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客观」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2016/8/19 壹读

    

     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文 | Lachel:壹读传媒、领英洞察专栏作者。

     前公关人、现任职于互联网,知乎18万赞答主,心理学达人。

     公众号:L先生的猫(lxianshengmiao)

     王宝强事件自14日爆发,发酵到如今,已经成为中文互联网上无法绕过的一个焦点。无论你关不关心王宝强,关不关心娱乐圈,你都一定会知道这件事情。

     不过这篇文章不想讲他们的是非、纠葛,只想借这个事情,谈一下我们的认知。

     —— 1 ——

     把时间倒回到8月14日凌晨。

     当你早晨起来,打开微博(或者随便哪个新闻客户端),看到王宝强的声明,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

     许多人(即使不是王宝强的粉丝)应该都是首先感到震惊,等了解了足够的信息之后,又感到愤怒。这从这几天微博、知乎等各平台的发言就可以看出来。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愤怒?

     原因很简单,在我们的认知里面,「出轨」是一种难以容忍的行为,而王宝强是一个老实善良的好人,这两个信息结合起来,就会给我们造成「王宝强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这么一个结论,从而引发大量的同情和愤怒。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爆料的对象换成陈赫,也许民意也不会像现在这么汹涌。

     这里不是在黑陈赫,也不想评论这个事情,只想表述一点:我们对所接收的信息,本身就存在着一个「认知框架」,所有的信息都会被放到这个「认知框架」里面进行诠释。不同的框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譬如说,这个事情如果换成对娱乐圈和王宝强完全无感的人,很可能根本就不会在意,因为这个信息对他来说还没有当天的天气重要;如果换成部分比较激进的「女权」人士,可能注意到的重点就是「暴露隐私」,以及「你这样对得起两个小孩吗?」

     所以,支持王宝强的围观群众,跟认为此事过激的女权群众,以及更大数量的不怎么关心此事的吃瓜群众,本质上其实都很好理解:只是因为我们固有的这种「认知框架」不同,导致我们对同一件事情的理解和关注点不同罢了。

     而这种「认知框架」是怎么形成的呢?是由我们几十年来潜移默化接触到的信息,以及从远古时期遗留下来的一些特性所构成的。

     像「出轨是一件不可原谅的事情」,就是由我们在这成长的二十多年里,一次又一次地被媒体、舆论、周围的圈子等传递和强化所形成的「认知框架」。

     但是,当我们谴责马蓉的同时,也会有这么一些人,在他们的「认知框架」中,出轨并不是一件特别严重的事情,甚至可能还没有「追求真爱」更强。

     那么,当这两种信息发生冲突,会怎么样呢?有些人会觉得「无论如何都不应该出轨,你可以先离婚啊」,有些人会觉得「虽然出轨了,可我是追求这爱啊」。这两者谁更正确?这是没有答案的。只是立场不同罢了。

     —— 2 ——

     我们的「认知框架」,很多时候会给我们带来方便——因为大大降低了我们的认知成本。但很多时候,也会很容易导致我们变得不理性。

     举几个最简单的例子。

     「马蓉和宋喆会有什么下场?」当你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用「下场」这样的词,就已经在默认「他们是有罪的,他们应该受到惩罚」;再比如,今天爆出来的「马蓉爆料」,标题是「马蓉朋友曝料:王宝强先出轨」——无论标题是媒体还是马蓉方提供的,这个「先」字,不就是承认了自己出轨的事实了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前景理论」。试比较下面两个选项:

     A. 你有10%的概率获得10万元,90%的概率什么也得不到;

     B. 你有10%的概率获得56万元,90%的概率损失5万元。

     在没有经过思考的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前者。但实际上,前者的期望收益是1万元,后者的期望收益是1.1万元。从理性的角度出发,选择后者你的获益是更大的。

     「前景理论」告诉了我们答案:因为我们的大脑天生厌恶损失。相同的数量,我们对「损失」的敏感程度,会远远超过「收益」。

     这其实就是一种「认知框架」。当面临「损失」时,我们的大脑会瞬间警惕起来,并且高估损失的严重性,从而作出一些不那么理性的决策。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股市。许多在股市中亏损的散户,其实都是在下跌的情况下,心理剧烈波动,从而错误估计趋势,作出许多不理性的行为。要么寄希望于「搏一搏」直至探底,要么过于畏惧风险,一下跌就收手,导致长期来看收益远低于亏损。

     所以,绝对完全的「客观」是不存在的。因为当我们接收到任何一个信息的时候,我们大脑中固有的「认知框架」都会生效,从而将事实变成「我们所看到的样子」。

     这种现象,非常容易被媒体和其他传播者利用。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会天然地将「相似的东西」放在一起,认为它们具有相关性。最显然的,就是把两个先后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认为它们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比如一则报道《26岁男子深夜加班猝死》。这里面,「加班」跟「猝死」有没有因果关系?不一定。猝死有可能是因为加班,也有可能是因为别的原因,甚至「加班」可能都不是常态,而是一个偶发事件——但是,它看起来是不是非常容易被解读成「26岁男子长时间加班,并在一次深夜加班中因过度劳累猝死」呢?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的奥运会,发生过一件事情:某加拿大解说员以为话麦关了,跟旁边的人嘀咕道:「She(某中国游泳队女选手)……went out like stink, died like a pig.」此言一出,立刻引爆了全国的媒体,几乎所有媒体都翻译成「她带着臭气出场,像一只死猪」,并激烈抨击其「种族歧视」。

     然而,最后发现,went out like stink的意思是「前面游得太快」,died like a pig是指「中间就没力气了」,只是行内的黑话,甚至加拿大游泳运动员也这样说过自己,跟stink(恶臭)和 pig 的字面意思并没有关系——也就相当于我们说「这人游得贼快」或者「这人快得一逼」而已。无礼固然是有一些,但绝不至于种族歧视。

     这就是一种「认知框架」:我们对于「猪」有着天生的贬义认识,用「猪」形容一个人,在我们看来是赤裸裸的歧视。但实际上,went out like stink用有道就能查到翻译,died like a pig用GOOGLE也能立刻查到好几个新闻报道,都是加拿大游泳选手的自嘲和懊悔——我只用几分钟就能找到的内容,媒体查证一下就那么难吗?

     —— 3 ——

     那么,既然无法做到完全客观,我们应该如何尽可能地接近客观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质疑和发问。不仅仅是质疑信息的内容和传播者,也要质疑作为接受者的自己。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反应?

     我为什么会愤怒/难过/嫉妒?

     我为什么会这样理解?

     我为什么会这样想?

     我的理解会不会片面?

     我的想法会不会是误会?

     ……

     诸如此类。

     这就叫做「元认知」。我们对于一个信息的接收和理解,属于「认知」;对于这个「认知」的分析和判断,就属于「元认知」:我们为什么会这样去理解事物?我们的理解方式是不是全面、严谨、正确的?我们的理解会不会造成偏见?

     有一个好玩的事情:你可以试试,对着镜子,长时间凝视镜中的自己。过了一段时间,你会感到镜中的自己看上去开始变得陌生。你会开始注意局部,注意到许多之前从未注意到的细节。

     这其实也是相似的原理。我们对于整体的模式,那种习惯性的联想、认知被抑制了,开始真正地去考察注意对象的局部信息。

     对于生活中接收到的信息,其实也是一样的。摒除了整体的模式认知,我们才能更清晰地看到整个事实。

     元认知是一个相当大的话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但是,可以做到的日常训练,就是对一切信息保持怀疑的同时,也审视自己:

     我为什么会这样做?背后是什么原因?我的反应和想法是理性的吗?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我想,现在网络上动辄的骂战、人肉、互喷、口诛笔伐,应该会少很多吧。

     再提一点。前述加拿大事件中,特别令我感动的一点,是事发之后,立刻有两位网友在英语论坛上提问:这两个短语是什么意思?是否属于俚语?是否有无礼的成分?

     要知道:不但媒体会欺骗我们,信息本身会欺骗我们,我们的立场会欺骗我们,我们潜意识中的认知框架也会欺骗我们。

     所以,永远记得,任何时候,无论遇到任何事情,作出任何反应之前,先审视一下自己,问一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样?这样真的对吗?

     这样,我们人生当中的遗憾和悲伤,也可以少一些了吧。

     本文系《是什么使我们失去客观》系列的第三篇

     前面的姊妹篇:

     《你所看到的,都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 | 壹读精选》:媒体的传播会使我们失去客观。

     《宝宝这事儿,你该怎么理性看待? | 壹读精选》:我们自己的立场,会使我们失去客观。

     那么这篇文章的中心也很明确了:

     即使我们不预设立场,我们潜意识之中的认知框架,也会使我们失去客观。

     L先生的话:

     所以你觉得,我支不支持大家骂马蓉呢?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请在页面下方给壹读君点个赞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