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还在基层的人,该如何翻盘?
2019/11/2 7:20:00 管理智慧

    

     一个人能活在自己的价值观里,不被他人的言行影响和动摇的人,就是幸福的人。生命过程重要的不是如何改变他人。而是我们在这样一个世界,如何活着,如何安放自己,定义自己,并坚守自己内心的信念。

     作者:焱公子

     来源:焱公子(公号ID:Yangongzi2015)

     作者介绍:焱公子,发型光芒万丈的跨界理工男。多年500强,专注解职场。写有灵魂的故事,过有温度的人生。

     前几天有读者留言说自己刚过完30岁生日,却还在基层混,是不是特别失败?

     这让我想起LinkedIn去年做过的一个职场调查,该机构在《职场人转折点报告》中提出,职场人从普通员工升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26.8岁。

     也即,如果你过了27岁,还处在基层岗位,就已经处于平均水准之下,被你的同龄人所抛弃。但这种说法,是偏颇的。

     LinkedIn并没有在报告中提及具体的采样范围和数量,我们无从知晓这个数据是针对哪些行业,还是绝大多数行业都有调研?同时,它是仅覆盖北上广深一线城市,还是全国范围?是只针对某一体量的公司,还是大小公司、甚至创业公司都包括?

     从工作量角度看,要覆盖全行业、全范围,显然是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任务),那么它的可参考性,也就打了很大折扣。

     更重要的是,30岁还没到管理层,也不一定是个人能力的问题,还可能跟你所在的环境、你个人的性格等因素相关,不可一概而论。

     强行按照某个年龄阶段,去匹配自己预期中应该达到的位置,过于生硬,也并不理性。

     01

     30岁还没到管理层,可能的3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身处大公司

     越大的公司,分工越细,员工晋升通道也越按部就班。很多公司,从入职之初起,就已经根据你个人意愿、能力、性格等,划定了这条路径。

     入职前,这些公司往往都会要求新员工做性格测试,核心目的就是为此。阿里巴巴天然就把员工分为P岗和M岗,P岗是专业技术路线,M岗是管理路线。

     走专业路线的,30多岁可能是个技术专家,也不会管任何人,但他的薪资待遇并不见得比同级别管理岗的人低,甚至更高。

     我在创业前,在爱立信待过8年多,华为待过2年,这两家都是员工超过10万的大公司,我身边那些三四十岁的同事,多数都不是管理人员,他们活得也很好。

     咱们必须清楚一点:在很多公司,管人,并不见得比做事更高级,或者更成功。

     第二种情况:性格或个人偏好等原因,并不适合做管理者

     我们身边一定都有这样的人:自己干起活来贼麻溜,带人水平就很一般,更别提管理一整个团队,这可能是性格或个人偏好问题。

     我的朋友大姚就是这样的人。他进公司5年后,因为工作踏实、业绩突出,前任主管离职前推荐他接替,老板也十分看好他。结果上任才一周,他就辞职了。其实,大姚之前就推过两次升职,理由是还年轻需要磨练。他清楚自己的短板,遇人际关系就怵,做不来管理。

     “一堆协调汇报,部门每个人进度要跟,开不完的跨部门会议,哪一点都不能出岔子。天天头要炸了……”但这次,他推无可推,整个部门就他资历最深,业务最硬。上级要高升,急找接班人,多次推心置腹谈话,大姚不得不硬着头皮接。

     当然,大姚因为升职而辞职这种事,也许是个个例,但不可否认,很多人就是不适合做管理,而他们的老板,或许也会比较清楚这一点。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曾提出:在各种组织中,常因习惯,去提拔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被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彼得原理道出了阶层制度之谜:要提升到某一级别的职位,必须在下一级职位中任职达到一定年限,逐层向上提升。

     最后,大概率会像彼得推导那样:很多领导职位由不能胜任的人担任。

     第三种情况:压根不胜任

     这种情况也很常见:很多人第一年学了些东西后,就一直在复制粘贴,机械重复,根本从不往前迈一步,不愿去学习新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并不是有10年工作经验,而是1年经验,重复了9次。但说实话,除了体制内,论资排辈等上位这种事,真的早成历史了。

     这样的人,不管30岁还是40岁,怎么可能妄想晋升?在老板眼里,他们都只会是企业面临困境时,裁员名单排序第一的那种人。

     坦率地说,只要咱们不是这种人,30岁没当上管理层,就不叫失败。

     02

     当上管理者,也并不意味着稳定

     其实,即便有幸,30岁以前就成了管理者,也并不意味着从此就可以高枕无忧,甚至恰恰相反。

     从去年美国最大的电信运营商Verizon狂裁4.4万中年人,到前段时间甲骨文的大裁员,但凡出现经济不景气的情况,首当其冲的,一定是中年人,甚至中年管理者。

     因为与年轻人相比,他们又贵又油,拼劲多半也不够,性价比明显低得多。

     戴尔亚太区前销售总监张思宏曾说过一段扎心的大实话:“很多人到了中年,处于企业中层,一个普通管理岗,处境就会比较尴尬。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却是公司最昂贵的人事资产。

     在行业下沉、公司业务收缩,或是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很容易会被当成包袱甩出去。”

     这段话,戳中了不少人的现状:毕业时拼劲十足,指哪打哪。几年后得偿所愿,晋升到中层管理。但,从此斗志与进取心双双消磨,加上年岁渐长、家庭在后,逐步松懈,最终停滞不前。

     以为拼力保住位置,便万事大吉,这绝对是致命错觉。职场上能让你安身立命的,从来不是岗位,是你能为公司带来什么。

     没有什么岗位,是绝对安全的,无论做服务、销售、产品还是管理,实际上,都并非关键。能为公司持续带来价值,才会安全。

     始终保持旺盛的前进动力,提供稀缺价值,吸引人为你持续买单,才是真正的“万事大吉”。

    

     03

     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才能真正掌控人生

     演艺圈中,82岁的王德顺绝对是最励志的存在。

     二十四岁演话剧,四十四岁开始学英语,四十九岁创造了造型哑剧,没有积蓄的他,从零开始了老年北漂生活。五十岁开始健身,五十七岁以自创的活雕塑艺术形式走上舞台;七十岁练出腹肌,七十九岁走上T台……

     这些闪烁着光芒的人生经历,王德顺坦言,自己足足准备了60年。如今已82岁高龄的他,还在不断刷新一个个人生的吉尼斯记录。

     网络上曾流行一首小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3个小时,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5年才找到好工作;奥巴马55岁就退休,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时区,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都有自己的节奏。

     所以真正厉害的人,不仅懂得对标牛人,见贤思齐,更懂得的,是接纳焦虑,牢牢掌控好属于自己的节奏。

     诚如《德米安:彷徨少年时》一书里所说: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

     我们最重要的职责,是找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他人的命运,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

     所以,别再去纠结30岁还没到管理层怎么办,30岁还没人要怎么办,30岁还没买车买房怎么办……

     为自己而活,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节奏,才是一个人开始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摆脱彷徨,真正的解药。(本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揭密:这家靠“搞关系”的企业,为何能成为非典型网红!

     警惕,别被“私域流量”们坑了!

     ●孩子王:10年,300家店,3000万会员,颠覆性4重奏

     未来企业的护城河,不是抢流量,而是建关系

     真相:优衣库和海底捞都摸到了那张最大的底牌!

     顾客老龄化,90后不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格兰仕“挑战”天猫的背后,暗藏了一个巨大的机会

     关于用户运营的40段话,读懂的人已经赢了一半

     走进19家企业,连接5000+门店,发现的8个真相(独家揭秘顾客运营)

     为何大部分企业还做不好会员制?

     比努力更重要的

     是你的思维方式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