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优秀的人,越懂得承认自己的无知
2020/11/30 7:15:00 管理智慧

    

     每个人的认知都是局限的,优秀的人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认知的边界,边界之外代表着“无知”,越优秀的人越能够承认自己的无知,而普通的人则会陷在局限的认知里……

     作者:柳一一

     来源:一一道出(ID: yiyidaochu)

     前段时间,有一个小伙伴找我帮她看文章。

     我了解到她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所以,我以为能看到文字流畅,结构合理的一篇文章。

     打开后却发现,结构安排不合理,文字也不够流畅,甚至有不少病句。

     小伙伴在和我抱怨,我这篇文章写得挺好的,为什么那个平台不收稿?编辑是不是太没眼光了?

     我知道她想得到我的正面评价。

     我没办法如她所愿。我很明确地告诉她,文章哪里有问题,你可以怎么去修改。小伙伴并不是恍然大悟,而是“不服气”。

     她给我发来五六条大长段的文字,每次足有几百字,来证明自己写得很好。

     我意识到她明显高估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实际是入门级,却认为自己是优秀级。

     你可能会诧异,真有人对自己的水平这么拎不清吗?

     事实是,的确如此。甚至,远比我们想象中更严重。

     对能力的错误幻觉,在各行各业都屡见不鲜。而且,是绝大部分人都会跳的坑。

     为什么人普遍会高估自己?如何才能走出错觉?这是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内容。

    

    01

     知道自己无知

     是高手的境界

     先来讲一个匪夷所思的小故事。

     1995年,有一个美国中年男人,英勇无畏的抢劫了两家银行。之所以说他无畏,是因为这家伙连基本的伪装设备都没有,比如头套、防护服之类。

     咱们看电影电视剧,实施抢劫的大佬们,哪个不是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的?既要防止别人认出来,也要防止自己受伤。

     这家伙倒好,不只不加遮掩。抢劫完,还从容的对着监控微笑。

     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这家伙是有什么特殊本领吗?

     等警察把中年男子捉拿归案后,男子非常震惊,问警察:我在脸上涂了柠檬汁,你们怎么还能看到我?

     原来,他听别人说柠檬汁能让人隐形。所以,涂了满脸柠檬汁,就大大咧咧的去抢劫了。根本不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而是不可思议的“犯蠢”。

     这件真实的案例,引起了心理学家戴维·邓宁的注意。之后,邓宁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这是人类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越是半瓶晃荡的人,越容易高估自己。

     比如刚才提到的中年男子,正因为他对隐形一知半解,才会自信的以为柠檬汁真的能隐形。

     我们当然不会犯这么愚蠢的错误,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

     从小到大各种考试结束后,大家都会交流考得如何。每次考完,我都觉得自己考得不太好。

     我的回答一律是“一般般”。奇怪得是,成绩从来没有差过。小学时候,我是当之无愧的学霸。初中成绩稍微下滑,但也基本在年级前三十名。

     到了高中,文理分科后,我很少会考到年级前十名之后。大学大部分科目成绩中上,英语成绩比较突出,六级成绩是全年级第二,得了单项奖学金。毕业后司法考试一次性通过,分数也还可以,超出及格线20多分。

     很多同学会说“你太谦虚了”,甚至有人说“你也太虚伪了”。我并不是故意谦虚或虚伪,而是确确实实觉得自己考得一般。

     其他比我更强的学霸,也呈现出同样的特点,极少有人考完后说自己考得多棒。真正说自己考得很好的,往往是成绩一般般的同学。那些垫底的学渣,通常也会高估自己,认为这次不会垫底。

     了解了邓宁-克鲁格效应,我终于能够解释困惑我多年的这种现象了。

     成绩普通的同学和学渣,之所以高估自己,是因为他们对知识“一知半解”。考完试后,自然也就很容易高估成绩了。

     而学霸们则相反,他们学得更通透,知道自己没学好什么,也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学得更好,最终能对成绩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估。

     比起其他过度自信的同学来说,可能就是一种“低估”。

     我们来看一个四象限图。

    

     优秀的人,通常“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以及“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而一知半解的人,往往是“不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很难“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章开头提到的小伙伴,会对自己的写作水平产生幻觉。如果她是彻彻底底的小白,她还没那么容易高估自己,或者说不会高估太多。

     正因为她已经入门,而且外界给过一些正面反馈,比如中过稿,得过小奖。

     以她的能力,她无法看到自己的欠缺。她很难客观评估自己。

     我们经常能看到很多牛人非常谦虚。从他们的角度来说,也不是刻意要谦虚。这是他们的真实状态。

     他们知道自己的位置,具体能力,能明确意识到自己的欠缺,所以是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不过如此”。

     我们只有对这个领域足够了解,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知道并承认无知,是一种稀缺能力,而不取决于主观意愿。

    

    02

     为什么人很难

     知道自己的无知

     邓宁-克鲁格效应的根源,在于我们人类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偏差:过度自信。这是大脑设定的自动程序。

     我来举几个例子,你就知道咱们人类有多容易陷入过度自信了。

     据调查,90%的司机都会认为自己的车技高于平均水平。但是我们都知道,平均是50%,而不是90%。

     美国某杂志做过一个调查:在当世的名人之中,你认为谁配得上死后进天堂?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问题,以为大部分人的答案,会是那些杰出的名人,比如特蕾莎修女,富兰克林等等。

     事实上呢?特蕾莎修女的支持率不过79%。但是,有一个人获得了一致的87%的高支持率。

     这个人就是“我”。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更有资格进入天堂。每个“我”都是如此自信。

     为什么我们很容易过度自信?从进化论角度来说,过度自信是很有生存优势的一种心理偏差。乐观的人,生存能力往往够强。那些悲观的人,很难克服生存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进化偏爱乐观的人。乐观的人也更可能拥有自己的后代。一代又一代之后,过度自信就成了我们人类普遍的思维偏好。

     这是从宏观上来讲,人为什么会过度自信。从微观上来看,就和我们更具体的思维偏差有关系了。

     第一种思维偏差是:证实偏见。

     证实偏见,是指我们都倾向于寻找能够证明自己的证据。

     在一个研究中,研究人员让受试者看论文,论文里既有支持自己观点的内容,也有反对自己观点的内容。

     两组人员看完论文后,是不是会修正自己的观点,变得更加客观中立,甚至被相反观点说服呢?

     答案是:并没有。大部分人更坚信自己的观点了。

     我们会寻找能够“证明”的内容,而不会仔细思考完全相反的内容。

     我在知乎碰到过很多“杠精”。我的文章发表后,杠精会在下面猛烈抨击观点错得有多离谱。不管我甩出多少证据,也一丁点都撼动不了对方。反倒是我自己会有所动摇。

     源于证实偏见,他们永远只相信自己相信的。对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迷之自信”。很可能终其一生,这些观点都会不断被加强,因为他们在不断寻找支持自己的证据。

     就像一个写作水平一般般的人,会找出很多证据来,比如“我得过奖”、“哪个大咖称赞过”、“我有过爆文”等等。而对于负面反馈,他们视而不见。

     第二种思维偏差是:后见之明。

     除了证实偏差,还有一种思维偏差叫“后见之明”。后见之明,用咱们的俗语来说就是“事后诸葛亮”。结果出来后,我们往往会误以为自己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生活中,你一定经常听到这句话“如我所料”、“我早知道...”、“我就知道会这样...”等等。这些惯用语,都是源于后见之明。

     尽管我知道这种思维偏差,我也经常会犯。

     比如,前段时间,我带的学员文章投稿失败,我内心深处飘起一个声音:“我就知道会这样,他本来就写得不够好”。事实上,在鼓励对方投稿前,我明明觉得还不错。

     再比如,有个学员文章被很多大号转载了,我内心深处又飘起一个声音“果然如此,我就知道她的文章是爆款潜质”。事实上,之前我明明给出的评价是“刚及格”。

     这种思维偏差,会不断深度强化我们不知所谓的迷之自信,以为自己确实能力非凡,能够“料事如神”。

     导致过度自信的第三个原因:能力滞后带来的过度自信。

     陆蓉在《行为金融学》中提到,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过度自信与信息积累有关。真正一无所知的时候,人不会太过高估自己。

     高估自己到离谱的,往往是一知半解的人。

     为什么会这样?陆蓉解释说,在一定阶段内,人的能力会随着信息的积累而增强。过了这个阶段,增加的信息,并不会很快就同步提升人的能力。

     比如一个人炒股,开始学习股票专业知识,学得越多,能力增强的越快。但是,这种增强没办法同步,甚至能力会“封顶”。那结果就是,自信程度远远超过实际水平。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不过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下,不是“能力会封顶”,而是能力发展有“滞后效应”。

     在很多领域,早期很可能会一分付出一分收获。

     度过新手期后,这种对应现象会越来越弱。我们更容易碰到的情况是:学了很久,能力并没有增强。

     但我们会因为学了很多东西,错以为自己变强了。这时候,很容易跳入过度自信的坑。

     过度自信,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偏差,进化优势、证实偏见、后见之明和能力滞后效应,都在不断强化着人的这种心理偏差,最终导致一个普遍的心理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

     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克服偏差呢?

    

    

    03

     增强元认知能力

     成为一个更有见识的人

     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里讲了一个让我受益终生的概念:元认知。李笑来定义为“认知的认知”。

     元,我们从字面上去理解,代表“始”。一旦加上元,就意味着是一个事物更本质的层级。

     比如,关于认知更本质的层级,是我们对自己认知的“认知”。我们能像一个旁观者一样,观察自己的“认知”,也就是具体的思考方式、思考过程、思考结果。

     有了这种觉察力,我们才可能去改变思考方式,优化思考过程,最终改变思考结果。

     李笑来说:“元认知能力,决定了一个人是否有机会成长。”

     的确如此。如果一个人终其一生,对自己的认知都懵懵懂懂,最大的可能性是,所有的思维偏差,都会不断重复再重复。

     一个人想走出过度自信,想跳出高估自己的坑,要做得第一件事情是增强元认知能力。

     当我们能够冷静全面的分析自己思考的具体内容、方式等等后,我们就可以清楚的意识到,我在“过度自信”。

     不然可能终其一生,连自己在习惯性的过度自信都浑然不觉。更别提要走出去了。

     觉察到过度自信后,再去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会逐渐意识到,自己这次犯了“证实偏见”的错,这次是中了“后见之明”的招,或者,这次是因为“能力滞后效应”导致的水平高估。

     最好把对思考的观察书面化。只在大脑里完成观察和写出来,是完全不同的效果。

     我深有体会。之前我很少写反思日记,最近两个多月,经常用书面文字去观察和记录自己的思考内容,思考方式。

     以前更倾向于“过后即忘”,很难真正做到改变。写反思日记需要更高强度的思考力度,才能把自己的观察书面化。最终结果是,记录下来的这些反思,会变成我的“念念不忘”。

     知行合一,也变得更容易了。

     严格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毕竟,我们大脑更擅长的是偷懒,而不是耗费脑力去做思考。

     可喜的是,当我们开始去思考“思考本身”这件事情后,会改变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表面积会扩大,灰质厚度会增加。这会进一步增强我们的元认知能力。

     至此,你建立了一个增强回路。元认知能力越来越强,过度自信的思维偏差会越来越弱,然后,元认知能力再度增强。

     我想分享的第二方法论是:做一个更有见识的人。

     写这个方法论,主要是源于我的成长体验。

     在某个阶段里,其实我也曾高估过自己的写作水平。

     而且,我和很多在写作的小伙伴聊过天,他们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写作水平高于大部分人”。我有理由怀疑,很可能90%的作者,认为自己高于平均水平。

     当我不断验证这种想法,发现几乎是周边所有小伙伴的评价倾向后,我变得警觉了。但我仍然没办法说服自己可能是“平均水平以下”。

     真正的改变,是重新开始阅读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重新开始学习诗歌后。

     小时候读过很多经典作品,到大学后出现了断层。毕业后也没再继续阅读,直到2016才开启阅读。但是我只看认知类的书,更多的是国外的作品,看到的文字,也多属于“翻译体”。

     这些翻译体,很少有文采斐然的。我变成了一个“没有见识的乡下人”。

     当我看到另一个“更牛逼的世界”,变得见多识广后,对自己的迷之自信就水到渠成的破解了。

     万维钢在《精英日课》专栏里提到纳西姆·塔勒布的一个观点。塔勒布认为,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反图书馆”。

     有个意大利作家,家里有三万本书。很多人经常问,你买这么多书读的完吗?塔勒布说问这种问题的都是愚蠢的人。

     没读过的书比读过的书更有价值,我们家里本来就应该多放没读过的书。这些书是我们的“反图书馆”。

     反图书馆的书,呈现的是一个更大的世界,能让我们长见识,能时刻提醒我们其实是无知的。

     对此我有体会。我买书一直有个习惯:批量购买。据我的不完全统计,家里目前可能有两千册左右的书。而我看完的,从种类上来说,不过300本+。

     有些书会不断重复看,有些书时不时的翻翻目录,有些书从买回来到现在,塑料封膜都没撕掉。他们的作用,正如塔勒布所说:“时刻提醒着我的无知”。

     见过更大的世界,见过更厉害的牛人,就更可能意识自己的无知。

     所以,要让自己不断长见识。

     元认知能力,能让我们主动观察自己的思维,成为一个反省能力很强的人。长见识,则是让我们面对更大的世界,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水平处在什么阶段。

    

    04

     拥有开放性

     是终身成长的前提

     高估自己,是件再容易不过的事儿。一旦走上这条路,人就很难持续精进了。

     我们在聊终身成长的时候,一个很自然的前提条件,是一个人不会过度自信,能清楚意识到自己的“无知”。

     当我们能意识到无知后,会产生“信息缺口”。随之而生的,还有对填补缺口的内在动力。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已经够好了,他很难有动力去持续成长。

     也只有走出多度自信,人才会形成绿灯思维。对新的观点、新的技能等新信息,始终保持开放心态,而不是封闭性的抬杠姿势。

     要实现终身成长,先走出过度自信,走上开悟之旅。

     罗素说:“这个世界的麻烦就是傻瓜非常自信,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能意识到并承认自己的无知,是高手的能力,更是智者的境界。(本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