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京东,谁在假装体面?
2018/2/8 价值线

    

     来源|老斯基财经(ID:laosijicj)

     编辑|小精

    

     出生于江苏宿迁贫穷农村的刘强东,发家致富后,并没有忘记村里的乡亲。结婚的头一年,他遵照习俗,带着新媳妇回到了老家,除了拜年,还给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发了大红包,每人一万块钱。那一年,京东刚在纳斯达克上市,虽然被投资者看好,却仍旧亏损。

     京东的亏损,在业内是一个奇迹,11年连续亏损,数额越来越大,直到2016年,才通过调整会计准则实现盈利。

     有人看不下去了,苏宁老板张近东,近日就在股东会上开怼:京东有我们苏宁交税多吗?一家从来没有盈利,只有资本追捧的企业,正常吗?

    

     面对京东,张近东心里窝火,也属正常,作为曾经的家电连锁霸主,苏宁的市值,已经只有京东的五分之一了。

     急病用猛药,心急如焚的张近东,连出重招,入股万达,跟王健林合作搞线下;卖掉阿里股票,套现几十亿;现在,又要改名了,把听上去定位不清的“苏宁云商”,改成“苏宁易购”,整个集团向网店看齐。一切准备,就为了狠狠地跟京东干一架。

     苏宁想找京东干架,但京东的眼里,却满满的都是阿里。

    

     马云喜欢打太极,身材瘦弱,但架子端得好,有事没事从不发火。但无奈刘强东生猛,越追越急,马云也沉不住气了。

     近段时间以来,阿里一次又一次地对外辟谣。有污蔑湖畔大学是东林党的,有传言马云豪宅豪车有图有真相的,有传言马云站错风口被孤立的......就在上个月,又有传言说阿里要做挖矿平台推行虚拟货币,害得人家大半夜出来辟谣。

    

     虚拟货币这事,说到底就是“印钱”啊,小商小贩可以趁乱搞一把,但对于树大招风的马云,借他三个豹子胆......

     徐晓冬20秒打倒太极拳师雷雷,大获全胜,可惜他没能张狂几天,就被冰封了。原因呢?是他破坏了武术界的规矩。

     在一部《攻守道》中,马云打遍各路高手,得意洋洋之际,却被华山派出所轰了出来。

    

     练武不易,修道更难。身怀绝世武功的高手,如果被歪戴帽子的临时工一棍子电晕,毫无还手之力,想想是够憋屈的。

     马云的功力高深,自然非太极拳师雷雷可以比,但刘强东的生猛背后,会不会也藏着华山派出所呢?

    

     就在前几天,刘强东兴致勃勃地发了条微博,自夸京东为兄弟们缴纳五险一金60亿,如果通过劳务外包,一年可以多赚50亿。

    

     这么一条正能量的微博,却被阿里抓到了把柄。阿里首席市场官王帅转发了公关部的微博,怒怼刘强东,意思是京东给员工缴的太少了,还炫耀为员工提供宿舍。阿里不提供宿舍,因为阿里的员工都买得起房。

     明眼人一看就明白,这次阿里失算了。人家刘强东讲得很清楚,如果通过劳务外包,就能省出一大笔钱,但京东却把快递员统统纳入正式员工,提供不错的待遇,怎么说这都是善举。

     而阿里,作为网购的霸主,虽然跟快递小哥密不可分,却是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保持着高大上的形象。所以,京东马上回怼过去了,而且用一个实习生的名义,这是故意恶心人呢!堂堂阿里CMO,连一个实习生的常识都没有?

    

     阿里和京东,原本不是一个模式。阿里做的是平台,邀请商家入驻,招揽顾客上门,自己不卖货,买卖售后是商家和顾客间的事。而京东是搭个平台自己卖货,当然要负责全流程服务了。

     但野心是无止境的,做大了,有钱了,尤其是看到别家也做大了,就势必要涉足别家的地盘。于是,京东也做起了平台,引进其它商家做百货;阿里也开始卖货,超市生鲜统统上马。

    

     两家规模都日趋庞大,但正如阿里公关所说,阿里的员工少多了,阿里员工都能买上房,但恐怕不包括客服、售后、快递小哥,干这些活的,都是外包人员。

     庞大的阿里,仍然维持着互联网公司的逼格,高利润高估值,金领白领的出品地。而京东呢,由于汇集了10万基层员工,总是脱不开寒酸的形象。

     这就好比擅打太极的马云,一派仙风道骨;带着苏北口音的刘强东,话怎么说都不动听。体面,是需要供养的,一个体面人,后面可能要10个寒酸的人。

     劳务是否外包,是体面和寒酸的分界线。

    

     劳务外包,这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汇。虽然这个词从没登上热搜,却广泛流行于这片土地,处处开花,成了一项大家都知道但都不爱谈的创新成果。

     最近在某论坛上看到一篇热帖,山东一位机关单位合同工,32岁拿着2600的工资,没前途没地位,想走不敢走,想留又窝心。

    

     这位仁兄也是人才,勉强吃饱的一碗饭,捧了那么多年还拿不定主意,要向网友征询意见。大头本来觉得这就是个奇葩,但打听了一下,才发觉这是普遍现象。在体面的单位里,存在着大量的合同工、临时工,干着与正式工差不多的活,但待遇悬殊。

     大头是个单纯的人,所以就琢磨了,如果单位工作量大,人手不够,那为什么不召入更多的正式工,大家一视同仁地干活呢?

     答案很简单,没有编制,名额非常稀缺。但大头又不明白了,既然编制不够,那为什么不扩大编制呢?

     答案很经济,合同工便宜,养一个正式工,顶好几个合同工。但大头还有疑惑,这些单位都不缺钱,正式工干活效率更高,适当扩编,合理调配,不是更好?

     答案很神秘,其实也没有那么多活,就是正式人员需要体面,就把不够体面的活,交给合同工吧。但大头还是不明白,上面那位仁兄,虽是合同工,但工作也是写写稿子,也不累。据了解,大多数单位的合同工,也就是干点杂活,不累。

     答案很糟心,这年月,说不定什么时候冒出点麻烦,合同工,开除起来方便。

     于是,合同工成了宝贝,便宜,省事,方便,关键时刻,还能发挥重要作用。

     合同工的泛滥,暗藏着这个体面时代的寒酸。

    

     在单纯的大头看来,京东能做好,物流是关键;而物流能做好,快递小哥的正式工身份是关键。

     另一个例子是顺丰,去年初,顺丰在A股上市,掌门人王卫的身家暴涨,一度超过马云。顺丰也是一家充满正式工的公司,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人均月薪高达8169元,令同行侧目。

     王卫对员工很重视,当一位快递员在北京被掌掴时,一向低调的他马上站出来,给自家的快递员撑腰。而马云,更喜欢李连杰这样的名流和黄有龙这样的司机。

     气味不合,互不投机。去年八月份,顺丰跟阿里旗下的菜鸟物流撕了起来,旁观者刘强东迅速入列,力挺顺丰。在业内看来,上海出生香港长大的王卫,颇有大哥风范,举手投足,仿佛曾经的上海滩大佬杜月笙。

    

     (左边是王大哥)

     关于杜月笙的传说,随着时代变迁,一传再传,经久不灭。有人说杜月笙能当老大,是因为走通了上层的关系,霸占了资源。也有人说,杜月笙能坐稳老大,几十年不倒,是因为他处事公道,厚待兄弟,手下愿意为他卖命。

     大头是个单纯的人,只是觉得,如果快递小哥不能成为正式工,那么阿里的菜鸟物流,永远也赶不上京东。十年来,阿里不惜代价,花费重金,甚至联手苏宁,想把京东击垮,但没用啊,京东越来越壮,刘强东今年也去了达沃斯,跟马云一样。

    

     这一切的根子,也许在多年前就注定了。

     1995年,杭州一家电视台做了个测试,到马路上去撬井盖,看有没有人会站出来制止。那天唯一站出来的屌丝模样的青年,名叫马云。他骑车来回绕了好几圈,找不到警察,就指着他们说“给我抬回去”。

     马云一边说话,一边跨在自行车上随时准备逃跑。年轻的马云,有正义感,但懂得保护自己,不吃亏。

     差不多的时间,还在读大学的刘强东,靠写软件赚了一笔钱,买下了学校边的一家饭店。当了老板后,他召集起员工,提高他们的待遇,跟他们推心置腹,期待大家一起做好饭馆,共同致富。

     结果呢,因为收银员、大厨和采购人员合伙贪污,最后餐馆垮了,赔了个精光。年轻的刘强东,相信了别人,自己吃了大亏。

    

     这个世界,单纯的好人、坏人,也许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不一样的人。

     至于谁是体面人?谁能一直体面下去?请看官自酌吧。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价值线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