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致癌物”与“抗癌食品”,我们该怎么分辨---消化病公益科普0028贴
2014/8/23 11:17:01消化病科普转载 兰世亭

     本期主题词:健康饮食

     “致癌”是个挺可怕的词,所以要吓唬别人,就说“某某会致癌”——而人类对于危害存在着“宁可信其有”的天然心态,所以用“致癌”来吓唬人屡试不爽。当然,要想推销某种食品,就说它“含有某某成分,具有抗癌作用”。而实际上,癌症是个非常复杂的事情。基因、环境、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都会对癌症的发生产生影响。现代科学发展至今,每年投入天文数字的经费,无数科学家们前赴后继,各种癌症的发生原因还是一团乱麻。实在要总结一下的话,就是:任何一种癌症,都存在着多种导致发生的原因,但没有任何一种原因会必然导致癌症的发生;一个人得了癌症,也很难归结到某一个具体的原因上去。这就为“专家”们解释“致癌”提供了很大的随意性,比如媒体上经常看到的“某女大学生得XX癌症,医生表示因常吃XX食物所致”——只要那XX食物是种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报道也会引来无数关注。

     所谓的“致癌”,并不是“吃了它(或者接触了它),就会得癌症”,而是“得癌症的可能性增加了”——这种增加,多数情况下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大样本的调查数据,或者高剂量的动物试验,才能体现出来。

     解释“增加致癌风险”并不等于“一定会得癌症”,但并不是说对这样的“致癌风险”就该视而不见,也不是说这样的致癌因素就不用在意。

     科学研究的价值在于:确认它们的风险跟“暴露剂量”的关系,再来评估避免这些因素需要付出的代价。如果可以避免,或者付出的代价比较小,那么小的风险我们也应该去避免;如果无法避免,或者避免起来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我们就只能把它控制在“风险可接受的范围”。比如牛奶中的黄曲霉毒素是M1,而花生、玉米、大豆、干果等食物中的是B1(B1的致癌能力是M1的10倍)牛奶中的M1很容易控制到很低,所以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是0.5ppb(1ppb是十亿分之一)。虽然花生和大米中的B1更毒,但花生大米也要求到这个限量,但那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花生和大米都难以合格,这样的代价是社会无法承担的,所以在权衡现实和风险之后,花生中的B1限量被定在了20ppb,而大米则是10ppb。

     “抗癌性”的涵义与“致癌性”很类似。并不是说吃了它就能避免癌症,更不是吃了它就能治疗癌症。它是指:长期食用足够的量,某些癌症的发生风险可能会低一些。实际上,目前所说的那些“抗癌食物”,对癌症风险的降低并不像“致癌物”增加风险那样证据确凿。一般而言,仅仅是流行病学调查,以及特定条件下的细胞实验或者动物实验。这样的结果,未必能够在人体上体现,而“即使有效”,所需食用量也是多数人难以长期坚持的。严谨的科学机构并不推荐某种特定的“抗癌食品”,而是把那些所谓的“抗癌食品”作为全面食谱的组成部分。比如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推荐,食谱中三分之二以上的食物来自于植物——在合理的食谱和生活方式之下,癌症的发生风险能降低三分之一。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致癌物”和“抗癌食物”这种概念常被保健品营销所利用,可能成为营销中的黄金搭档——用致癌物来吓唬消费者,然后用“抗癌食物”来破除。我们需要了解:只说“致癌”却不说明致癌风险与剂量的关系,基本上只有吓唬公众吸引眼球的价值;只说“能抗癌”而不说明食用量与风险下降之间的关系,也就听听而已,不要太当真。(来源科学松鼠会 云无心 本文由消化病科普转载整理)

     消化病科普提醒您:面对漫天的致癌、防癌、抗癌信息有真有假,有夸大有不清,不可盲目相信,面对癌症的不必恐惧,科学分析,理性面对。虽然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堪忧,但做到食用新鲜的食物、合理的膳食结构、健康生活方式并提高对疾病的警惕一样能将肿瘤这类慢性疾病拒之门外。

     本期主题词:健康饮食

     想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