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你人生高度的,其实是你的学习力
2020/10/8 7:15:00 管理智慧

    

     与“普遍焦虑”相对应的就是“全民学习”,知识付费铺天盖地,人均阅读量大幅提升,都代表了人们学习的热情。这当然是个好现象,但是就怕走入另一个误区——为了学而学。典型的如读书过多强调数量,而不关注质量;随时随地都在学,但从没有深入思考过……最后,学了那么多,自己还是呆在原地。

     作者:Lachel

     来源: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

     经常有朋友问我:

     老师,从您这里学了很多方法,也一直想要改变自己,但总是没办法坚持下去,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也很无奈啊。毕竟我也没办法飞到你身边,手把手把每一步都教给你。(捂脸)

     好了,不开玩笑。今天,我想跟大家好好聊聊这个问题,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众所周知,我们的大脑有一个特征:钟爱稳定,排斥一切不稳定。可以说,大脑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试图把需要费脑子、需要主动思考的“不稳定状态”,转变成无需动脑的“稳定状态”。

     前者就叫做“主动加工”,后者就叫做“自动化加工”。

     你吃饭、写字、开车的时候,会需要聚精会神去思考“我该怎么做”吗?不会的。因为这些动作已经储存进了你的程序记忆里面,成为“自动化加工”,变成了你下意识的一部分。

     但是,当我们学习到一个新的东西时,我们要做的是什么呢?

     就是打破这个“自动化加工”,迫使大脑从“稳定状态”,再一次进入“不稳定状态”,从而,我们才能够把学到的东西,安插进这个我们已经熟悉了、习惯了的旧模式里面。

     但这一步是非常艰难的,因为你相当于是在跟大脑的惯性作斗争。

     遇到问题 → 采取旧行动 → 解决问题 → 获得强化,这就是一个惯性回路。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旧模式会不断得到强化,从而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本能。它本质上是受大脑的奖赏机制驱动的,也就是“多巴胺—奖赏”回路。

     而当你想打破这个惯性回路时,就意味着,你要克服大脑多巴胺和奖赏机制的阻力,走上一条反馈更少、更加费力、更不为大脑所偏好的路径。

     所以我一直说:学习是反人性的。本质就是这一点。不是说学习的过程很痛苦,而是说:人永远都是贪图安逸、趋利避害的,但当你用一个新模式去替代旧模式时,你一定要经历一个不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会非常劝退。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样做才对”、“这样做才有用”,但一直停留在“知道,但就是不去做”的层面,就是因为,你很难打破你的惯性回路。

     尤其是,当这个惯性回路并没有带给你紧迫的需求,并没有让你觉得“旧的思维模式不妥当”时,就造成了一个什么局面呢?动力非常小,而阻力非常大。

     这就导致一句话:道理都懂,但总是过不好这一生。

    

     所以,我经常说:什么样的学习最有效呢?一定是你在生活中遇到了问题,有了需求,这个时候再去学习,才会更加有效。

     为什么?因为当你面临问题,就意味着原本的“稳定状态”不适用了,大脑本来就进入了“不稳定状态”。这时,它会尽一切努力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可能性。那么,新的路径对大脑来说,反而是一种“重返稳定状态”的机会。

     在原本的情况下,你需要打破惯性回路,让大脑经历“稳定—不稳定—新的稳定”的路径。那么,这个第二环就会非常劝退,给你造成巨大的阻力。

     而在有需求的模式下,惯性回路本身已经被打破了,大脑直接跳过了最困难的第一步,来到“不稳定—新的稳定”,因而,就会更加事半功倍。

     我也一直建议:不要盲目去学习,而是以自己为主:先试着去做一些超出你目前能力范围的事情,探索一些落在你未知边界之外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你遇到什么问题,产生什么需求,再有针对性地去学习,这样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举个栗子:我有朋友最近在考 MBA。为什么要报 MBA 呢?因为她的公司发展非常迅猛,有非常迫切扩大规模的需求,所以她需要学习如何管理更大的团队。在这个强烈需求的驱动下,还需要什么自律和时间管理吗?完全不需要。她本身就会有无限的动力。

     最好的状态,一定不是为了学习而去学习,而是让自己变成一张网,不断去探索新的可能性,在这个过程中见招拆招,把网编织起来,让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不断延伸、拓展,触及更多的领域。

     学习,只是在这个过程里面的“织网”而已。但前提是,你得有一张网可以织。

     如同我之前在旧文中讲的:我们的大脑,始终在追求一个东西,就是“自由能最小”。什么叫自由能最小呢?就是从周围环境得到的“意外”最小。最好是完全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完全没有任何意外,任何新的外力。

     但是在这种情境下,我们还能够成长吗?不能了。

     实际上,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为我们每个人编织一个泡泡,把我们困在里面。

     这个泡泡,可能是信息茧房,可能是你的社交圈子,可能是你的眼界、见识和层次……它们一直向你灌输一件事:待在这里,这样就好,这里是最安全的。

     当你习惯了这个泡泡,你也就开始停下成长的脚步了。

    

     如何跳出这个泡泡呢?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引入外来的刺激。

     如果你习惯了某种环境,习惯了某种生活方式,那你也许就要注意了:“习惯”这件事,很可能就是一个陷阱。你越习惯,就陷得越深,就越不容易跳出来。

     久而久之,你可能就会停留在这个陷阱里面,生活在“自我感觉良好”的幻觉里。

     所以,一旦你发现,你开始习惯于某种生活方式,开始觉得“这样似乎也挺好”—— 也许是时候给自己一个警醒了:我是不是正活在一个“泡泡”里面?

     如同塔勒布在《反脆弱》里面写到的:一个系统,必须具备适当的外界负面刺激,才能激发它更好地保持灵活性和稳健性

     一旦把它跟外界的负面刺激完全隔绝开来,它就会变得越来越脆弱,最终经不起一丁点的风险和冲击。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我今年4月左右,接触到了一款笔记软件,叫做 Roam Research。当时,国内的介绍还非常少,于是我泡在外网上,天天去研究国外用户和专家对它的用法、功能挖掘,乃至于编写 CSS 来修改 UI,编写Javascript 来增加新功能……诸如此类。

     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它们会对我的知识管理体系造成冲击。但这种冲击是坏事吗?不是。通过这种冲击,我可以发现,我的知识管理体系还有哪些疏漏之处,还可以如何优化我的工作流,如何把新的方法、技巧和经验,融入我的体系里面。

     所以,老读者可能会发现:我的工作流和管理体系,其实是不断在发生变化的。像去年底的2019年,我的极简高效生活管理法 ,和今年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内容就已经有了变化。而此时此刻我的工作流,距离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又发生了变化。

     这就是一个不断迭代的过程。只有当你打破旧模式的幻觉,看到新的、不一样的东西,你才有动力去完善和丰富自己。基于这个需求,再去学习、改变、行动,才能成为一个新的回路。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你会感受到你每一天都在进步,都在远离过去那个陈旧的自己,这就会给你带来充分的成就感和动力。

     上文提到的朋友,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她说:我们都已经过了那个需要别人夸奖你、赞扬你的阶段。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努力去知道:还有什么东西,是我不知道的?

     所以,有一段时间,我走出去,接触了很多优秀的新朋友,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商业模式和行为模式。发现,真的是大开眼界。

     很多东西未必你自己能用起来,但是它们可以打破「我很厉害」的幻觉,让自己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从而明白:还有很多地方,是你可以去完善、去努力做得更好的。

     你越是擅长一样东西,你就越容易被它所束缚,落入惯性思维模式里面,习惯性地用它看问题,从而忽略了,还可能有其他更好、更经济、更聪明的方式。

     一个人最可怕的,就是不断重复自己。

    

     引入外来的刺激,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交流。

     我知道大家都很内向,但千万不要觉得“交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不是的。大体上,交流可以分为两类:推(push)和拉(pull)。

     什么是推?指的就是让自己去投入一些活动里面,通过去做一些“无需刻意”的事情,来结识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

     举个栗子:你总会有一些爱好吧?那么,不妨参与到相关的团体里面,去提高自己“认识新朋友”的可能性。

     比如:我之前的一个合作伙伴,其实就是一起玩密室认识的。然后通过他,我又认识了这个圈子的其他人,接触到了一些推理作家、编剧,等等。往小里说,我多了不少朋友;往大里说,后面跟他们都可能有很多合作的机会。

     再比如说:我那位朋友告诉我:她报了 MBA 之后,发现周围的同学都是一帮既优秀、又勤奋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接触不到,大大地打开了她的眼界。

     那么,如果你喜欢健身,是否考虑参加一些团课?如果你喜欢登山和户外,是否考虑参加同好会、社群?如果你爱好下厨、烘焙、品酒、做咖啡……是否考虑去考个证、报个班?不在于这些东西本身的含金量,而在于:通过做这些事情,你可以接触到一些与你「同频」的人,从而拓展你的认知边界。

     重点在于:不是说要去强行融入某个圈子、某个阶层,而是去做一些你喜欢的事,并且给自己一个跟其他的个体相碰撞的机会。从碰撞中把握火花。

     那么,什么是“拉”呢?也很简单。就是持续去发出你的声音,聚拢一批跟你同频的人。

     我的公众号可能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它就像一个磁铁,把散落在世界各地,优秀、上进,又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聚集到了一起。这是我觉得最有意义的事情,远比写出什么10万+有意义得多。

     所以,有朋友说:能不能写得短一点、浅显一点,我不太愿意这样做,为什么,因为这本身也是一种筛选呀。我更愿意被吸引和聚拢来的,是能够在这时代沉下心去看复杂的文章,能够真的动脑去思考问题的人。

     再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我经常会在智识营的各个群里面,转发其他学员的分享。偶尔就会有学员私聊我,说:我想加那位分享了xxx的学员,想跟他探讨一些东西……(当然,我都会征得当事人的同意)

     像这样,你去发出你的声音,就总会有人看见。每多一个人来触及你,你就又多了一个探索世界的机会。

     不是说通过社交,你要去认识什么样的人,获取什么样的资源,这些其实都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打破你现有的圈子,看到圈子之外的,你可能不曾见过、也不曾想象过的世界。

     这才是更重要的。

    

    

     当然,我知道,很多朋友可能会面临一个问题:我没办法迈出第一步,怎么办?

     我非常理解。因为,喜欢读我文章的朋友,性格多半偏内向。而内向者往往是不太喜欢行动的,因为我们总会思虑过多、考虑再三 —— 外向者从“行动”本身获得反馈,而内向者从“结果与预期相符”中获得反馈。

     但我们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我们总会下意识地高估问题的困难度和复杂度。

     内向者大脑中的乙酰胆碱通道更为敏感,这条通道会激活跟反思、避错相关的回路。因此,当我们面临一个情境时,我们特别容易回想起过去那些不好的经验,从而更加凸显问题中被我们所排斥和不愿意尝试的部分。

     想一想,你是不是碰到很多问题时,第一反应是想到过去那些“出糗”或“尴尬”的经验?

     很可能,这个部分在整个问题里只占5%,但却会被我们的目光放大成50%。

     所以,我一直在培养自己这几个小习惯:

     1.下调难度

     面对一个问题,我可能会瞻前顾后、想很多东西,但如果涉及行动,我会告诉自己:把它的难度下调一半。

     实际上,很多问题你去做了,你才会发现,它压根不像你想的那么复杂,也并不会产生你所担忧的后果。你的一切忧虑,其实都只是无谓的烦恼而已。

     2.热身

     内向者最缺的一个能力是什么?其实是“头脑一热”的能力。有时候,我们其实是需要不假思索地去行动,而不是一直停留在幻想和规划里面。

     所以,一个小技巧就是:在决定行动之前,先给自己一些充分的刺激,让自己兴奋起来,再去行动。

     这些充分的刺激,可以是跟知心的朋友倾诉,也可以是看半小时自己喜欢的小说、电影,抑或做一些能让自己获得愉悦感和乐趣的事情 ——平时不妨多储备起来,等到需要的时候可以用。

     (我会把这些事情放到任务管理清单的“Dessert”清单里,需要的时候就打开)

     3.最坏考虑

     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会去思考:它最坏的情况可能是什么?然后强迫自己去直面它,把它写下来。

     实际上,你会发现,当你把“最坏可能性”想清楚了,它其实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害怕的并不是某个特定的结果,而是未知。

     解决对未知的恐惧,就是进一步去降低它的不确定性,让它变成一个可感、可触及、可对付的对象。这时,你多半会发现:原来它也不过如此嘛。

     如果你在“迈出第一步”时感到困难,不妨试试这几个小习惯。

    

     最后,分享几个小技巧,希望能对你有用。

     1.“我跟以前的自己相比,有哪些不一样?”

     我有一个雷打不动的习惯,就是写日记。不是单纯记录“我今天做了什么”,而是记下今天的收获,包括经验、新知、想法、灵感,等等。

     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我会纵览一遍,看一看自己的认知有没有进步,自己的感受有没有提高,自己在做的事情,有没有更进一步的优化……

     如果我发现,我一直在重复之前的模式,没有改变,没有不同,甚至没有新的收获,那我就会警惕:我是不是已经沉浸在“泡泡”里太久,需要一些刺激了?

     同样,如果我看以前的文章,发现“写得还不错”,那我就要警惕了:我是不是已经丧失了成长?

     当你看着自己的认知一天天地调整、迭代,不断导向一个更全面、更完善的结果时,你会充满成就感。

     2.“我还可能尝试哪些别的方式?”

     一件事情,如果你一直都采用同一套模式去做,尽管它可能是当下的最优解,但长此以往,你一定是没有成长的。

     尽量想办法,用不同的模式去做。在这个过程里面,打破你的惯性回路,让你遇到更多的障碍和困难 —— 这才是学习的机会。

     我们要追求的是什么呢?先分清在你的生活里,什么东西是重要的,什么东西是次要的。然后,次要的事情自动化,尽可能减少脑力投入;重要的事情主动化,哪怕已经非常熟悉了,也要把它变成主动加工,寻求突破口和优化点。

     当你遇到一个旧的问题时,先不急着按照路径依赖去做,而是停下来,退一步,想一想:我还可以用什么视角和思路去看待它?

     如果你能想到一些新方法,新视角,新思路,那是最好的,试一试,不要只停留在思考。

     很多时候,这也许就是你“新模式”的开始。

     3.“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很多事情,当你过度地在意结果时,它也许就会把你拦在门外 —— 你会觉得,结果也许不如人意,会对不起你的投入、尝试和探索……

     但如果你把目光稍微拓展一下,不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也许你会看到更多你看不到的东西。

     就像我这几年陆续参与了不少项目,有些成功,有些受挫,但对我来说,重要的其实不是结果,而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又对这个世界增进了理解,丰富和提升了自己的经验和“手感”——这才是更重要的。

     我很喜欢的一种思维方式是这样的:永远不去问自己“准备好了没有”,而是先立一个flag,然后想办法去做。做的过程中,发现它跟你预期之间的差距,再通过学习,来弥补这个差距,让你更加接近这个目标……

     简而言之:以终为始,短途冲刺。

     每一次的“冲刺”,就是一种有效的学习过程,也就是你提升自己的过程。

     乔布斯有一句话:Stay hungry,stay foolish,经常被媒体译为“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但我更喜欢把它理解为:永远不满足于现状,并且不惧怕去做一些“看起来很蠢”的事情。

     像蜘蛛一样去学习,像猛兽一样去生活。

     成长不是别的,而是饥饿。(本文完)

     作者简介:Lachel,认知思维专家,多个跨界品牌创立者,虎嗅、36氪特约作者,致力于让更多人学会深度思考。公众号:L先生说(lxianshengmiao) 。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