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得的病叫溃疡性结肠炎---消化病公益科普192贴
2015/2/3 10:10:18 兰世亭

    

     安倍晋三曾在其第一任期不到一年的2007年9月12日,在会见记者时以“肚子痛”为理由宣布辞去首相的职务。当时,媒体不明真相,以为“官二代”的安倍晋三是在“耍公子哥的脾气”。事后,人们才搞清楚,安倍晋三真的患了“溃疡性大肠炎”,近期还有传闻说其溃疡性结肠炎已经恶化成了大肠癌。。。

     溃疡性结肠炎是怎样一个疾病?

     这种病一直腹泻,而且拉血,很难治愈,是一种免疫性疾病,而且癌变可能性很大的。不像我们平时肠炎拉肚子,吃点消炎药,挂吊水就好。据说安倍17岁就得病,40多年了,一天上厕所几十次,贫血。上次当首相也是因为这种病的折磨而辞职,随着年纪增大,我想他身体上更饱受折磨。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直肠粘膜的弥漫性炎症,其临床特点为原因不明的、时好时坏的脓血性腹泻或粘液便。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将本病定名为特发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区别各种特异性炎症。但由于临床上认识的一致性,目前,国内外仍多用溃疡性结肠炎这一命名。本病在欧美国家相当常见,患病率约40~100/10万,发病率约3~11.5/10万,在国内尚未见精确统计报告,但近年来似有增多趋势。据国内统计男女患者之比为3:l。

     有关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了。虽有感染、遗传、精神因素及过敏等发病学说,都不能解释本病的全貌。目前还没有肯定的结论。主要认为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

     (1)感染因素:因本病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与细菌性痢疾非常相似;但多年来反复研究皆未能直接找到感染微生物学依据,也不会传染。

     (2)精神因素:临床所见有些病人伴有焦虑、紧张、多疑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表现,故有所谓“溃疡性结肠炎个性者”之称。采用精神疗法可收到一定效果。但近年来发现本病有精神异常和精神创伤史者,并不比一般人群多见。可能罹患本病后,由于病痛折磨而继发精神障碍。因此认为精神因素是加重病情的不利因素,但不是本病的主要原因。

     (3)遗传因素:基因因素可能具有一定地位。在欧美本病的家族发病率较高,种族间的发病率的明显差异,因而有人提出本病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在我国和日本家族性发病很少见,因此在我国的溃疡性结肠炎病因中遗传性因素可能不占重要地位。

     (4)自身免疫因素:由于本病常并并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桥本病、红斑狼疮、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类药物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因此提示本病很可能为自身免疫性疾病

     (5)另外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比一般人患结肠癌风险的好几倍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