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文重发】孙立平:蹂躏道德现象
2018/3/16 孙立平社会观察

     【本文写于20多年前,看看还不算过时,重发一下】

     与一般的“道德滑坡”现象相比,在今天我们的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种更为值得重视的现象,这就是一些人似乎在故意破坏道德,好像专门和道德过不去。

     我们可以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蹂躏道德”现象。我这里所说的“蹂躏道德”是指的这样的一种现象:故意将社会中的某些道德规范加以违反、嘲笑和奚落:将违反道德的言语和举动做得故意张扬,以引人注目;对符合道德的现象故意加以嘲弄和羞辱,以表明自己与道德的势不两立;在文学作品中,充满着对道德的挑战,高雅的文人与街头的小痞子一样表现出对道德的不屑,等等。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还在将道德作为一种有力的武器加以使用,最终一定是将你自己弄得荒唐可笑;而违反或蹂躏道德,似乎成为一种潇洒的生活方式和人生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至少有相当的一部分的人们是在将这种对道德的违反、嘲笑和奚落视为一种精神的享受和快乐的源泉。

     一般地说,这种现象具有一种道德反叛的含义,是对一种已经过了时的道德的反叛。许多西方国家在经历急剧的社会变迁的时候,都曾发生过类似的现象。嘻皮士、性解放、吸毒,这都是伴随着这样的一个时代而来的。

     因此,如果用这个思路来解释目前我们生活中存在的“蹂躏道德”现象,似乎也说得通,因为中国也在走着朝向现代化的道路。但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发现,这种解释未免失之简单。因为目前我国的情况毕竟与西方有很大的不同,类似的现象发生的背景有着截然的区别。

     毫无疑问,价值的多元化,急剧变迁时期的“道德失范”,是非标准的模糊,失衡的心态,都可以用来解释中国大陆现有的道德混乱状态;拜金主义、物质崇拜,两极分化,更是难辞其咎。但问题是,缺少道德就缺少道德好了,为什么非得把道德蹂躏一番?为什么非得把道德弄得像一个阶级敌人似的?好像不把道德戏弄一番,心里就不痛快。

     其实,道德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有时它很硬、很强,似乎比法律还起作用,还有力量。正因为如此,赫胥黎说过这样的一句有名的话:人们所真正害怕的不是法律,而是别人的议论。但在有的时候,道德又很弱,像一个孤独无助的存在。

     有时我们通过社会中的一些痼疾看看塑造着这些痼疾的人的时候,就可以看到这时候的道德是多么地不起作用。但不管怎样说,我还是不相信人们和道德这个东西有结下了几辈子的冤仇,必欲羞辱之而后快,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我也不相信今天的人心已经坏到了如此的地步,以至于不但要违反道德,而且还要消灭道德。

     其实,有时候,道德也许只是一个无辜的被蹂躏的对象,是种种的历史的与现实的因素赋予了它以悲剧性的命运。 “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其中往往有些许虚假的成分在里边,甚或有些色厉内荏。一部分道德蹂躏者,表面上理直气壮,但内心里也许充满了焦虑和紧张,充满了软弱和空虚。他们知道自己的不利地位,知道自己的不堪一击,于是,只能是主动出击,“我是个坏蛋”,“别把我当人”。

     自己将自己骂够了,你如果再用道德来谴责我,不但有些荒唐可笑,还可能抬举了我;要么是大家一起下水,罪名共同分享,谴责大家分摊,既然法不责众,道德也就无法把大家怎样。在这种情况下,被蹂躏的道德给蹂躏者提供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安慰。

     说道德是无辜的,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它有时实际上是一个“替罪羊”。道德的悲剧性的命运也许就在这里。

     稍为分析一下,人们就可以明白,对道德的羞辱,有时更多地是来自小人物。他们往往是社会中最无权无势的一群,他们在社会中占不到便宜,往往只是扮演吃亏的角色。大人物们一般是用不着同道德作对的,因为道德约束不了他们,道德更很少对他们不利;甚至,有时候他们比小人物还需要道德,当然是需要别人遵守道德。因为他们那平静而高质量的生活更怕非道德行为的打扰。

     而小人物们的情况则不然。当社会中的公平与正义被破坏的时候,道德便处于相当尴尬的境地。当道德无力维护公平和正义的时候,它在小人物的面前总是不那么理直气壮,就像一个把饭做糊了的小媳妇一样;而小人物将它拿来作为替代性的发泄对象,又相当方便而容易,因为它很弱。

     于是,人们就看到了这样的一种情形:没有力量的人们就找到了同样没有力量的发泄对象。相反,在公平与正义能够基本上得到维护的时候,道德的力量也会强大起来。

     每期一图

    

     2015年摄于川西。

     原创文章开通赞赏功能。下面的二维码是苹果的须扫描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孙立平社会观察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