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工作有没有前途,关键就看这3点
2020/8/14 7:15:00 管理智慧

    

     在职场生涯中,一个很现实的现状是选择大于努力,在初期时选择的行业赛道,基本上就决定了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速度和成就高度,好的赛道好比高铁对比普通列车的速度,但要记住的一点是:平台只是起步,下一步则是要深耕。作者:张良计

     来源:张良计(ID: zhang_liangj)

     最近后台很多朋友询问跳槽找工作的事。

     问题一多我就发现一个共性,大家的困惑都集中在手上正在做的工作,或者下一家跳槽该去哪里。

     很少有人会问5年、10年后这份工作会对自己产生什么影响。

     当然这也好理解。这么久之后的事情谁也不好说,多的是工作几年后转行到另一个完全不搭嘎行业的例子。

     但不好预测,不代表不要去想。

     这就像大海行船一样。我们都知道海上会有风暴海浪,随时能把你毒打一顿让你找不着北,但没有一个船长敢不带航海图和指南针就贸然开船的。

     找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赚钱固然重要,但赚钱也分眼前的钱和未来的钱。

     我们不能预测自己几年后会身处什么行业,做什么工作,但我们可以设定一个大致模糊的目标,然后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调整这个目标。哪怕最后这个目标和最初的相差十万八千里,但这个由最初目标A到最终目标Z的过程是有规律可循的。

     大家可以记住这句话,有规律可循。这才是找工作最重要的逻辑,我称之为职业成长的平滑性。

     为什么平滑性这么重要呢?

     因为这能最大程度保证我们的能力和资源都处于不断档的发展状态。无论是薪资回报还是经验眼界,每一次换工作都应该是有基础的稳步升级。

     画图来显示,就是下面这样,你的职业成长路径应该是一条非常平滑的曲线:

    

     可惜许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最常见的情况就是盲目跳槽到一个新行业,过去的能力和资源不能迁移到新工作中,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这么搞几次的结果,就是白白浪费多年时间,等到30多岁的时候还不知道事业方向在哪里。看似过去干过很多事情,但基础都不牢固,资源也不集中。

     这一类职业发展路径,我称之为“断崖式”成长(如下图):

    

     这样的求职者在市场上的价值非常低,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往后会越走越低。

     这也好理解,体力拼不过年轻人,行业钻研的也不精深,手上的人脉关系更是寥寥无几,除了长相更成熟了些,实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竞争力。

     那如何改变这个局面呢?其实很简单,也是今天重点分享的思路:

     先锚定行业,再找一个起点,最后连点成线。

     01

     锚定行业,就是你打算在哪个领域长期(起码5年)深耕。猎头行业有句话叫“行业选不对,半生都白费”,讲的就是锚定行业的重要性。

     其实找工作和投资很像,选行业和选股票基金也是一个道理。要么就不选,选好了就一头扎进去长期持有。

     这时就不要太关注短期回报,比如纠结工资多了还是少了几百块,加班辛苦不辛苦,公司有没有食堂健身房等等。

     相反,你要看的是这个行业未来可以带来增值变现的资源有多少,你要等的就是有一天能够厚积薄发。

     举一个夸张点的例子。

     我有个之前在银行做客户经理的朋友,工作前5年的工资也就赶上上海的平均水平,可他就懂得去积攒自己的客户资源。

     比如他会专门留心记住那些办理大额存款和理财的人,每次办业务的时候都会有一搭没一搭聊上几句。再加上他本身为人豪爽,做事勤恳卖力,专业知识也过硬,逐渐认识了一批高净值客户。

     后来时机成熟,他从这家银行跳槽去了另外一家投资公司,这些优质客户被他一波带走。不到两年他的职位一下子升了三级,薪资足足翻了7倍。

     这就是厚积薄发。

     其实这个道理在许多行业都适用。选行业选的不是现在工资拿多少,而是选未来的整体回报有多高。在这个整体回报中,最重要的是“成长可塑性”。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之后的路应该越走越宽,而不是越走越窄。

     像有的行业一开始工资很高,但后期成长非常乏力,可能做了10年还是这个工资,所以平均下来其实每年收入也不高。并且最致命的一点是,你除了做这个其他什么都不会,这就是越走越窄;

     而有些行业在初期很不起眼,可坚持下去几年后,收入会有爆发式增长,一下子能抹平你最初几年“开荒期”吃的亏。并且之后你也越走越顺,前期积累的能量慢慢在后期开枝散叶,这就是成长可塑性高。

     那怎样看一个行业的成长可塑性呢?

     很简单。你就盯着这个行业里工作了十年以上的人都在干什么,他们手里有什么资源,他们要是跳槽都去了哪里,你就知道自己未来大概的路线会是怎么样。

     去选那些成长性高的行业,不要在意眼前的得失。

     这是第一条建议。

    

     02

     锚定好了行业,接下来你要选择一个起点。这时你就要了解这个行业的产业链是怎样分布的。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行业,都可以分为上游和下游,有的甚至还有中游。这里有一个一般规律:

     从上往下易,从下往上难。

     从上游往下游跳槽很容易,从下游往上游跳槽却很难。

     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分工。通常上游掌握着一个行业的核心生产资料,属于战略设计层;下游负责运输和销售,属于战术执行层。

     换句话说,上游决定这个行业生产什么产品或提供什么服务;下游决定怎么去卖,以及卖完以后怎么办。

     比如汽车行业,以OEM为首的汽车制造商就是上游;而以4S店、保险、金融机构等提供销售和服务的公司就是下游;

     再比如直播行业,为网红主播提供直播功能的平台(抖音,天猫等)就是上游;而帮助主播进行商业变现的MCN机构和销售代理就是下游;

     分工的不同导致处于上游的工作,更有话语权,更方便理解这个行业的全貌,也更容易接触到最前沿的趋势信息。一旦掌握了这些,你再去往下游做延伸是很容易的。

     因为你知道这个行业的底层运转逻辑是什么,只要自己手脚勤快就能轻易完成降维打击。

     就拿网红直播行业来说,抖音或天猫这种大的平台方掌握着流量分配的权力。他们改个功能或换个政策,就能轻易左右主播们的数据表现。昨天还是万人追捧的网红,今天就能让你瞬间凉凉。

     去年小红书改了KOL准入政策,让一大批中小型MCN公司倒闭就是这个道理。上游可以轻易影响下游,但下游很难倒逼上游。

     我们经常看到从平台方跳槽出去开MCN公司的,而且这种人通常还能得到平台方的背后支持;但你很少看到有MCN公司的人“逆流而上”去平台方的。

     所以在选择工作起点的时候,大家要尽可能往上游走,去行业话语权更大的地方。让自己进可攻退可守,才不会慌。

     不要违背自然规律,顺势而为。

     这是第二条建议。

     03

     最后一个建议,是连点成线。

     当对一份工作的理解足够深入,经验足够丰富时,你就可以向这个行业里的其他工作去拓展,而不是把眼前的工作做到退休。

     比如设计做得久了,可以去理解甚至尝试文案的工作;程序员做得久了,不妨去学习一下产品经理的思维;线下销售做得久了,再去培养一点线上营销的知识......

     这就是连点成线,从起点出发,然后像八爪鱼一样把行业里相关工种的知识和经验全都连接起来,最终量变引起质变。

     这么做的好处是拔高你看问题的视角,参透背后的真相。连接的工种越多,你越知道这个行业是怎么赚钱的,也就越接近行业的本质。

     当你到达了这个境界,未来的出路就很清晰:要么一路晋升到高管,要么出去自己创业。

     相反如果只熟练一种工作,最后可能成为这个岗位的专才,但天花板也非常明显:你最多是一个手脚熟练的技术工,但你的思维并没有打开。

     虽然你能一个人漂亮地把眼前工作做好,可一旦事情变得复杂,需要牵涉到其他的部门甚至公司,需要调动外部的资源,需要转换新的思维时,你无能为力。

     再加上年轻后浪的穷追猛赶,过不了几年你的价值就会见顶。同时随着工龄的上升你的工资也在上涨,可你的性价比却在直线下降。在老板眼里,这样的投入产出是赔本买卖。

     人一旦过了30岁,想要保持自己的竞争力,有一点必须做到:

     和同龄人比涉猎广度,和年轻人比专业深度。

     这和田忌赛马是一个道理,我称之为“错峰竞争”。我身边在职场上一路高歌猛进的成功者,无一例外都遵循这个规律。

     当你觉得在一个岗位上已经过了沉淀期,没有太多能学到的东西时,这就是你开启“连点成线”的信号。去涉猎更多相关的岗位知识,培养自己的全局思维,哪怕要从零开始学起。

     比如同样一个手机App,有人看到的是用起来舒不舒服,界面设计的漂不漂亮;可有人看到的是这个产品的用户群体是谁,他们的消费能力怎样,这个App该怎么赚钱,市场上有没有同类型的竞品。

     这就是区别。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零零碎碎写了这么多,最后简单总结一下:如何保证自己的职业成长有平滑性?

     1. 锚定行业看成长;

     2. 选择起点争上游;

     3. 连点成线拔高度;

     以上,希望对各位有所启示。(本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