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要不要将“患者当亲人”?
2017/4/26 现代护理报

    

    


     “把患者当亲人”,你认同这样的观念吗?你会为患者打破规则吗?患者会成为你的密友吗?今天,我们从心理的视角来谈一谈护患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看,临床上有哪几种不同层级的护患关系:

     护患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美国犹他大学护理&人类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兼职教授Janice M.Morse通过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概括了四种不同层级的护患关系,分别是临床关系(Clinical Relationship)、治疗性关系(Therapeutic relationship)、连接的关系(Connected Relationship)和过分卷入的关系(Over-Involved Relationship)。

    

     处于临床关系(第一层级)的护患互动通常是表面的、有礼貌和相对机械的,护患双方的情感投入较少,仅限于治疗和护理所需的简单对话和短暂接触。

     治疗性关系(第二层级)中,护患角色清晰,患者对护士抱有一定的心理需求,并希望护士给与一定的情感投入;护士除了专业承诺之外,关心患者的需要,给予支持和激励,缓解患者的痛苦和挫折。

     在连接的护患关系(第三层级)中,患者完全信任护士,尊重护士的判断,向护士吐露心声,与护士商量治疗决策;护士投入情感,满足患者的需要,甚至为患者打破规则。

     过分卷入关系(第四层级)中的患者通常有巨大的需求,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交与护士手中,将护士视为知己和亲人;护士超越专业角色,与患者有跨工作时间的接触,将其视为亲人来护理;或者护患彼此激发强烈的不满、敌意和攻击,导致护士回避患者或无法提供护理。

     处于第四层级的护患关系往往会失去护理原则,不能做出专业判断和理性决策,甚至会给护患双方带来情感的混乱和痛苦。

     从Morse提出的四类护患关系可以看出,将护患关系维持在治疗性关系的第二层级最为理想。然而,现实中护患关系并非那样简单,彼此对关系的期待存在一定的偏差。如护士想要将护患关系维持在第一层级,但是患者希望护士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情感,进入第二、第三层关系。当关系不协调时,通常会给双方带来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甚至冲突。护患关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随着接触时间的延长和情感的投入,护患关系会从第一层级逐步进入到第二、三层级,也可能从第一层级直接跳进第四层级;相反,有时候会从第三、四层级撤退到第一层级。

    

     那么, 如何从心理学的视角,理解护患关系的层级呢?

     社会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人际偏好,有些人更喜欢与自己接近的人交往,感到对方有似曾相识的亲密感;有些人则被性格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所吸引。在交往中,人们不可避免会受到以往经历、知识、经验、信念和价值观等影响,容易形成认知偏差。护患关系也不例外。你可能会发现你更喜欢照顾某一类患者,与他们建立比较深入的关系;而对某类患者则比较感冒,只想和他泛泛之交。患者也会对某一个护士情有独钟,而对另一个护士不明原因的厌恶。有时,护士会习惯性给患者贴上“难弄”的标签或患者仅凭一件小事就认定护士缺乏专业性。上述人际的偏好或认知偏差可能影响关系的协调性,或影响关系进入的层级。

    

     通常情况下,护患关系的协调有赖于患者对疾病或情境的严重程度、自身脆弱性和依赖性的感知。假如患者的需要很少,护患关系维持在第一层级就能让双方感到满意。反之,如果疾病或情境越具威胁性,患者的需求就越高,这时维持第一层级的关系无法令患者满意,患者可能运用操纵性或强制性的方式试图增加护士对关系的卷入水平。

     进化心理学认为,为了生存,动物和人类具有与他人建立亲密和依恋关系的需求,尤其是个体在面对威胁的时候,会自动启动依恋系统,寻求安全的依恋对象。被依恋的对象通常是可以信任的、安全的、有力量的、且能够提供支持和保护的。对于婴幼儿来说,这个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对于患者来说,通常是医护人员;对护士来说,可能是上级医生和护士长。

     当患者感知到疾病或情境越威胁,焦虑、恐惧、无助、愤怒等情绪就越突出;对自我脆弱性和依赖性的感知越明显,对医护人员依恋的需求就越大,并可能通过一系列的情绪和行为表达出来,如反复叫铃、寻求或跟随医护人员、反复确认信息、送礼物、特别顺从或失控的情绪和行为等。很多时候,护士未能觉察到患者情绪和行为背后的依恋需求,仅当作是患者一种无理的要求或行为;或护士感到无力帮助和安慰,患者的依恋需求得不到满足,因而治疗性关系难以建立。

     在任何一种人际交往中,交往双方都存在意识和无意识层面的需要、期待、情感和动机等。如果不努力注意或觉察的话,无意识层面的幻想不易被察觉。通常,关系的层次越浅,意识的成分越多,界限越清楚,就像陌生人或一般的同事关系,你是你,我是我;反之,关系的层次越深,无意识成分越多,心理盲区就越大,就像是知己、亲密恋人和母婴关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甚至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关系界限容易混淆。

    

     就护患关系而言,假如护士接触某个患者时感到莫名的紧张、强烈的喜欢或愤恨、希望取悦或回避患者,对患者难以设置界限或者界限过于严格等,则提示护患关系可能已进入了第三或第四个层级,需要提醒并反思这段关系,有意识地调节并退回到第二层关系;反之,假如护士经常将护患关系维持在第一层级而缺乏情感的投入,那么同样需要觉察,尝试让关系进入第二层级的治疗性关系水平。

     当然,这样的觉察和反思并非易事,因为每个人都有盲点。当你在处理护患关系时有任何困扰而自己不能调节时,建议寻求专业团队成员的帮助或参加巴林特小组,以帮助进一步认识并理解这段关系。

     来源:邵逸夫医院护理部 作者:姚林燕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