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什么要先做精,再做强,后做大?
2021/8/2 7:15:00 管理智慧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为了能让企业健康迅速地发展壮大,每个老板都必须考虑一个问题:把企业做大、做精、做强三者之间的先后顺序,倘若企业盲目做大做强会导致其偏离主业投资,甚至加速企业的灭亡,正确的出路是先把企业做精,再做强,后做大。

     作者:王剑

     来源:同心动力管理V视角(ID:topduty),摘编自九州出版社书籍《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1

     企业一定是先做精、

     再做强、后做大

     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为了能让企业健康迅速地发展壮大,每个老板都必须考虑一个问题:

     是先把企业做大、再做精、后做强,还是先把企业做精、再做强、后做大,还是先把企业做强、再做大、后做精?

     对于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什么样的理解都有。但有两种相对集中的答案,相当一部分老板认为:应该先把企业做精、再做强、再做大,理由是把企业做精是基础,有了坚实的基础,企业才能图谋发展,才能做强、做大。

     还有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先把企业做大、再做精、再做强,理由是市场竞争太残酷,只有迅速做大,抢占市场的份额,才能占据足够的资金,才有机会做强、做精。

     不可否认的是,这两种理解都有道理,但选择哪种发展模式,更有利于企业发展呢?

     答案是先把企业做精,再做强,后做大。

     而先做大企业,再做强、做精企业,这种发展模式适合资金充足的老板。因为只有资金充足,才能迅速做大,快速抢占市场。对于大多数创业者来说,投资的每一分钱,几乎都是自己的血汗钱,金钱有限、资源有限,只有选择卧薪尝胆式的修炼,等到产品做精了,才有出头之日。

     把企业做大做强,是很多老板的梦想,他们都在试图通过产业整合,或融资手段实现企业的快速扩张。但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认为,企业盲目做大做强会导致其偏离主业投资,甚至加速企业的灭亡。正确的出路是先把企业做精,再做强,后做大。

     在自然界中,一颗树苗能否长成参天大树,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树的质地要好,可以抵抗风雨寒暑;

     二是要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长大的潜力。

     如果一颗树苗生长速度很快,但是质地不好,就算长得再大,也无法成为栋梁之才。如果树的质地很好,但是生长速度很慢,或者没有长大的潜质,也难以堪当大用。

     其实,一家企业也是这样。只有同时具备了内在的素质和生长能力、生长潜质,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持续稳定发展,才能在国内甚至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毫无疑问,企业先做精,再做强,最后做大,是企业健康发展、稳步壮大的必由之路。只有做精了,企业才能健康,只有做强了,企业才能持续,只有做大了,企业才能稳定。

     有一家公司,在十几年中,只做音乐播放器和手机,而且只做了五个型号的音乐播放器和两种款式的手机,你觉得这家公司有希望吗?在这个山寨机猖獗的时代——看看深圳数码产品的小作坊,一天就可以制造出几十种产品,再看看诺基亚和摩托罗拉公司,一年少说也会推出几十种型号的手机……

     尽管现实如此残酷,但是这家公司依然能强大到无法撼动,它的名字让人们为之疯狂,它早已是时代的代名词,它就是美国的苹果公司。提起苹果公司,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虽然它推出的产品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款,但是其市值一度超过了Google。这不得不令人佩服。

     乔布斯经营苹果的思路就是专注,就是求精。他把所有的研发、市场和推广都专注于一个产品上,甚至只有一种型号、一种颜色,不留任何后路。正是因为苹果公司坚持做精,苹果的产品才能以质取胜,风靡全球。

     乔布斯坚信:只有专注,才能把每件事情做到极致。这就是苹果公司每款产品横扫全球市场,缔造王者之气的原因所在。

     把企业做精,就是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业务,要对核心业务投入100%的技术、心血和精力,把它做到极致。

     有人说,市场经济就像地上撒了很多钱,你一定要先捡离自己最近的钱,因为你比较有优势。同样的道理,你要做自己最有优势的产业,并用心做好,这样你永远不可能空手而归。只有把企业做精了,你才有希望把企业做强、做大。

     2

     大胸襟、大气魄,

     成就卓越的领导者

     企业管理是一个做人做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能否做到大肚能容、宽厚待人,能否做得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全局、心怀天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长远地发展。

     很多时候,大胸怀与大气魄是紧密联系的,很容易理解的一点就是:大胸怀表现为不与人计较,为的就是从长远来看,与人为善,使自己多一个朋友,少一个敌人。这一点在企业管理中显得尤为重要。有些领导者嫉贤妒能,害怕下属抢了自己的风光,于是处处打压下属,这就是典型的缺少胸怀和气度的表现。

     企业管理者不但要在做人方面有大胸怀,还要在做事方面有大气魄,这样才能让你的领袖气质影响更多的员工。

     李嘉诚当年创办塑胶厂时,将厂子的名字定为“长江”,他的解释是:“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

     在做人做事做生意的过程中,李嘉诚总是提醒自己多一点大度、多一点让利。他说:

     “重要的是首先得顾及对方的利益,不可为自己斤斤计较。对方无利,自己也就无利。要舍得让利使对方得利,这样,最终会为自己带来较大的利益。我母亲从小就教育我不要占小便宜,否则就没有朋友,我想经商的道理也该是这样。”

     正是这种胸怀天下的大志向和大气魄,促使李嘉诚不断将事业做大做强。

     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也是一个拥有大胸怀和大气魄的人。在营销界,她被誉为传奇人物。这不仅在于她为格力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营销模式,更在于她对营销保持着与众不同的态度。

     很多人在搞营销时,都会陪尽笑脸、说尽好话,跟在客户身后,服务周到,但是董明珠搞营销却不这样,她总是开宗明义地告诉客户:如果你不按我的规矩来,就别和我玩这个游戏。结果,客户围绕在她身边抢着付钱,还对她保持12分的敬佩。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有人曾问董明珠:“你怎么敢肯定,客户会按照你的规则跟你玩游戏呢?”

     董明珠说:“因为我的出发点不是我个人的那一点眼前利益,我手中把握的是合作双方的长远利益。”

     看到这样的回答,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客户愿意与他合作了。

     另外,董明珠还是一个有大气魄、大格局的领导者,她的一位下属曾表示:“董总特别善于观察,而且反应敏捷,在你还没开口之前,她已经知道你要什么;她也会让你明白,她手里掌握的正是你想要的——她永远控制着大局的进程。”

     领导者的大气魄、大格局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企业战略的制定和企业长远的规划上。就像董明珠这样,站在“大格局”的角度上,统筹内部和外部的一切资源,将利益最大化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一点在威盛电子董事长王雪红身上也有典型的表现。

     与董明珠向营销渠道的强权发起挑战大同小异,王雪红在威盛电子创立不久,就敢于向行业巨头英特尔叫板,结果一战成名。

     王雪红向英特尔挑战并不是哗众取宠、借故炒作威盛的知名度,而是因为她从一开始就看准了中国电子公司不能永远都做“高级作坊”的趋势,必须拥有自己的芯片技术。结果,威盛在她的领导下,一点一点做技术,一点一点赢得市场,最终的结果是威盛和英特尔、AMD并称为全球三大芯片生产商。

     敢于挑战是大气魄,这需要勇气,需要胸怀,需要长远的规划和大格局上的把控。企业领导者就应该具备这些素养,要学会着眼未来,积极地为明天准备;要学会掌控全局,判断企业的健康情况,以此掌控企业的运营和走向。(全文完)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对人的能力的管理才是企业真正的财富——华为管理之道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