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合并,这些人的日子有点难过了!
2018/3/14 股票投资论坛

    

    

     3月13日,最令人关注的消息当属国务院机构改革议案的提出,其中最受重视的是银保合并。

     根据《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议案》,将组建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不再保留银监会、保监会。与此同时,方案将银监会和保监会拟定银行业、保险业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和审慎监管基本制度的职责划入央行。

     至此,在监管架构上,我们是成了“一委一行两会”,即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央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

     这一机构改革变化,对于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大资管(类金融),甚至房地产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为何“动刀”?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客座教授沈建光认为:

     自去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来,强监管与金融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入,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央行双支柱的定位,将宏观审慎管理提升至与货币政策并肩,意味着未来央行将进一步加大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上的防范职责。

     无论金融改革如何动刀,都要符合化解当前经济金融领域八大矛盾的需求。

     第一,当前混业经营与分业监管的矛盾。

     近年来,中国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跨行业合作密切,金融控股公司日益增多,中国步入“大资管时代”。然而,传统的“一行三会”组织构架落后于现有的混业经营的发展现实,三会之间由于机构机械分割,使得监管真空区与监管套利的现象普遍存在。

     去年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设立,决策职能将进一步得到强化,而从由国务院副总理出任委员会主任,也有利于强化监管的地位和执行效力。

     第二,各部门之间协调困难的矛盾。

     从金融机构设置来看,一直以来,“一行”与“三会”之间、“三会”内部之间往往存在着目标不一致的情况,导致监管效率低下。从行政级别来说,“一行三会”都是部级机构,彼此互不隶属,任务不同。而由于不存在隶属关系,在核心职能存在冲突和矛盾之际,协调便会异常困难,导致金融风险积聚。

     中国债券的发行审批和核准,既有发改委,也有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三龙治水的背后也存在改进的空间。

     第三,信息不对称的现实矛盾。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现实是金融统计数据共享并不充分,各部门之间统计与和监管信息孤立的情况广泛存在。例如,早在2015年中,中国金融市场爆发了股市的大幅下跌,当时证监会为防范风险大力清理配资,但对于银行、信托、保险等其他金融行业究竟有多少资金进入、市场杠杆水平如何并不完全清楚,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金融风险。

     2017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历史性突破4%,也与表外资金流向统计不足,监管趋严背景下,市场恐慌情绪加剧市场波动密切相关。信息共享不充分的风险是推高央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救助成本。

     第四,当前日益开放的国际化战略。

     金融危机以来,央行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发展,但2014-2016年,美元走强导致人民币贬值压力空前,央行暂缓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今美元呈现疲软态势,人民币企稳,资本流出的压力减轻。预计未来中国机构改革应该更好的服务于国际化战略。

     第五,金融业态创新与当前监管落后的矛盾。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P2P等领域金融风险层出不穷。但由于互联网金融更多是一种平台服务,其在信息、数据、产品、服务、渠道上可对接很多金融业务,并非对应单一机构,过去银保分家很难监管。

     第六,区域性金融风险与属地监管缺失的矛盾。

     近年来,地方金融风险接连被爆出,包括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贷款造假、此前云南泛亚事件等显示了地方金融风险如果得不到及早干预,也有形成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从这一角度来讲,未来严格落实问责机制等金融监管措施,也会强化地方责任,更好地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

     第七,“脱实入虚”的矛盾。

     过去两年,金融杠杆率过高,资金在金融体系空转也推高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去年以来,围绕去杠杆的努力正在加大,一方面体现在金融领域,影子银行会面临整顿,最新的资管新规便是明显的金融去杠杆举措;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推高了实体融资成本,也造成了大量僵尸企业的存在,造成了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的事实,此次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度提出规范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以满足不同层次的融资需求,既是降成本的要求,也是降低企业杠杆率,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途径。

     第八,金融与财政之间的矛盾。

     一直以来,中国金融与财政难以有效隔离,这使得很多金融风险,并非来自于金融系统本身,而是财政改革滞后所致。这部分含有政府隐形担保的项目获得了大量金融资源,实际上存在风险。

     证监会为什么不合并?官方解释来了

     今天,有记者在两会提问:在“一行三会”中,为什么“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银行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合并,而不包括证监会?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会长楼继伟表示:

     在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以及自身风险匹配能力方面“保险”和“银行”有类似性,两者都管理自身的资本收益匹配、风险收益匹配和久期匹配。而证监会是管信息披露真实性,特别是管欺诈,属于投资消费者保护范畴,它对证券公司没有资本金要求。银保合并有相近性,而证监会不一样。

     但我们也不排除,在证券业各方面实际成熟后,吸收和重组证券业如果形成,相应的类似于金融行为局的架构也可能就会出现。或许,只是机会还未成熟而已。

     这几类的钱会越来越难赚!

     这一机构改革变化,对于银行业、保险业,以及大资管(类金融),甚至房地产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1、金融监管套利可能减少,加之货币中性,easy钱没那么好挣了。

     很大程度上说我们金融监管、货币政策都面临左右为难的情况,又要防风险,避免震荡,又要减轻机构合并的阻力。可越为难,越给了监管套利者空间。

     如今,厘清了宏观审慎和微观监管的边界,非常有利于减少监管套利。银保监会可以更多行为监管,无论各类互联网金融、各类资管计划,未来都将受到更加严格的穿透管理。

     只想要简单套利,赚easy钱的人,日后的“好日子”难了!而对于普通投资者、个体来说,一些高风险投资产品应该考虑尽早清仓。

     2、保险业回归保险原旨,投机性、融资性金融属性将弱化。

     前段时间,一些激进保险公司在这一两年发生的事,大家都还记得。万能险、融资为目的的保险产品,未来监管会继续强化。

     3、更加收紧违规资金进入房地产。

     “杠杆游戏”注意到,从信贷和社消数据看,消费贷并没有明显提升全社会的普通消费额度。那么,这部分消费贷、类金融机构出来的钱去了哪?

     前几年是疯狂配资,大多流入股市,这两年更多可能是房地产。

     银保监会的成立,以及在更强央行、金稳会的协调、管理之下,此类资金和产品的发行必将受到更严厉的管制。去杠杆继续,房地产短期内还不会放松调控,从这个角度而言,高杠杆炒房,压力确实不小。

     【附】一张图看懂新的“银保监会”

     银监会+保监会等于什么?

    

     21早新闻综合自:价值线(value-line)、杠杆游戏(ID:ZhangYinyin0903)、暴财经(icaijing123)、断层智库、财经连环话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股票投资论坛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