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GPS?影响卫星信号?这些“远在天边”的垃圾不容小觑
2018/7/20 21:26:14 思想聚焦

    

     比起遥远的太空,人们似乎永远更关心身边实实在在的生活,太空垃圾就是这样一个听上去好像与我们无关的话题。但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室主任、今日头条优质内容创作者张伟介绍说,密布的太空垃圾会对我们常用的手机通信、GPS、天气预报的运行带来极大威胁,更会阻挡人类向宇宙探索的脚步。

     本期海绵演讲中,张伟老师介绍了太空垃圾的来龙去脉。他说,太空将是我们下一个家园,太空垃圾问题是需要每个人共同面对的问题。

     以下为张伟海绵演讲现场视频

     以下为张伟“海绵演讲”文字实录

     《是时候清理太空垃圾了!》

     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来分享一些关于太空垃圾的知识。

     大家可能看过电影《地心引力》,在电影中卫星爆炸产生的太空垃圾把我们的航天飞机撞坏了,除了一位航天员搭乘我国的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其他的航天员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看了这样的情节,大家可能会想,这种事情真的可能发生吗?太空垃圾真的会多到防不胜防吗?

     首先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目前太空中共有多少太空垃圾存在?

     1957年,从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开始,人类不断地向太空发射越来越多的卫星,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太空垃圾。目前太空中的垃圾碎片,据估计总共有1亿多块,尺寸有大有小,从毫米级、厘米级到米级以上不等。

     这些太空垃圾中,大于10厘米的有大约2万9千块,就是比西红柿要大,甚至长达几十米;在1厘米到10厘米之间的有75万个,比我们小时候玩的弹珠要大,比西红柿要小;毫米级的有1.66亿个,比芝麻大,比弹珠小。

     大家可能会问,我们每年只往太空发射400个航天器,怎么会产生这么多的太空垃圾呢?这些太空垃圾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什么是太空垃圾?太空垃圾,是指除了在轨道正常运行的航天器外,游离于太空的人造物体。这里面包括废弃的卫星、抛弃的整流罩以及火箭的残骸等,甚至还有航天员出舱活动时丢失的手套、工具包等。

    

     上图最右边的图片是2008年美国的一位航天员(Heide)在太空维修太阳能面板时,一不小心让工具包飘走了。在太空中不像我们在地面,可以走过去把它捡回来,它最后非常高速地飘走了。据说这个工具包价值10万美元。后来有天文爱好者还在地面观测到了轨道上的一个太空垃圾,就是这个工具包。

     当然了,我国的航天员还没丢过东西,因为目前我们的出舱活动只有(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进行过一次。

     我们的天宫一号今年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在2016年结束使命后,它已经在太空遨游了两年。大家老在想它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掉在哪里,直到今年4月天宫一号坠落在南太平洋。在太空遨游的这两年,它就是作为太空垃圾存在的。

    

     上图是美国太空监视网发布的,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随年代变化的情况,这个图里只包括10厘米以上的垃圾,因为太小的垃圾很难被探测到。

     图中绿色的线是火箭的箭体,蓝色的线是废弃的卫星,这两种航天器是缓慢增长的。紫色的线代表碎片级垃圾,增长非常快,而且增长速度有突变。突变是由于卫星的解体和火箭的爆炸形成了大量碎片,占太空垃圾总数的47.7%。截止目前,已记录的航天器解体事件达290起,大部分是卫星的解体和火箭的爆炸,这将会产生大量的空间碎片。

     卫星在太空当中,一旦失控就会发生非常快的旋转,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太阳能电板也给甩出来,导致卫星最终解体;另外,两个航天器也可能在太空相撞,这些情况都会产生大量的太空垃圾。比如说2009年2月苏联的一颗废弃卫星和美国的一个移动通讯卫星发生了碰撞,一下子产生了2300块太空垃圾。

     还有很多小的垃圾,它们还会相互再撞,产生更多更小的垃圾,进而导致更多的碰撞,直到太空垃圾占满我们整个轨道空间。这样连绵不绝的相互碰撞,国际上称作“凯斯勒效应”。

     所以从这里我们可以总结出,我们的航天事业发展了60年,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也产生了1亿多块太空垃圾。

    

     有人可能会问,太空这么大,太空垃圾是不是不会对我们人类造成大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回答,这些太空垃圾位于什么位置?

     太空垃圾目前主要集中在近地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上。近地轨道是指地球200公里以上、2000公里以下的轨道,我们的天宫二号、美国牵头建造的国际空间站就位于这个轨道;还有大多数对地观测卫星也在这个轨道上,为我们提供天气预报、资源监测及灾害预警等服务。

     地球同步轨道距离地球表面3万6千公里左右,这个轨道上卫星的轨道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卫星转一圈是24小时,而我们地球自转也是24小时,这样能够保持卫星与地球的同步。比如我国的北斗导航卫星就在这个轨道上,能够为我们提供稳定的导航服务。

     太空垃圾中90%分布在近地轨道,近地轨道太空垃圾如下图所示,轨道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仿佛已经把地球覆盖住。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由于受地球引力和大气阻力的作用,会逐渐轨道衰减,自行坠落到地球上。但轨道越高,衰减速度越慢,有的需要数百年才能落回地球。

     由于近地轨道空间的不断开发利用,太空垃圾增长非常快,已累积到2700吨,约为1800辆小轿车的重量,而每年落回地球的太空垃圾只有几十吨。太空垃圾减少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增加的速度,导致每年近地轨道太空垃圾净增长5%左右。照这个速度,近地轨道中太空垃圾的数量每15年就会翻一番。

    

     近地轨道上这么多的太空垃圾,很容易与航天器发生碰撞,可能造成航天器的重大损伤或解体。近地轨道太空垃圾与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大约10千米/秒,大约是高铁速度的100倍,在这么高的速度下,一个子弹大的太空垃圾撞击航天器时,其毁伤作用相当于子弹的100倍,很容易击穿航天器。如果是大碎片撞击,可能直接导致航天器四分五裂。比如电影《地心引力》中,太空垃圾就将航天飞机撞得旋转个不停。

     我这里有一个实物,是一块来自小行星的太空陨石,它在太空遨游了数百万年甚至更长,现在落在了地球上。这么大的一块陨石,如果以10千米/秒的速度撞上空间站,可想而知空间站的下场如何,我们的航天员能否活着回来都是个问题。

    

     近地轨道的太空垃圾如果与某个应用卫星相撞,可能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比如太空垃圾与某气象卫星相撞,会造成一大片区域无法进行天气预报,即使明天要下冰雹,我们也不知道要带伞。

     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垃圾受地球引力很小,逐渐轨道衰减回到地球可能需要花费几百万年的时间,因此它们会长期滞留在轨道上,这样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垃圾就会持续增加。但是与近地轨道相比,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垃圾还是相对较少,且同步轨道空间巨大,不易与在轨运行的卫星相撞。

     不过,它们一旦与这个轨道上的卫星(如导航卫星或通信卫星)相撞,可能使一个地区的导航无法使用或者手机通信中断,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我想大家可能会有这样的经历,当我们开车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时,一旦途中碰到GPS导航信号差、或者手机没有信号,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简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的太空活动越来越频繁,发射的卫星数量加倍增长,太空垃圾增长的速度也非常惊人。下面我们来看一下1960年以来太空垃圾的演变过程。

    

     由上图可以看出,随着空间开发活动的增多,1960年清洁的太空到2010年变成了垃圾遍布的轨道空间,在这期间太空垃圾的数量几乎呈几何级数的增长。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不远的将来,如2200年,太空垃圾有可能会将地球完全包围,我们将无法向太空发射任何新的航天器。

     航天之父齐奥尔克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我们可以想象,如果未来地球周围遍布太空垃圾,人类的确将可能永远被束缚在摇篮里。到那时,太空垃圾与卫星相撞的概率将会非常大,我们的应用卫星将可能遭到完全破坏。大家可以想想,如果出门没有GPS导航、手机无法通信、天气不能预报,这是不是会让我们回到原始社会?

     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太空垃圾,我们可以怎么办呢?

     太空垃圾的长期存在和增长,对我们的太空活动造成巨大威胁,必须采取手段和措施以解决这个问题。

     这些手段中,首先是太空垃圾规避,也就是躲避。

     比如美国就建立了太空监视网,通过部署于全球的地面雷达和光学望远镜,对较大的太空垃圾进行探测和跟踪,能够对近地轨道10厘米以上和地球同步轨道0.5米以上的太空垃圾进行预警。当他们对在轨航天器有撞击威胁时,可以控制航天器进行轨道机动以躲避撞击。目前每年国际空间站都会进行几次轨道机动以躲避太空垃圾。

     第二是太空垃圾防护。

     对于毫米级的微小太空垃圾可以采用必要的防护手段,比如采用下图中的多层防护结构,通过多层缓冲逐步减弱太空碎片的撞击力。国际空间站就安装了大量的防护结构以对抗太空垃圾撞击,以降低对空间站和航天员的危害。

    

     第三是太空垃圾减缓,也就是如何使我们的航天活动减少产生太空垃圾。目前主要有以下办法:

     一是在航天器寿命结束时,通过控制离轨使其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或向上推送入坟墓轨道。坟墓轨道类似于我们的垃圾填埋场,这个轨道长期无人使用,卫星放在那儿不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

     对于近地轨道的卫星,在快接近寿命结束时提前控制它离轨,使其坠落入大气层烧毁,不要等到燃料耗尽了等它慢慢轨道衰减,那样一方面是卫星掉的很慢,另一方面残骸可能会掉在有人生活的地方;而对于地球同步轨道的卫星,则留一部分燃料将它推进至高于轨道300公里以上的坟墓轨道。

    

     二是发展可重复使用火箭,尽量将火箭的大部分回收,包括一级、二级火箭和整流罩等。例如美国SpaceX公司等已成功实现一级火箭的回收,不仅可以减少太空垃圾,还可以降低发射成本。2018年2月,SpaceX成功发射猎鹰9号火箭并尝试使用回收船进行整流罩回收,虽然以几百米误差宣告失败,但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马斯克(SpaceX公司CEO)未来一定可以成功。

    

     最后是太空垃圾清除,也就是将现有的太空垃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回收或使其离轨等。

     而对于如何清除太空垃圾,人们想出了各种非常有趣的想法:

     例如,我们可以建造大型太空拖船,类似我们的垃圾回收车,走到哪儿收到哪儿,利用各种工具,将经过的太空垃圾捕获并回收;还有一种想法是研制专用机械臂,对废弃的卫星进行抓取,不过由于卫星形状不规则且常常在转动,抓取有一定技术难度。另外,空中客车公司研发了一种太空鱼叉,用于清除一颗失效的地球观测卫星Envisat。抓不住它就直接用“鱼叉”插进去拖走,这似乎是一种可行的办法。

    

     2015年,欧洲航天局成功试验了利用太空渔网捕获太空垃圾的技术,渔网对于捕获不规则形状的物体很有效,这个办法非常实用,未来有望获得广泛应用。

    

     另外,我国有科学家在研究,用回收船通过导电的绳子连接废弃的卫星,并通过绳子给卫星充电,然后由带电的绳子切割地球磁场的磁力线产生的拖力,使卫星轨道下降,从而实现离轨。由于近地轨道地球磁场较强,因此这个方法对于近地轨道上的卫星清除应该很有用。

    

     当然,人们还提出了其他各种各样脑洞大开的想法,并积极开展地面试验,如用强激光烧掉空间碎片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由太空垃圾的清除办法可以看出,科技的发展不仅仅依靠技术的进步,更要依靠人类想象力的提升。

     下面我对前面提到的三个问题进行简要总结,一是人类每年仅向太空发射数百个航天器,却产生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二是日益增长的太空垃圾将可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重大影响;三是对于太空垃圾,一方面要采取必要措施减少航天活动中太空垃圾的产生,另一方面更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想象力,想出更高效、成本更低的方法去清除大量太空垃圾。

     太空垃圾的治理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人类共同的问题。太空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我们进入太空旅游将像在国内旅游一样方便,甚至可以随时移民到另一个星球。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加珍惜我们的太空环境,要治理日益增长的太空垃圾,让我们走向太空的道路更加通畅,让我们未来的太空家园更加清洁,让我们的子孙后代生活得更加美好。

     我想,现在是时候来处理太空垃圾问题了!

     打开今日头条 APP,搜索关注“航天小生张伟”,了解更多太空知识。

    

     海绵演讲是由今日头条主办的,主要面向当代青年人的系列演讲活动,平均每两个月举办一次。

     每场活动,我们都会邀请 8 位不同领域的今日头条创作者来演讲,他们可能是来自科学、医学、心理学、摄影、建筑等领域的资深专家,也可能是在旅游、美食、游戏、时尚界炙手可热的网络红人。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各自的故事与经历,和对自己所处领域独到的智识与见解。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演讲内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思想聚焦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