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评 | 中国的菜价被低估了,你怎么看?
2016/10/26 价值线

    

     来源| 王志安(个人公号:ID QQ622007987)

     作者|王志安

     编辑| 价值线 小精

     我知道现在城里人都在抱怨蔬菜的价格贵,翻翻过去十年物价的涨幅,蔬菜上涨的幅度的确不低,但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句相当刺耳的话:中国的蔬菜价格不但不高,反而是被低估了。未来数年,蔬菜的价格还将继续上涨。涨幅将超过物价平均上涨的幅度。

     不信?那你到各地的餐馆看看,据统计,中国人宴席上的饮食,至少有三分之一被倒掉。这固然和传统文化,公款消费有关,但不可否认,也和菜价过低有关。从经济学上讲,什么资源的价格被低估,就会必定被滥用。不用奇怪人们一边抱怨价格贵,一边点一桌子菜吃不完倒掉。因为人们的观念虽然形形色色,但人们的行为却惊人的一致,但只有人的行为,才代表其真实的价值观。

     如果去农村看看大多数农民的生活,很多人一定心有不忍。两年前我去云南,那里的农民种植反季节土豆,虽然这算是收益比较高的项目,但赶上好的年景,辛苦一年下来每亩地也就两千块的纯利润。如果种水稻,每亩地只有200块的收益。要说,那些抱怨菜价高的人,也不好意思说农民的收入不该增长,他们经过“研究”发现,菜价这些年虽然在上涨,但农民的收入却提升较慢,在菜价的价值分配表上,农民的分配占比很低,多数都被所谓的中间环节赚去了。

     现实的数字似乎也支持这个结论,零售价3元的蔬菜,在田间地头的收购价,常常只有几毛钱。尤其是当蔬菜运进城之后,到市民家之前的最后一公里的批零环节,加价甚大。但这说明什么?说明中间环节盘剥了农民,坑害了市民?说明钱都让菜贩赚去了?说明最后一公里加价不合理?非也。恰恰相反,从农民的田间地头到城里菜市场的所有中间环节,都是在帮助市民努力降低菜价的伙伴,如果没有这些中间环节,菜价只能更贵,而不是更便宜。

     举个例子,假如茄子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的价格是两块钱,最终的零售价是四元,相比于让他们去新发地买菜而言,从菜贩手中买菜依然是合算的。否则,零售市场根本就不会存在,市民只会去新发地去买菜。市民之所以愿意花四块钱在家门口买菜也不愿意去新发地,是因为城市提供了太多的赚钱机会,在家门口买菜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去赚更多的钱。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所有中间商只有节约了交易费用才可能生存,这是个基本常识。

     事实上,政府早在几年前就开通了高速公路的绿色通道,运蔬菜的车完全不收费,而媒体的调查也显示,从产地的收购商,到运输商,再到城里的一二级批发商,零售商,基本都是微利行业,根本谈不上什么暴利。但是,即便如此,亦不能否认在蔬菜的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上,农民赚的相对较少。为什么?刨去农民种植的盲目性导致的议价能力差的原因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价格。蔬菜种植和粮食不太一样,很难大面积集约生产,是个标准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越靠近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价格越倾向城市定价,越靠近乡村,劳动力越倾向本地定价。因此,劳动力流动越自由,制度壁垒越小,劳动力的区域定价差就会越小。反之,就会越大。

     改革开放之前,农民完全被禁锢在自己的土地上,他们的劳动力不能按照市场的真是需求定价,长期以来都被严重低估了,近三十年,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因素越来越少,但农民随意进城定居仍然面对一些制度壁垒,如果流动完全自由,菜价必定大涨,道理就在这儿。

     另一个原因在土地。一块土地,用来种菜就不能用来养鱼,用来养鱼就不能用来盖房子,目前中国城乡之间的土地制度依然是二元的,农地不可用来城市建设,但问题是,靠近城市的土地,如果用来盖房子出售,收益要远高于种菜。这也是一种制度歧视。它相当于剥夺了土地的主人自发选择的机会,只能在特定的用途之间做权衡,假如彻底废除农地用途管制,土地成本将会跃升。最终,这些都将反应在菜价上。所谓制度的公正有价格,就是指着这个。

     由此可见,如果说在蔬菜定价方面存在所谓的“剥削”,不是中间商对农民存在盘剥,而是城里人借助制度的不平等对乡下人的压榨。许多人还把这种压榨看做是一种天经地义,他们把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不合理定价当做了“正常”。甚至进一步认为,谁要是主张菜价上涨,就是妨碍民生。但其实,过去的那种“正常”并不正常。它是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为基础,以农民被禁锢在土地上为代价,以城市对农民的歧视为土壤,方才得以维持的低价。这是赤裸裸的剥削。

     这种制度性的歧视必须改变,也正在改变。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渐开放,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农民将逐渐拥有和城里人一样多的选择机会,如果种菜不赚钱,他们就会去做快递员,保安,生产线的上工人。供需调整之际,整个农产品的价格,必定会努力追赶,渐趋回归正常定价。直到有一天,城里人也会有人移民乡村去种菜,人口的流动不再单向,这种压榨才最终消失。所以,菜价必定上涨,这是自由指引的方向。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支持迁徙自由,给农民工市民待遇,就请坦然接受菜价的合理回归。但如果你不支持菜价上涨,还说自己支持迁徙自由,这就是虚伪的矫情。任何制度都有定价,公正的制度,也需要大家通过价格来购买。反过来,政府如果想要提高农民在蔬菜供应价值链上的分配比例,通过打压中间商,降低过程费用的方式完全无效。办法只有一个:给农民更多的自由。给他们择业,迁徙的自由,给他们等同市民的社会保障。放开更多的管制,将开发土地的权利交给农民,将蔬菜的价格交给市场。

     也许有人会问,假如真如笔者所言,蔬菜价格长期上涨,城市低收入的贫民怎么办?很简单,真有市民吃不起菜,由低保制度保障。可以给他们发放食品券,这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是,不能用压制菜价的方式给城市居民实行普遍补贴。这不合理。城市居民比农民平均收入更高,赚钱机会更多,还要求乡下的农民给市民补贴,这不是民生,这是恶政。

     相关阅读:

     来源|不执著财经

     作者|张平

    

     美国商品的价格真的是如此便宜吗?

     其实,普通美国民众的平均月薪在3500至5000美元之间,而美国的农产品价格却便宜得惊人,橙子才4角9分钱一磅。

     猪肉牛肉的价格也比中国内地的价格便宜,比如最好的猪肉,也不过三、四元一斤,上好的牛肉才4元多一斤。

     更让人惊叹的是,牛奶3美元/桶,难怪美国民众喝牛奶就像不要钱似的,再穷也吃得起。

    

     于是我们发现一个残酷的现实,就是美国人拿着中国人8倍左右的薪酬,却享受着比中国内地低得多的物价。

     除了超市里的农产品便宜之外,国内其他领域的物价也要比美国贵:在中国一个人吃一次肯德基起码30元人民币,两个人下次馆子最少120元,买条Levis牛仔裤400元,买辆最便宜的车最少35000元。

     而在美国,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馆子10美元,买条Levis牛仔裤只需20美元,买辆车至多30000美元(宝马)。

     更让国人感慨的是,在美国25-30万美元可以买套像样的别墅,而这些钱在国内的一二线城市最多就能买个小户型公房已属不错。

     现如今中美之间的物价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国人没有去过美国,自然无法切身感受到美国人的“高工资,低物价”的舒适生活。

     是什么原因造成中美两国物价之间存在着如此巨大原反差呢?

     首先,美国的农产品如此便宜,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方面美国对国际农产品拥有定价权。

     美国农产品除了自给自足之外,还大量出口国外。

     现如今美国不仅是世界科技、高端制造业的强国,更是农业大国。

     而中国玉米、大豆、小麦等农产品对外进口依赖度逐年递增,随着国际农产品价格在高位盘横,国内农产品价格自然低不下来。

    

     另一方面,美国早已实现现代化农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不到2%,却养活着3亿美国人。

     而中国农业虽然一直宣称粮食年年增产丰收,但中国农业迄今还停留着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农产品价格自然无法与具有高度现代化农业的美国相比。

     再者,中美国两国在税负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的税收主要在商品的流通环节征税,而在直接税环节征收较轻。

     先举个例子,中美两国在成品油价上的税负作下比较,中国流通环节的税负成本在整个成品油价格的35%,若再算上石油企业应缴纳的所得税、增值税,整个税负成本就超过零售价的50%。

     而在美国税负在成品油价格中占比仅为11%,正因为如此,中国的汽油价格大致要比美国贵16%-30%。

    

     此外,国外进口的商品由于税赋较重,也比国内贵了许多。

     据商务部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就国内外价差而言,进口手表、箱包、服装、酒、电子产品这5类商口若悬河20种进口品牌高档消费品,中国大陆市场平均价格比香港地区高出45%左右,比美国高出51%,比法国高出72%。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关还对海外进口的高档汽车等奢侈品征收高关税,这就使得同样品牌的奢侈品在国内价格远比国外贵得多。

     中国物价贵,劳动力却廉价,所以美国人才能享受物美价廉的商品?

     事实上,中国的税收主要在商品的流通环节中征税,在直接税环节征收较轻,在间接税领域采取重税赋则直接由国内消费者来买单。

     而在美国的税收主要侧重于直接税种,比如个调税、遗产税、房产税等征收,在商品流通环节的间接税方面税赋较轻。

     所以同样的商品,在美国的价格要比中国便宜得多。

    

     再次,美国早已将中低端制造业移向海外,于是中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加工厂,每年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家向美国输送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无形压低了美国的物价,换来了一大堆花花绿绿的美钞,然后再去购买美国国债(因其流通性强),无形中还支持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场景,一边是来自于新兴经济体的大量廉价商品的输入压低了美国物价,让美国民众地上了“高工资,低物价”的舒适生活。

     另一边,由于输出了大量的商品资源,就会造成像中国这样的主要商品输出国出现了国内相对应的商品和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低物价,中国高物价就一目了然了。

     最后,商品的流转主要靠公路运输,而美国的公路不收费。

     欧美国家建造高速公路都是中央政府或州县一级政府投资建设,很少向银行贷款,所以美国人完全可以一踩油门将商品送达目的地,于是商品在流转时的成本大大降低。

    

     而中国就不同了,中国的公路采用的是“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经营模式,现今高速公路债务余额已高达2.32万亿元。

     显然,拥有巨额债务的中国收费公路是不可能像美国公路那样全部免费的。

     据统计,现在公路收费占整个中国物流成本的三分之一,而这些支出最终都是要分摊到商品的价格上去的。

     当然,美国的商品总体上比中国便宜,但在涉及人工服务消费,美国就远比中国贵得多,在纽约如果去剪个头发则需要20-40美元,但在中国北京只需要几块钱人民币就够了。

     同样,北京发往全国各地的首都快递一般也就20元左右,要是在同城花个10块钱快递就很方便,但在纽约快递到别的城市起码需要10-20美元。

     所以,美国的人工服务价格高于中国,这也反衬出中国劳动力的总体价格急待提高。

     从中美两国物价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美国总体物价要比中国便宜,导致这样差距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不过,在人工服务、知识产权等方面,美国的价格要远比中国贵得多。

     为何我国劳动力价值总是上不去?

     中国的劳动力价值被长期低估,目前需要逐步提高,短期内中国要靠消费来拉动经济尚有难度。

    

     而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中国的知识产权并不受到尊重和保护,山寨、仿冒侵权现象层不出穷,这就会抑制国人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所以靠技术他新来驱动经济也恐难以如愿。

     所以内地劳动力价格被长期低估,以及对技术创新缺乏应有保护,这无疑是对未来中国经济腾飞构成重大隐患。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价值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