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领导人为什么不爱留胡子丨壹读百科
2015/1/19 壹读

    

    

     男人蓄须不蓄须以及蓄什么样的须,似乎是一个时尚范围内的问题。但是一旦跨入政界领导层,胡子身上所背负的责任就大了,不能由着政客们的个人喜好来。

     不知你有没有留意到现如今的政治家大多数都不留胡须,即便早就有学术研究表明,蓄有胡须的男性在吸引力、性格、能力、和镇静程度方面,要优于不留胡须的男性。要知道100年前的时候,浓密的须发是男子汉的象征。

     今天壹读君(yiduiread)就来说说,胡子这种东西,是从什么时候丧失掉了政治上的威信呢?

     值班壹读君丨丰山门吉

     胡子在美洲大陆的逆袭

     在进入现代社会之前,健康的胡须标志着声望和地位。几千年前,尼罗河畔的埃及法老就用山羊胡来昭示自己的权威地位。在古埃及,只有法老才能够蓄须,而且法老必须蓄须才能体现出尊严和威慑力。我们中国也一样,“嘴上没毛,办事不牢”这句俗语表达的也是类似的意思。反过来的例子也有:古时沦为奴役的男性通常会被割去胡须,以作服从的象征。

    

     女法老也在脸上装饰假胡须,象征神和统治者

     美国革命的时候,美洲大陆上的胡须消失得无影无踪。开国以降,美国历史上最初的15位总统都没有胡子。而且不只政客,就连民间都不对胡须报以好眼色看。

     1830年,有人要强行剔去一个名叫约瑟芬· 帕尔默的男人的胡须,由此还引发了一场暴力争执。其结果,就是当事人帕尔默在马萨诸塞州的菲奇堡(Fitchburg)吃了一年牢饭。因为这事,帕尔默墓志铭上还写了一句“此人因留胡子遭受迫害。”

     到了19世纪中叶,络腮胡又在美国人的政治生活中卷土重来。亚伯拉罕·林肯刚刚成为总统的时候,看上去就像是个伊利诺伊州农村来的娃娃脸乡巴佬,而那时候美国也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

     那时的林肯收到纽约州一位11岁女生Grace Bedell的信,她在信中提到曾经见过林肯,并建议说他削瘦的脸颊如果能留上胡子,必能吸引更多的选票,因为当时的女性都喜欢男人留胡子,即使女性不能投票,却也一定会说服丈夫或兄弟们将票投给林肯。林肯在接受了这个小女孩的建议蓄起胡子之后,反倒征服了南方邦联。此事后来也传为美谈。

     打那之后,一直到1908年上任的威廉·霍华德·塔夫脱(William Howard Taft),历任美国总统都或多或少地留上些胡子。不过有两人例外,一个是第16任总统安德鲁·约翰逊(Andrew Johnson),另一个是第25任总统威廉·麦金利(William McKinley)。然而不走运的是,这二人前者被弹劾下台,后者遭刺杀身亡。胡子在那个年代里成了美国政治生活的护身符。

     安全剃须刀的政治作用

     直到1903年,吉列推出了安全剃须刀。此物一改以往剃须刀那血光四溅的用户体验,在20世纪的最初几年中迅速风靡起来。但就像今天的智能手机革新淘汰掉了一大批物件一样,吉列的剃须刀也顺道给以往风光无限的胡子风潮革了命。再加上大胡子不利于使用防毒面具,军队也对胡子下了禁令。到1930年的时候,留胡子反倒成了一件需要勇气的事情。

     政治作为人类社会中的组成部分,自然也不会给20世纪的胡须留下半点苟活的空间。塔夫脱以来的历任美国总统,下巴都是干干净净。总统候选人中倒是有一位蓄着胡子的——查尔斯·埃文斯·休斯(Charles Evans Hughes),但他在1916年最终败选给了竞争对手。

    

     曾是大法官的查尔斯·埃文斯·休斯

     要走群众路线,打理胡须是“腐朽”的生活方式

     威廉?曼彻斯特在《光荣与梦想》中描述1960年美国首次总统选举电视辩论的场景时分析,约翰?肯尼迪年轻小生的形象完胜老迈虚弱的理查德?尼克松,正是从那时候开始,政治家的胡须、头发以及穿着色调等成为竞选团队的头等大事之一。

    

     1960年10月21日, 纽约,共和党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左)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肯尼迪进行第四次辩论

     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年轻时曾留着一撮山羊胡,参加竞选时他把胡子刮掉,显示出“干净”的笑容,征服了选民。

     究其原因,大概是胡子有时会让人看上去像是失意之后大醉了三天三夜的邋遢鬼。毕竟许多人都会把胡须和憔悴作无责任联想。而在实际上,只要想象一下伊拉克前总统侯赛因·萨达姆被捕时那脸色憔悴,面发沧桑时的落魄样,你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胡子会这么不受政客待见了。除此之外,胡子也会包含其他负面含义。比方说有人觉得不剃胡子就像不刷牙一样,不仅是不注重个人卫生的表现,而且也显得此人不甚可靠。

     有分析师认为,因为胡须需要每天打理,所以蓄须代表着西方资产阶级上层社会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旨在吸引大量普通选民支持的政治家们自然要与这种“腐朽”的生活方式切割,首先就要与多数没胡子的老百姓们打成一片。

    

     胡子在美国政治中的缺席,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反共产主义和嬉皮士运动。许多年来,在美国,一脸茂密的胡子就意味着此人或多或少地认同马克思和他的《资本论》。而二战时的希特勒和斯大林,古巴导弹危机时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嬉皮士运动中的激进学生,都让美国人在心中给胡子减了不少分数。其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很少会有政客愿意冒着丢掉老年选民支持的风险,给自己打造一个更“潮”一点的造型。

     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请给壹读君点个赞;如果你想打赏下勤劳聪明的壹读君,戳一下最底下的广告吧,不花钱。

     如果你希望转载,请联系我们并取得授权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