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德勤报告忽略的一面:中国制造在家门口的独家机遇
2016/4/17 千人智库

     这里有你不容错过的精彩

     摘要 新华网思客

     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第一的背后,正是无数的中国企业借助人口红利与出口优惠政策,向全球供应了价廉质优的产品。但为什么我们的“质优”却较难促成企业在国内市场通行无阻,形成做大做强的格局呢?新常态下中国市场巨大的刚性内需的提升空间又在哪里?

    

     美国的GE公司以提供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著称

     作者丨刘干

     “未来五年内,美国有望超越中国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大国,届时中国将屈居第二。” 德勤在《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如此预计。对于连续多年蝉联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第一的中国制造而言,这无疑是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家必须应对的预言和挑战。德勤的预言会否不攻自破,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在未来五年甚至更加长远的时间内能否依旧稳居第一?其实,打铁还需自身硬。

     最近网上流行一个段子,“中国人民对国家的要求是最高的,创新看齐美国,制造看齐德国,房子看齐澳洲,环境看齐瑞士……”从中可以窥见,伴随长期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增长,老百姓已经不再满足于现状,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愈发提高。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种族的人们,从早期最基本的满足温饱的需求,发展到对生存物质的需求,再发展到对生活环境和精神的需求,都是人类社会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客观规律。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团结在一起、传承了几千年文明的人口与土地大国,在历朝历代的政治稳定局面之下,都有着世界其它国家无可比拟的经济强盛地位。盖因其巨大的内需空间奠定了经济发展基础,同时也催生了制造技术的领先,古代四大发明和现代制造业崛起就是最好的印证。

     我们必须寻找到,新常态下中国市场巨大的刚性内需的提升空间在哪里?“近水楼台先得月”,这成为中国制造的独家机遇。

     中国的人口总量4倍多于美国,这个数字倍率在未来的10年、20年内应该还会正常保持下去。其中,中国目前大约有8千万的贫困人口,“十三五规划”已经把他们列为精准扶贫对象,纳入约7亿农民群体共同进入新型城镇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另外,根据2015年CHFS调查数据测算,中国中产阶层的数量约为2.04亿,已经超过6.7亿城市人口的30%占比,并且这个数字在保持增长。分析这一系列数据的意义在于,前面提到的网上流行段子内容,实质上表明巨大的物质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已经到来,这个需求巨量是包括美国在内的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企及的。细分到具体,无外乎衣、食、住、行、环境、文化等行业领域的个性化和品质化功能急需提升,而我们不应当在发展中的中国挣钱,却到发达国家去进行生活性消费。

     企业经营中,最可怕的是市场没有需求或者供大于求,反之最幸运的则是市场需求旺盛或者供不应求。现实中,前者多表现在低档同质化商品,后者多表现在精品差异化商品。我们会经常看到同一条街的商铺,有的店家冷冷清清,有的店家门庭若市,甚至于排起长队。国产商品常常滞销,国际品牌每每畅销,都足以说明旺盛的需求在向着精品差异化方向转变。而企业经营的本质,就应当是适应客户的需求去供给产品,中国制造也不应例外。

     中国刚性提升内需的潜力究竟有多大?我们不妨用道路交通运输业的载货汽车做个分析参照。截止2015年6月,中国载货汽车保有量约2089万辆,同时有公开数据统计这是一个交通事故高发群体。与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载货汽车在机械和运行安全性能方面还有着极大的提升空间,完全有必要从制造的源头出发,给这个行业重新供给性能上更加安全、优质的整车。按照平均20万元每辆计算,就是一个接近4.2万亿元人民币的需求总量。鉴于当前我国载货汽车的安全状况和寿命周期,用5到10年的时间去更新它们,具有切合实际的可操作性。再从道路交通安全的角度讲,道路路侧设施的主动防护性能,同样是刚性需求。我国在这些方面已经明确了5年内的总体任务目标,实施中的全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以及其它道路安全提升改造工程,约450万公里的公路总里程,仅仅这一项估测就是上万亿的投资。衣、食、住、行、环境、文化……每一个领域的细分提升都会催生出巨量需求,中国制造在家门口就能够抓住机遇。

     美国制造业有两家全球著名且有着1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企业,通用电气公司(GE公司)和明尼苏达矿业及机器制造公司(3M公司)。GE公司以提供高质量、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著称,3M公司素以勇于创新、产品繁多著称(在其百多年历史中开发了6万多种高品质产品)。纵观这两家企业长期生存的共同点,其一是企业始终坚持创新,供给消费者高品质的产品并以此设定标准,严格执行标准工艺的过程管理,以保障质量结果;其二是与政府、科研机构共同推进特定行业的质量标准认证工作,实施严格的检查、监督、召回机制,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其三是为员工、股东、社会提供良好的分配机制,搭建极为集中集约化的产业平台,让更多的人才在共同的产业平台上去创业创新,人才能够与企业终身捆绑在一起以实现共同价值愿景;其四是企业的创新体系中,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齐头并进,尤其是管理创新所形成的作业标准与文化深入人心。

     笔者曾经在美国的考察访问中亲眼见证,几乎所有的产品必须通过合格认证才能销售或应用,这其中包括原材料、生产过程与环境、职业健康、成品应用等各个环节,涵盖对安全、环保、健康、节能等细节的考究。以笔者所考察的行业例举,应用于道路交通安全防护的路侧设施,在美国的成品认证规则之下,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企业仅仅能够向美国出口半成品,无法实现整机出口,也就无从谈起品牌的国际化。例如与人们出行息息相关的道路交通标志,美国企业向中国市场供应制作其所用的表面反光膜材料,连续30多年来市场占有率高达70%以上,而在美国该行业的认证制度却决定了限制性使用本土品牌产品,其它国家无缘涉足。

     相比之下的中国制造,很多时候并不是企业没有先进的工匠和装备去制造出好的产品,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第一的背后,正是无数的中国企业借助人口红利与出口优惠政策,向全球供应了价廉质优的产品。而且中国的企业要出口产品,“质优”是一个必要前提。那为什么我们的“质优”却较难促成企业在国内市场通行无阻,形成做大做强的格局呢?

     一是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始终没有认真研究消费者的需求是什么,不能够站在消费者对诸如安全、寿命、性能的需求角度去供给满意的产品,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了消费者的感知和认知。二是在充分放开的市场经济下,产品的生产、流通、应用环节较为随性自由、缺乏监管,除非特定行业政策干预下的垄断,否则企业面对的不同规模企业间的不公平成本竞争,直接导致无法通过技术和质量的竞争而形成较高的产业集中度(例如:浙江省有无数的小家电工厂,却出不了一个荷兰飞利浦公司),产学研结合落地的效率也就相对低下。三是人才从业能力和素质参差不齐,投机性致富的机遇普遍较多,加之制造类企业的综合经营成本过高,无力形成优厚稳定的利润分配机制,科技和文化创新人才在社会层面不及财富话语权,人才过于频繁的流动流失成为常态,严重伤害企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四是企业对创新的理解不足和政府对创新的政策乏力,这主要表现在两点:一点在于企业普遍不具备管理创新能力,长期停留在市场与技术创新层面,缺乏诸如ISO、5S、六西格玛等管理层面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政府在创新政策上更多地给予引导力(重在承诺给企业创新以奖励或优惠资助),缺少驱动力(企业创新的产品如何在应用层面给予保护认证、推广普及、容错机制)。

     我们必须认识到,一个占世界人口18.84%的大国,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自古以来具有同等高度的战略地位,是任何现代虚拟经济下的相关产业不可撼动、无可替代的。

     一度以来,国际上对中国综合经济局面甚嚣尘上的唱衰论调没有停顿,而另一方面,以中国制造为主的工业经济高歌猛进,中国经济始终在嘈杂的声音中大步流星。究其原由,一方面是曾经的战争与苦难给中国带来了民心所向的高度稳定的政治局势,另一方面是地大物博的物质资源供给与众多人口的消费红利需求之间形成了相对平衡,这也是中国在同一时代背景下,相比较其它国家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德勤认为,美国正在开发先进的制造技术,包括智能互联的产品和工厂;同时,美国在预测分析以及先进材料方面也属世界领先,而这些因素正是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在这一方面,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业已落地生根,结合“互联网+”的全面推进,战略上与美国形成了两个经济体大国之间不谋而合的遥相呼应,对世界经济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贡献。只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潜心不断地创新和改善,借助刚性提升内需的大好机遇,中国制造在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注定会是一棵常青树。(作者为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兼职教授)

     版权声明:本文为新华网思客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来源为新华网思客。授权合作请联系sike@news.cn

     相关阅读

     重振雄风:美国如何从中国夺回制造业

     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在哪?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看作者更多精彩观点

     欢迎关注思客

     发现思想力 成就影响力

    

    

     扫描指纹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思客!

     微信ID:sikexh

     投稿邮箱:sike@news.cn

     联系电话:010-88050629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