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杂志独家 水之殇
2016/8/26 千人智库

     请输入标题请输入标题高效引才,科学决策!关注请点击蓝色“千人智库”

     导读面对来势汹涌的各类污染,已然脆弱的中国水体环境并无多大招架之力。同样脆弱的,还有国人面对水污染的承受能力。

     文/本刊记者 方令

     据2006年国家环保局公布的数据,在中国,环境突发事故的发生频率是每两天一起,其中70%是水污染事件。今年以来,从南到北,几乎每个月都有较大规模水污染事件见诸报端。1月15日,广西河池市龙江河发生镉污染事件,严重影响沿江居民和下游柳州市民的饮水安全;2月3日,江苏镇江自来水疑被污染;3月1日,武汉自来水厂疑被污染;3月下旬,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化工企业超标排污导致文峪河水污染,致汾阳26个村庄农作物几乎颗粒无收。

     所有这些数字无不在提醒我们,中国水污染局面何等严峻。

    

     水之殇

     我国地表水按水质由高至低分为五类:Ⅰ、Ⅱ、Ⅲ、Ⅳ、Ⅴ。Ⅰ~Ⅲ类水体被视作合格的饮用水源,Ⅳ类一般用作工业,Ⅴ类水体水质已经较差,一般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景观要求水域。

     今年6月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称,2011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总体为“轻度污染”。

     据《公报》的数据,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浙闽片河流、西南诸河和内陆诸河等十大水系的469个国控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61.0%、25.3%和13.7%。

     这个数据与2010年相比,情况似乎变化不大。2010年的《公报》显示,全国204条河流的409个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9.9%、23.7%和16.4%。

     几大重点流域中,长江、珠江表现相对较好,2010年,这两者的Ⅰ~Ⅲ类水质比例分别达到88.6%和84.9%,而黄河和海河一向是污染重户,同年的劣Ⅴ类水质比例分别达20.5%和40.3%。

     “长江和珠江水量相对黄河海河要大,所以污染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集中。”数据上的表现并不值得乐观——一些专家亦对长江和珠江的水质表示担忧。

     而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库、水源地水质,近年也表现不佳。2009年,638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监控数据表明,全年合格率均达100%的仅292个,不到一半。同时,有多达49个水源地存在全年抽检均不合格的现象。而2010年对全国4110个水质监测点的检测结果表明,水质为优良-良好-较好级的监测点总计为1759个,剩下2351个监测点的水质为较差-极差级,分别占比57.2%和42.8%;2011年,监测点上升到4727个,而优劣两个比率分别为45.0%和55.0%,变化无多。

     实际上,“十一五”期间,我国对水污染的关注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据估计,“十一五”期间,有将近3000亿元的投资用于水污染防治。“‘十一五’期间,水务事业不断发展,城镇污水处理量每年以10%的速率增长”,有住建部官员如是介绍。

     “‘十一五’节能减排的任务下来之后,水污染状况较从前的确有了改善,但是改善力度还远远不够。”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戴晓虎表示,“尤其是湖泊方面,太湖、滇池、巢湖的水质仍然是个问题,水华现象[1]不断有发生。”

     谁污染了水?

     究竟是谁污染了水?

     就拿2007年被炒得沸沸扬扬的太湖蓝藻事件来说,起先是沿线化工排污备受质疑。为此,江苏利落地关闭大量化工厂,对污染行业的新改扩建项目严格把关。后来却发现,农业污染以及生活废水污染才是其罪魁祸首。

     有数据表明,在太湖流域污染的主要指标中,农业面源污染的“贡献”超过了一半,甚至还有的指标超过了三分之二。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年对太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进一步研究显示,在太湖的外部污染总量中,工业污染占10%~16%,而农业面源污染则占到59%。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氮磷等元素,通过径流或下渗等渠道进入水体而造成污染(主要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这些元素主要来源于农田施肥、农药、畜禽及水产养殖产生的排泄物。

     自1978年改革开放大面积推广承包责任制以来,我国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陡增。再加之土壤条件不佳、农业科技落后,我国单位耕地面积的化肥投入量是世界平均用量的2.8倍。同时,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分离,大量禽畜粪便无法还田,只能被倒入水中。由此种种,我国的农业面源污染日益严峻。

     而在污水更为集中的城市,水污染来源则有生活和工业两大来源。生活污水主要包括“灰黑”两水,对应污染物分别指向盥洗物和排泄物。其中,由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盥洗用品以及厨房清洁用品等含有大量化学元素,一旦下渗,会对地下水造成巨大污染,处理难度和风险都十分之大。

     工业废水的来源则复杂得多,行业不同,污水中所携带的污染物也各有差异,大体上可以分为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等几类。

     目前,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相对常规化,我国的城镇污水处理率已经超过70%。然而工业污染,却一直是个“老大难”。虽说环评标准严格,但是在巨大的经济利益之下,往往是地方政府和化工企业同气连枝,偷排事件屡禁不止、常有发生。

     例如,今年1月的龙江河镉污染事件,是由沿河一家材料厂和一家矿业公司的冶化厂将大量高浓度重金属废水废渣非法排入水源所致。3月爆出的山西汾阳文峪河污染事件则缘起上游的一家化肥公司非法排污。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面对来势汹涌的各类污染,已然脆弱的中国水体环境似乎并无多大招架之力。

     争议与争议背后

     同样脆弱的,还有国人面对水污染的承受能力。

     每当水污染事件出现,网络上总是不乏偏激论调。2月底3月初,武汉自来水现异味,微博上立刻出现对应的热搜话题,网民反应一度激烈。而面对官方给出的调查结果,买账的并不多——政府的公信力在这一刻显得分外孱弱。

     就连一些数据和标准的公布,很多时候也成为众矢之的。《2010年全国水环境质量状况》发布之初,许多人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76.5%的合格率表示怀疑。

     争议出自于检测标准。有饮用水专家指出,此数据是基于将Ⅲ类水质视为合格的饮用水源而得出的判断,但实际上,Ⅲ类水体中的COD[2]含量已达4至6毫克每升,常规水处理工艺最多只能处理数值在4毫克/升以内的水,超过此限则很难达标——因此,Ⅲ类水体不应该被算作合格的饮用水水源。

     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不少专家预测:中国城市水源地真正合格的比例大约在50%左右。

     对于这一点,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戴晓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争议不是他关注的重点,他更关注争议背后的严峻现实。

     “无论是50%还是70%,这个数字都足以反映我国水污染严峻的现状,”戴晓虎说。“水源地的水质直接关系着公众的饮水安全和生命健康,而当下最重要的是怎么把这个数字尽快地提升起来。”他进一步补充。

     “而一个环保标准的确立,跟面临的污染状况、水资源利用情况等都是息息相关的。(设定的标准)应该是切合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的,是当下的工艺和技术能够达到的。”面对标准问题,戴晓虎显然是行动派:“标准设立的目的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能起到约束相关主体行为的作用,所以一定要考虑可执行力,不一定是定得越高(严格)越好。”

     戴晓虎认为,要保证公众的饮水安全,最根本的办法应该是强制性地实现对水源地的保护。“这是最直接的。”

     但水源地的环境回归可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从短期着眼,一些城市开始设法在自来水厂里下功夫,各种深度处理工艺陆续上马——利用活性炭、臭氧或者膜技术对水进行深度处理,能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元素,进一步提高出厂水质。

     但深度处理工艺的普及率还很低。有数据表明,中国上马深度水处理工艺的水厂比例仅在3%左右。

     “这涉及到投资改造的问题,有许多硬性成本,”戴晓虎解释:“一些沿海相对发达的大城市(的水厂)才有这样的经济技术条件。”

     水价还有提升的空间

     戴晓虎认为,水厂改造也好,水环境的治理保护也罢,并不全是政府的事儿,公众也应有其责任。“水是一种资源,还是一种你在家里拧开水龙头就能使用的资源。”戴晓虎言语中有几分期望:“它理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现实中,水被普通公民集中关注往往只出现在污染事件发生的时候。日常生活里,水的命运大抵不过被习惯性忽视。

     “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加深大家对水资源的认识,提高公众对水资源保护的参与度。”戴晓虎说。

     经济杠杆无疑是最好的调节方式。

     “我国的水价偏低,尚未形成良好的价格机制,”戴晓虎表示,“现在的水价只能覆盖水的处理价格,并没有包括水作为一种资源的价格。”这直接导致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许多供水企业也因水价过低无法盈利,设备工艺更新受阻。长线上看,良好价格机制的缺位也为污水处理的广度和深度埋下隐忧。

     “你可以算一笔账,你每个月花多少钱去买啤酒饮料,而你水费单上的钱又是多少。”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我国水价各地均有不同。港澳地区水价较高,在4元以上,上海各区均在2.7元上下,而北京则在2009年已经上涨到4块钱。更多的地方,仍在2元到3元之间徘徊。

     对比国外——德国的水价折合人民币大概是50元每吨,新加坡的单位水价换算成人民币也是十几块。即使把消费指数考虑进去,我国的水价也的确还有上升空间。

     近年来,各地也陆续有涨价之声,但坊间却多有抱怨。“这跟我们自古以来是个农业大国有关。”戴晓虎说,以往在农村,水在井里、河里,拉一桶就有了,水费的概念相对较弱。但今时不同往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自来水早已普及。“水龙头一打开,就有了处理过的饮用水——这都是有成本的。”

     尽管相关部门给涨水价贴上“保护环境”、“接轨国际”等标签,可是,这还是阻止不了人们心里犯些小嘀咕:凭什么又得让我多花钱去买呢?

     [1]水华,是指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种表现。

     [2]化学需氧量(COD)往往作为衡量水中有机物质含量多少的指标。化学需氧量越大,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戴晓虎,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环境工程工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城市污染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在环境工程、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资源化、节能减排等领域做出了诸多开创性成果,在德期间,主持多项德国科技部重大水处理项目;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和专业报告。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