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2亿美金的旷世对决,摩拜合并ofo的7点判断
2017/3/17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共享单车的补贴大战貌似已开启,而就在三年前,共享出行领域的 2 家领先公司,滴滴和快的掀起了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此时,历史似乎又要重新上演!?

     作者:橙子

     全文共 2896 字,阅读需要 5 分钟

     —— BEGIN ——

     前几天,手机收到一条短信,是摩拜发的,一条充值优惠短信:

    

     打开摩拜的手机 APP,看到摩拜的充值优惠是这样的:

     充 20 送 10,总额 30

     充 50 送 30,总额 80

     充 100 送 110,总额 210

     虽然,我前不久刚冲了 100,但是考虑到我每天至少骑 2 次单车,所以毫不犹豫的充了又充了 100 进去。

     与此同时,一个问题映入我的脑海:摩拜刚进入北京的时候都没有补贴?而目前基本成为共享单车领悟的标杆企业,为啥开始这样大规模的补贴?

     直到第二天,我看到地铁站和许多公共场所成片的小黄车和 ofo 的地推人员,我意识到,两家企业开始补贴大战了!

     补贴大战从此开始 ↓

    

     这一幕似曾相识:就在三年前,共享出行领域的 2 家领先公司,滴滴和快的掀起了史无前例的补贴大战。此时,历史似乎又要重新上演。

     一、两次大战都爆发在共享出行领域

     以摩拜和 ofo 为代表的共享单车主要解决 3-5 公里以内短距离出行问题;而当初滴滴和快的所代表的打车业务则主要解决人们中等距离的同城出行的问题。

     二、两次补贴大战时间节点惊人的相似

     两次补贴大战都发生在新年的年初。滴滴和快的的补贴大战开始于 2014 年的年初,摩拜与 ofo 的补贴大战则是 2017 年的年初。

     两次补贴大战都是在公司的融资进行到 C 轮前后。2014 年初,滴滴刚融完 C 轮,快的融完 B 轮,正在寻求 C 轮融资;而本次补贴大战,摩拜和 ofo 都先后宣称自己已经融到了 D 轮融资。

     三、两次大战涉及公司的投资方高度重合

     摩拜与 ofo 的融资对比:

    

     滴滴与快的融资对比:

    

     从上面两张图,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重复的名字:

     DST、淡马锡、金沙江创投、中信产业基金、经纬中国、腾讯、天使投资人王刚

     而现在,作为共享出行领域最后赢家的滴滴,又成为了 ofo 的重要投资者。

    

     这些诸多的相似,就不得不让我们猜测:本次补贴大战的结局,是否会重复滴滴快的的历史呢?

     第一,摩拜和OFO最终一定会合并

     为什么呢?我们先来分析滴滴与快的合并的逻辑。

     用户和业务模式高度重合:滴滴和快的的目标用户都是有中短距离出行需求的人,然后两家公司都是平台模式——由平台上的出租车公司和个人车主提供服务,自己只做供需的匹配。这是他们最终可以合并的大前提!

     一直大规模的补贴,却没有盈利:根据中新网的消息,滴滴与快的补贴从 2014 年 1 月份到 8 月份,滴滴和快的共计给用户补贴超过 24 亿人民币。但是,补贴仍在继续,盈利更无从谈起。

     于是两家公司的几个投资方就凑到一起说:

     滴滴和快的在继续这样补贴不行啦,我们的投资什么时候可以获得回报是个巨大的未知数,再这样补贴下去,真有可能两家公司和我们投资的几十亿都打水漂!

     于是,大家一拍即合:

     我们不再继续内耗了,美国共享出行的鼻祖 Uber 已经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让滴滴与快的合并,伤口一致对外,并且探索盈利模式!

     我们结合以上对于滴滴快的合并的分析,结果就一目了然了:

     摩拜和 ofo 两家公司的用户高度重合,业务模式都是自己生产单车给用户实用;

     他们刚刚掀起了补贴大战,而两家公司都没有盈利,甚至连盈利模式都不清楚。

     所以,摩拜和 ofo 最终一定会合并,并且一定是资本的推手最终促使两家合并。

     接下来,大家估计又会想了,最后的合并到底是谁合并谁呢?

     第二,最终摩拜会并掉ofo,一统国内的共享单车市场

     为什么我敢下这样的定论?请看我对于这两家看似“势均力敌”的公司的对比和分析。

     1. 融资的速度和规模综合情况,双方相对比较接近

    

     在融资节奏上,摩拜单车的融资时间相当紧凑,并且融资的起点也相对较高。

     而 ofo 靠最后一次 4.5 亿美金的巨额融资,终于在融资规模上跟摩拜打平。

     但是有些人就质疑,ofo 本次融资的金额并没有他们公布的这样高,这就无从考证了。只不过融了这么多钱,在补贴力度上却不及摩拜,就让人不得不猜疑了。

     2. 用户总量和用户活跃度,摩拜完胜 ofo

    

     从上图可以看出:最近一个月,摩拜的月度日活用户是 ofo 的 2 倍多。并且根据企鹅智库的数据:

     截止 2017 年 1 月份,摩拜单车的总注册用户为 619.73 万,而 ofo 的总注册用户是 318.95 万;用户总量上,摩拜也是 ofo 的 2 倍多。

     3. 在用户获取单车服务的便捷度上,摩拜完胜 ofo

     摩拜单车自带定位系统,用户想用车时,打开 APP 就可以看到周围的单车停放位置;而 ofo 的 APP 只能显示周围有几辆车。靠!周围是多大范围?这些车到底在什么位置?对不起,不知道,自己只能像无头苍蝇似的乱找!

     所以,大概你也就明白,为什么 ofo 在很多人流集中的地方大量地铺设小黄车了。这也决定了小黄车在没有装上定位系统之前,千万不能提高单个车的成本,否则这个成本将会几何倍数的增长。

     另一方面,开锁的方式也造成了两者在便捷性上的巨大差距。摩拜单车实用 APP 扫码,一般 10 秒内车锁自动打开,非常方便,而且炫酷。而 ofo 的机械锁,则需要在手机 APP 输入自行车编号,获得开锁密码,然后手动打开密码锁。

     我也常常看到,晚上下班时,地铁站附近很多人用手机开着手电筒,弯着腰在小对车小黄车的密码锁,吃力的开锁的情景。那时,心中就一句话,太原始、太 Low 啦!

     4. 在单车的耐用度上,摩拜完胜 ofo

     我认为,共享单车一定要足够耐用。因为如果公共自行车在骑行过程中漏气或者掉链子,使用者基本上就是随手丢弃在路旁。

     这里我不得不说点题外话:这不能怪用户素质不行。本质上,共享单车为用户提供短期使用价值,如果你的车既没有满足用户的需求,还给人添了麻烦,用户不就是花钱给自己找麻烦吗?

     摩拜单车在设计之初,就给自己定下了“4 年免维修”的目标,所以,大家会发现,摩拜单车的第一代太沉了!这是因为它的车身材质都是较厚的铝合金材质,车轮是实心橡胶,齿轮传动代替链条传动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4 年免维修”,用户想用时都是可以正常工作的单车。

     我们再看看 ofo。相信大家都曾看到过,被丢弃在路边的小黄车,要么是车胎没气了,要么是链子掉了。再加上 ofo 的单车没有定位系统,所以他们想维修,都找不到车在哪里!这样,大量的被丢弃的小黄车,一方面造成了沉重的社会负担,另一方面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品牌形象(别人印象中,小黄车就是廉价的劣质货)。

     5. 在运营成本上,摩拜完胜 ofo

     大概你也在地铁站看到过这样的场景:

     每当上下班的早晚高峰,地铁站都停满了运送小黄车的汽车或者三轮车,还有一群穿着黄马甲的 ofo 地推人员,呼喊着“小黄车,扫码下单免费骑”。但是,我似乎没有见过摩拜的地推人员,运输车辆的卡车似乎也只是在春节前后见过两次。

     我想,ofo 这样大量使用人工维护的成本,一段时间以后,一定会超过自行车本身的成本。

     6. 在产品的研发能力和迭代速度上,摩拜完胜ofo

     摩拜单车的专利总数是 ofo 的 25 倍。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发现,摩拜单车目前已经获得 29 项专利,涵盖自行车车身、智能车锁、电机系统、车身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另据知情人士透露,摩拜单车还有 20 余项专利正在申请中。相比之下,ofo 仅获得了两项专利。

     摩拜单车的产品迭代速度也明显比 ofo 快许多。摩拜单车主要的迭代方向是单车的骑行体验,ofo 的迭代方向是单车的耐用度和车锁。摩拜从最初经典版到现在的 Lite 版,单车的骑行体验已经跟 ofo 相差无几了;但是小黄车的耐用度和车锁似乎都没有多大的改变,依然是容易漏气、掉链子,依然是很繁琐的开锁流程。

     7. 摩拜引导用户诚信,ofo 检验用户的人性

     摩拜单车在设计之初,就引入了信用分的概念。用户注册完成,默认 100 分的信用分,并且可以通过骑行、分享形成、邀请注册、举报、上传故障等方式提高信用分,也会因为违规停车、违规行驶、据为己有、违规操作、等扣掉信用分。当你的信用分低于 80 分,用车单价变为 100 元/30 分钟。如果信用分被扣至 0 分,则永远不能再使用摩拜单车。

     ofo 则没有引入信用体系。另外小黄车的机械锁是一车一码,只要用户记住车辆的解锁密码,将这两车据为己有,就可以永久免费试用啦,反正 ofo 也不知道车在哪里。这种产品的设计,让用户太容易找到漏洞,刺激人们贪婪的本性。

     记得马云曾经说过,“好的制度和规则,可以把坏人变成好人;而一个烂的制度或者没有制度,会让一个好人慢慢变坏”。我不想从道德上批判,只是想说,商业也有它自己的哲学:公司获取商业利益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在获取商业利益的同时带来了社会负担,并且刺激了丑陋的人性,那么这样的商业就是急功近利的,是无法长久的。

    

     根据以上七点分析,我们基本可以断定,现在的摩拜已经明显领先于 ofo,并且这个趋势还会继续扩大。最终,投资人觉得通过补贴,市场和用户已经被教育的差不多了,就该让两家公司合并,进入市场收割期和海外扩张了。

     —— END ——

    

     运营大牛教你全方位掌握运营知识体系,塑造全栈式运营能力

     现在组团报名,立减300元!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课程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