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肉与大肠癌之间的恩恩怨怨
2016/3/27 14:28:00 兰世亭

     2015年10月26日,隶属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正式发布消息:加工肉制品被归为1类致癌物(主要指结直肠癌),而且红肉也被纳入2A级致癌食物(对人类致癌可能性较高)。

     这条消息一公布,百姓心中的各种疑问也来了,本文就常问题的担心做出解答:

     Q:红肉包括哪些?

     A:红肉是指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等等你能吃到的哺乳动物的肌肉。

     Q:加工肉制品又指的是什么?

     A:加工肉制品指经过盐渍、风干、发酵、熏制或其他为增加口味或改善保存而处理过的肉类。他们有共同特点:1、用盐或亚硝酸钠(或者硝酸钠、硝酸钾等)进行腌渍。2、保存时间较长,可存放。

     例如:火腿、香肠、咸肉、肉干、热狗以及肉类罐头和肉类配料及调味汁等。

     Q:什么成分致癌?

     A:肉加工过程中形成的N-亚硝基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等致癌化学物质,也可能与亚硝酸盐在肠道内转化亚硝胺有关。但这个剂量波动范围较大,还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Q:加工肉制品与香烟都属于1类致癌物,致癌危险性一样吗?

     A:致癌物等级分类中,1类代表证据充足,而不是评估风险水平。

     致癌物分为5 类:

     1 类:研究已经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2A 类:在动物实验中已经有充分的致癌证据,理论上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那些物质。(致癌可能性较高的物质)

     2B 类:动物实验的致癌证据就不是很充分(致癌可能性较低的物质)

     3 类:一般认为不致癌的物质。

     4 类:没有充分证据证明的致癌物质(一厢情愿)。

     但据WHO估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3.4万例癌症死亡可能是饮食中含有大量加工肉制品导致的,而每年全球因吸烟造成大约100万例癌症死亡,每年因饮酒造成60万例癌症死亡,所以致癌危险性是不一样的。

     Q:“加工肉制品致癌堪比砒霜”?

     A:毫无疑问,这个比较是不合适的。首选概念不一样,砒霜是毒药,红肉、加工肉制品是食物,长期过量食用将增高结直肠癌发病风险,而砒霜、黄曲霉素等虽然有致癌性,更大的危害还是都有急性毒性,而且其对健康的危害与接触的计量密切相关,因此引用一句话“切抛开计量的谈有害都是耍流氓”。

     如果非要考量这句话的合理性,也只说它们有都是证据确凿的致癌物,而不是说它们的毒性或致癌性完全相同,何况致癌性与毒性是两种概念,如此报道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而已。曾经标题类似《千万别给孩子吃红肉》《火腿、培根万万不能吃》的文章一大把。

     Q:与结直肠癌的关系不是耸人听闻?

     A:这是有充分证据的,顺带说个我国的事实:过去三四十年,我国生活条件变好,饮食结构已从曾经的吃菜叶地瓜到发展现在大量的加工肉制品、过多的脂肪,与之伴随的是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病率逐渐相西方靠近。以前罐头这种不是富贵人家吃不起,到现在是超市里摆着促销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饮食习惯的改变与结直肠发病率逐渐增高有密切关系。

     要知道WHO是有足够证据时才发布消息的,其实早在WHO正式发文之前就有很多研究报道过,常吃加工红肉与结直肠癌发病密切相关,现在只是有了更确凿的证据后公布了该结论。因此“少吃加工红肉预防结直肠癌”的口号有了强有力的支持。

     Q:红肉每天吃多少合适?

     A:WHO没有给出具体建议,但做出了一个估计: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将使患结肠癌的风险提高18%。

     其实回顾经典的“中国居民膳食宝塔”发现,推荐每日肉类摄入量的推荐是50-75克。这个50-75克的推荐量是科学的,它既能帮助我们获得足够的蛋白质、铁等微量元素,也符合预防癌症风险的要求。(红肉是很好的铁和蛋白质来源,补铁治疗贫血,可比什么红枣管用多了)

    

     形象地看就是这么多(感谢徐静)

     总结:既然WHO有足够证据证明加工肉质品可致癌,那么我们平时就尽量少吃,尽量购买新鲜肉、自己烹调,每人每天红肉控制总量,多用鱼肉等白肉代替。只要不是长期、超量食用都不会有太大问题,而且加工肉制品不是导致结直肠癌的唯一因素,同样重要的还有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例如多吃蔬菜水果、体育锻炼控制肥胖、戒烟酒等。

     红肉本无罪,适量是关键。

     红肉与大肠癌之间的恩恩怨怨---消化病公益科普0579贴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