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通道与辛味中药的解表原理
2021/9/12 9:21:29 石榴号

     作者:杨桢,汪文来,刘珍洪,高蔚,杨阳,安致君,赵红霞,Michael Xi Zhu

     导读:该文首发于2016年10月《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第22卷第10期。本文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角度重新认识了表证(风寒、风热)和解表法(辛温、辛凉),对临床的诊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今日推送,以飨读者。

     表证是波及范围最广的一种病证,从《伤寒论》伊始,古人就开创了使用汗法系统性治疗表证的先河。

     一直到明代,汗吐下三法在中医治疗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汗法的运用更是首屈一指。

     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对汗法的认识不断深入。如汗法不一定都能导致出汗,故已逐渐使用解表法取代汗法的称谓。

     关于表证的定义、分类、辛温解表、辛凉解表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存在大量疑问和争论。

     本文将大致回顾这些争议的焦点与核心,再从现代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辛味中药的认知作一结合性探讨,期待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以促进该领域中医理论与临床的发展。

     1. 表证、解表法及其争议

     辛温解表法被张仲景列为六经病治法之冠,后世列为八法之首,实在于它能因势利导、透邪外出,控制、治愈疾病于萌芽阶段,以达到阻断病邪深入、防病截变、早期治愈的目的,此即“善治者,治皮毛”之意[1]

     自明清之际温病学兴起以来,表证分为“风寒表证”与“风热表证”,治法亦变成“辛温解表”和“辛凉解表”。

     这2种证型的病机不同、用药迥异,风寒宜辛温解表,风热宜辛凉解表[2]。此后多方面争议开始出现。

     辨证施治的规则看似简单,但在临床运用中却存在诸多疑点与盲点,在表证辨识不清的同时,加上各种原因导致的“多温少寒”,甚至“有温无寒”观念的影响,医者更多地倾向于使用“辛凉解表药”,反将辛温发散之药视若虎狼,认为误用凉药比误用热药更加安全[2]

     首先,争议体现在表证的含义、主要症状、分型、病因病机方面[3]

     温病从伤寒中分离出来,但其分,水岭并不清晰[4],初期似乎不是表证[5]

     风寒表证、风热表证的分类,辛凉解表剂的理论表述和实践都存在一定的矛盾之处[6]

     尽管定义恶寒、发热为表证的主要表现,但是它们并不是同时或必然会发生的[7-10]

     更有人否定表证的客观性,认为恶寒发热是自觉症状[11]。也有学者认为表证的病位定位,模糊不清,同中有异[12]

     学者致力于从理论和现代实验手段探讨表证相关的概念,并试图将其标准化[13-16]

     其次,争议出现在治法和临床实践上。

     有学者坚持认为温病初期应该使用辛温解表[17],辛温解表法用于伤寒高温[18],也用于温病高热[19],并认为近代以来这种用法已经少了。

     辛凉解表带来的质疑不断,认为这种理论对临床实践不利[20],辛凉解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解表法[21],其使用不能与辛温解表并列而论[22]

     在治法上,正本清源,将寒温之说搁置,坚持“辛以解表”,“辛散解表”,返回古义,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3,23]

     所谓正本清源是回到《内经》所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发不远热,无犯温凉”。

     最后,对辛味中药的现代研究推动了争论的走向[24-26],对辛味中药功效的认识有助于正本清源。

     有研究认为,辛味中药中的挥发油是发挥解表作用的关键[27-28],还有人在研究TRPV1通道与辛味中药的关系[29]

     2. 热敏通道与体温调节

     热敏通道的发现和对其进行的深入研究,改变了传统体温调节的一些观点[30]

     许多热敏通道的激动剂是辛味的,如生姜、大蒜、葱、白芷、羌活、藿,香、薄荷、辣椒、桂枝等[31-32],这些辛味中药有解表功效,发挥散寒解热作用。

     但它们究竟如何在细胞和分子层面发挥作用,这层神秘面纱正在逐步被揭开。

     1

     温度调节

     人体温度分为2个部分,核心温度(含中枢神经和胸腹内脏)和体表温度(其他部分包括皮肤),核心温度相对稳定。

     目前关于体温调节的共识是,体温调节由一个多传感器、多效应器的系统完成[30-33]

     体温调节系统发挥整体功效,由相互独立的多个效应器环相互协调完成,它没有单一的控制开关和单一的调定点。

     每一个热效应器环都是由1个惟一的传入神经通路和受其支配的感受器构成[34]

     该环有2个反馈机制,一个是从所在部位到主变量-核心体温(core Tb)的反馈,另一个是辅变量-皮肤温度(skin temperature,Tsk)的反馈。

     辅变量有一个控制范围,它感受环境温度在预期范围内的变化,从而维持核心温度稳定。

     出于同样的原因,每个热效应器对特定体表温度和核心温度的组合敏感,因此它们针对不同的体温进行不同水平的调整[35]

     因为每个热效应器的活化都会影响核心体温,不同热效应器之间的协调就显得非常重要。

     实际上,通过总控变量可以充分解释这个过程,如为响应体温变化而协调性地募集热效应器。

     这个概念与以前的体温调节概念不一样,它不是在一个整体的系统内,有神经对体温进行综合计算,再与体温调定点进行比对,最终实现体温控制。

     2

     TRPV1的散热作用

     当热敏神经上热效应器的某个结构活化时,所在组织温度(不管皮肤温度还是核心温度)能够改变该神经的活性,接着使得热效应器与整个通路的神经元紧密连接。

     热敏神经并不将感知的温度转化为电信号传递给中枢控制网络[36]

     相反,当所在组织温度达到这个结构的阈值时,它会产生一个信号,通过神经通路传递给传感器进而发生响应。

     该结构强调热敏神经元上热效应器结构的重要性。它是第一关,决定热效应器是否响应和启动。而这个热效应器结构可能就是热敏通道[33]

     由于TRPV3、TRPV4、TRPM8在正常体温内感受,对体温调节发挥主要作用的是TRPV1和TRPA1。

     尽管热敏通道非常多,但是在维持体温稳定方面,TRPV1发挥主导作用[37]

     以具有代表性的热敏通道TRPV1为例,大量实验研究表明,有两群表达TRPV1的细胞与控制自主热效应器的传出神经有关。

     一个是支配腹腔内脏的初级感觉(多形态)谷氨酸能背根神经节(也可能包括结状)神经,一个是位于MnPO上的高级(可能是第四级)感觉谷氨酸能神经元。

     如果假设二群细胞的行为可以解释各种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的温度调节行为。

     大量实验证明,TRPV1的激动剂可以引起迅速降温,而其部分拮抗剂可以引起高热。

     TRPV1的激动剂和拮抗剂都能作用于这2个表达TRPV1的细胞群。

     激动剂效应主要是由MnPO神经介导,而拮抗剂效应主要是由背根神经元介导。

     现在众多TRPV1激动剂和拮抗剂对体温的影响可以概括为:

     (1) TRPV1激动剂全身给药可以引起迅速的体温下降;

     (2) 以脱敏剂量全身给药可以引起几天的核心体温上升;

     (3) 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动物慢性不耐热;

     (4) 激动剂大剂量动物全身给药后可以引起慢性不耐寒,并降低中枢的热敏感性;

     (5) 拮抗剂全身给药可以诱发短期高热[33-38]

     退热是通过全身的毛细血管舒张,以及出汗来实现的。

     3

     TRPV1的散寒作用

     发热和产热在某些生理病理下是必需的。

     恶寒是一种警戒,达到一定阈值会产生寒战,而寒战的本质是激热作用和诱导发热[39]

     激热作用产生的热量有助于发热,体温升高有助于降低病原体存活并刺激免疫细胞的反应。

     产热主要依赖3种组织,即褐色脂肪组织(BAT,特别是肩胛骨之间的)、心脏和骨骼肌。

     骨骼肌快速、重复地颤抖和收缩,伴随心率加快[40]。相对于线粒体ATP释放热量的低效,寒战是一种高效的产热方式,这种将化学能转化为动能做功产热的效率达到68%[41]

     寒战产热的热能来自于糖酵解,而糖酵解的速率依赖于肌肉激活颤抖的频率[42]

     许多降温法会诱发寒战进而产热,使得降温无效,而辛味中药的降温效果很好。

     这是因为辛味中药对寒战有特殊作用,一是辛味中药可以在发热之前消除寒战,直接对抗环境寒冷或感染引发的寒战,使得发热的能量不足。

     二是发热时采用TRPV1激动剂降温,会生理性地引发后续的产热反应,以对抗体温的下降。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数天,非常温和,是一种生理补偿性反馈。

     如果这个过程过于迅速将会使其退热作用削弱。而TRPV1激动剂又可以抑制降温过程中迅速出现的寒战[43],使得降温稳定性好,且降温后身体会产生令人愉快的温和感。

     4

     凉冷通道TRPM8和TRPA1的温热作用

     凉通道TRPM8的激动剂薄荷醇可以引起体温轻度升高,冷通道TRPA1的激动剂桂皮醛也能引起更明显的温热感,而人工合成的icilin同时可以激活这2个通道,有更强的增热效应[44]

     以上说明一个事实,热通道TRPV1的激动剂产生温热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下降,而后有一个缓慢的代偿性升温。而寒通道的激动剂产生寒凉感,反馈性导致体温上升。

     这种感觉在中医对肉桂(含桂皮醛)的功效体验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是肉桂引火归元的既清热又温热效应[45]

     由此可见,辛味中药对外感引发的恶寒、发热在分子水平有清晰的药理效应。

     辛味中药的辛温与辛凉之分,是对中药个性的细致区别,实验也证明这些差异[46]

     但这种感觉常常是一种综合体验,而且每种产生相似效应的激动剂似乎都有不一样的上下游路径,使得相应认知变得非常复杂。

     辛温与辛凉中药是否完全对应外感的寒证和热证,在实验层面上现有证据并不强,相反搁置寒温之分也许更加有效。

     至于由辛味中药为主组成的解表剂,其复杂性可能复杂得多。

     此外,辛味中药还可通过相似途径发挥优秀的止痛[47]、止咳[48]作用。这些研究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厘清有关争议和认识。

     3 对表证和解表法的再认识

     现代中医学对于表证的症状总结是发热、恶寒、舌苔薄、脉浮,其病因为外感六淫之邪。

     现在我们认识到大多发热源是病毒感染,但有时也可以是严重的细菌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骨髓炎、尿路感染、肺炎和肠炎等[49]。对儿童来说寒战高热更加可能是严重的细菌感染[50],这些感染因素符合外感病的病因。

     实验数据表明,某些感染如脓毒症患者的体温升高,可能减缓微生物的生长和增强宿主的免疫应答,但发热高耗能可能会加剧危及生命的情况[51-52]

     人体核心体温通常是通过严格有效的体温调节系统调节维持的,体温调节控制有时因大病受损,但通常保持不变。

     防热的主要自主调节是出汗和积极的前毛细血管扩张,而对寒冷的主要自主防御是动静脉分流样的血管收缩和寒战[39],可见恶寒和寒战是为了警戒和产热。

     感染性疾病可以产生发热、恶寒、咳嗽、头身疼痛、疲劳等症状。这些症状也许不会一起出现,这一时期是表证。脉浮应该反映的是产热时强劲有力且略快的心脏搏动。

     在啮齿动物,证明肩胛骨之间的BAT棕色脂肪组织是主要产热来源,人类的也是重要热源来源,此处是太阳经的分布范围。至于病在太阳,颈项部的发热有利于解表。

     辛味中药能发挥散热、散寒、止咳、止痛的作用,解除表证带来的主要不适。

     表证的寒热之分给理论和实践都带来了困惑与争论,以《伤寒论》本义,表证是不分寒热的[53]回归古义,辛温解表法应该早期使用,是有决定性意义[54],现代研究更加支持这个观点。

     从现代研究我们还可以看出,辛味中药有非常复杂的药理作用。对于轻证外感可以一汗而解,对于以持续顽固发热为特征的疾病,其后续产热现象可能会适得其反。这可能是温病学派的慧眼。

     温病学派还注意到一个问题,并且成功解决了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用药问题。

     由于TRPV1激动剂的致敏效应,咽痛外感使用生姜之类的热通道强激动剂,会使得咽痛加剧,病情加重。

     避免口感过于辛辣的药物,而使用少量凉通道的激动剂薄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是桑菊饮、银翘散的贡献。这大概也是辛温辛凉解表法异源之肇始。

     外感疾病对人体的破坏程度依赖其本身不同的侵袭特点、毒力毒量、机体状况等因素。

     六经均有表证,表证可传于六经[55],表证的转归差异巨大[56],解表法也是多样化的。

     我们可能无法在外感初期的时候判定疾病的结局,现代应该根据更新的手段,根据疾病的特点和进展来调整立法与用药,帮助我们更加准确恰当地使用解表法。

     4 总结

     表证是外感病邪引发的一类初期综合表现,以恶寒、发热、脉浮为主,常常伴随疼痛、咳嗽或腹泻。

     恶寒寒战是对外邪初期的抵抗,其本质是诱导产热,它能诱发骨骼肌的颤抖为发热做动员;体温升高不利于病邪生存,而有利于人体正气的增强;但是高热会危及生命,必须处理[34,57]

     辛味中药而且主要是TRPV1激动剂,如生姜、干姜、葱白等,在早期使用可以成功抑制寒战,阻止发热;在发热期使用可以迅速使得腠理开泄,汗出热退,且不易反弹。

     此外,热敏通道的激动剂也有优秀的止痛、止咳作用,对外感证有全面的疗效。

     辛散解表是辛味中药最主要的功效。解表的主要中药如生姜、葱白、薄荷、白芷、菊花等都是天然的辛香之品,也都是热敏通道激动剂。

     辛能开能散能行,辛入肺,能宣肺达表。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原则,由外因所致的表证,治疗以祛邪为务,用药以辛开之品为主。

     历代医家对辛散解表法的认识,是促使腠理开泄以使邪有外达之机,所谓汗出而解。

     热敏通道在药理上均有二重性,即敏化与脱敏、促炎与消炎。在感觉与药理效果上的矛盾性为感热生寒、感寒生热。

     辛味中药在解表时应该首先运用其辛散原理。

     寒温感是一种综合感觉,其复杂的药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从目前的证据来看,辛温辛凉对部分症状是重要的,如以咽喉疼痛为主的外感,该以TRPM8的激动剂薄荷辛凉止痛为主,而其他激动剂几乎在早期都有敏化促进疼痛、加重病情的作用,应予避免,这是银翘散以咽喉疼痛作为辨证要点的原因。

     重视辛温发表坏病的出现[58],重视表证的传变,从太阳传少阳甚至直中厥阴的例子比比皆是,但已超出了解表法范畴。

     TRPV1激动剂的消炎作用并非杀菌,而是阻止其产物的病理信号传递,这决定了解表法的局限性。

     解表法的使用时间极其有限,其治标之特点也极其显著。对于复杂多样的感染,指望解表法发挥全部作用是不切实际的。

     参考文献:

     [1]郑惠仁.从《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篇的分析对辛温解表法的理论研究[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6.

     [2]李佩.基于肖氏表证辨治思路对辛凉解表药的探究[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8.

     [3]宋玉洁.“表证”缕析[J].甘肃中医,2010,23(9):5-6.

     [4]李长秦,郑旭锐.温病恶寒辨证旨要[J].四川中医,2004,22(7):7-8.

     [5]肖相如.温病初期不是表证[J].河南中医,2010,30(7):625-627.

     [6]董正平,严哲琳,肖相如.肖氏“中医表证辨治思路”及其临床价值[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4):394-395.

     [7]李心机.发热恶寒与往来寒热厘正[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1):11-12.

     [8]唐亚平,侯恩存,赵旭斌,等.表证与恶寒发热关系的观察和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2):485.

     [9]王鲁芬.关于表证恶寒发热的探析[J].中医药学报,1999,4:5-6.

     [10]杨淑慧.恶寒发热刍议[J].中医药学报,2012,40(5):9-11.

     [11]马国教.“恶寒发热”之我见[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2):14.

     [12]王凤仪,赵党生,王小荣,等.表证及病位之我见[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9,15(1):2-32.

     [13]田长江,包·照日格图,庄馨瑛,等.基于临床中药学名词术语规范化研究浅论辛温解表[J].四川中医,2014,32(9):20-22.

     [14]王洪琦,梁乃津,沈炎南,等.从体温调节角度研究阳虚恶寒阴虚发热的机理[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9,6(3):160-163.

     [15]吴斌,刘英锋,黄波.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方证列举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8):2422-2429.

     [16]刘英锋,吴科,黄波.统一表证分类,沟通辨证纲领:理论问难篇[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7):2093-2096.

     [17]柴中元.浅谈《时病论》辛温解表法治温病之合理性[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1989,3:27-30.

     [18]屈德民.辛温解表法在外感高热中的应用体会[J].吉林中医药,1986,1:14-15.

     [19]顾群.温病辛温解表法的临床应用[J].青海医药杂志,1991,3:8.

     [20]何绍奇.辛凉解表面面观[J].中医杂志,1993,4:248.

     [21]石玥.辛凉解表剂之“解表”质疑[C].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4.

     [22]李桂春,郭晶晶.辛凉解表的理论误区[J].中国医疗前沿,2013,8(3):23.

     [23]沈映君.中药“辛”味、挥发油、表证与炎症的关系[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04,26(4):163.

     [24]郭建生,曾贵荣,王蔷.中药药性理论辛味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初析[C].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2009:40-43.

     [25]郭建生,盛展能,李钟文.中药辛味的药性理论研讨[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3:69-81.

     [26]傅睿.中药药性理论辛味功效及物质基础研究思路初探[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9):55-56.

     [27]李振坤,刘玫琦,杨洪军.伞形科辛味中药主要化学成分对离体血管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9,25(1):38-40.

     [28]罗永明,李诒光,李斌.几种辛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分析[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9,11(2):33-34.

     [29]王星,张燕玲,王耘,等.TRPV1离子通道与中药辛味药性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3):2422-2427.

     [30]Romanovsky AA. Thermoregulation: someconcepts have changed. Functional architecture of thethermoregulatory system. Americanjournal of physiology[J].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7,292(1):R37-46.

     [31]杨桢,高琳,赵红霞,等.热敏通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意义[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0):1358-1361.

     [32]高琳,赵红霞,杨桢.热敏通道与中药的四气学说[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2):1687-1690.

     [33]Romanovsky AA, AlmeidaMC,GaramiA,etal.The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 channel in thermoregulation:a thermosensorit is not[J].Pharmacological reviews,2009,61(3):228-261.

     [34]Morrison SF, Nakamura K, MaddenCJ. Centralcontrol of thermogenesis inmammals[J].Experimental physiology,2008,93(7):773-797.

     [35]Ootsuka Y, McAllen RM.Comparisonbetween two rat sympathetic pathways activatedin cold defense[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6,291(3):R589-595.

     [36]OkazawaM,Takao K,Hori A,ShirakiT,MatsumuraK, Kobayashi S.Ionic basis of cold receptors acting as thermostats[J].TheJournalof neuroscience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ociety for Neuroscience,2002,22(10):3994-4001.

     [37]GavvaN R. Body-temperature maintenance asthe predominant function of the vanilloid receptor TRPV1[J].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sciences,2008,29(11):550-557.

     [38]Caterina MJ. Transient receptorpotential ion channels as participants in thermosensation and thermoregul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Regulatory[J].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07,292(1):R64-76.

     [39]Sessler DI. Thermoregulatory defense mechanisms[J].Criticalcare medicine,2009,37(7):S203-210.

     [40]MorrisonSF, MaddenCJ, TuponeD. Central controlof brown adipose tissue thermogenesis[J].Frontiersinendocrinology,2012,3(5):1-17.

     [41]Jubrias SA, Vollestad NK, Gronka RK, KushmerickMJ. Contraction coupling efficiency of human first dorsal interosseou smuscle[J].TheJournal of physiology,2008,586(7):1993-2002.

     [42]Conley KE,Blei ML,Richards TL,KushmerickMJ,Jubrias SA.Activation of glycolysis in human muscle in vivo[J].The American journalof physiology,1997,273(1):C306-315.

     [43]Feketa VV,Balasubramanian A,Flores CM,PlayerMR,Marrelli SP.Shivering and tachycardic responses to external cooling in mice aresubstantially suppressed by TRPV1 activation but not by TRPM8 inhibition.Americanjournal of physiology[J].Regulatory, integrative and comparative physiology,2013,305(9):R1040-1050.

     [44]Ding Z,Gomez T,Werkheiser JL,Cowan A,RawlsSM.Icilin induces a hyperthermia in rats that is dependent on nitric oxide productionand NMDA receptor activation[J].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08,578(2-3):201-208.

     [45]赵红霞,高琳,杨桢.热敏通道理论与引火归元[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4,20(11):1507-1509.

     [46]Klein AH,Joe CL,Davoodi A,Takechi K,CarstensMI,Carstens E.Eugenol and carvacrol excite first-andsecond-order trigeminal neuronsand enhance their heat-evoked responses[J].Neuroscience,2014,271:45-55.

     [47]林大勇,李斌,曲道炜,等.辣椒素与辛味中药止痛作用的相关性探讨[J].吉林中医药,2010,30(1):66-67.

     [48]Bessac BF,Jordt SE.Breathtaking TRP channels:TRPA1andTRPV1 in airway chemosensation and reflex control[J].Physiology,2008,23:360-370.

     [49] KevalasR.Febrile infant and small lchild: what solution could be rational[J].Medicina,2005,41(11):974-987.

     [50]Lumsden DE,de la Morandiere KP.Best evidencetopic report.Rigors in febrile children may b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of serious bacterial infection[J].Emergency medicine journal:EMJ,2007,24(9):663.

     [51]Schortgen F.Fever in sepsis[J].Minerva anestesiologica,2012,78(11):1254-1264.

     [52]Young PJ,Bellomo R.Fever in sepsis:is itcool to be hot[J].Critical care,2014,18(1):109.

     [53]肖相如.《伤寒论》表证的相关理论及其临床意义[J].河南中医,2007,27(6):1-3.

     [54]陈津生.感冒初起应首选辛温解表法[J].中医杂志,2002,42(2):155-156.

     [55]黄建波.六经表证临床症状规范化初探[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4(4):465-466.

     [56]阚湘苓.浅议六经表证的辨证论治[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2):142-144.

     [57]Morrison SF, Nakamura K. Central neuralpathways for thermoregulation[J].Frontiers in bioscience,2011,16:74-104.

     [58]曹东义,王文智,贾春生.辛凉解表法的历史形成过程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0,15(4):9-12.

     猜你喜欢,点击可阅读原文:

     《伤寒论》中“恶寒”的意义

     表证不等于外感病的初期

     “辛凉解表剂”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之“解表”质疑

     健康|快乐|自由

     肖相如频道

    

    长按二维码识别加关注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投稿请发送至:xiangru66@qq.com

     新浪搜索:中医肖相如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石榴号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