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前,你最应该明白这8件事
2019/8/18 7:12:00Lachel 管理智慧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 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不代表管理智慧立场。如果您认为标注与事实不符,请告知我们。

     商务合作:请加敦老师微信 huo1shi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

     文 | Lachel

     编辑 | 陈卓 美编 | 李秋杰

    

     不知从何时起,这个世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曾经人人都羡慕的所谓的稳定工作,在当今这个时代也变得不稳定了,职业危机越来越低龄化。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前不久在知乎,看到有朋友吐槽:

    

     最近甲骨文裁员,接收了三份简历,背景都很漂亮,年龄都在35岁左右,全部面试一轮游,面试官说技术水平还不如工作了三五年的工程师……

    

     这或许是小概率事件。但实际上,这种事情已经屡见不鲜了——从大厂离职后被前公司的业务框架固化、无法适应新公司的模式,又或者过于安逸,想着能够在公司养老,慢慢疏忽了技术的更新和成长……

     许多人都知道,国内企业多多少少有一个潜规则,叫做35岁定律。如果到了35岁,你还无法脱颖而出、还做着基层工作,那很可能你就是要被「优化」的对象——毕竟比你年轻、好用又便宜的年轻人,太多了。

     今天又看到有人提了这么一个问题:

    

     如果你很确定,自己在35岁(或40岁)时,一定会离开现在的公司,无论被动或是主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不讨喜的问题。但是,却也是一个值得你我去深思的问题。

     01

     如何在充满变化的时代里,

     更好地生存下去?

     前几年,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许多行业,也使许多人找到了机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很容易过于乐观,失去对未来的警惕。我们总会默认,未来的每一天会像昨天一样,风平浪静,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

     但变化往往就在不知不觉之间席卷而来。

     人工智能的发展,经济模式的转型,企业的自保和过冬……我们所习惯的「常态」,很可能早已不再是常态。而未来的每一天,都有可能出乎我们预期。

     我很推崇塔勒布在《反脆弱》中的观点:一个系统越精密、越有序,就越不容易抵抗风险和冲击。能抵抗冲击的系统未必是「美」的。为了提高反脆弱性,适度的冗余、刺激和「不适」是必要的,它可以帮助系统在变化中扎根。

     这就带来了另一个指导思想:单一的生存和发展模式难以持久,更好的做法是拥抱和保持「多元化」。

     实际上,这是我这三四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也是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这个充满变化和冲击的时代里,如何更长久、更好地生存下去?

     我从来都不喜欢挑起焦虑,而是希望能引发你的一点思考。所以,今天的文章,没有答案,我希望你能跟我一起,来思考这些问题。

     02

     你有个人品牌吗?

     这里指的个人品牌,不是常见的「做自媒体」,而是指:你的名字意味着什么?当行业里提起你时,别人能够想到些什么?

     我一直提倡一个观点:这个时代,许多人做出来的业绩、获得的回报和成功,其中极大比例并不是自己的功劳,而是平台的。

     如果离开了这些平台,如果不再有平台的投入、资源、团队、品牌、流程和模式加成,你能拿得出手的东西是什么?——这才是真正属于你的,跟自己所绑定的东西。

     平台,团队,资源,所有权永远不在你手上。要知道:在一个庞大的、精密运转的机器面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不可或缺。

     不妨用一个简单的问题来自测:向别人做自我介绍时,如果完全不提你所效力的公司,你能如何让别人认识你?

     这就是你的个人品牌。

     一个有效构建个人品牌的方式,就是写作。通过写作,向外界分享你的经验、成长和知识,帮助别人成长。这是一种辐射范围最广,又能跟更多人取得共赢的方法,也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写公众号、写知乎、写微博……不要问「现在做是不是太晚了」,只要你有持续产出好内容的能力,就永远不晚。

     哪怕你在微信群里面,多发言,多分享真知灼见,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也是在打造自己的个人品牌——而你只需要花费一点点诚意、时间和精力,但收获的,可能是自己的经验,以及别人对你的信任和认可。何乐而不为呢?

     除了写作之外,也可以通过作品和成果,来打造自己的口碑:

     如果你是广告、创意从业者,你有没有什么作品,是圈子里认可的,讲出来大家都知道的?

     如果你是开发工程师,你有没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和工具?

     如果你是销售和业务员,你做出过的业绩、成功拿下的大客户有哪些?

     如果你是品牌、市场营销专家,你独立承担和构筑过什么项目?

     ……

     我一直都不鼓励大家盲目跳槽,更不支持大家自行创业——我要说的是:如果你身在大公司、大平台里面,那么,不妨好好利用这个机遇,充分借助和依托平台的力量,去做一些非支撑性、非协作性的工作,去把握能让你独立发光发热的机会。

     比如:负责开拓一个新领域、构建一个新项目、落地一个新模式、完成内部优化和转型……无论如何,努力去做出一些能够写进履历里、拿出来向同行展示的东西。并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公司获得增长。

     这是每一位职场人,需要不断去审问自己、反思自己的。

     03

     你理解业务吗?

     许多朋友向我咨询问题时,我都会发现,他们往往有一个共通的问题:过于专注在自己手头的职位、工作上,不太了解公司的业务。

     实际上,所有的公司都有一个最本质、最底层的需求:活下去。

     活下去,就需要盈利。那么,一家公司是怎么盈利的?它能创造什么价值?提供什么产品?面向什么人群?针对什么需求?如何营造差异点?通过什么方式传播?通过什么渠道销售?如何收回成本?如何积累口碑和品牌?

     它的上游是什么?下游是什么?大环境是什么?依托于哪些因素?整个业务链条如何连接起来,又如何环环相扣地存活、发展下去?

     这些问题,如果你从未思考过、从未去了解过,那么,现在也不晚。

     重点在于什么呢?你要清楚一件事情:一切工作和产出,最终都要能够卖出去,能够对别人产生价值,它才是有效的——否则就只是在浪费时间。

     在这个基础上,再去了解,你自己所处的位置,在这整个系统、整个链条之中的哪一环,占据着什么样的位置,跟其他的元素、环节如何互动,如何影响和干预最终的成果——这就是你要做的。

     记住:离最终产品和客户越近,你才越重要。

     有一个简单的方式,可以帮助你锻炼业务思维:

     不妨在你产生一个点子,或是创造一个产品时、钻研一项技术时,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它可以卖给谁?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转变视点,从「创造者」转变为「使用者」,从用户和消费者出发,去思考,如何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具体而言:哪些人可能需要它?它可以解决他们什么问题?它跟其他同类产品的差异是什么?

     2)它如何卖出去?

     这个问题会促使你去思考它最终的形态。它可以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可以跟哪些系统相结合?可以如何碰撞、发挥出新的价值?如何传递给消费者?

     具体而言:它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下?它的使用方式和流程是怎样的?如果不使用它,会有什么问题?

     3)它可以卖多少钱?

     这个问题可以促使你从「成本-收益」角度,去分析这项产品或技术的商业前景。

     具体而言:用户可能会花多少钱购买它?它可以帮助客户实现多少价值?或者节省多少资源?它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卖出去?

     04

     你理解商业吗?

     业务再往上一级,就是商业。

     什么是商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很简单:商业,就是通过把需求和供给有效地链接起来,来提升全社会的满意程度和幸福感。

     任何行为,只要能够优化这个过程,就是有价值的,你也就能从中获得回报。

     所以,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学习心理学和商业。为什么呢?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微观到个体,就是一个个人,最好的研究工具就是心理学;宏观到整体,就是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需求与供给的链接,最好的研究工具就是商业。

     这几年,我也观察和学习了几个行业,自己也开了几家公司,并不为挣短期的钱(也确实没挣钱),而是为了学习和理解这些行业,接触这些行业里形形色色的需求、痛点、问题和人,从而,找到更长期的扎根、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对行业观察和思考得越透彻,你就越容易发现潜在的优化机会。

     所以,如果你对商业还比较陌生,不妨从这几个问题,来开始思考:

     1)哪些人有可能成为我的客户?

     你所熟悉的群体有哪些?这些群体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点是有可能去优化、满足的?

     2)哪些人可能成为我的合作伙伴?

     自己从零开始开发「产品」,是很艰难的一件事,而合作的力量总是强于个人的。所以,不妨多接触更多的人,问自己:他(她)有什么问题是我能够帮忙解决的?

     我能够提供哪些资源,跟他(她)已有的东西结合,帮助他(她)做出更有价值、能帮助更多人的产品?

     确保客户第一、伙伴第二、自己第三,这才是能够长期持续发展下去的模式。

     3)哪些东西是我有可能提供的?

     这就是你的「产品模式」。可以跟第一点结合起来,尝试将自己的优势外部化、具体化。

     我在写作课也提到过「7C模型」,可以帮助思考。

     4)我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样的整体价值?

     不要忘记商业的本质:真正有效、能够长青的商业模式,绝不是赚短期的快钱,而是能够切实提高整个社会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原因非常简单:真正能够长远做下去的事业,一定是基于信任,而信任又基于什么?切实有效的价值。

     像我一直的定位就是「提高大众的认知」,这也是后面的方向。无论是K12教育,还是职业教育,目的都是一致的:希望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提升国人的整体认知。

     这是个很大的宏愿,当然也是极难实现的 —— 但我也希望你,能够用这样的心态,去看待自己(未来的)事业。

     这样,你的事业根基才会更加牢固。

    

     05

     能对人施加什么影响?

     前面讲的内容,或许都比较宏观,但实际上,你一定也意识到了:它们最终的落地点都在哪儿呢?人。

     写作,你需要理解受众,知道他们的困惑和问题在哪儿,如何帮助他们成长。

     业务,你需要理解客户,知道需求是什么,有多强烈,如何挖掘他们的愿望和动力。

     商业,你需要理解人性,知道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交互的,不同群体的特征是什么,需要什么,具备什么,如何连接……

     更别说,你需要跟读者沟通,跟客户沟通,跟伙伴沟通,跟各利益干系人沟通……

     等等,不一而足。

     但许多人都有同一个问题:过于注重「对事的能力」,而忽略了「对人的能力」。对于许多内向的朋友,尤为明显。

     实际上,你不可能完全不跟别人打交道。哪怕你不直接对客户、只钻研产品,你也需要跟团队沟通,跟合作伙伴沟通,发挥集体的力量,帮助你更好地实现目标。

     另一点: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大多数工作,但有一个方面是难以替代的:就是直接跟人产生联系、「人性化」的领域。

     所以,这一点,是你必须要去面对和解决的。

     我把「对人的能力」,大体上分成这几类:

     理解:你能否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想法,期望,从对方的视角,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

     沟通:你能否基于对方的特征和思考框架,明确、有效地传达信息,干预对方的决策和行为?

     激励:你能否理解对方的长处和劣势,调动、激励、激发对方的热情,去达到你所希望的目标?

     亲和:你能否聆听、包容、接纳对方,给予对方心理上的信任和依赖感?

     成长:你能否提供资源、创造条件,帮助对方获得成长、获取回报?

     领导:你是否拥有强烈的人格特征和魅力,能够洞察某个群体的渴望、动机,把他们紧密地团结起来?

     不同的事业,需要的能力是不同的。除了做科研,几乎不存在任何一个领域,是不需要任何「对人的能力」的。

     你不必非去学心理学不可,也没有必要,重要的是什么呢?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不要止步于对自己的控制,尝试着去引导、培养、干预和团结他人。去把各种松散的节点连接起来,凝聚成更强有力的系统,「涌现」出更多的可能性。

     这并不是特别难——有一个重点是:不要把人当成工具,而是当成目的。

     如同我在第三点中所提到的——这个世界存在一个黄金法则:你为客户提供价值,客户会回报给你信任和支持;你帮助团队成长,团队会回馈给你力量;你帮伙伴获得回报,伙伴会反馈给你机会、资源和可能性。

     慢慢的,你所提供、给予他人的价值,最终会反馈和汇聚于你自己身上,而它们又会进一步构成你的支撑和积累,「推动」着你不断前进,形成「飞轮效应」。

     这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也是我一直在尝试、探索的方式,与你共勉。

     这四点,是比较核心的部分。下面,再简单提三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

     06

     你拥有几个不同的收入来源?

     如同我在最前面讲过的:这个时代,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无疑是危险的;尽量想办法,让自己具备多样性,实现多元化,是对抗变化和风险的一种「反脆弱性」。

     这几年,许多人流行斜杠、副业,其实是一样的道理:重要的是对抗风险,而非短期内挣钱。

     有一个小小的建议:在纸上画一个九宫格,在中心一格填上你的优势、主业和特长,周围8个格子留空,一旦你找到一种可以带来收入的来源,就写上去。

     最简单的方式:

     咨询:为他人的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写作:分享你的经验和知识,打破信息不对称,帮助他人成长。

     连接:把资源连接起来,把需求和供给对接起来,把人群聚拢起来,从中获取回报。

     投资:找到成长中、有潜力的行业,做一些小小的投资,可以是技术、资源、资金,也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这些,是你在主业之外,可以去尝试和思考的方向。

     07

     你能帮助打破什么壁垒?

     这个时代,不同的行业、领域之间,已经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壁垒。正面的结果是:我们可以享受到技术进步和精细分工的效益,提升生活水平。但负面的结果是:领域之间的沟通、链接、对接,产生了巨大的成本和障碍。

     那么,这其中,有什么是你可以去投入、优化的?这就是一个可以思考的方向。

     如果你能在壁垒跟壁垒之间打开一条通道,你就能享受到行业所带来的势能。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卖家和买家之间,往往需要隔着好几层渠道商,而社交电商打破了这种局面,这就是一种壁垒的打破。

     再例如:我常说的「跨界」,通过不同领域知识、技能的整合,创造出新的、有价值的产品,也是一种壁垒的打破。

     再比如:有没有哪个行业的需求和成本虚耗,在另一个行业里面已经有了相似的解决方案?能否引入?能否打通?这也是一种壁垒的打破。

     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可以去思考的。

     08

     你所掌握的东西,

     有哪些是不变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有两层维度的含义。

     空间上,是否具备可迁移性?换一家公司,换一个环境,换一个行业,它是否还能派上用场?

     时间上,是否具备稳定效应?行业发生变化,技术剧变,大环境变化,它是否还能生效?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技术永远都在更新和迭代,但不变的是什么呢?是底层的架构思维,对业务模型、逻辑和算法的理解。

     行业和产品有其生命周期,但可以复用的是什么呢?是找到需求、理解用户、提供价值的眼光和判断力。

     渠道永远不是门槛,能够成为门槛的是什么呢?是获取信任的能力,拓展渠道的能力,连接资源的能力。

     同样,无论内容形式怎么变化,是图片、文字、长视频、短视频……永远不会变的、永远稀缺和存在需求的是什么?好内容。

     所以,你会看到,我的智识营和写作课,聚焦的都不是技巧和工具,那些都是会变的,而是底层的认知、逻辑、心智模式。

     只要人类不发生质的飞跃,这些就都是不变的。

     这一点,也是我想分享给你的:不断去思考自己已经掌握的东西,不断去追问自己可以学到的、获得的东西,哪些是会流变的,哪些是不变、长久、稳定的。

     然后,把精力聚焦到后者,不断拓展瓶颈,完善自己。

     这才是让自己能够长久扎根下去,抵抗冲击、变化的本质所在。

     如你所见,这篇文章没有答案,我希望能引起你的一些思考,一起来思考这7个问题。

     这可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不断去探索、反思的。

     无论你是职场新人,还是三五年的主力军,还是十年以上的资深职场人,这些问题,或许都是我们难以回避的。

     当变化来临的时候,不肯直视变化的人,会被变化所摧毁。(本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真相:优衣库和海底捞都摸到了那张最大的底牌!

     顾客老龄化,90后不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格兰仕“挑战”天猫的背后,暗藏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关于用户运营的40段话,读懂的人已经赢了一半

     走进19家企业,连接5000+门店,发现的8个真相(独家揭秘顾客运营)

     为何大部分企业还做不好会员制?

     未来企业比拼的不是卖商品,而是服务人

     ●孩子王:经营1700万新家庭会员背后的组织秘密

     181年的宝洁,到底惹谁了?

     结构化思维,职场高手突围的秘密武器

     帮你从实现菜鸟到专业人士的蜕变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