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长,16床的输液器变颜色了!"
2019/7/11 17:26:59林莉宝 现代护理报

    

    

     导读

     用药安全是临床工作重中之重,合理安全用药,需要护士不但掌握药物治疗作用及配伍禁忌,也要熟悉药物的性质、特点等......

     周日休息在家,电话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护士长,16床的输液器变颜色了!"

     面对突如其来的电话,我脑子快速地运转着:输液器变色?变成什么颜色?是在输什么液体?患者有没有什么不适症状?如何来安抚患者?我们如何避免下次出现这个问题?哎呀,16床家属可是不太好沟通,如何安抚?

    

    案例回顾

     事情经过原来是这样的:

     护士小A为患者更换液体,刚刚结束的液体为奥硝唑注射液,发现输液器颜色变为淡淡的紫色,而此时奥硝唑已经输注完毕,上一瓶为奥美拉唑针剂加入0.9%NS100ml。难道是这两种药物发生了化学反应?所以才导致了输液器颜色发生变化?

    

     既然事情已经发生,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这种变色会不会对患者造成什么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于是除叮嘱护士小A对患者继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我们要做的就是查找原因,避免下次这种"变色"问题再次出现。

     患者这样的"套餐"已经连续输注好几天了,为什么今天才发现"变色"?以前的时候是没有发生过?还是我们观察没有到位?

     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找到引起"变色"的家伙!

    

    案例分析

     1. 输液器本身质量问题

     病区每天的输液对象为30人左右,也就是说,这30人使用的是同一批次的输液器,既然在输液当日未出现第二例输液器"变色"情况,那么输液器肯定没有问题,需要从其他方面考虑。

     2. 药物配伍禁忌

     发现输液器变色时,输液结束的液体为奥硝唑注射液。据更换液体的护士回忆,奥硝唑在起初更换时,未见输液器颜色有变化,那么应该是在奥硝唑输注过程中或者结束时,整个输液器装置才发生了颜色变化。

     于是我立刻搜索奥硝唑药物使用说明书,发现奥硝唑为第三代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抗菌性强、半衰期长、组织渗透性好等特点,PH值为3.9-4.0,呈酸性,与其他药物配伍时会使整个溶媒系统的PH值发生变化,PH值变化后可导致其变色和生成沉淀。

     奥硝唑是弱酸性,奥美拉唑为弱碱性,所以当两者碰到一起的时候,就发生了化学变化,所产生的沉淀吸附于输液器管壁,导致输液器"变色",因为颜色不是很明显,直到今天,才被细心的护士发现。

     3. 前输注液体也有嫌疑:奥美拉唑

     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其重组液体的PH值在8.8-9.2时最稳定,而5%GS的PH值为3.2-5.5,0.9%NS的PH值为4.5-7.0,溶媒量过高,则重组溶液的PH值会更低,就易引起降解、变色,从而失效。

     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奥美拉唑确实会引起一系列的颜色变化,所以奥美拉唑的稳定性不好,临床使用时,应该现配现用,单独使用。

     一般情况下,护士对于常见药物的药理知识进行大概的学习,比如奥硝唑有抗炎作用,奥美拉唑有护胃作用,但是对于奥硝唑和奥美拉唑这些药物的其他情况我们可能就会疏于了解,比如它的PH值、不稳定性、是否需单独使用等等。

     虽然输液器"变色"在我们这里是第一次发生,但是值得所有临床护士用药警醒。所以通过本次事件,我们也就此类药物对用药安全进行流程改进:

    

    1. 奥美拉唑现配现用,静脉输注时间不宜过长,避免不稳定因素增加;

     2. 奥美拉唑与奥硝唑联合使用时,中间使用0.9%NS100ml进行冲管。通过冲管冲净输液器中的残余奥美拉唑药液,使之不残留在输液器壁上,避免下一瓶奥硝唑注射液与残余奥美拉唑产生化学反应,从而避免输液器"变色"现象发生。

     3. 科室护士进行这两种药物的全面培训和学习,增强大家对药物使用的安全意识。

     4. 不能"经验用事",或许曾经熟悉的"药物搭配"组合现在也可能存有潜在风险,所以对于药物知识,需要临床护士细心学习,并做到心中有数。面对患者用药安全,"小心才能使得万年船"。

    

    患者追踪

     通过对患者的密切观察和心理护理,患者暂时未主诉有任何不适,现生命体征等数值平稳,同时与家属做好积极的沟通,也未产生纠纷等情况。

    

    写在结尾

     护理工作需要护士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患者的一切异常动态,药物治疗在患者就医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用药安全始终是护士的责任所在,保障患者安全就是保障护士自身安全!

     有人肯定会提出异议:难道护士要把药师的工作也做了?护士真的是万能的?

     其实不然!只要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掌握更多的用药安全知识,就能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来源:中国护理管理

     -THE END-

    

    


     现代护理报

     中国护理第一报 最权威护理公众号

     微信投稿:xdhlbwx@126.com

     报纸投稿:xdhlbgzz@163.com

     护士维权热线:0311-67562434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现代护理报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