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见竟是这样产生的?——“定势效应”四宗罪
2018/1/10 明姬心理工作室

     本文约1900字,大约需要占用您5分钟左右。

    

     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和一位老人说话,这时一个小孩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问:孩子口中的那两个吵架的人和公安局长分别是什么关系?

     据说这一问题,在100名被试中只有两个人答对。后来,对一个三口之家问这个问题,父母都没有答对,但是孩子却很快说出了正确答案:“局长是个女的,吵架的一个是局长的丈夫,即孩子的爸爸;另一个是局长的爸爸,即孩子的姥爷。”面对如此简单的问题,为什么孩子表现的比成人更“聪明机智”呢?因为成年人的思维更多地受到“定势效应”的影响。

     “定势效应”可以影响思维

    

     所谓“定势效应”,是指人们过去的心理活动会对当下和未来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当下和未来的心理活动,也就是一种依赖既定想法、用“老眼光”来看待当前事物的现象。一个人在一定的环境中生活或工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思维模式,我们会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态度来接受或拒绝事物。

     一方面,“定势效应”有其存在的必要。这种用“老眼光”看待事物的心理倾向,可以帮助我们借助以往的经验,在处理某个问题或从事某项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从而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另一方面,“定势效应”又会让我们的思维陷入惯性操作,影响我们对他人(无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作出客观评价,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固化对事物的认知,导致产生自以为是、墨守成规的错觉或偏见。

     比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多年的生活经验容易让人有一种“公安局长是男的”的定势思维,如果按照这个假设去推理,自然找不到正确答案;而小孩恰恰缺少多年的生活经验,也就不会受到“定势效应”的思维限制,因此很快就找到了正确答案。

     “定势效应”可以改变评价

    

     俄国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向两组大学生出示了同一个人的照片。在出示照片之前,他告诉第一组大学生,照片上的人是个十恶不赦的罪犯;而告诉另一组大学生,此人是位著名的科学家。随后,包达列夫让两组大学生用文字描述照片上人的相貌。

     结果让人啼笑皆非,两组被试对同一张照片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描述。第一组大学生写道:深陷的双眼暴露出内心的仇恨,突出的下巴证明了他沿着犯罪的道路走到底的决心。而第二组被试写的却是: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了他在求知的道路上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实验说明,事先的人物介绍让两组被试先入为主,启动了头脑中固有的对罪犯(或科学家)的思维定势,所以影响了他们对于人物相貌的判断和描述。可见,在与陌生人接触形成最初印象时,我们受“定势效应”的影响非常明显。

    

     “定势效应”可以固化认知

    

     还记得那个寓言故事《疑邻偷斧》吗?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他就悄悄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谈举止,越看他越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无意中找到了自己丢失的斧头,回头再看邻居的儿子,却是怎么也不像一个偷斧贼了。

     寓言中的农夫就是受到了“定势效应”的左右,先假定邻居儿子是偷斧贼,然后就千方百计寻找蛛丝马迹去验证这个结论,直到最后找到斧子才改正了偏见。类似的情况,其实时常发生在我们周围。

     假设某天,你去参加一个朋友的婚礼,在婚礼上认识了两位新朋友,一位是律师,另一位是作家。尽管这两个新朋友都不是处于工作状态,跟熟人一起拆科打诨、乱开玩笑,但你还是能很快的从律师身上找到诸如富有逻辑、思维严谨等职业特征,而在作家身上发现诸如发散思维、情感细腻等特点。这都是因为受到了“定势效应”的影响。

     “定势效应”可以产生偏见

    

     我们平时会对某一类人(比如律师)或事物有着一个较为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心理学上有个专有名词叫“刻板印象”。生活中类似的实例举不胜举,比如一提起数学家,您脑中浮现的可能是个衣着朴素、带着厚厚镜片的中老年男子形象;而一提起艺术家,您或许会觉得男人梳个马尾辫、女人穿个舌环也是贵圈的常态。

     如果面前的这个人与我们头脑中的刻板印象相吻合,我们就会说,“你瞧,我就知道他是做这行的”,从而进一步强化原有的刻板印象,让我们对自己的思维定势更有信心;如果您面前的形象,与脑中的刻板印象不相符,我们就会立刻质疑,“您看起来可不像干这行的”。

     而恰恰是这种“老眼光”,束缚了我们的思维,固化了对他人的认知,导致我们在与陌生人相处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务必要谨防“定势效应”带来的偏见和成见,而要以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发展眼光来看待别人。

    

     作者介绍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姚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生/心理咨询师/税务师/会计师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