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越来越平庸的迹象:忙到没时间成长
2022/6/8 7:15:00 管理智慧

    

     人生只有一次,需要能力争取自己向往的生活,但同时,人生又是一场马拉松,经不起每天冲刺。一味埋头拼命,带不来持续成长,反而透支有限的精力,让人生提前走向下坡路。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收敛自己的“勤奋欲”,不盲目苦干。

     作者:姜榆木

     编辑:王橙橙 / 美编:高婉珍

     来源:有书(ID:youshucc)

     最近,搜狐CEO张朝阳的一段采访火了。

     在被问及“有什么建议给到年轻人”,他直言不讳:

     “

     “年轻人不要过度努力工作,那会伤害自己的身体。

     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年轻人要客观认清自己,找到适合的路后再努力。”

     ”

    

     网友纷纷点赞,甚至表示:“这是我听过最实在的话。”

     人生只有一次,自己向往的生活,当然值得努力争取。

     然而同时,人生又是一场马拉松,经不起每天冲刺。

     一味埋头拼命,带不来持续成长,反而透支有限的精力,让人生提前走向下坡路。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收敛自己的“勤奋欲”,不盲目苦干。

     01

     盲目努力没有成效,停下就是进步

     点赞张朝阳的评论里,有一条给我印象很深:

     “

     “没有找准方向,做什么都不对,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整个人只剩下迷茫。”

     ”

     寥寥数语,道出无数成年人的心里话。

     疫情持续反复,市场不断迭代,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每个人都忍不住自我追问:

     “我会不会被‘优化’?

     “我的人生会不会就此定格?”

     “什么时候能好好喘口气,生活得不这么累?”

     辗转反侧得不到笃定的答案,人越来越迷茫。

     努力,似乎成为缓释焦虑的唯一方式。

     但世界的复杂性在于,并非拼尽全力,就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没有工作的一年》里,有这么一段情节。

     大学毕业后,何雨从银行柜员一步步做到销售专员。

     整整10年,没有休过一天假,就连和男友逛街也穿着工作服,以便随时回公司加班。

     每天最早到岗,最晚下班,领导的脾气,客户的刁难,全部被她忍成了习惯。

     尽管兢兢业业,公司却将新任主管的位置,给了一位入职刚满月的新人,只因她是董事长朋友的千金。

     新任主管更是提出绩效改革,直接作废何雨20多万的销售提成。

     何雨愤然辞职,当工作按下暂停键,她开始思考:

     如何做出对的努力,让努力收到最大化的成果。

     她将赋闲在家的时间,用来学习曾因埋头苦干,而疏于巩固的专业知识。

     同时通过工作积累的人脉,主动了解各个行业,寻求适合自己的机会。

     最终她找到一家崇尚公平竞争的新公司,并且凭借专业能力,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易中天教授曾说:

     “

     “努力方向如果是错的,那么停下来便是进步。”

     ”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

     而盲目的努力,一边让人疲于奔命,一边让人看不到回报,最终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提是你知道路在何方。

     相比一味猛冲,最后深陷泥潭,适当放慢脚步边走边看,更可能走出人生的坦途。

     02

     莽撞奔上赛道,不如高效选准赛道

     记得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

     “限我一小时解答一道难题,我会花55分钟弄明白这题在问什么。

     一旦抓住问题核心,用剩下5分钟来回答问题便绰绰有余。”

     ”

     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

     保持谨慎思考,选择能够持之以恒的方向,才能形成阅历和能力的有效积累。

     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出生于底特律一个贫民家庭。

     为了改变贫困状况,吉拉德16岁辍学打工,但凡听到哪个行业赚钱,便立刻趋之若鹜。

     20年里,吉拉德做过锅炉工,开过赌场,甚至当过扒手。

     一直忙到35岁,他没有收获预想的财富,反而患上严重气喘病,背上6万美元的负债。

     吉拉德开始反思自己,放下赚快钱的念头。

     他来到一家汽车经销商,从一名实习生做起。

     他用随手撕下的活页和一支笔,慢慢积累销售人脉,并且在一次次碰壁中,打磨自己的心态和沟通能力。

     3年后,吉拉德以1425辆汽车的成交量,成为全年最佳销售,此后更是连续12年,打破汽车销售的吉尼斯纪录。

     想起这么一句话:

     “

     “你或许能成为作家,但如果你没学着写上几篇,你不会发现自己有这个能力;

     你可能成为一名研发工程师,但如果你连做实验的时间也没有,你也不会发现自己的这个能力。”

     ”

     成功的人生,本质上是一个由沉淀到蜕变的过程。

     惟有足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客观地认清自己,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时候,人生停滞不前,并非努力不够,而是内心的随波逐流,造成外在的发展瓶颈。

     毁掉一个人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他为了眼前利益一个劲打拼,最终彻底迷失自己。

     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

     “

     “只考虑一个月生意的人,和考虑十年生意的人,注定不会是同样的人生。”

     ”

     眼前的赛道,虽然触手可及;眼界之外,才有无限可能。

     03

     正确的路,从来不需要过度努力

     《上行》一书里有句话:

     “

     “世界只会心甘情愿为稀缺性付钱。”

     ”

     而这世上,稀缺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思考力。

     明白如何正确地做事,远胜做10件正确的事。

     3个建议,帮助你避免盲目努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

     自己的路,走好每步

     曾在一档节目上,看过大学生宋笑生的经历。

     大一课程结束后,宋笑生决定成为一名旅行家,于是瞒着家人辍学。

     此后3年,他风餐露宿,跋涉大半个中国,花费8万多元,拍摄上万张照片。

     他打算在完成这段艰辛的旅途后,凭借自己的经历和作品,入职国内顶级旅行社,将梦想变成工作。

     谁知他寄出去的作品,全部被退回,一位编辑答复他:

     “你选择的路线没有代表性,拍摄的照片连最基本的构图都没掌握。

     你这三年很辛苦,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并没什么价值。”

     宋笑生追悔莫及,如果一开始做足拍摄分析,中间定期寻求反馈,也不至于白白浪费3年的时间和精力。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惟有通过有规律的复盘,随时调整前进的方向。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计划性地平衡付出与回报,才能避免努力沦为自我消耗。

     别人的路,谨慎参考

     前段时间,一份清华学霸的作息表,走红全网。

    

     感叹完密密麻麻的日程安排,网友纷纷效仿,认为用相同的方法努力,就能变得和清华学霸一样优秀。

     半个月后,许多照搬作息表的网友,没有获得理想的成果,反而出现失眠、头痛、胸闷等状况,整个人萎靡不振。

     后来清华的学生澄清,这只是他期末冲刺时的安排,根本不适合作为长期的作息表。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适合自己的鞋,才能带自己走最远的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适合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

     与其复制别人的轨迹,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才能行稳致远。

     走错的路,及时转弯。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花钱买的学习书籍,看到一半发现废话连篇,却逼着自己一定要看完;

     在一个公司得不到发展,整天浑浑噩噩,从来不思考方法,做出改变。

     努力经营的项目一直赔钱,但始终不忍心停下来……

     心心念念曾经的付出,希望加大力度挽回损失,结果却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越陷越深。

     很多时候,人们不愿直面损失,只因害怕接受失败的自己。

     但正如爱迪生所说:

     “

     “承认失败也是一种进步,至少你知道以后哪些事不必再做。”

     ”

     在这纷繁无常的世间,谁的生活不是摸着石头过河?

     区别就在于,有人能在明确目标后义无反顾,也能在发觉错误后立即抽身。

     及时止损不是懦弱,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人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

     04

     写在最后

     很喜欢作家吴军的一句话:

     “

     “在这个不断贩卖焦虑和鼓吹努力的时代,让自己有机会闲下来,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

     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朝错误的方向埋头苦干,然后美其名曰“勤奋”。

     盲目努力,不如停下思考;常立志,不如立长志。

     成年人最顶级的智慧,是走在适合自己的路上,进退自如,从容有度。

     余生,学会安放自己的焦虑,不疾不缓地努力。

     生活不会时刻有回响,但时间总会给你想要的答案。(本文完)

     作者:姜榆木,有书原创作者。有书让阅读不再孤单,2000万阅读爱好者都在关注的公众号,关注公众号:有书。本文原创首发于有书,转载授权请联系有书主编,微信:youshu925。

     《新用户思维》原创热文推荐:

     你这么坚持品质,为何还是止不住客流下滑?盲目跟从带货,是企业对直播最大的误解 私域流量的终极奥义:不在流量,而在于人! 疫情之下着急要做新零售,98%的企业老板都弄错了! 营收破260亿的海底捞,如何破单店负增长的困局?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管理智慧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