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窗放入大江来——我国“千人计划”成就斐然
2017/11/30 千人智库

    

     导读

     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

     转载自大国人才(ID:daguorencai)

     记者:李向光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中央党校大有书局翻阅党史党章

     《中国人才》记者 李向光 摄影报道

     2008年以来,我国共分13批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7000余人,在国家“千人计划”的引领和带动下,各地引进高层次人才、留学人才5.39万人。截至2016年底,我国累计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到265万人,其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回国的占到70%以上。

     “走,到中国去!”“回到祖国去!”正在成为这个“地球村”新的时尚,中国正在成为世界人才纷至沓来、竞相创新创业的热土。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潘建伟(右)两会期间在科技界代表团参加讨论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让更多千里马竞相奔腾

     9月9日,被誉为“中国诺贝尔奖”的“2017年未来科学大奖”名单正式出炉。清华大学教授、结构生物学家施一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通信卫星“墨子号”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北京大学教授许晨阳,分别获得“生命科学奖”“物质科学奖”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每位获奖者将获得100万美元的奖励。而这三位获奖者有着一个共同的“标识”——国家“千人计划”专家。

     邦之兴,由得人。回首千年前盛唐时节,难以计数的外国使节、留学生、科学家、艺术家和商人云集长安,唐朝因开放包容而广纳天下英才,也因广纳天下英才而走向兴盛。回望新中国成立以来,也正是因为有了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这样一尊尊国之重器、一位位科学巨匠,才在重要历史节点、关键科技领域,让中国人的腰板挺得更直,道路越走越宽。

     历史是一面镜子,既辉映过去也照亮未来。从“李约瑟之问”到“钱学森之问”,再到“诺贝尔奖之问”,多年来,跨越时空的追问,直抵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核心: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尖子人才稀缺。

     审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通过招商引资、购买设备、市场交换技术等方式,只能引进一般性的技术。而引进国外高端人才,通过人才之间的交融与互鉴,推动形成创新思维和创新文化,成为掌握国际先进技术的重要途径。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探讨国家人才政策

     “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我们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以更大力度推进‘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留学人员回到祖国有用武之地,留在国外有报国之门。我们热诚欢迎更多留学人员回国工作、为国服务。”

     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站在历史又一新的起点,向天下英才发出的深切召唤和诚挚邀请。广开进贤之路的集结号,声动四海;广纳天下英才的中国风,吹遍全球!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加大国家“千人计划”推进力度,共引进4300余名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文化艺术等领域海外高层次人才,占国家“千人计划”实施以来引进人才总数的60%。

     在国家“千人计划”引领下,各地各部门实施各具特色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了一批又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北京启动“海聚工程”,浙江开展省级“千人计划”,江苏实施“双创计划”,广东推行“珠江人才计划”,重庆启动“百人计划”。这些引才计划与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等部委引才计划一起,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相互衔接的海外引才大格局。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大量学有所成的留学人才回国报效祖国,广袤的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勃勃生机。

     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浙江宁波江丰集团姚力军正在介绍自己的靶材新产品

     “2010年3月,我从美国一家世界五百强公司辞职,第三天就踏上了回国的旅途,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重新出发!”谈到为什么回国圆梦,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爱博诺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江冰满怀感慨。13年前,他奔着“美国梦”一路经过托福、GRE考试、申请奖学金、签证等一道道关口,踏上了美国的求学之路。其后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后研究、找到工作、买上房子、组建家庭。事业有成,生活幸福,但自己始终为错过“中国梦”这千年一遇的发展机会而遗憾。

     “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富强了,个人才会好。只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富强紧密结合在一起,人生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解江冰说。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研修班上专家们认真听课做笔记

     同样,2013年回国的“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生导师鲍捷归来时也没有太多纠结。他觉得,中国能够给科学家提供更大的舞台,他更喜欢国内的科研氛围“我们国家对科研的投入,包括技术的转化、产业化投入的力度都很大。希望我的研究在中国土壤里成长起来,这对于我的价值远远比在美国要大。”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各类人才提供了日益广阔的舞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才工作高举改革创新的大旗,制定“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方针,实施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留学人才回国政策。人才发展环境日益优化,吸引海外人才“磁铁效应”不断增强。

     ——2013年,出境入境管理法及配套法规中专设人才签证类别并正式启用;

     ——2015年,国家外专局会同外交部、公安部、人社部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完善外国专家短期来华相关办理程序的通知》,为外国人才来华工作提供便利;

     ——2016年,酝酿多时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正式出台,树立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充分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主动参与国际人才竞争,完善更加开放、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机制,不唯地域引进人才,不求所有开发人才,不拘一格用好人才,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流得动、用得好;

     ——2017年,启动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向世界释放出中国引才引智、招贤纳士的积极信号……

     为营造留学回国人员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我国着力健全留学人员回国服务体系,人社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8部门积极行动,努力破解留学回国人员永居落户、开户融资等难题,并通过推动建设创业园大力支持留学人员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347家,入园企业超过2.7万家,7.9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内创业。

     全球最活跃的经济、优惠的政策、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双创”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接的平台,正吸引越来越多世界人才、海外学子追梦中国。

     有专家预测,未来5年,我国将迎来人才“进大于出”的历史拐点,我国将从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国转变为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成为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世界著名化学生物传感器专家张学记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创新驱动发展,人才引领未来

     有统计显示,目前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中,超过七成是海归人才,大量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也出自其中。8月18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显示,在40个参评国家中,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比上年提升了1位,位居第17位。

     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谁能培养和吸收更多优秀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主导权。

     2015年是首批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值得欣喜和庆幸的一年。这一年他捧得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证书,其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荣获我国自然科学领域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与此同时,他的这项研究成果被列在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年度突破之首。潘建伟就是在2008年受祖国人才政策感召,毅然放弃在德国海德堡大学的教职工作回到祖国,开展量子通信领域研究。

    

     2016年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上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论坛现场

     《自然》杂志这样评价他:“潘建伟团队,使中国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在量子通信领域,由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将领先于欧洲和北美。

     而潘建伟只是众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和无数留学归国人才的一个缩影,还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王中林荣获2016美国SURA杰出科学家奖、丁列明的盐酸埃克替尼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鲍捷研制出微型量子点光谱仪、张首晟当选2015年美国科学院院士、熊宇杰发明光驱动有机反应金属催化剂、陈永胜发现世界首个“光驱动”新材料、徐华强解析阻遏蛋白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蔡蔚攻克电动汽车的“大脑和心脏”、赵立东取得热电能源材料研究重大突破……

     从神舟系列遨游太空,到嫦娥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从取得第四代核电技术重大成果,到高温超导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取得突破;从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建成使用到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从使用中国自主研发芯片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多次刷新世界纪录到国产首架大飞机C919试飞成功……

     一批批海归人才前赴后继,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一些领域逐步从世界科技的“跟跑者”跃升为“并跑者”“领跑者”。而这些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赢得社会广泛赞誉的“千人计划”专家、海归人才被无比荣光地称为英才汇聚、与梦同行、星光闪耀、硕果累累的“中国梦之队”。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一支门类齐全、梯次合理、素质优良的海外人才大军,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加速赶超,砥砺前行!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