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找工作难,你越不能瞎忙
2022/6/5 7:15:00 管理智慧

    

     一夜成名的故事听多了,只能让自己活在幻想中,自欺欺人,最终成为“瞎忙”一族。“瞎忙”是人之间常见的口头禅。而它也确实反映了一类人的生活状态,他们一直在忙碌,但忙得没有方向,忙得不够坚持,忙得不分主次……其结果,是一直没闲着,却也没忙出什么成果。所以说,请别用虚假的勤奋掩盖懒惰的事实。

     作者:张良计

     编辑:可安 / 美编:高婉珍

     来源:张良计(ID:zhang_liangj)

     最近很多朋友都诉苦说今年找工作困难。

     那该怎么办?

     我的答案是,越是形势严峻,我们越要有的放矢,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就像落水的人一样,胡乱扑腾反而更容易沉下去,可只要掌握技巧你就能轻松上岸。

     今天这篇文章,就和大家好好聊聊这个话题。

     有位读者曾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每天工作很忙,回到家好累。但忙完之后却收效甚微,老板也不认可自己忙碌的结果,我该怎么办?”

     这其实是职场上一个很普遍的现象,瞎忙。

     瞎忙有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是做事没有重点。

     当一个人做事没有重点时,就会把时间平均分配。什么都想做好,最后什么都做不好。

     像文章开头提问的这名读者,他在跟我描述自己每天的工作状态时,明显就是没有重点。

     比如早上同事找他商量个事情,中午客户问他昨天的表格做好没有,下午老板要跟他过上周的项目进度。

     在他眼里,这三件事没有轻重缓急之分,每件事的后果和紧急程度是一样的。所以来什么接什么,三件事同时做,最终把自己搞得一团乱。

     这样老板当然不会认可他忙碌的结果,因为没有一件事情是做好了的。

     可实际上,中午客户要他做的表格是最重要最紧急的,因为客户下午开会就要;老板跟他过上周的项目进度,这需要迁就老板的时间,因此要提前预定老板有空的时段;而同事找他商量的事情,并没有那么紧急,今天没空的话明天也可以。

     换种思路给工作做排序,就会知道自己最应该去忙什么。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最基本的精力分配原理:

     永远紧盯那个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

     高手做事,从来都不会把精力平均分配,而是会All in在那些最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事情上。只有这样你才不是瞎忙,也才会有人愿意为你的忙碌买单。

     瞎忙的第二个特征,是在收益低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比如有一次我们团队在做一个重大项目的竞标方案,其中有个环节要展示我们对行业市场的理解。于是我安排了一个下属Y去找一些行业资料,看看竞争对手最近几年都在干嘛。

     本来这部分内容在整个提案过程中,只有2分钟时间和客户讲解。因为客户更看重的是我们对他们业务的理解,以及未来整个品牌传播的规划和想法。

     没想到这个下属Y给了我一个“惊吓”。

     因为过了一个星期,Y发给我一份足足50页的竞品研究报告。里面搜集了七八个竞争对手的资料,以及诸多行业研究文章。

     看得出来,他以为我会对他的努力大加赞赏一番。

     可我并没有,反而说道:

     “你浪费了一个星期时间,现在这份内容要重新做。”

     为什么这样说?

     因为这些东西对这个项目竞标方案的贡献,基本等于零。

     Y找到的这些竞争对手资料,我随便在百度上搜一下就能找到。更不要说这些所谓的“行业研究文章”,大多都是粗制滥造没有洞察的新闻稿。文章来源不靠谱,里面的观点也经不起推敲。

     我们客户在这一行做了十几年,这种东西我都能看出来有问题,放在客户老板面前,一定会被怼回来。

     这就是瞎忙。耗尽所有精力,却做了一件收益非常低的事情。

     并且瞎忙的人还非常享受这种状态。可实际上这种“忙”没有目标,没有章法,没有逻辑,没有判断,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在黑暗里四处打转。

     现实职场中,这种现象其实非常多。

     瞎忙久了,会让人产生幻觉,觉得自己是个大忙人,什么事情都要兼顾,好不威风。这是典型的“过程思维”。

     但老板脑子里永远是“结果思维”。他不会管你中间过程做了什么努力,他只会看最终产出的结果是否有价值。

     忙了N个晚上做的方案,结果被客户打回来重做,就是没意义;

     开了一天的会,结果什么解决方案都没有拿出来,就是浪费时间;

     研究了几个月的问题,最后得出的结论和刚开始的时候一样,就是白忙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为公司忙前忙后,却得不到老板认可,也没有升职加薪。

     因为在老板眼里,他给你提供时间、资源,还付你工资,结果你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制造了一大堆问题出来。

     这里的根源就在于,思考的时候没有框架体系,脑子还没捋清楚问题就开始下手。所以一碰到突发状况,就慌了手脚,忘了初心。

     那么如何解决瞎忙的问题呢?下面分享3个实用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

     凡事先立目标,再看收益

     我刚工作的时候有个毛病,用我老板的话说就是:“做事情太散。”

     明明一开始要找A问题的答案,弄着弄着却跑到了B问题那里去,过了几个小时又变成研究C问题。这样即使我忙一下午,都是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

     散漫没有章法,忙碌没有目标,这是许多职场新人都容易犯的毛病。

     想要改正,在动手前就一定要牢记目标在哪里。然后所有努力都紧紧围绕目标来进行,不要让无关的事情牵扯自己太多精力。

     比如做一段时间之后可以反思一下,我现在手上做的事情和我当初的目标一致吗?我是否偏离了既定的轨道?现在思考的这些东西,能否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阶段性复盘,是给自己上闹钟的定时提醒。

     第二步,想清楚付出努力后,能带来看得见的收益有哪些。

     比如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后面能顺水推舟解决哪些问题?攻克了这个难关,是否对别的难关也有重大启示?完成了这个任务,我能获得哪些具体技能和知识上的提升?

     没有收益的事情,少去做。

     比如收拾烂摊子,给别人做砸的事情擦屁股。做好了别人不见得感激你,做砸了十有八九怪你坏事。

     短期收益的事情,频繁做。

     比如接触一个全新的领域,接手一个全新的客户。新,意味着没有开荒,充满了机会,意味着只要做好一点点,都能成为你的标志性成就。

     能产生蝴蝶效应的收益,坚持做。

     比如公司大老板亲自带队做的案子,有潜力客户的试水项目。这种事情你往往看不到它目前的账面价值,但只要开了个好头,后面的收益会源源不断。

     2

     给自己的工作规划“时间盒”

     时间盒是一个形象的说法,意思是把工作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工作种类来规划各自需要花费的时间,最后用盒子的形式表现出来。

     盒子的面积越大,该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越长;盒子的面积越小,花费的时间越短。

     时间盒是一个非常方便的工作复盘方式。每天下班了,对照自己的时间盒就能评估出一天的工作效率和成果。

     比如今天一共有5项工作要做,那么可以先预估出每项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然后分别填写在各自的时间盒里(如下图):

    

     当其中一项或某几项工作发生变化,出现时间减少或增加的情况时,就可以相应地缩小或放大时间盒的面积,得到新的时间盒(如下图):

    

     以上图为例,工作A实际需要花费的时间只要2小时,所以你就额外获得了1小时的空闲时间,相应的,A工作的时间盒就进行缩小。

     而工作C你发现做起来没那么简单,需要另外再投入半小时进去,因此可以放大C工作的时间盒。

     一天结束后,对照着时间盒来复盘工作成果,就会非常直观。

     你会知道哪些是需要花大力气攻关的工作,哪些是简单几步就能搞定的事情,进而优化自己的时间精力分配。

     3

     保持同位思考

     各位在日常工作中一定经常听到一个短语:“On the samepage.”

     Same page, 就是大家的理解都在同一个层面,同一个水平线上,彼此之间不存在信息差。只有保持了同位思考,沟通才是最高效最顺畅的。

     但事实往往不是如此。

     很多时候让我们瞎忙穷忙的原因,就是大家的理解不在一个层面。你以为是这样,我以为是那样,他以为又是另外一个样子,所以做起事来各有各的方法,拼在一起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想要彻底解决它,就要在动手前抹平信息差,让大家的理解保持一致。

     如何去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开“战前会议”。

     开动工作前,把所有相关人员拉到一起,一次性沟通完全部的工作信息。让大家把所有问题都抛到桌面上,共同面对,一起解答。

     比如我们每次做大项目前,项目负责人都会预先写一封邮件告诉全体人员项目的背景,挑战和目标。

     每个人在看邮件的同时,也要列出自己对于项目相关的问题有哪些,然后在战前会议的时候专门拿出来讨论。

     做策略的,做执行的,做资源协调的,做方案汇报的,做客户沟通的,各自的角色不同,会产生的问题肯定也不同。

     只有所有人面对所有问题,才能抹平信息差。同时也让每个人对项目都有一个整体图景,这也能间接培养大家的全局观。

     战前会议结束后,需要有一个人进行总结,用邮件把得到解答和未得到解答的问题罗列清楚,分发给所有参会人员。

     唯有如此,所有人才会On the same page.

     在开始工作后,再通过定期复盘和反思,让不清楚的问题慢慢都得到解决。

     这样就避免了大家各自忙各自的,最后发现都是无用功。该方法我实践过无数次,亲测有效。

     做到以上说的这三点,才是真正聪明的忙。

     以上就是今天的文章,最后简单小结一下,如何避免瞎忙,成为真正的高手?

     1.凡事先立目标,再看收益;

     2.给自己的工作规划“时间盒”;

     3.保持同位思考。

     感谢大家的时间,共勉。(全文完)

     作者简介:张良计,2020领英Linkedin年度行家,2018领英Linkedin年度最强音,专注于职场经验,逻辑思维,个人成长技巧分享。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华为、阿里、腾讯都选择的OKR管理法,让员工从“要我做”变成“我要做”!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