会被完成。

     托尔斯泰曾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如果不精于管理时间,就会拖延、忙乱,时间成本耗费越高,质量产出越少,价值也就越低。

     一旦在错误方向上进行了无效努力,你所谓的苦,就是不值一提。

    

     三

     分享2种行之有效的努力策略

     在工作中,如何不拖延、不怠慢,杜绝掉无效努力呢?有两个行之有效的努力策略,供你思索。

     1. 从线性增长到复利增长

     低效的线性努力带来的是线性增长,而高效努力是复利增长思维模式。

     线性收获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不管你怎么努力,你的收入都只能得到线性的增长,如下图:

    

     y=kx+b,x可以表示你的时间投入,y表示你的收获,是简单的正比例关系。

     这个时候,你要解决困境,需要复利增长。下图中,在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y=a^x+b,x表示你时间的投入。

    

     复利思维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反过来加强A不断的循环。

     正如一张纸的对折,每一次都把之前的结果翻倍!

     马东从央视辞职,进入爱奇艺,打造了一档大火节目《奇葩说》。

     如果他一直是围绕节目,继续打磨、改进,争取综艺奖项;领着这节目一条道儿走到黑,那他收获的成果就是线性增长。

     但马东没有这样做。他在这条线做到极致之后,迅速另起炉灶,建立了米未公司,并拓展了《好好说话》、《职场B计划》等知识付费栏目。

     马东具备的,就是复利增长思维模式。

     再比如十点读书,在吴晓波的指点下,主动降低广告收入占比,在做好了公号矩阵这条线后,发力知识付费这条线。多线交汇,形成复利。

     所以,复利增长模式通常是一种螺旋向上的方式。

     只要你愿意持续努力,最终努力的成果会非常显著。

     财富的积累也是如此,极少的资金经过不断的重复利滚利,长时间下来也会是一笔很大的资金!

     2. 从对数成长到指数成长

     在对数成长模型中,如下图(横坐标是时间)。

    

     一开始,技能的进步速度非常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斜率趋缓,进步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到达平台期。后面你花再大的时间,也几乎没有任何进步。

     生活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方我们学骑自行车。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学会了。

     但你要是想成为专业车手,那得花更多的时间,做更周密的计划与执行。

     还有体育运动、英语学习,都属于对数成长。

     你开始锻炼的前几天,进步神速,但过段时间稳定下来,再想进步就没那么容易了,想成为职业的体育选手更是难上加难;

     花了几星期,英语很快就摸着门道,但要像本地人那样地道顺畅地表达,也很难。

     对数增长模式最困难的点是“突破不了”。

     所以,想杜绝无效努力,就要好好管理你的注意力,持续地专注在你认为困难的事情上,走出舒适区,刻意练习。

     相对于对数成长,指数成长是一种渐入佳境的高效努力模式。继续看下面这张图(图中的横坐标是时间)。

    

     上图中,曲线斜率长时间平缓,代表技能随时间推移、几乎没有增长,但到达某个时间点后,斜率突然变陡,代表技能增长越来越快。

     企业成长就属于指数增长模式。

     前期长时间人少事多,各种困难,没钱没人没战略。熬过长时间,突破临界点后,飞扬起来,大众才得以知道。

     一夜间,这家企业崛起了。华为是这样,传奇老人褚时健所投入的禇橙也是这样。

     技术进步、科研、个人财富增长,都属于指数增长模式。

     指数增长模式最困难的点是“熬不过去”。长时间看不到希望,就退出了。所以,杜绝无效努力的方法,是你得分解任务。

     在时间段里,有目标、有修正地去攻克,长期坚定执行才有收获。

     对数成长的缺点是容易看到天花板,指数成长的缺点是容易放弃。

     前者回报快,后者的成功会有“破茧成蝶”的感觉。二者都需要用对方法、高效努力。

     无论是运用哪一种成长模式,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诚如作家小岩井所说:真正的努力,应该是一种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又能时刻投入在当下和其中的自控力,并非内心烦燥和表面的废寝忘食。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