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TA是“爱无能”(深度好文)
2018/1/21 明姬心理工作室

     本文约3000字,大约需要占用您7分钟左右。

    

     有一对90后小夫妻来找我咨询,一坐下,妻子就开始滔滔不绝地控诉丈夫的种种“罪行”:

     结婚时想在房产证上写两个人的名字,结果男方拒绝,差点没结成婚;怀孕时半夜想吃火锅,结果老公嫌麻烦不想外出,两人大吵一架,差点儿把她气得流产;坐月子时觉得婆婆故意给自己气受,没有精心照顾,现在身体留下了很多后遗症……

     在妻子单方面的描述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满腹委屈、受尽煎熬的女性。

     可是,在随后几次咨询中,丈夫和其他家庭成员的描述,又让我看到了这些事情的另一面:

     房子本来是男方父母在儿子婚前赠予的住宅,女方死活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变成两人共同财产,不加就说明男方家里不重视她;妻子怀孕时经常各种疑神疑鬼,总觉得先生不可能不趁着自己怀孕“偷腥”,所以才提出半夜吃火锅、夏天吃烤红薯等各种古怪要求,只要先生一拒绝,那就代表男方不爱自己了,紧接着就是一场鼻涕加眼泪的控诉大会;坐月子时,婆婆更多的关注力是放在婴儿母乳喂养上,对儿媳的饮食控制很严格,妻子就觉得婆婆只在乎孙子、根本不在乎自己,月子里就跟公婆吵了两次架,不依不饶……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妻子是个“作”女。可是,在我的眼中,她的种种行为都在说明,她只是一个“爱无能”的人。

     什么是“爱无能”呢?就是有这么一类人,他们内心非常的不自信,对自己的否定多过肯定,总觉得自己其实不够好。所以在发展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亲密关系的时候,他们的情感敏感又脆弱,在接纳自己和接纳别人时,都是带有附加条件的。

    

     在接纳自己时,他们很苛刻,总是笃定地相信自己不够好,甚至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这一点。你如果安慰TA,“其实你已经很不错还有很多人不如你”时,TA就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其实我还有哪里哪里做的不够好”。在他们的脑子里无时无刻不在对自己做着评判,而且大部分都是负面的评判,就像背景音乐一样无限次循环播放着,“我的身材还不够好”、“我的外表还不够出色”、“我的工作能力还有很大欠缺”、“我不挣够2个亿就不算能耐”、“我不自己当老板就不算成功”,等等。

     注意,这里的自我否定可不是谦虚,而是他们真的觉得自己的缺点比优点多,自己有太多问题,比别人差很多,所以才给自己设定了一系列的条条框框(参考标准),以评估自己到底有多差。

     同样,在接纳别人时,因为他们不相信自己的价值,不相信自己值得被别人无条件的接纳和喜爱,所以会要求别人用各种方式,去证明对方对自己的在乎。比如,上面说的那位妻子,她不相信男方家在乎她,所以必须用房产证来证明;她不相信老公在她怀孕时还能忠贞如初、不离不弃,所以用各种刁难去测试他的底线;她不相信有了孙子,婆家会待她像怀孕时候一样好,而坐月子时饮食上的严格控制恰恰验证了她的担心,所以情绪才一再失控。

     我们之所以称这类人为“爱无能”,因为他们不相信爱是无条件的,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也不相信自己会无条件地爱上别人。在面对亲密关系时,他们就是在拿感情称斤论两、反复掂量:张三给我买了一个克拉钻戒,说明他很在乎我;李四就请我吃个麻辣烫,也太不拿我当回事了;小美用她的年终奖金买给我一条爱马仕领带,看来对我是真心的;小娟跟我学历一样、收入略高,我在她眼里一定是个穷小子,她怎么可能看得上我?办公室的琳达最近对我暗送秋波,一定是因为她知道我快要升职做主管了……

     我们可以发现,这种“爱无能”的人,身边有很多。那么,为什么有的人会成为“爱无能”呢?这恐怕要从我们的原生家庭开始讲起。

    

     从小,爸爸妈妈会用“妈妈不喜欢你了”来让我们吃下不爱吃的青菜;用“妈妈不要你了”让我们放弃超市里想买的零食;用“你要是再不走,妈妈就不带你回家了!”把沉迷在游乐场的我们带回去;用“爸爸再也不陪你玩了”警告我们收起散落的玩具;用“不然就再也别回这个家”要挟我们选择他们认为“吃香”的专业;用“我就当没有你这个女儿”来威胁我们与他们不认可的对象分手。

     他们总是用收回对我们的爱为代价,来改变我们的行为。于是,我们的行为,就代替我们,成为父母的爱的对象,成为是否“配”得到父母的爱的衡量标准。

     当我们吃了青菜、放弃零食、乖乖回家、收起玩具、听从他们的意见选择工作和配偶的时候,我们是“可爱的”、“听话的”、“棒的”、“好的”,值得爱的。做家长认可的事,是我们得到他们爱的条件。如果我们做不到他们的要求,就有可能会失去爸爸妈妈的爱。不管父母们是不是这样想的,至少,作为孩子的我们是这么感觉到的。

     于是,小小的我们,小心翼翼地改变着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爸妈眼中那个值得爱的孩子,可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我并不是那个样子,我的内心依然爱吃零食不爱吃青菜、想玩玩具不想回家,可是,我们不敢做真正的自己,因为那会有失去一切的风险;因为真正的自己,是不值得别人爱的。“只有做了让对方满意的事情,我这个人才有价值。”——就成了爱无能的人们潜意识的魔咒。

     长大以后,我们的身边有很多不自信的人。他们谨小慎微地取悦他人,担心自己的工作表现领导不喜欢;担心不愿意发生性关系,男朋友就会觉得自己不爱他;担心自己没有车和房,就没有姑娘肯嫁给自己。

     于是,我们看到,很多人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但是没有勇气换;很多人跟不在乎自己的人生活在一起,但是不敢离开。其实,所有来源于“别人不够爱自己”的恐惧,都来源于自己无法爱上自己,无法对自己满意;都来源于我们小时候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

     孩子小时候,得到的爱越是有条件,越是严苛,长大后的自我价值感就越低。如果孩子得到的爱是被附加条件的,那他们在这一生接受自己的时候,也会有附带条件,因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无条件的爱。

     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爱无能的人。如果您自己或者您的亲密爱人,就是一个爱无能人士,该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要理解他们。因为,变成一个爱无能,并不是他们的错误,更多是由家庭养育方式不妥当造成的结果。而且,他们自己的内心也并不快乐,因为充满了各种自我评估和他人评估,结果还多是负面的。

    

     第二,我们要学会与他们交流的方式。爱无能的人,做事情、处理感情、连对待自己,都是讲条件、提标准的,所以,如果您正在跟这样的人相处,就要逆向操作,不去提条件讲要求,就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和实际行动告诉对方,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不管你是成功还是失败(他自己以为的)、不管你是富裕还是贫穷、不管你是不是貌美如花还是容貌平平,我爱的是你这个人,爱的是你的人品和性格这些内在的东西。我们的一切努力方向就是让TA相信这一点。

     第三,我们要学会取舍。上面的第二点,如果你做到了,对方认可你对TA的爱是无条件的,恭喜你,会收获一份真挚而稳定的情感。如果你的真挚还是打动不了TA,那就要好好考虑一下,你是否可以一生容忍TA对你是有条件的爱,容忍TA对自己、对你们感情的不自信,如果您的答案还是肯定的,那么,祝你们幸福!

     第四,我们要牢记,终止这种爱无能的传递。在咨询中,我发现,糟糕的一点是,那些爱无能的人在做了家长之后,会自动地使用类似的方式对待他们的孩子,新一代的“爱无能”人士正在被制造。所以,请大家牢记,只有从小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才更容易相信自己的价值,让孩子知道,无论TA做了什么,表演成功还是搞砸了、考试第一还是不及格、英语出色还是很一般,你会干预TA的问题行为,但会始终爱TA这个人。

    

     作者介绍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