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在于认知系统的不同
2021/2/22 7:17:00 管理智慧

    

     在一个人不同的成长阶段,系统思考往往是被提及比较多的一个词汇,,但是知易行难,尤其是在思维层面的提升,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的做到系统思考,本文给出了明确的方法体系。

     作者:邵昭良

     来源:身边的经济学(ID:jjchangshi),本文整理自《如何系统思考》一书。

     01

     “系统思考缺乏症”,你有吗?

     在当今日益动荡而复杂的时代,我们遇到越来越多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例如经济危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军事冲突、全球变暖……

     然而,不幸的是,我们人类现有的主流思维模式并不擅长应对此类问题。当我们想一窥全貌时,便努力重整心中的片段,试图拼凑所有的碎片,但是,正如量子物理学家大卫·鲍姆所说的,这只是白费力气。”

     更糟糕的是,由于缺乏系统思考智慧,人们已经开始受到系统的制约或惩罚。

     例如:

     很多成功人士在事业成功的同时,却不得不面对“家庭危机”或“健康恶化”的痛苦。

     为了应对项目延期,项目组不得不加班加点,却发现人们因疲劳而工作效率下降,甚至频频出错,不得不更多地加班。

     在经济危机面前,一些企业家试图通过裁员来削减成本,却发现这导致士气低落,使困难局势“雪上加霜”。

     世界上各个大都市都会遭遇越来越严重的交通堵塞。

     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常常会付出环境被污染的惨痛代价。

     全球变暖引发的极端天气、冰川加速融化、生态危机等,给全人类敲响了警钟……

     面对现实世界不可避免的复杂性、时间压力和人们有限的认知能力,人们往往表现出缺乏系统思考的技能。因而经常会出现下列四种症状,我将其称为“系统思考缺乏症”。

     1、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圣吉指出,我们长久以来被灌输固守本职的观念,以至于“局限思考”成为组织首要的学习障碍。

     如果缺乏系统思考能力,人们往往会表现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症状,专注于个别的事物或某个细节,试图通过研究这一个个局部来把握整体,但是对于动态复杂系统而言,这是徒劳无效的。

     事实上,中国古代典籍《周易》中的艮卦卦辞中就讲过:“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

     意思是:人们只顾保护自己的背,而没有照顾到全身,就像走进一座庭院,只看到庭院中的景色而没有看到主人一样。这比喻只顾局部、不看整体,是一种基本的思维习惯。

     正如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先生所说:大局观,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让人们掌握获取全局信息的能力,使全局信息公开、透明,才是克服局限思考、本位主义的关键。对此,系统思考是一种有效的技能和方法。

     2、只看眼前,不看长远

     就像“温水煮青蛙”那则管理寓言故事所讲的一样,人们容易沉浸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察觉不到缓慢发生的致命变化的微弱信号,最终遭遇灭顶之灾。

     尤其是面对纷繁复杂的诸多具体事务挑战,人们往往“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过去有限时间或未来不远时间的事物,而不了解事物长期的发展态势及其背后的驱动力,并且容易对缓慢发生的重大变化的微弱信号习而不察,即使它是“致命性威胁”(或可称为“灰犀牛”效应)。

     在这方面,20世纪70年代发生的两次石油危机堪称典型。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对石油的需求一直保持稳步增长态势,许多大型石油公司均按照习惯,每年将其石油开采与冶炼的产能提高6%~7%,这似乎已经成了行业惯例,没有人去深入探究其背后的驱动因素是否发生了有意义的变化。

     但是,1973年,第一次世界石油危机发生了,导致原油供应减少、价格飙升,一段时间以后,引发了原油需求下跌。

     不幸的是,各大石油公司均未能敏锐地对此进行调整,导致产能闲置、投资浪费。这是典型的因缺乏系统思考能力而导致的“只看眼前,不看长远”的苦果。

     3、只看现象,不见本质

     缺乏系统思考能力,第三个常见症状是“只看现象,不见本质”,即人们往往停留于较为肤浅的思考层次上,跟随一个个现象,而未能洞悉事物的本质或看透现象背后的驱动因素。

     当今时代,无所不在的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工具,让每个人似乎动动手指就可以轻松地了解全世界。在我看来,这一趋势更加剧了人们“关注个别事件”的思维倾向。

     有研究指出,互联网使人们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变得更短,我们变得更加“健忘”,甚至有人指出“互联网毒害了我们的大脑”,让我们变得更加“浅薄”。

     4、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缺乏系统思考能力导致的第四个常见症状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即以机械或“条件反射”的模式来对事物做出反应,试图以此来解决问题。

     这对于较为简单的系统或机械系统来说可能是有效的,但对于动态复杂系统往往是无效的。正如梅多斯所讲:在复杂的经济时代,线性思维是行不通的。所谓线性思维,即认为套用公式就一定会得到正确答案的直线式思维方法。

     复杂问题的出现往往存在诸多原因,它们彼此之间也有非线性的复杂关联和相互作用,导致系统呈现出许多“微妙法则”。

     因此,许多人习惯采用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模式往往是低效或无效的,甚至造成系统问题的恶化。

    

     02

     何谓系统思考?

     就像爱因斯坦所说:要想解决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问题,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维水平上。

     对此,我的理解是,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其根源就是人们现有的思维模式。

     因此,要想解决这些问题,你必须换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如果思维模式不变,这些问题就得不到有效解决。

     坦率地讲,要想清晰地定义什么是“系统思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修炼的思维技能,它像一种“新语言”,能够帮助我们重构思考方式,实现“心灵的转变”。

     从实用的角度出发,我认为,系统思考就是从整体上看待我们身边的各类系统,对影响系统行为的各种力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解读,以培养人们对动态变化、复杂性、相互依存关系以及影响力的理解、决策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与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系统思考不仅是一种思维模式,也包括一整套实用的方法、工具与技能,让我们以更加“系统友好”的方式来看待和分析我们身边的各种系统。

     它的要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它把世界或复杂问题看成一个系统,注重其整体性。

     第二,它主张我们看到全局和系统行为的变化动态。

     第三,它注重探求驱动系统变化背后的“结构”,也就是关键驱动力及其相互依存关系。

     第四,系统思考的目的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系统,做出睿智的决策,与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系统思考被誉为现代思维的革命,从本质上看,它的精髓是“思维范式的转换”,也就是从“还原论”转变为“整体论”。

     它更加注重系统的整体,不仅分析各个构成部分,而且通过探究它们之间的相互连接和动态的反馈,找到驱动系统行为变化的内在结构,设计恰当的介入或干预策略,以恢复系统自身的适应力。

     系统思考是我们看世界的全新视角,是一种“新语言”,帮助我们重构思考方式,让我们体味到“不可分割的整体性”。唯有如此,方能化解人类与企业面临的重重困境。

     刘长林在《中国系统思维》一书中指出,无论是中医、农业、战争,还是《周易》、儒家思想,中国人骨子里的思维模式是一种“圜道观”,也是一种“整体论”,如我们强调“天人合一”“祸福相依”“相生相克”、注重对身体的调理……

     不论是老子、孔子、荀子等哲学家的思想智慧(“道”),还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所讲的“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大意是说,顺应天时、裁量地利,根据规律办事,就可以用较少的力气收获更多成功)等“术”,都符合系统的特性。

     在我看来,中国先贤的智慧、古代文明与现代系统思考在底层逻辑或哲学层面上是相通的。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一个事实,即很多企业家、管理者很自然地就接受了系统思考的观念。

     03

     如何系统思考?

     具体而言,系统思考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思维模式,具备下列四项特征。

     1、看到全貌而非局部

     正如整体性是系统最根本的特性,整体思考也是系统思考的首要特征。正如舍伍德所说,系统思考是“见树又见林”的艺术。

     要想了解一个系统,预测并影响、控制其行为,你必须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将系统割裂开来,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空间上,都是非系统思考的。

     2、看透结构而非表象

     "梅多斯曾讲过:“真正深入、独特的洞察力,来自认清楚系统本身正是导致整个变化形态的因素。”

     "

     系统思考是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它可以让人们看清潜藏在事件或趋势背后的“结构”——正是结构(“所以然”)决定了事物的发展变化(“其然”),而不是仅仅停留于关注个别事件的表面层次上。

     因此,系统思考是使人“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技术。

     3、看到变化而非静止

     系统思考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动态性,它可以让人们看清事物发展变化的动态,而不只是看到一个个静止的片段或侧面。

     尤其是借助系统动力学软件建模与仿真技术,人们甚至可以在行为或对策实施之前,提前预见系统可能的变化或结果,从而使人们“看见未来”,实现“预见性学习”。

     4、条理清晰而非杂乱

     日本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曾将思考当作一门“技术”,而不是“一时的想法”,但他同时指出,多数人都不具备逻辑严谨、结构清晰、有说服力的思考方法。

     运用系统思考的基本工具及其规则,人们可以条理清晰地思考,并运用共同的语言沟通和交流,避免杂乱无章或挂一漏万。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系统思考呢?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虽然思维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有不同的维度或面向。

     我们拿一个“魔方”来比喻:每个人的思维都有“角度”(是动态变化,还是静止)、“深度”(是浮于表面,还是洞察内在结构)与“广度”(是局限于本位,还是看到全局)。

     因此,要想实现“思维范式的转变”,需要从思考的角度、深度和广度三个维度进行拓展和转换(见表2-1)。

    

     根据上述三个维度的不同状态,我们可以把认识世界的思维视为一个复杂的多面体,我将其称为“思考的魔方”。

    

     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人的思维未经过有效的训练,仅依靠自我摸索,就很容易陷入“系统思考缺乏症”,在“思考的魔方”中,他们往往处于左上角的状态,即“只看眼前,只看表象(事件),只看局部”;

     一个具备系统思考智慧的人,应该处于“思考的魔方”的右下角,即他们能够看到事物的来龙去脉(起因与动向),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或模式及其背后的驱动因素(系统结构),看到全局(整体)。

     也就是说,你需要在以上三个维度上实现思维的转变,并将它们整合起来,才能实现从“还原论”到“整体论”的“范式转变”,从而实现系统思考。

     1)动态思考:从线性思考走向环形思考

     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人们假设因与果之间是线性作用的,这种思维模式称为“线性思维”,即将问题进行逐层细分,认为套用公式就会得到“正确”答案。

     但在系统思考中,因与果并不是绝对的,因与果之间有可能是环形互动的,即“因”产生“果”,此“果”又成为他“果”之“因”,甚至成为“因”之“因”。

     在企业管理方面,线性思维最为典型的应用是,针对一个问题,人们借助鱼骨图、思维导图等方法分析其原因,然后再探讨解决方案。

     但是,很显然,对于动态性复杂问题而言,这样的思维模式往往显得“捉襟见肘”,因为问题的成因可能很多,而且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而微妙的相互影响,某一变量初始条件的些许不同,就可能导致结果变得难以预测。

     如果只是停留在把问题分解和聚类的层面上,而没有审视原因与结果之间的相互关联或作用,就没有做到系统思考。因此,要做到系统思考,就必须看到影响系统行为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与反馈。

     2)深入思考:从专注个别事件到洞悉系统的潜在结构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思考很浅,往往就事论事、随波逐流,或者分析问题时,只看到少量表层的原因。

     如果无法深入思考,即便很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也只是“治标不治本”,有可能“扬汤止沸”、徒劳无功,甚至陷入“对策比问题更糟”的窘境之中,导致问题恶化、越发棘手。

     从系统思考的视角来看,“结构影响行为”,正是构成系统的主要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驱动着系统的变化,生成不同的行为模式,从而演化出一个个事件。

     因此,要做到系统思考,不能只停留于事件、表象或症状层面,必须深入了解事件、行为的趋势或模式及其背后的驱动力。

     只有从结构层面着手,影响或改变系统的结构,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者启动气势如虹的“成长引擎”。

     3)全面思考: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

     虽然“我们是一个整体”的道理很好理解,“盲人摸象”的寓言也是妇孺皆知,但在组织中,最常见的问题仍然是“本位主义”、局限思考和行动,每个人、每个部门都只是从自己的本位出发,经常“归罪于外”,造成组织中充满了相互指责,以及平庸甚至是愚蠢的决策。

     之所以产生这些问题,一方面因为组织系统的动态复杂性,另一方面与人们缺乏有效进行整体思考的技能不无关系。

     因此,要做到系统思考,必须能够全面思考,从局限于本位到关照全局、看到整体。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三重转变并不是割裂的,也不是线性或按顺序进行的,而是要整合起来协调使用。

     同时,“知道”和“做到”之间有很大的鸿沟,如果不借助有效的方法与工具,想实现上述三重转变很可能只是空谈。(本文完)

     关于作者:邱昭良,管理学博士,高级经济师,组织学习、系统思考与知识管理专家,中国学习型组织网创始人,北京学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

     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