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聚焦的注意力与泛滥的群体极化
2021/8/22 18:00:00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关注并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设为星标

     每天早 07 : 45 按时送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太容易分散,新鲜事物太多,难以专注地做一件事情。这不禁引发一个问题:究竟移动互联网是真实展现了群体极化,还是将其放大了?作者在文中做了相关解释,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全文共 3118 字,阅读需要 6 分钟

     ——————/ BEGIN /——————

     看多了网上的极端发言,我逐渐发现这种群体极性与受教育程度正相关性不强。

     很多人即使接受了高等教育,甚至硕博教育,在面对这些繁杂信息时,展现出的极端性依旧令人咋舌。这不禁让我深思,究竟移动互联网是真实展现了群体极化,还是将其放大了?

    

     移动互联网将注意力聚焦

     1. 注意力自古存在,但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不够聚焦

     我们这么思考注意力,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这是随着人诞生一直伴随每个人的东西。

     但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人的注意力并不具备较大的传播价值,公众话语权把持在媒体上;对于普通人来说,其注意力的载体只能体现在语言与文字上,且缺乏有效传播途径。

     我们回想一下,在当时,一个普通人非常关心一件社会事件,比如汶川大地震,能表达情感与态度的方式大概只有在邻里交谈间,以及单位和社区捐款,这种瞬时的注意力表达,辐射范围不过邻里几人,且转瞬被忘记。

     而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后,传播信息与接受信心双方的范围都空前扩大,人人都可发声、人人发声都有机会被倾听,这导致注意力更容易被聚焦、更容易被记录、更容易被传播,注意力的价值被不断放大。

     2. 注意力本质是关注,关注的本质是趋利避害

     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不妨我们先假设人们不具备关注任何事物的能力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如同感官已经闭合的植物人一样,对迎面而来的饿狼猛兽会视而不见,身体的病变情况毫无体察,不会感觉饥寒,也没有寻找食物的动力,没有寻找配偶的意愿、最终被自然淘汰。

     因此,不难发现“关注”是长期以来人类进化的结果,是对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产生一定反应的能力。

     渴了饿了我们会难受,会去寻找水喝食物;听到旁边的车辆鸣笛,我们会警惕进而避让,正是具备这样的能力才使人类能够更好的生存,并在自然选择中保留下来。

     而关注的本质是趋利避害。

     人会关注什么内容?

     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看也不难理解,人类的祖先从海洋到陆地,从非洲迁移至全球,每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都如同一片“黑暗森林”潜藏着未知的危险,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也使他们的生存面临着多种多样的威胁。

     因此不得不对新鲜的事物保持关注和警惕,直至能够判断对方是利还是害,通过不断的学习和进化,祖先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有了一定的认知。

     但出于对死亡的恐惧让他们对利害的感知异常敏锐,在生命的延续过程当中,是利是害,利害程度如何等都将直接(往往是潜意识地)影响人类的趋利弊害行为。

     了解这些之后,我们自然能回答上面的问题,人会关注对自己有利、或者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再进一步,什么是对自己有利的内容?什么有是对自己不利的内容?

     我总结了一下:

     有利内容:能提供给自己经济价值的内容(如需要商品优惠打折的内容等)、能提供给自己精神价值的内容(与自己看法相同,能让自己认同的内容、能激发自己正向情绪的内容等)

     不利内容:让自己经济价值受损的内容(股票跌的信息等)、让自己精神不快的内容(与自己看法相差甚远、能激发自己负向情绪的内容等)

     这中间让自己经济价值受损跌的信息相对较少,因此有利与不利信息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情绪感官上。

     3. 人找到了人,观点找到了观点,利相驱、弊相远

     互联网最大的能力是连接,连接人和人,连接人与物、连接物与物。

     于是,在虚拟但真实的网络上,通过搜索(主动注意力)/推荐(被动注意力),人找到了人(同的人、不同的人)、观点找到了观点(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

     注意力的价值被无限放大了。你的一个小小的点赞、一句短评,都可能调动与你观点异同人的情绪,引起他们的注意力。

     随着你对相近的人与观点的一个个点赞、评论,对不同的人与观点的一次次负反馈与点踩,最终每个人都构建了一套独属于自己的推荐流,每个人都是上的同一个网,但看到的确是一万个“哈姆雷特“。

     正向反馈的不断输入、负向反馈的不断剔除,使得人与观点越来越走向极性。

    

     注意力与泛滥的群体极性

     1. 互联网消耗的是人们过剩的注意力吗?

     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互联网像一头永不满足的时间/注意力吞噬巨兽,将人的时间/注意力不断吸入。

     最明显的佐证是当下拖延症的患者比例要远高于移动互联网普及之前——因为短视频、游戏、微博热搜都不断诱惑着你,你只需要一点点注意力,就能获得即时反馈,即时刺激。

     但往往这是一个楔子,通过短时的刺激吸引你来付出一点点注意力,最终不断将你的时间和注意力吸入。

     说到底,现实与互联网在争夺注意力上是一种零和游戏。

     人的注意力就那么多,你在网上消耗的多一点,分给现实的就少一点;对比现实,网络中你的注意力能够获得更及时、更多反馈,撕下现实中的面具,你的表达可以更无所顾忌,要是你会怎么选?

     2. 短时注意力与泛滥的群体极化

     在聊注意力与群体极性关系之前,我们先了解注意力的一个特性:短时性。

     人的注意力是很难长时间集中于一件事情上的,这是大脑机制决定的。据调查显示:儿童的注意力一次保持20-35分钟;成年人可以保持30-40分钟,但是超过1小时,大多数人就会感到很疲劳了。

     与此同时,互联网恨不得一次将无数个信息塞给你,人在一小时能获取的信息量是古人一个月都获取不到的量,量一多,人能够分配给每件事情的注意力就有限,注意力本身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消费源又无穷无尽,这使得注意力符合短时性成为了一种必然。

     而群体极化是什么?

     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亦称“冒险转移”。指在群体决策中往往表现出一种极端化倾向,即或转向冒险一极,或转向保守一极。

     在早期的一项群体极化的研究中,要求被试者决定是接受有保证而没有兴趣的工作,还是接受有风险但有兴趣的工作。

     在每个被试者把自己的选择拿到群体中进行讨论后,再要求被试者决定他们的选择。

     结果发现,被试者如原来选择比较冒险的一端,则在群体讨论后更加冒险;如果原来的选择比较保守,则在群体讨论后更加保守。对产生的原因有多种解释,其中有两种理论得到较多研究的支持。

     (1)说服论据理论,认为人们在听取别人支持自己原来立场的论据以后,会变得更相信自己的观点,从而采取更极端的立场。

     (2)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们通过把自己与他人做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观点。当人们在群体讨论中发现别人与自己的观点相似时,他们不愿停留在一般水平上,而倾向于采取极端立场,以表明自己比一般水平更高一些。

     ——百度百科

     我们可以看到,讨论引发群体极化,而互联网提供了巨大的讨论场,这使得群体极性不断泛滥,加之人的注意力是短时性的,短时之内信息难以辨真伪,更容易滋生谣言与极端言论,而等真相被揭开的时候,因为人的注意力已经转向了下一个勾人眼球的事件了,真实情况自然无人在意。

    

     总 结

     我们万不可将极化完全怪罪于工具(移动互联网),万物利弊相生,在承受移动互联网无与伦比的便利性时,也要对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深刻认知,并及时规避。

     比如从教育层面,学校能否开设专项课程,告诉大家如何在公共社交语境下做正确表达,如何处理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正确运用自己的注意力?

     亦或者从公共管理角度,区块链运用到个人自我表达上,信任机制与注意力表达机制做结合,构建更和谐有意义的公共沟通语境?

     在注意力聚焦与群体极化泛滥的时代,学会如何与注意力自处,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必修的功课之一,共勉。

     —————— / END / ——————

    

    


     产品经理培训产品运营培训企业内训服务

     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培训」了解更多

     ▼ 喜欢请分享&收藏,满意点个赞,最后点「在看」 ▼

    源网页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