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张面具?
2018/3/26 明姬心理工作室

     本文约4400字,需要占用您11分钟左右。

    

    

     苏格拉底的遗憾

     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临终前有一个深深的遗憾——他多年的得力助手,在半年多的时间里,居然没能给他找到一个“最优秀”的继承者!

     事情是这样的。

     风烛残年之际,苏格拉底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就想考验和点化一下他的那位平时看来很不错的助手。他把助手叫到床前,慢悠悠地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必须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直到现在我还没有见到,你帮我找到他,好吗?”

     “好的,”助手温顺而尊重地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不辜负您的栽培和信任。” 苏格拉底笑了笑,再没说什么。

     那位忠诚而勤奋的助手,开始不辞辛劳地通过各种渠道四处寻找。可是他找来一位又一位候选者,却都被苏格拉底一一拒绝了。

     有一天,当那位助手再次无功而返时,病入膏肓的苏格拉底硬撑着坐起来,抚着那位助手的肩膀说:“真是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那些人,其实还不如你……”

     “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地说:“即使找遍城乡各地,找遍五湖四海,我也要把最优秀的人选挖掘出来,举荐给您。” 苏格拉底又笑了笑,不再说话。

     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那个“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非常惭愧,泪流满面地坐在病床边,语气沉重地说:”我真对不起您,让您失望了!”

     “失望的人是我,但是,你对不起的人,却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不无遗憾地说:“本来,我心中属意的那个‘最优秀’的继承人就是你,只是你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才自动地把自己给忽略了。”

     “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让苏格拉底永远留下遗憾的是什么呢?是他非常器重的助手一直没有真正学会了解自己、认识自己、悦纳自己。

    

     “自我认识”内涵多

     马斯洛曾说过:“即使是完善的人,也不能摆脱人的基本规定,人既是被创造的,又是天使般的;既是强大的,也是软弱的;既是无限的,也是有限的;既是勇敢的,又是软弱的;既是前进的,又是后退的;既是想完善的,又是害怕完善的;既有人性,又有兽性。”

     作为一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这段话的目的,并不是责难他人,而是试图从多个角度给“人”下定义。可是,结果却发现,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人”貌似都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可见,认识“我”该有多难了!

    

     为了更好地解构自我概念,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和哈里·英汉姆提出了一个名为“周哈里窗”的模型,根据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了解及别人对我们的了解、不了解四种情况,将一个人的认知分成四个部分,分别是“开放我”、“盲目我”、“隐藏我”、“未知我”。(见下图)

    

     接下来,我们就以这个模型为线索,一一分析“我”的四个部分。

     开放我:我知道,你也知道

     左上角那一扇为“开放我”,这个部分指的是“我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自我概念。比如我们的外形、学历、性别、籍贯、爱好、特长,以及外显的人格特点等。这部分涵盖了一个人的最基本信息,是了解和评价自我的基本依据。

     “开放我”的大小取决于自我心灵的开放程度、个性张扬的力度、人际交往的广度以及其他人对你的关注度。比如,一个性格外向、乐于自我暴露的人,“开放我”的部分就会分量较重。这类人勇于进行自我展示,不畏惧别人对自己这一部分的评价和看法,并且乐于和别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给人的感觉像是一池清水,清澈透明,一眼见底。

     盲目我:我不知道,可你知道

     右上角那一扇窗称为“盲目我”,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了解”的自我概念,也就是“别人眼中的你”。通常,这是人际之间发生误会乃至冲突的根源,因为“别人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自己”并不一致。

     前几天,遇到一个同事晓雯,掏心掏肺地跟我抱怨:“我这个人嘛,你也是知道的,做事特别勇于承担责任,我怎么可能会去做那么龌龊的事?做了还不敢承认?但是,丁总他根本就不了解我,他竟然说我是个自私的人!我什么时候自私过啊?”

     此时,晓雯说出这样一番话的目的,是希望作为朋友的我,可以大力赞同她的“勇于担责”,同时陪她一起指责那个对她做出错误评价的丁总。同仇敌忾,似乎才是朋友该做的事情。

     然而,我当时内心的想法却是:“根据我对你的了解,你好像并不像你以为的那样勇于承担责任,反倒是比较像丁总说的自私自利啊……”

     显然,我和丁总这两个外人,对晓雯的评价是一致的。在我们眼中的她,与她自己以为的样子,还是很有差异的。这就是“盲目我”在发挥作用!

     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你觉得自己特别勇敢,在别人眼中可能是莽撞冒失;你觉得自己在仗义执言,在别人眼中可能是没有眼色;你觉得自己思虑周全,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优柔寡断;你觉得自己情商很高,在别人眼中可能是为人圆滑。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你”会比较自信,因为觉得自己有很多优点,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并没有那么好。这样的反差,容易使你在面对职场晋升的关键时机,过分高估自己的成功概率,最后被结果啪啪打脸。

     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有。比如,你觉得自己做事很犹豫,总是瞻前顾后,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懂得照顾别人感受的人;你觉得自己专业基础薄、总是提前准备很多资料以备不时之需,但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认真负责、敬业尽职的好下属;你觉得自己不善言辞、容易害羞,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可能是一个特别值得信赖的倾听者。

     如果出现的是这种反差,意味着“你”可能对自己有着较低的自我评价,不够自信;但是在别人眼中,你已经非常出色,值得培养和提拔。所以,这样的朋友常会有“意外之喜”,不论是职场、还是社交场。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者清。“盲目我”指的就是“如果别人不告诉你,你本人觉察不到”的这部分自我,也是自我认知的盲区。通常,内省能力越强的人,盲区越少。

    

     隐藏我:我知道,你不知道

     左下角那一扇称为“隐藏我”,这个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自我概念。

     这一部分,有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机会去展示给别人看的优点,理由可能是为人低调、不想太张扬;也有可能是我们刻意隐藏起来的缺憾,比如一些童年往事、痛苦的经历、身体上的隐疾等等。

     人人都有秘密。一些隐私,我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是正常的心理需要。心理学认为,适度的内敛和自我隐藏,有助于心理平衡健康。

     但是,如果隐私太多、隐藏太深(就像我们在2018年3月14日《你“露”的够吗?(附心理学自测题)》那篇文章中讲过的那样),别人就可能会认为你很难接近、看懂,很难走进你的内心,很难跟你做朋友,而你自己也会觉得非常孤独。

     美丽的小雅生活在一个传统保守的家庭,父母对她的教育是“女孩子要矜持、公共场合少说话”。因此,小雅从小都表现得文静内敛,努力把自己活泼的一面压抑下来。

     成年后,当她看到有些在公共场合勇于表达自己观点和情绪的人时,她总会说“这个人真爱出风头,好虚荣!”表现出对于这种行为的厌恶。在她身边的同事和朋友,也觉得小雅是个真正的淑女,笑不露齿、端庄大方。

     可实际上,只有小雅自己知道,她内心深处其实非常羡慕别人的大胆外放,自己也渴望体验这份情感的自然流露。这是她把这个部分的“我”深深地藏了起来,成为“隐藏我”的内容。

     未知我:我不知道,你也不知道

     左下角那一扇窗称为“未知我”,这一部分指的是“我们自己不知道,而别人也不知道”的自我概念。这个部分通常指的是我们尚待开发的能力和个性,很有可能是我们潜藏的“宝藏”。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也许会让你的人生从此不同。比如,领导交给你一项任务,你从来没有涉足过这个领域,领导也不相信你有这个能力完成,仅仅只是让你尝试收集一些资料。结果,你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灵机一动,有了一个很棒的想法,又加班加点地辛苦工作,最终呈现出一份极佳的策划案。

     显然,这样的结果,是你和你的领导都没有预想到的。这种能力本来潜藏在“未知我”的这个部分,随着这项工作的完成,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了“开放我”的一部分。

     通过这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认识自我”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

     不管我们如何努力,总还是会有一部分“我”是自己无法探知的内容。更何况,周围人通过观察对我们有一番评价,而我们心中对自己也会有一番评价,这两种评价都会随着了解的加深而不断改变、日益丰富。

    

    

     全方位认识“我”

     我们天天说“我”,却很少认真思考“我”是什么。曾经给一些朋友做过“Who am I”的测试,结果很多人写到第6、7句,就写不下去了。可见,人们对自我的认识,其实还远远不够。

     所谓全方位认识“我”,不仅要认识“开放我”,展示出一些“隐藏我”,还要尝试去了解“盲目我”(即别人眼中的我),并且努力挖掘“未知我”。

     一要把“隐藏我”中的优质部分放入“开放我”。你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在职场上没有得到重用?那是因为你知道自己的全部优点,而别人未必清楚,这是“隐藏我”与“开放我”不一致导致的。

     所以,寻找合适机会,多多展示自己的优点,把别人还不清楚的优势表现出来,才能让别人更容易发现你的美。不要再做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要做怒放的鲜花!

     二是要尽可能发现“盲目我”中不好的部分。要做到这点,我们需要更多地倾听,多听听身边的朋友对你的评价,从别人口中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也许,你会听到一些与自己实际情况并不一致的内容,先别急着反驳和解释,将它们记录下来,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做法有没有一些容易引起别人误会的地方,改进沟通的效率和效果,减少信息的错误传递。

     同时,也不要过分在乎别人的评价,特别是负面评价。因为每个人对他人的评价都是主观的,受到多种影响因素的干扰,存在各种认知偏差,所以,别人的评价也未必都是对的。

     如何去区分这其中的分寸呢?那就要看这个问题,只是一个人这样评价你,还是有很多朋友都曾经给你指出过。如果是前者,可以不用太在意;如果是后者,你就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了。

     三是要想方设法挖掘“未知我”。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做某件事时,我们说不清道不明,但就是莫名其妙的能把它做的很好。对于这部分,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或不断尝试新事物,去找到一些自己没发现、别人也不了解的性格特质。这些都能有助于你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小结

     总之,每个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实质,是扩大“开放我”、消灭“盲目我”、压缩“隐私我”、开发“未知我”。

     包括与他人分享“隐私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甚至消灭“盲目我”,在和别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发掘自己和他人的优点开发“未知我”等具体办法。随着这些做法的深入,“开放我”就会越来越大,人生的掌控区会越来越宽阔,你可以做很多原来做不到的事情。

     也就是说,你“可能成为的样子”比今天“你已经成为的样子”会精彩好多倍。这,就是自我成长!

     听了这么多,你认为你对自己足够了解吗?有哪些部分是你的“开放我”,而哪些部分又是你的“隐藏我”?用纸和笔将它们写下来。问问身边朋友对你的评价,看他们的答案与你所写的是否一致呢?期待您的实践!

     如果有了测试结果,欢迎通过留言与我们分享。

    

     作者介绍

     王明姬,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客座教授,长期受聘为多家组织的管理咨询顾问,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特邀专家。

     姚兵,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学博士生/心理咨询师/税务师/会计师

    

     长按二维码一键关注

     您的支持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明姬心理工作室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