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一个人的狂欢?
2019/8/17 9:44:50 界面新闻

    

     离群索居者,不是神明,便是野兽——亚里士多德

     2400年前,柏拉图曾对他的粉丝们讲过这样一个寓言:远古时代,人类因为得罪了神明,受到惩罚,被劈成了两半。从此以后,世界上的每一个“半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另外一半,但因为被劈开的人太多了,“半人”们想找到另一半的难度极高,可能有时候你以为自己找到了,但更多时候你会发现自己找错了——TA其实是别人的另一半。柏拉图并非要通过这个寓言去阐述缘分的妙不可言,他只想表达一点:孤独是人类的本质。今天,这种本质似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赴后继地追求着,至少从形式上来说,他们以独居的生活方式对抗着沿袭了比2400年更为久远的人类的群居文化。这种日子到底有多“香”?不同solo风格的独居者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他们可以是坐在客厅的轮胎上,一边听电音一边插着充电线猛磕电子烟的赛博朋克;可以是用手机摄像头记录上顿不接下顿的一人食或者湿垃圾的饕客;也可以是整个周末都在家里一丝不挂的天体浴爱好者。相同之处是,独居者不喜欢房间里有别人,这会影响他们放飞自我。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独居正在成为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编制的《2018中国统计年鉴》中,“一人户”的人口比例已经高达15.6%,而两年前这个比例还只有13.1%。另据咨询公司欧睿基于官方统计数据的预测,到2021年,中国成年独居人口将达到9200万。

    “一人户”比例快速提高的原因,无外乎人口老龄化与“空巢青年”人群叠加的影响。相比于前者大多数情况下的被动独居,对群居生活的原始意义缺乏感知,是更多年轻人主动选择独居的一个重要原因。数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繁衍生息,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对有限的生产资料和生产力的充分配置,紧密的分工协作带来了共荣共生,这种繁衍方式的前提便是群居生活。再小单位的群居生活,也需要类似男耕女织的分工来把日子过下去,也需要充分的人际活动让后代在天灾、战乱或者政治动荡中苟全。 当群居生活进化到高级形态,便出现了城市。事实上,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今年3月发布的《中国城市群一体化报告》中指出,“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8%增加到了2018年的59.58%。到2018年底,中国已经有十个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 伴随着这种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我们生活必需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在供求两端有效达成了以城市为载体的网状连接,加之城市化给城市中的个体带来的经济上的富足,原始意义上的群居已经成为了都市人生存的必要非充分条件。或者说,城市化实质上是一种摆脱了家族自治的、在客观条件上容许更多个人空间存在的广义上的群居。

    即便拥有了被孕育的土壤,独居生活想要可持续地存在,想要获得在马斯洛需求层次中较高段位的满足,它仍然需要面临社交这一刚需的挑战。这便是城市化给独居者带来的另一大裨益——它提供了包括商场、学校、健身房、咖啡馆、酒吧、住宅区等多种供人聚集的场景,并以丰富多样的交通等方式将其有条不紊地串联起来,丰富了城市生活的密集多样性。独居者既可以便捷地在不同场景中汇集、享受文化认同带来的社交参与感,又可以保持自我独立空间的完整,宁静与热闹,相得益彰。 在此基础上,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交场景虚拟化也极大丰富了独居者社交的层次感。得益于过去十年资本的热情投入,移动互联网今日的发展已经下沉到了相当细密的程度,再小的垂直市场也存在着技术与服务上的充分竞争。这给独居者带来的直接好处便是,无论你是谁,无论你把精神家园建设在哪里,无论你有怎样特殊的需求,都可以在自己的手机和电脑上找到解决方案。

    通过互联网与现代通讯工具,“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成为了现实如果说中老年人对这种社交方式还存在水土不服的可能,积极拥抱移动互联网的年轻人则完全处于一种如鱼得水的状态。社会学家埃里克·克里南伯格曾这样描述独居生活对年轻人的诱惑:“一个人可以同时过着高度社交化的生活,而又保留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私人空间,这一曾被认为古怪而难以理解的现象,如今变得确实可行而诱人。”

     那么,我们又应该如何在人的精神层面上理解独居这种行为选择呢? 这恐怕还是绕不开科技来说——独居者这一形象本身其实有着很强烈的个人存在主义意象,而存在主义的抬头,恰恰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也就是人类从数千年来的宗教崇拜转向科技崇拜的重要过渡时期。由于科技对宗教的颠覆,让个体没有了精神上的归属感,人们迫切地需要存在主义的理论来化解自己与社会的不同步。比如存在主义认为,人是在无意义的宇宙中生活的,人的存在本身也没有意义,但人可以在原有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塑造、自我成就,从而活得精彩,活出意义。 某种程度上说,存在主义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被大众所接纳的速度并不亚于科技发展的速度,或许正如萨特所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它之所以被广泛采纳,正是因为它符合大部分人在物质条件得到基本满足后想要实现自我价值的动机,而独居,也因为其有益于人们发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自我而不断变得合理化,它不再那么面目可憎,也不再像张爱玲所说的“一大清早,不把门打开,就是在做坏事。” 如果说《瓦尔登湖》、《月亮与六便士》这种文学作品还仅停留在传统大众传播层面的个人存在主义宣扬的话,那么近年来大量鼓励年轻人勇敢追梦、中年人找寻自我的影视作品以及特立独行的自媒体大V们的涌现,则将存在主义的价值观均匀散播到了社会舆论的每一个角落,将社会个体化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存在主义带来的社会个体化,让深受其熏陶的年轻人很容易在自己的思维模式中种下独立的种子,独居自然是其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背后反映的则是更为复杂的为人处世的模型,比如在经济上更倾向于独立,在感情上不愿意将就于别人,不会轻易地为集体利益而牺牲个人感受等。今年3月,统计局和民政局发布了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人数为2617.1万对,相比前一年下降了4.02%,结婚率创6年来新低;相比之下,2018年全国离婚人数为960.3万对,同比增长3.28%,其中超过七成的案例是女方提出的离婚——这在哪怕仅仅30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社会个体对男女平权的要求,或许已经成为伴随社会个体化而来的必然,离婚和独居之于女性俨然多了一层对自己不必依附于任何人的"主权宣告"的意味。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唐晶对罗母的反诘 当离婚率与结婚率的剪刀差越拉越大,你会发现,作为最古老的一种群居方式,婚姻可能不再是男女之间耦合度最高的一种关系了。就像埃里克·克里南伯格所论述的:“不久以前,如果某人对自己的伴侣不满意而寻求离婚,他必须为此作出合理的说明。而今则完全相反,如果你对于婚姻并非全然满意,你必须提出理由来说服自己维持这婚姻,因为当代文化更致力于让每个人为自己谋求最好的结果。”女性独立意识在社会个体化趋势下的觉醒,除了离婚率的佐证,从消费数据上看也同样直接:天猫今年年初发布的《独立女性消费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女性在医疗健康、无钢圈内衣、花胶等产品上的消费分别同比增长81.03%、61.95%、124%。“越来越注重自我的女性,消费观念也趋向‘悦己’,她们不那么在乎外界的目光,更注重健康和自身穿着的舒适度。”

    柏拉图可能怎么也想不到,2400年后的今天,“终其一生找到另一半”不再是这届年轻人人生中的必然之选。虽然孤独仍然是人类的一种本质,但群居早已不是化解孤独的唯一形式了。当然,并不是每一个喜欢独居的年轻人都能通过自己的独居获得意义,在消解独居带来的颓丧与孤独感的同时,如何避免独居的形式大于内容,是每个独居者都需要慎重思考的。《南风窗》期刊的副主编李少威曾对年轻人片面追求独居的“仪式感”有过这样一段犀利的批判: “人越是趋向于独处,生活就越缺少变化,记忆就越缺乏附着之物,个体独特性就越难以体现,表现在日常生活中,就是感觉日子没有任何变化,个人存在缺少价值也缺少意义,体验不到自身的重要性。于是人们开始寻求形式的支持,把变化、价值、意义和自身的重要性,折现为形式,就像资本时代人们把人和财富的价值全部标记为货币一样。‘仪式感’,成为了个体存在感的面值。” 那么最后,为了让喜欢独居的年轻人生活得更幸福,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威斯康星州的持证心理咨询师特鲁蒂·格里芬给出的七个还算成熟的小建议:不要切断自己与世界的联系,再怎么喜欢宅,有事没事也要出门转转。利用独居带来的充裕时间去了解自己,学会排解自己的各种负面情绪。养一条狗,这样你就得每天遛狗,有效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练习自律能力,每天准时起床穿衣叠被,这会有效阻止负面情绪滋生。做好自己可能生病时的预案,准备好自己的分类药箱,应对不同病症。学会给自己做饭吃,虽然叫外卖也很方便,但有什么事能像做饭一样既能消磨时间又能培养技能还能帮你了解自己的喜好呢?简直一箭三雕。要明白你不会永远独居,独居应该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它可以让你获得自我愉悦,自我满足的能力,这种能力将在你未来的人际关系以及与TA的交往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经授权,严禁转载

    

     扫描上方二维码关注【界面歪研社】获取更多内容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界面新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