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走好选择的路,比选好走的路更重要
2018/6/27 21:10:06 思想聚焦

     毕业季到了,很多读了十几年书的学生突然面临身份转变,除了忐忑,更多的是茫然。是选择继续求学还是出校就业当个“社会人”,是逃离北上广回到家乡还是坚持异地打拼?考研、就业、出国留学……千万条路就摆在面前,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当你打开搜索框,输入“毕业选择”,会有33万多个结果。毕业选择的重要性、如何选择等话题涌入眼帘,而解决“选择困难症”的方案貌似也不少,比如性格与职业的匹配测试、行业前景调查、城市发展排名等。

     其中不可否认,性格对一个人的人生轨迹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在大学毕业这一重要节点上,更需要在做出抉择前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然而,真正了解自己的毕业生又有多少呢?通过有意识的努力去发现“真我”,获得人生的塑造与洗礼,或许比立即做出选择更重要。

     近日央视《等着我》节目上就来了这样一群毕业生。“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们在20年前,选择在实践中磨炼自己的性格、锻炼自己的意志,从而让理想得以成形,让人生目标更加明确。他们,是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一年的支教经历,让我找到人生价值

     “参加这样一个团体,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来到《等着我》节目现场的周晶,是首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1999年,他与另外100名应届毕业生,主动奔赴青海、甘肃、宁夏、山西、河南等5省区7个县的贫困地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扶贫工作。

     出发前还壮志凌云的周晶,逐渐抵达甘肃榆中县马坡中学后,眼前望不到边的苍黄,还有猝不及防的高原反应,让他开始怀疑自己能否坚持下来。除了这些,让周晶焦虑的还有与当地孩子之间无形的“隔阂感”。而这些困难,是他在校园里从未体验过的。

     他从学生身份首次转变为老师的角色,在学校主要承担的课程是语文、思想品德,还有临时担任一些其他课程的教学。当他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时,映入眼帘的不是积极活跃的课堂讨论,而是学生们的羞怯与生分。然而在日复一日的接触中,他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逐渐消散,当地孩子的淳朴善良更是深深地感动了周晶。

    

     有一次,宿舍用煤炉子生火取暖险些煤气中毒。等周晶醒来,发现很多学生守护在门外,手里捧着小篮子,里面装着能帮助身体恢复的浆果。此外,令他没想到的是,生活困苦的孩子们还给自己装了一篮子的土豆。他感觉到孩子们真正接纳了自己,把自己当成了他们中的一员。不过也很心疼学生,“因为黄土高原是没什么植物的,我至今不知道那些孩子是怎么给我们采摘到这些浆果的”。

    

     从陌生有隔阂,到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的平易亲和,在西北这一年,扎根在贫瘠土壤的那份浓浓的师生情让周晶在性格上有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变得不浮夸,更加扎实地去做一件事情,踏踏实实、一点一点地把一件事情做好”。在节目现场,谈及那时的艰苦,他淡然一笑,想到孩子们,他却泪光闪现。

     与其说是这一年的时间改变了他的性格,不如说这一年的经历让他对自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毕业前,原本想要当一名新闻记者的他,经历了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毅然决定当一名教师。时至今日,他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每每听到孩子们朗朗读书声,和孩子们一起交谈,总会充满强大的责任感。

     毕业时吃的苦,现在回忆起来只剩甜

     101位首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中,女生很少,来到《等着我》的沈红梅,就是其中一个。因为从未离开过家,这次出远门虽然自己不害怕,但是妈妈也不愿意让她去那么远的地方,可是这一次,她没有“听话”,坚持报名通过一轮轮的考核前往贫困地区支教。临行前,爸爸告诉她:去吧,人没有吃不了的苦。

     就这样,她离开了长春,和另外15个同伴又离开了北京,沿着京九线,踏上了去河南新县的旅程。在位于大别山腹地的河南新县高中,她开始了一年的支教生活。也是在这一年,她突破了很多人生的第一次。第一次骑自行车去办事摔得两腿淤青,一瘸一拐好几个月;第一次生病独自打吊瓶,打到流汗都是药水味;第一次耳朵生了冻疮……

    

     但也是第一次,她为孩子们做广播站,义务为全校学生放英语听力,并做讲解;第一次教学生唱英语歌,让他们知道学英语可以很快乐;第一次从东北老家购买一整套的书虫系列读物,背到新县……

     “年轻时吃的苦,现在回忆起来只剩甜”,沈红梅如今回想起当年的宿舍,笑称:“我们的寝室是个动物园,我认识了各色小动物和昆虫。第一次见到壁虎,大蟑螂,所以当十年后我再次看到壁虎、蟑螂,与它们共处一室时,我非常淡然。”

    

     外面的世界,如果不亲自出去看看,永远只能停留在想象里。走出城市,走进大山,沈红梅体验到了不一样的生活。那里的一草一木,会让人发现更多返璞归真、自然朴素的美。在无牵无挂的年纪,她和刚毕业的同伴一样有股冲劲儿和闯劲儿,而历经种种之后,她更懂得珍惜、懂得感恩,懂得生活的意义。20年后,我们看到在节目现场从“希望之门”走出来的沈红梅,淡然笃定、从容自信。而当初播下的一粒希望种子,在若干年后也绽放在天地间。当年那位听过沈老师讲课的学生,考上了沈老师所在的吉林大学。

    

     选择经历什么,可以影响人生格局

     今年45岁的张俊虎,当年负责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的管理工作,是首届支教团志愿者当年口中的“张老师”。20多年前,原本拥有平稳生活的他,选择走出舒适区,一个人拎着两包衣服前往西藏。这是第一次,他用行动热烈回应着内心里“想出去看看”的声音。

     当年11月他在学校里听说有个支教项目,那时候刚挑战完西藏之行,信心满满的他,还想继续去看看外面的世界。1997年,他参加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到山西静乐支教了一年。因为山西很干旱,食堂里每天除了土豆,几乎没有出现其他蔬菜。大人面对艰苦条件还能忍受,可是想到还在长身体的孩子,张俊虎和四个同伴萌生了要亲自种菜的想法。

    

     他们去农民家询问、翻看相关书籍,学习种植的基本技能。历经3个月,终于成功搭建了一个不到一亩的大棚。每天除了教课,他们还亲自挑粪去给蔬菜施肥。虽然大棚很小,但是用自己的力量让学生们吃得更好、学得更好,再多辛苦对于他们来说也是值得的。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早已不适用于新时代青年。因为这次支教,张俊虎更完整地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尤其是偏远贫困地区的真实生活。那里的孩子们不知“火车”为何物,与外界脱节太久。学校初一有三个班,到了初二只剩两个班,初三只剩一个班。因为学生父母普遍认为孩子到了十五六岁,就可以替家里干活、挣钱,上学没有意义了。

    

     “所以我们当时感觉到,扶贫的关键不在于我们给他知识多少,而是在于能改变他们的一些观念”,张俊虎在《等着我》节目现场说。他希望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心生对知识更多的渴望。于是,他向学校申请23台电脑,开办了一个电脑室,看着孩子们充满好奇的眼睛,张俊虎说,“这就是我想要看到的孩子们的眼神”。

     对于张老师和我们来说,同样需要开阔视野,一直保持学习的热情。在自己获得知识的同时,不忘将其传播到更宽广的地方,将其接力传递下去。

     从初生想法到切身实践,101位志愿者在心理上具有非常高的成就动机,这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任务和工作,并使之达到理想状态的动机。这种动机驱使他们能克服艰难的环境并能获得到常人难以体会的快乐和人生价值。现在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只关注应试成绩,容易忽略了孩子的内在动机教育,包括有光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成就动机教育。

     不仅仅是毕业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增强内在的动机,比如自我价值的实现,并去弱化外在的动机,比如攀比之下的名利。这样的话,即使我们面临身份的转变,要去迎接新挑战、新体验,也会在实践经历中磨砺自我,得到品性的沉淀。过往的焦躁就可以归为淡然平静,过往的鲜衣怒马也多了份脚踏实地,可以从容面对人生的千变万化,甚至敢于主动拔高人生的高度。而当个人选择能够认真聆听“真我”的召唤,与社会、时代接轨,才能真正从本质出发,为人生添墨加彩,寻找到自己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