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在即,老板和员工最焦虑的13件事
2020/2/28 7:17:00 管理智慧

    

     复工在即,员工和老板们的普遍心态是焦虑。员工们担心自己是否会被裁员或降薪,老板们担心复工的安全问题,担心现金流撑不住,担心未来的业务问题等。针对当下大家担心的一系列问题,本文梳理出了人们最焦虑的13件事,并由专家给出了实质性的建议。口 述:君智战略咨询联席总裁徐廉政,君智战略咨询总裁姚荣君

     采 访:典小韦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01

     能否复工,是一场博弈论

     最近,网上有个漫画视频流传很广:

     一群人中,厂家、客户、当地政府、员工等都在睡觉,只有老板睡不着,起来高喊:“我睡不着,胸口闷,我脑壳有点昏……”

     然后被当地政府抱起枕头给“砸”倒。

     这个视频生动地反映了当下全社会的现状。老板十分着急复工,因为账上的“现金流”已经支撑不住了。而上下游厂商,甚至包括员工,却都在“睡觉”。

     究竟是选择复工,还是再观望一段时间?成了一场博弈论。老板们心里想:

     如果不复工,现金流要断了,企业可能就完了;

     但一旦复工,万一出现疫情,引起的危害更大,后果难以想象。

     而且现在复工,也面临很多困难,尤其是生产性企业,很多采用JIT模式(准时制、无库存),这就导致一是上游原材料跟不上,二是下游客户也跟不上,三是员工们根本到不齐,四是安全防护用品不够用。所以,复工面临很多现实问题。

     对当地政府来说,如何复工,是个博弈论的问题。

     所以说,“复工+疫情稳定”是最好结果,但最难实现。所以许多地方倾向于选择“次优选择”,就是“不复工+疫情稳定”。这样相对难度较小,结果也会不错。

     因为当下防止疫情、保护生命健康的重要程度,不比单纯的维持经济低。

     但是,维持经济也十分重要,否则企业支撑不住,将来的损失也很大。所以,全国各地积极行动,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减免政策”“延长五险一金”等政策。

     02

     老板们最焦虑的问题——现金流

     因为无法开工,现金流支撑不住,老板们很焦虑:

     恒大开始7.5折卖房子了;

     西贝的员工,都开始去盒马上班了;

     木屋烧烤的的创始人隋政军,接受了员工从上到下的“半薪”请求,他说,“这次我选择做狗熊,而不是英雄。”

     其实,涉及到生死存亡的时候,焦虑是很正常的。当下的企业,不再像过去那样,别人给你打工的状态,而是越来越像一个平台,老板的角色,变成了一个事业和理想的引领者。

     所以说,企业不是老板一个人的,而是大家共同的。

     彼得·德鲁克说:“即使是天使不需要钱,做企业也要考虑经济绩效。”所以,不能因为老板接受员工降薪,他就变成“狗熊”了,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

     既然大家众志成城一起做企业,那员工的短期降薪,我们可以当成投资,将来老板们要继续把企业做大,可以再还给员工,甚至可以付利息。这才是老板真正要去做的事情。

     君智对于“现金流问题”,有3点建议:

     1.员工主动降薪,是对你的信任,企业家要反省自己,要有长远的思考,看到未来5-10年。

     2.积极去改变创收方式。

     有一个面部护理品牌叫樊文花,它在购物中心、社区有很多线下店,全国一共有4000家门店,疫情期间,没人去了。

     这个时候,老板没有怪这怪那,也没有裁员、降薪,因为这些都是杯水车薪。

     老板想到的是,自己有1.6万名护理师,客户都在护理师微信里。于是就发动这1.6万人,告诉女孩子们,在家里吃饭、睡懒觉、没事做的时候,也是脸部护理的最佳时机。

     他们拍了很多护理小视频,输送到老客户手里,在线教育顾客在家做护理,也产生了大量产品需求。

     还有一个品牌叫林清轩,做山茶花润肤油的,他们发现一个新需求:

     湖北地区医护人员一直戴口罩,气体软化皮肤,容易长成暗疮,就出现了“口罩纹”和“口罩脸”。

     林清轩推出产品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他们湖北店的销量,做到了全国第二名。

     所以,老板们不要怨天尤人,更不要自暴自弃,去想尽办法创造新的收入点。这样才是真正的英雄。

     3.想尽一切办法融资,分摊成本。

     老板们要关注当地政策,天天看新闻。去找银行、资本都好,争取融资的机会。

     或者是积极带动起上下游产业链,把成本分摊开,都是可以的。

     03

     员工担心被裁员,怎么办

     现在,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裁员,还有一些企业不直接说裁员,而是“停薪留职”,一停就是三、四个月,变相等同于裁员。

     这时候员工很焦虑,不知道怎么能够保住工作。

     君智的建议是:与其蹲在家里恐慌这些,不如冷静地思考——作为企业一员,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怎样与企业同舟共济地面对困难。

     如果你有这样的心态,无论结果是被裁员、被降薪,还是留下,将来都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东山再起。

     疫情期间,一流的员工要做2件事:

     一是,去思考自己的特长、能力、经验,想想怎么能做出更大价值;

     二是,思考外部环境带给企业的新机会是什么?无论是总裁、高管、还是普通员工,都要在各自层级,提出合理建议。

     04

     员工需不需要主动降薪

     很多企业的员工们,主动联合起来,请求降薪。

     一方面体现了员工与企业同甘共苦,很真诚的一面;另一面也是一种博弈,希望通过自己的“主动降薪”,保住企业,而不会被动裁掉。

     这种情境下,很多员工纠结:要不要主动降薪?

     君智的看法是:

     员工主动降薪,是站在企业层面考虑,减少损失的一种方法。是不是可行,需要上层决策。但是员工主动提出,是表达自己的态度。

     我们当然不建议所有员工都这么想、都这么去做。但至少类似行为是值得鼓励的,这类的员工,是值得老板珍惜的。

     05

     为什么在线办公,效率提高了,

     老板却更焦虑了

     现在,大部分人在家办公。

     有个很大的感受,工作量比以前更多了,以前是“996”,现在是“007”,每天睁开眼就是工作,直到睡前都在工作。省去了通勤的3个小时,节省了体力,省去了梳洗打扮的时间,干了比去公司多4-5个小时的活。

     但是,老板们却比以前显得更焦虑了,总觉得员工在家办公效率低。甚至说:“在线会议效率低,让员工去公司开会吧,开完再回去。”

     员工觉得:“有通勤和办小区出入证那3个小时,什么会议开不完?那段时间什么也不能干,这才是真正地效率低!”

     这种心理很奇怪。

     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考虑:

     一是,改革开放才40年,很多公司是因为疫情才线上办公,要理解老板,老板们也是人,他对组织有惯性的依赖性,总觉得“看得见、摸得着”才更有安全感。

     另外,虽然部分模块效率提高了,可能因为整体业务没起来,老板的焦虑心理泛化了。

     二是,一些企业是“未进化完全”的,总有“工厂思维”,总觉得“我要管控你”才放心。

     君智主张的是,企业要从“管控思维”走向“管理思维”,我们主张的是“目标牵引”,在一个领域里放开,为一线充分赋能。

     对于这种慢性“焦虑病”,老板们需要的是用新知识更新自己。

     06

     怎么样避免一些人“浑水摸鱼”

     在线办公,两级分化十分明显:

     一种是比较忙的人,他会变得更忙,特别忙;

     另一种是能力不足,趁机浑水摸鱼,会变得特别闲。

     为什么大部分人会变得更忙呢,员工的心理也很奇特:

     在公司里的时候,会觉得反正在公司,磨点洋工也无所谓;

     在家的时候,总是会觉得,今天得多干点活,要不然老板不知道我干活了。

     所以,员工在线办公会出现更努力的现象。但怎么样才能避免另外一些人“浑水摸鱼”呢?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是看绩效,同样的时间,有的人产出的多,有的人产出的少。

     知识工作者是创造性的工作,定好目标和标准即可。就像做个策划、写个报告,你管他是躺着工作、还是趴着工作,还是拿脚敲的键盘,还是白天睡觉晚上干,只要工作结果出彩就行,剩下的那是人家的自由,让工作带给他乐趣和成就感就好。

     第二个是看行为,他负责的事项结果,是他水平的体现。如果整天偷懒,没有进步,没有结果,那么他自己就会知道怎么处理了。

     07

     什么情况下,企业要裁员?裁谁呢?

     很多老板和员工都想问:究竟什么情况下裁员啊?

     君智的看法是:

     一是,没听说过哪些企业,是靠着裁员就能活下去的。企业活不下去,主要是业务结构弱,或者风险应对能力差,不能赖着员工。

     二是,企业看待人才,要用长远的眼光,不能说疫情来了,有些人有用就留下,有些人没用(或短期价值不大)就裁了。

     有一点十分确定:我们国家,肯定不会让疫情长久下去的。

     裁不裁员没有标准答案,但不能因为短期困难,就去裁掉一些偏长远型发展的人才,企业要考虑未来的人才梯队。当下,是联合一切内、外力量,凝聚企业人心的时候。

     如果真到万不得已要裁员,最不应该裁掉的就是一线,一线是呼唤炮火的地方,他们知道你的资源该怎么调配。

     而且,根据“二八定律”,往往一线占了80%的人,但养活的成本却只有20%,砍掉一线人员,能省下几个钱?

     08

     老板们,该如何凝聚人心(独家观点)

     就像这次疫情,国家“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察、识别、评价、使用干部。”

     同样,对于企业来说,困难面前,往往是凝聚人心的时刻。怎么凝聚呢?

     我们认为:业绩才是凝聚人心最直接的力量。

     如果你能创造业绩,能够创造贡献,人心就能迅速地凝聚起来。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就是要去创造顾客,因为企业内部全都是成本。

     飞鹤的例子值得一学:

     飞鹤有大量的一线人员,疫情期间,孕妇妈妈们不出来买奶粉,线下地推也不能做了,但是奶粉需求量并不减少。于是,飞鹤组织一线人员,团结起来,在全国推出无接触送货上门服务,把奶粉安全送到妈妈们手中。

     只要能让大家忙起来,一起创造价值,就能凝聚人心。

     实际上,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善”,中国人最大的善就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任何人扪心自问,总要回到这个根本点。

     人要为社会做贡献,企业的目的,就是协助他去做出这份最崇高的贡献。

    

     09

     龙头企业,有哪些绝佳机会

     作为龙头企业,有3个维度的机会:

     1.行业重整的机会。因为信任、生产、渠道、资源等要素,行业格局向大品牌集中,这是不可避免的。

     2.顾客产生的新需求。

     3.资源重整的机会。这一点十分重要,甚至决定了未来10年的商业格局。

     有一家企业叫溜溜梅,线下渠道占了80%销售额。疫情期间,大家都在线上买货,线下的基本都停摆了。

     但是,溜溜梅发现一个很大的机会:疫情期间,大家对提高自身免疫力,十分重视。

     于是,溜溜梅通过自媒体,告诉大家这个事实:

     在日本曾经的5次大疫情中,青梅都起到重要作用。

     因为青梅含有多种天然有机酸,对痢疾、感冒退热、止咳、杀菌防腐、中暑等,都有很好疗效。

     流传到今天,青梅就成了日本人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米饭里加一粒,可以杀菌防腐,帮助消化,防止胃肠疾病。

     文章发出去,大家在家没事刷到信息后,留下深刻印象,需求就来了。将来的市场,3倍是它,5倍是它,10倍也是它。

     这就叫资源整合,抓住机会,重塑竞争格局。

     10

     中小企业压力更大,怎么办

     正和岛数据调研显示:有超过60%的企业,预估上半年业绩同比下滑超30%,小微企业业绩下滑严重。

     中国的企业两级分化是不可避免的,就像《圣经·马太福音》里的那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使他多余;没有的,要把他剩下的也夺走。”

     强者恒强,那些本身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怎么办呢?

     君智有三点建议:

     1. 要聚焦收缩,更加回归主业。集中力量,去保住最好的业务。

     2. 发挥小企业灵活性优势,去对接最新的需求。

     3. 在运营半径内,深化产品和服务创新。这点十分重要,有一句俗话叫:“做熟不做生”。

     你本来是一家做小电子玩具的,现在可以做电子体温计。但如果你知道现在开洗脚店赚钱,请问你要转型吗?

     这个机会是挺大,但没有实际意义。因为这是别人的机会,要审视自己长处,找准自己的机遇。

     11

     什么样的企业该倒闭

     不排除一些极端情况。

     疫情之下,恰恰是检验自己企业战略的时候。企业的消亡无非遇到几个问题:

     企业战略有问题、品牌独特性没有、顾客连接不够、顾客感知差异化不足、内部运营效率不行,外部资源整合不到位,团队信心不足等等方面。

     面对这样极端情况,企业需要“向死而生”。

     在利润像刀片一样地情况下生存着,不如趁此“自我革命”一下,暂时把现在的业务关了,最小损失,保存实力,迎接未来最大的机会。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人生路漫漫,可以再出发。

     12

     “公司制”是不是迎来了黄昏

     疫情期间,很多企业意识到一个问题:

     在线办公效率更高,办公室完全可以减少一半,能省下不少钱。

     甚至退一步讲,即使在线办公的效率比在办公室损失20%,那也比在CBD中心租个办公室省钱。

     这样的话,是不是意味着“公司制度”将迎来黄昏呢?

     君智反对这种单一的思考模式。至少有两个方面值得深思:

     第一,作为企业家,你第一位永远要先考虑的是潜在顾客需求,要去创造新顾客。其次才是商业绩效和社会绩效。

     哪怕一线员工每个月有15天都在星巴克办公,只有3、4天回公司,但如果他觉得能够在“环球金融中心”拥有一个办公位,是对他的认可,能够激励他的创造价值,那就应该保留。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不应过分计较这点钱。

     第二,办公成本是公司的运营成本之一,假设一些工作在没有办公室的情况下,仍然能够高效完成,那高层可以考虑把办公室成本转化为对员工的激励、奖励,甚至是工资的提升。

     总之,老板们要摒弃“单一的小算盘”思路,该思考的是,如何更好地激励员工,去给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13

     没有工资,房子、车子、娃子咋办

     由于复工遇到不少困难,很多员工在家待岗,只发基本生活费或者停薪留职。

     实际上,很多员工愿意出来工作,想要出来赚钱,但遇到不少限制。

     大部分人春节返回了农村,但很多农村实行“封村令”,虽然村里让你出去工作,但中国农村的情况是“村村相连、相互交织”,你能出得来自己村,但是再往外走,要经过别的村庄,是通不过的。

     实际情况十分复杂。有一些老板认为员工故意不愿回公司,甚至缺少常识的要求员工提供村里的“封村公告”,这是对中国社会现实认知的不清醒。

     这部分员工实际上的生活压力更大,因为很可能要还放贷、车贷,养活一家老小。

     还有一部分人遭受的经济压力更大,疫情导致旅游业损失惨重,很多导游没有底薪,都是靠提成生活的。没有线下带团,可能就没有一分收入。

     现实的生活压力是真实客观的。对于这种困难,并没有特别好的办法,生活就是会有很多磨难。但有一点很重要:无论如何,生活总要继续。

     旅游业未来迟早是要恢复的,你可以先趁机把原来的“销售能力”,转化为“营销能力”。

     比如说,你可以组织员工把一些国外和国内的景点,做成系列的小视频、小文章等,把这些景点提前卖给潜在顾客,把品牌影响力扩大N倍。

     还可以趁这个阶段,梳理一下所有顾客先前的投诉,改进未来的服务。

     总之不要坐以待毙,努力从绝望中看到希望。

     总结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无论对个人也好,对老板也好,疫情的事实已经发生,悲伤毫无意义

     你去怨天尤人、去责难别人,都没有任何价值。最后还是回归到一点,市场竞争面前,“莫斯科”不相信眼泪。

     你如何更好地活着,活得长久,活得有未来,这才是任何企业和个人,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关于用户的6条硬核建议,决定企业的未来10年!百果园:17年,4000家店,5000万会员,向你揭秘一个未来的商业逻辑 你的员工为何服务不好顾客?(老板必读) 揭密:这家靠“搞关系”的企业,为何能成为非典型网红!

     警惕,别被“私域流量”们坑了!●孩子王:10年,300家店,3000万会员,颠覆性4重奏未来企业的护城河,不是抢流量,而是建关系真相:优衣库和海底捞都摸到了那张最大的底牌! 顾客老龄化,90后不来,到底发生了什么?走进19家企业,连接5000+门店,发现的8个真相(独家揭秘顾客运营)为何大部分企业还做不好会员制?

     提升工作成果

     从提升思维方式开始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