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们玩躲猫猫的PICC导管
2017/6/20 现代护理报

    

     患者男性,59岁,因肺癌转移收住入院,预行化疗。

     患者一年前在当地医院有过右手PICC导管植入史,肿瘤控制稳定后于四月前拔除导管,自述置管后一直有右肩酸胀疼痛感。

     接到会诊通知后,我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综合评估后,决定选择左上臂贵要静脉留置PICC。整个穿刺及递送导管过程均顺畅,抽回血顺利,即按照预测量的长度42cm修剪导管,固定后行胸片检查,结果却非常意外。

     导管尖端在第五胸椎水平向后左打横,然后就不见了!

    

     管子怎么才到这里,难道是老眼昏花看错了刻度,剪短了?检查了丢弃的剩余部分导管,没错啊!导管在体内发生了什么?突然缩短了!是谁在捣蛋?

     重新建立无菌区后,将导管拉出15-20cm,再送导管至预测长度,抽回血顺畅。可是,意外再次发生,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仍在第五胸椎水平向左横着,还出现了一个弯折。

    

     赶紧向护士长报告。因患者有造影剂过敏史,无法进行DSA检查,科室讨论后决定行胸部侧位摄片。这次检查的结果,终于帮我们找到了莫名其妙不见的那段导管——原来导管去了奇静脉!

    

     奇静脉起自右腰升静脉,在右侧上升至第7-8胸椎高度,接受左侧的半奇静脉和副半奇静脉的横干。奇静脉达第4胸椎高度,形成奇静脉弓(archof azygos vein)转向前行,跨越右肺根上缘,注入上腔静脉。当奇静脉的开口与头臂静脉汇入上腔静脉的角度合适时,导管就有可能进入奇静脉。

    

     既然导管是在血管里,是不是可以击掌相庆了?专业的团队是不会允许它走偏的。我们随即组建了由静脉治疗专科护士、临床专科医生和放射科医生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经过周密讨论,决定再次进行植入导管的调整。通过将置管侧手臂抬高与颈部成<30°角,然后嘱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护士再次递送导管到预测长度,胸片显示导管尖端位于第七胸椎水平。完美!

    

     看似简单的PICC置管,可以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可以屡屡误入歧途。专科护士只有掌握血管解剖知识,把好规范关,才能揪出这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捣蛋分子”;同时及时寻求临床专科和放射科等其它学科专业人员的帮助,发挥团队的力量,降低置管相关的风险。

     来源:邵逸夫医院护理部 静脉治疗小组 曾旭芬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投稿邮箱:xdhlbwx@126.com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