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检缺席,丙肝易被忽视---消化病公益科普0166贴
2015/1/8 10:21:17 兰世亭
提到肝炎,大部分人会想到乙肝。其实,肝炎有很多类型,比如甲肝、乙肝、丙肝等。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引起的,主要通过血液传播,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及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由于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症状隐匿,我国HCV感染的诊断率及抗病毒治疗率均较低,因此在人群中存在较多的隐匿传染源。
最近几年丙肝成为了进展最快的领域,成为人类第一个可以完全治愈的慢性病毒感染。
在近日举办的“了解丙肝病毒(HCV)的复杂性亚太论坛”上,来自中国的亚太肝病学会候任主席、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委、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主任侯金林教授,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助理院长陈力元教授,中国台湾的余教授等分享了中国内地、港台,以及东南亚、韩国等地区在防治丙型肝炎上的最新进展。
专家们指出,虽然丙肝的治疗、治愈并不难,但此病有“沉默的杀手”之称,它高度隐匿,病人往往对此忽视,对治疗缺乏积极性,结果导致难以逆转的肝脏损伤,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
多数人不知道丙肝能治愈
去年以来,肝病学界,丙肝领域很火,论坛媒体专访会上,候金林教授介绍,3个月前,WHO(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首份丙型肝炎治疗指南。WHO 表示,现有的药物可以保证丙型肝炎得到基本治愈,但许多因素导致治疗难以开展。首先,许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感染了肝炎,其次许多卫生工作者不知道如何进行筛查或处理丙型肝炎病例。
WHO所指问题,在中国内地也普遍存在。侯金林谈道,我国内地有超过1000万的患者,每年法定传染疫情报告显示,丙肝的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河南、湖北、吉林、辽宁、新疆等地的丙肝发病率相对较高,广东的发病率相对低些。
在中国,公众甚至医生群体对丙肝的认知度都较低,据不完全统计,仅有14%的公众对于丙肝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手段有所认识,多数人不知道丙肝可以治愈。由于丙型肝炎在中国甚至在很多国家,并未被列入常规的身体检查项目中,加之公众、医生对丙肝不甚了解和关注,很少有人会主动检测丙肝,丙肝常常发生高漏诊。“曾经在一次医院丙肝科普教育义诊活动中,免费抽血检查,一个上午发现有30-40个丙肝感染者,”侯金林说,患者普遍认知低,有的检查出来觉得没有事,不去治疗,还有的人觉得治不好,所以也不会去治疗,或是把乙肝和丙肝混淆为一种病等等。
病毒可潜伏体内10-20年才爆发
在甲、乙、丙、丁、戊五个类型肝炎重,乙型和丙型肝炎对人的健康构成的威胁最大,因为感染了这两种病毒后容易转成慢性肝炎,进而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侯金林表示,感染丙肝病毒后,在急性期,约15%的人不治疗可以自行清除病毒,但85%的患者不能清除病毒,并进展成慢性丙肝。大多数丙肝患者没有症状,但病毒悄然潜伏,慢慢地侵蚀肝脏。10%-20%的慢性丙肝患者如果没经治疗,在感染后的20年左右发展为肝硬化,晚期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衰竭或肝癌。
在中国肝癌发病相关因素中,丙肝占20%左右。侯金林介绍,当发展成慢性丙肝时,如果未经治疗,随着时间推移,持续的炎症造成肝脏出现疤痕组织,当疤痕组织占据大部分肝脏时,这个肝脏就硬化了。晚期肝硬化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肝衰竭或肝癌。
丙肝病毒犹如一个“沉默的杀手”,在人体内潜伏10-20年,才会表现出肝脏损伤的症状。来自WHO的数据显示,约8成患者感染了丙肝却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毒仍然可以在血液中检测到。慢性丙肝缓慢侵蚀肝脏,有时可长达30年。侯金林说,当症状出现时,往往已成为晚期肝病。慢性丙肝的症状可谓发热、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尿色深、大便灰色、关节疼痛,以及黄疸等。
早发现早治疗,可清除病毒实现治愈
虽然丙肝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其实通过抽血检查,可以及早发现丙肝,通过早期规范治疗,相比于乙肝,丙肝被治愈的几率很高。
多个丙型肝炎防治指南明确指出,遵循医嘱采用正规的治疗方案,治疗半年到一年,丙肝的治愈率能达70%-80%。侯金林指出,丙肝患者在治疗前应进行基因型测试。确定丙肝病毒基因型和亚型有助医生作出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也可以预测不同的治疗结果。目前,有六大丙肝基因型已被确定,其中,基因 1型(亚型1a和1b)是全球最普遍的,而中国的丙肝患者以基因1b型为主,约占60%。研究认为,基因1型为难治性丙肝,其表现为以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所获病毒应答率比其他基因型更低,需要更多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时间来实现更高的治愈率。
文身、使用公共剃须刀均是高危行为
由于没有症状,绝大多数的人往往是在抽血体检或者在手术前的例行检查时被查出感染丙肝的。病人通常都会非常吃惊,不知道自己是怎样感染丙肝病毒的。实际上,和乙肝一样,丙肝的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母婴和性接触。
丙肝孕妇往往存在困惑,因为不了解丙肝病毒是否会传播给她的宝宝,丙肝确实存在母婴传播,但不是遗传。丙肝抗体(抗-HCV)阳性母亲将丙肝病毒传播给新生儿的危险性为仅为2%,与乙肝进行有效母婴阻断的感染几率差不多。若孕妇在分娩时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达4%~7%。
目前来看,血液传播仍是丙肝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母婴和性途径的传播比率很少。侯金林教授提醒:包括共用注射器进行静脉吸毒;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美容器械,比如文身等;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是丙肝的高危行为,这部分人都应该注意参加丙肝病毒检测筛查。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