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哲南与庄小威, 两位华裔女科学家的镜像人生
2019/2/16 8:30:00fela 千人智库

    

     导读一个人的成功,多大程度上是与她/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关。

     转载自美国留学妈妈圈(ID:usamamaquan)

    

     鲍哲南,美国工程院院士,被《自然》杂志评为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入选全球顶尖100材料科学家名人堂榜单,最近升任为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

     庄小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34岁就成为哈佛大学物理系和化学及化学生物系双聘教授,最近斩获素有科学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

     这两位女性科学家的成长有什么共性?给我们哪些启发?

     斯坦福大学迎来首位华人女“院长”(确切地说是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School of Engineering下属的化学工程系Department of ChemicalEngineering的系主任Department Chair),名曰鲍哲南,又是一位让人钦羡不已的科学家,众多家长望子成龙的榜样。

    

     鲍哲南

     我之前写过很多华人科学家的文章,多偏重于从教育的角度来探究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个体经历,希望能够找到对我们这些普通父母有所启发的观点。

     这次,在梳理过鲍哲南的经历后,我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她与另一位蜚声国际的杰出华人女科学家庄小威有着惊人相似的经历:如有雷同,或许没那么巧合。

     01

     一个人的成功,多大程度上是与她/他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相关。

     鲍哲南,江苏南京人,生于1970年。庄小威,江苏如皋人,生于1972年。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南方相对北方更富庶,自古以来也更重视教育,而这一点在江浙一带尤甚。人杰地灵的六朝古都南京自不必说,如皋,在1991年前仍然是隶属于江苏省南通市的一个县,也同样以重视教育闻名。

     比如我曾经写过的美国警界华裔第一高官李昌钰,享誉全球的“神探”,曾经担任康涅狄格州警政厅厅长一职,就是江苏如皋人。而这一切都得益于他的母亲王岸佛,在中年丧夫家道中落的情况下,她独自抚养十三个子女,无论生活多么艰难,都要求孩子们要多读书。她的十三个子女全部获得博士学位,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

     70后这一代人,小时候赶上了文革之后的教育复兴,上大学又恰逢90年代初的出国热,把握住时机奋力拼搏的现在都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鲍哲南和庄小威就是如此。

     1987年,鲍哲南考入了南京大学。1987年,庄小威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0年,鲍哲南移民到美国。1991年,庄小威前往美国攻读博士学位。

     02

     美国教育部曾开展过一个叫做“童年早期的纵向研究”(Early ChildhoodLongitudinal Study)的项目,通过对2万多名儿童长期的观察和统计,得出了让某些家长很沮丧的结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对孩子的学业表现更重要。

    

     鲍哲南全家福

     鲍哲南的父母都是南京大学教授,父亲鲍西茂是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母亲陈慧兰是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是他们将鲍哲南引向了通往科学的道路。母亲陈慧兰曾在1985年至1986年期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也成为了后来鲍哲南大三就与姐姐一起移民美国进而继续专攻化学的缘起。

    

     庄小威全家福

     庄小威的父母都是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父亲庄礼贤是空气动力学家,曾著有《流体力学》一书,母亲朱仁芝专攻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他们在科研中持久旺盛的好奇心和自得其乐的满足感激发了庄小威对科学的兴趣。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庄小威五岁之前都没有在父母身边,也没上过幼儿园,但这并没有妨碍她后来成长为杰出的科学家。

     03

     鲍哲南的少年时光是在南京的金陵中学度过的。

     金陵中学创建于1888年,当时为汇文书院,是美国基督教在华创建的教会学校。后历经世事变迁,成为了如今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及全国百强中学的金陵中学。在金陵中学12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走出了26位两院院士,陶行知、吴仲华、吴敬琏、厉以宁、田刚、傅新元、高行健、柯象峰、宗白华、程千帆等都是校友中的杰出代表。

     1987年,鲍哲南考进了父母任教的南京大学,接受本科阶段的化学基础课程学习。凭借着在实验课上的出色表现,鲍哲南在大二暑期时就进入了薛奇教授的实验室。薛教授的实验室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是高分子复合材料。

    

     鲍哲南在金陵中学与同学合影,居中为鲍哲南

     1985年,庄小威转入离家较近的苏州中学科大预备班。

     苏州中学的历史要追溯到1035年北宋时期由范仲淹创办的苏州州学。建国初,苏州中学高中部与东吴大学附属中学合并,成为教育部确定的全国首批二十四所重点中学之一,目前是国家级示范高中及全国百强中学。

     据不完全统计,苏中学子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38名,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有4人。叶圣陶、顾颉刚、李政道、吴健雄、钱伟长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庄小威回到母校苏州中学与学弟学妹交流

     1987年,15岁的庄小威以高考600多分的状元成绩进入了中科大少年班。

     即便是在云集全国“神童”的中科大少年班里,庄小威也仍然是佼佼者。对科学的好奇和热爱让她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知识,这也为她后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采访中,庄小威曾明确表达对少年班的高度认可,“最大好处是很自由,想学什么课就学什么课,完全凭自己的兴趣学,这种自由的选课方式养成了我没有太多局限性的思维方式。”

     04

     如果说本科阶段主要看重学校的氛围和资源,那么研究生期间导师对学生的科研事业几乎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幸运的是,鲍哲南和庄小威都遇到了杰出的科研引路人。

     1991年,鲍哲南被芝加哥大学破格录取,她的博士导师是华裔高分子化学家于鲁平。

     于鲁平,本科和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后赴美国南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自1991年起在芝加哥大学担任化学系教授,主攻方向是聚合物材料化学,属于化学与材料科学的交叉学科。

     在谈及导师时,鲍哲南说:“是于鲁平教授将我引入科学的殿堂,在这里,我得到了一个科学工作者应有的基本训练,使我具有了独立研究的能力。”正是在芝加哥大学,她有机会了解不同学科前沿领域的发展,并确立了交叉学科研究的科研方向。

     1991年,庄小威前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继续深造,师从物理学家沈元壤教授。

    

     沈元壤教授

     沈元壤,出生于上海,后在台湾大学、斯坦福大学及哈佛大学分别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在哈佛期间师从诺贝尔奖获得者Nicolaas Bloembergen。1964年起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升任物理系教授。90年代,沈元壤教授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96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除了沈元壤讲授,庄小威科研道路的一个重大转折还来自于另一位知名的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能源部部长朱棣文。博士毕业时,庄小威曾得到过其它大学的教职,但庄小威决定沉下心来,在斯坦福大学跟随朱棣文教授进行博士后研究,从此转向了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交叉研究,由此也开启了她后来同样诺贝尔奖级别的科研生涯。

    

     庄小威与朱棣文教授合影

     05

     在如此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我们现在才有了这样两位蜚声国际的华人女科学家。

     鲍哲南,美国工程院院士,被《自然》杂志评为对全球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入选全球顶尖100材料科学家名人堂榜单,最近升任为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

     庄小威,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获得麦克阿瑟基金会的“天才奖”,34岁就成为哈佛大学物理系和化学及化学生物系双聘教授,最近斩获素有科学界奥斯卡奖之称的“科学突破奖”。

     她们在美国斯坦福和哈佛这两所世界级顶尖大学中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做着自己感兴趣并能造福人类的科研工作,同时还收获了无数外界的尊敬和认可,也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年轻的科研人。然而,就是这样两个高度雷同的“镜像人生”,却向我们展示出教育颇为残酷的一面。

     阶层固化通过教育的分流会越来越严重。70后的鲍哲南和庄小威尚且如此,80后90后乃至00后也已经全面感受到了来自教育的碾压。

     就像2017年北京文科高考状元熊轩昂的一番话,“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你像我这种,属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衣食无忧,家长也都是知识分子,而且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资源上享受到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所完全享受不到的,这种东西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捷径。”熊轩昂的父母都是外交官,从小就对他的学习习惯和性格培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在一个稳定发展的和平年代,阶层固化在所难免,欧美发达国家也是一样,而我们对此也并非无计可施。下面这碗鸡汤与君共勉:

     1.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我们在严格要求子女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提升自己,要知道“虎妈”自己可是耶鲁大学法学院的教授。

     2.平常心对待孩子的成长。当子女没有“跨越阶层”成龙成凤时,不要苛求,毕竟自己都没做到的事,我们没那么大脸强求孩子做到。

     3. 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终将归于平庸,父母自己如是,孩子亦然。做一个乐观向上温暖善良的平凡人不失为一种幸福,接纳这一点也是大智慧。

     感谢作者的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注: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千人智库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