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历史课本上寥寥划过的几笔,也许就是别人的一生
2017/7/30 思想聚焦

     1927,中国。

     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那是一个趁年轻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丢性命的时代。

     不知你有没有想过——你在历史课本上寥寥划过的几笔,也许就是别人的一生?

     卢德铭

     出身富贵,幼读私塾,卢德铭本是川中大户人家少爷。

     少年卢德铭受“五四运动”影响,立志投考黄埔军校。孙先生当面出考题:何为当今国民革命之首要任务?卢德铭即席应试,文采飞扬,激情洋溢。孙中山十分赞赏,破格录取他入黄埔二期。

     录取之前,孙先生叮嘱卢德铭:望你言行务必一致。

     他果然做到,20岁就在北伐中屡建战功。叶挺曾赞:“德铭身先士卒,有勇有谋,实为我军栋梁之才。”

     然而仅两年后,卢德铭在秋收起义中奋力掩护部队撤退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右胸,毛泽东痛惜不已,仰天长叹“还我卢德铭”!

     那一年的9月23日,一个赤胆忠心的少年英雄,出师未捷身先死。

     实在令人扼腕。

    

     “我不是不怀念家庭,其实我也想念父母及兄嫂侄儿等……在梦中我曾发呓语,呼喊权一(大侄子)、少南(小侄子)。醒来时同志们笑我说,参谋长还在思乡呢!”——《卢德铭家书》

     蔡晴川

     那一年的8月1日清晨,南昌城已是红旗招展。

     身为叶挺独立团成员,彻夜激战至拂晓,刚刚迎来胜利的蔡晴川,此刻的热血依然在沸腾中。

     24岁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年轻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

     两个月后,为了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广东三河坝打响惨烈阻击战,三千人对三万人

     为保留革命火种,两百勇士奉朱德之命留下断后。

     黄埔三期生蔡晴川自告奋勇,率先出列,明知必死,却义无反顾。

     他和其他200名战友一起,永远留在了三河坝的笔枝尾山。

    

     青山有幸埋忠骨,三河永记蔡晴川!

     汪寿华

     那一年的4月12日是最深的黑暗。

     26岁的汪寿华, 成为第一个牺牲的共产党人。

     他虽然年轻,已是上海总工会委员长,参与指挥了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

     在四一二前夜,他慨然单刀赴会,去了杜月笙的鸿门宴。

     他再也没有回来。

    

     “当时外面风声吃紧,外婆十分担心外公的安全。可他却镇定自若地说:不要害怕,即使我被害,望你靠做针线过活,好好照顾母亲。千万不要哭,哭了会使反动派得志,革命群众丧气。” ——汪寿华外孙

     1927的血色只是开始——

     次年,曾铿锵有力喊出“武装斗争”的向警予英勇就义。

    

     两年之后,杨开慧被捕遇害。

    

     然后是蔡和森瞿秋白

    

     瞿秋白在赴刑场途中,沿途高唱《国际歌》。最后来到一片草坪,他环顾四周,盘腿坐下,对刽子手点头微笑说:“此地甚好。”

     一部电影,搅动了太多尘封已久的记忆。

     这里有多少年轻英雄短暂而灿烂的一生,又有多少电影未能尽述的,于风华正茂时戛然而止的人生?

     他们都为了什么?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有些人我们不知道姓名,是因为他们牺牲在了路上。

     让我们记下这些名字,别让他们成为陌生。

    

     盛世又今朝,我伴青山老。

     但愿国泰民安,不负先灵所愿。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