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学区房更能决定孩子前途的,是这六大能力 | 推介
2017/8/6 壹读

    

     有一个朋友,赶在“史上最严限购令”出台前,把家里位于东四环的一套大三居卖了,又从银行贷了200多万,在西城区某处所谓的“神盘”买了一套小两居。

     别人换房子都在“改善”,她在“改差”。

     原因很简单,西城是北京16区里真正的“教育强区”。为了让孩子能上个西城的“名校”,用朋友的话说,什么样的牺牲都是值得的。

     万万没想到的是,房子刚过户,新的划片政策出台了:刚买的那套学区房,上不了最好的那所学校了,被划到另外一所相对“较差”的学校去了。我这位朋友气到不行。教育局跑的鞋底都薄了,找人找的脸皮都厚了,都没什么结果。上周见面的时候眼里噙着泪花跟我反复念叨: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的前途不就被毁了吗?

     我惊诧到起飞:现在都什么年代了,买不起“学区房”,上不了“好学校”,孩子真的就没有好前途了吗?

     学区房的本质是什么

     王思聪之所以是王思聪,是因为出生在了王健林家。而学区房之所以有“天价”身价,是因为它生在了好学校旁边。

     在传统观念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有个叫做升学率的东西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于是排名拔尖儿的学校,就成了香饽饽。

     没错,好的老师、好的学校确实能提高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帮他上一个好大学——可是,如果只是看考试成绩的话,为什么不直接把孩子送到高考集中营?

     表面上天天念叨着“好好学习”的家长们其实心知肚明:成绩的好坏只是孩子成长很小的一部分。好学校的真正吸引力,其实是在学习成绩之外。他们的教育理念也许与国际更接轨,老师的教学也许更能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孩子培养更多元的兴趣,教给他独立思考等更持久的学习能力。你去看下人大附中给学生提供的选修课,有200多种,学生社团也是五花八门。你再看下学生们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估计很多大学的研究生都研究不了那么深的课题。

     所以,听懂了么?学区房的价值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对孩子能力的全方位激发和培养。人们都说“学习改变命运”,没听说过“学区房改变命运”。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那么,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可能各方会有不同的观点,但肯定不等同于考试能力。

     今年是恢复高考40年,也是40年来最重要的一次教育综合改革:文理分科制从教育大纲上被抹掉,取而代之的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考量。从今年北京语文高考中的一道小作文题就可以看出端倪:

    

     如果没有大量丰富的文学阅读基础,那么这道题基本无从下手。

     阅读能力,算学习能力吗?当然算。阅读和写作一直贯穿在美式教育中,尤其是儿童青少年的早期教育,更加强调养成阅读和思考之间的关系。美国的中小学生虽然没有暑假作业,但是老师会鼓励大家在暑期进行阅读,在开学时交出阅读感想。每个学生都有建立自己读书list的习惯,有的孩子甚至会在一个暑假阅读几十本书。

     从小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其实就是在帮他解锁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在几年就彻底更新一轮知识的互联网社会,终生学习的能力就是最基本、也最核心的生存能力。

     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这种全新的学科教育理念跟传统应试教育的差别。但一些教育行业品牌已经“春江水暖鸭先知”,开始做战略转型。比如国内知名教育机构学而思。

     以后你再说学而思是一个“提分机器”,估计别人会笑你认知还停留在十年前。早年以理科培优闻名的学而思,已经成长为一个“学力导向”的教育机构。他们从400万个学员的学习案例,和数以千万计的学习数据出发,提出了能让孩子更好应对未来竞争、受益一生的六大能力:阅读能力、沟通能力、探究能力、抽象性思维、思辨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这六大能力为什么重要?2016年白宫发布的人工智能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话:未来十年或二十年,有9%到47%的工作会受到威胁,但抽象思维、创造性任务和做出决策人的生产力将大幅提高。这段话没太看懂不重要。想想你身边那些想着把孩子送出国留学的家长。国外学校最看重是什么?一部分看考试成绩,更多看的就是这六大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所以,听明白了吗?学习的本质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一种综合的学习能力,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只有学科知识远远不够,除了经历中高考之外,更重要的是拥有能够独立学习、思考和面对未来的可以受益一生的能力,而这正是学而思浓缩的六大能力。

     学区房还是稀缺资源吗?

     未来人才的竞争,必然“学力”的竞争。

     我们承认,与学区房捆绑销售的好学校,在更大比例上能培养出更高“学力”的人才。

     可是,好的学校、顶尖的教育资源,真的就那么稀缺吗?真的还值得你花几百上千万去换那一张学校的入场券吗?

     有了互联网,一切稀缺资源都是伪命题。我们还是拿上面提到的学而思举例。

     比如说好老师。过去一个好老师教一个班,现在可以教100个班、1000个班。这个老师的教学课程,可以通过视频远程教学;他有好的教学方法,也可以通过学而思“中央厨房”一样的教研机构,做成标准化的产品,通过云平台实现全国共享。

     再比如说教学质量。通过智能化的ITS教学系统、IPS智能练习系统,学而思的老师能够真正了解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他的哪些知识点薄弱,就在教学中重点强化。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孩子学习的效率,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去培养“考试能力”之外的兴趣。

     像学而思这种“教育机构”,它对孩子学习能力的提升,不亚于一些顶尖的公立学校,它也算一种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又不完全不用考虑学区房这个限制。所以你说,如果这样的社会机构越来越多,学区房以及学区房背后的好学校,还是稀缺资源吗?如果好学校都不是稀缺资源了,那学区房还值得抢吗?

     技术革命正在推动教育革命,而我的朋友还在坚守着冷兵器时代的“学区房”,希望这个学区房能带给孩子“名校梦”。

     这不是个笑话,这就是我们今天大多数家长的日常。

     PS:有兴趣了解更多关于未来孩子应该具备哪些素质的家长,可以点击原文,给你看六位专家对儿童教育的论述。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壹读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