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一扒:中国学术界的两大悬案
2016/12/1 千人智库

    

     导语

     今年的中国学术界有一悬案持续了半年之久,那就是韩春雨事件,从5月至今,韩春雨是否设计到学术造假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实在是悬之又悬,这不禁让小编想起去年的张生家事件,这就不得扒一扒学术界的这两大悬案了。

    

     1张生家事件

     2015年9月14日,《科学通报》(英文版)发表了一篇关于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方面的论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学术带头人(PI)张生家。

     论文刊出,即在同行学术圈内引发争论。质疑方认为,张生家与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谢灿存在事实上的合作关系,张生家论文中提及的磁蛋白基因正是由谢灿 实验室发现的,而谢灿等人的相关研究论文已投递《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并正在审稿过程中,因此张生家“提前”发表的论文有 “抢发”他人成果的嫌疑。清华北大于论文发表当晚联合要求《科学通报》撤稿。

     而就在此前的8月22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谢灿对外公开了一封《关于清华大学张生家与北京大学谢灿关于磁感应受体蛋白项目合作中违背学术道德行为的情况说明》,请求两校立即启动调查阻止张生家投稿。

     谢灿认为,张生家以合作的名义,拿走自己鉴定的基因、抗体,然后撕毁全部协议,抢发论文,违背了学术道德。

     张生家则坚称,自己和谢灿的研究完全是两个领域,违背约定提前发文章属于“正当防卫”的无奈之举。

     10月15日,论文发表一个月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以张生家作为“学术不端”分子的惨败而暂时告一段落。清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聘了张生家,但最终的详细调查结果却没有对大众公开。而张生家声称,最终的调查结果表明他并无过错。之后各方在媒体上又爆出了大量的资料,小编就不在此文中列举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行搜索。虽然张已人走,但其“茶”还未凉,这个已经具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学术不端”事件依然在学术界留下了一个大大的疑问。各方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堪称学术界的“罗生门”。

     2韩春雨事件

     2016年5月2日,韩春雨团队关于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表,引发国内外、圈内外高度关注,他的研究成果也被称为是“诺贝尔奖级别”。

     但在论文发表没多久后,国内外的多位科学家纷纷表示无法重复韩春雨实验结果,怀疑韩春雨有学术造假之嫌,韩春雨则多次回应,自己的实验没有问题,别人重复不了,细胞污染的可能最大,并称已有实验室重复出结果,但始终没有透露实验室的名字。

     然而到目前为止,韩春雨依然无法自证清白,他称这期间实验室承受了太多的风波,实验材料被毁,无法快速的重复出自己的结果。

     这个在学术界纷扰半年的谜题,至今依然无法揭晓谜底。

     3两大悬案之异同

     相同点:都涉及到学术不端。

     不同点:

     张生家的论文研究成果没有争议,是可行的,但是这个研究成果究竟应该给谁,却是一件无法定论的事情,双方各执一词,且都提供了对己方有利的大量“证据”。

     韩春雨的论文发表后,国内外的多名科学家均无法重复出,并且给出了详细的细节。韩春雨多次声称可以重复,却不愿公布细节。不管结果如何,至少韩春雨在5月份发表的论文是不完整的,真相究竟如何也只能留待日后了。

     4小编说

     这两大悬案真相如何,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但学术界应该少一些学术不端事件,近年来我国学术不端事件愈演愈烈,在国际上已经丢尽了脸面,小编认为相关部门应该加大严查力度,加大惩罚力度,而科学家们也应该严格自律,做科研,诚信为本,让学术不端事件不再在科研圈中出现。

     本文系生物360原创,欢迎转发分享,媒体转载需标明来源,如需获取授权,请留言联系小编。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