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之前,我们来“约法三章”
2017/6/25 15:25:48 兰世亭

    

     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6.14世界献血者日”,某知名品牌大公司为了表达爱心,号召全体员工踊跃加入献血队伍。正当壮年的公司老总身先士卒,挽起袖子,带头参加献血,被传为佳话。

     他的行动感召了更多有爱心的员工,大家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甚至有一位年近10岁的小朋友,也挤上流动献血车要求献血。

     人们在称颂这些爱心使者的同时,不知有没有想过,只要有爱心,是不是人人都可以献血?

     答案是否定的。

     适合的年龄

     在不同年龄阶段,人体的血液成分并不完全相同。

     人体不同阶段的生长,不仅表现在外貌,还表现在主要脏器和血液成分的变化上。

     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髓内血细胞再生能力减退,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活性下降,代谢能力也随之降低。

    

     同时,老年人血液中,各种淋巴因子及α-巨球蛋白的含量明显降低。由于机体代谢能力下降,老年人献血后,血液成分恢复较年轻人慢。

     不同国家、不同生活水平条件以及不同健康状况的个体,都是有差异的,因此各国对于献血年龄的规定也不完全相同。比如:

     ★ 欧洲大部分国家规定献血年龄是18~65周岁;

     ★ 日本和韩国要求男性18~60周岁,女性18~55周岁;

     ★ 我国台湾地区17~65周岁;

     ★ 我国香港地区首次献血者是16至60岁,61岁或以上的献血者如保持每12個月至少献血一次,可继续献血至70岁;

     ★ 在我国大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下称《献血法》)规定,献血年龄是18~55周岁,既往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多次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的,年龄可延长至60岁。

     适当的体重

     一位身材瘦弱的姑娘,要求献血被医生婉拒。

     正常情况下,人体总血量大约为体重的7%~8%。例如,一个体重50公斤的成年人,全身血容量大约为3500~4000毫升。

     这些血液约20%贮存在人体的“血库”——肝脏、脾脏和皮肤中。当人体失血时,血库血液会自动调配到外周血循环中,维持外周血容量。

    

     当一个人失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5%时,可发生急性低血容量反应。

     献血400毫升对于50公斤的成年人而言,相当于损失11%左右的血容量;但对于45公斤的人而言,就相当于损失13%左右的血容量,已经接近发生低血容量反应的下限。

     基于从献血者的健康考虑,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献血者的体重男性不低于50公斤,女性不低于45公斤。

     我国台湾地区对于体重的要求与大陆相同;而我国香港地区规定,体重41公斤或以上(即90磅或以上)可以献血。

     符合要求的

     血红蛋白

     记得小时候,人们见面最常用的问候语是:“吃了吗?”。

     在物质尚不充足的时代,吃饱喝足是老百姓首先关心的事。然而在经济发展的今天,大多数国人不再为下顿饭发愁,与肥胖做斗争倒成了我们一项艰苦卓绝的新任务。很多年轻爱美的女性誓与减肥斗争到底,每餐的饭量以“克”来计算,严格控制食物摄入量。随之而来的,有些人由于节食导致营养不良,甚至贫血。

    

     成年人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就是贫血。

     根据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当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5g/L时,不适合献血。

     我国台湾地区规定,血红蛋白男性130g/L,女性120g/L方可献血。

     正常的血压

     张先生夫妻俩都是高血压患者,当他听说血压高是因为血管中血液太多,导致血管压力太高,决定去献血。他认为献出一部分血液后,血压就会正常。

     这是另一个误区。

     高血压患者献血时可能诱发冠状动脉(营养心脏的动脉)痉挛,引起一过性缺血,导致心绞痛,有可能诱发心肌梗死。

    

     另外,高血压患者献血后血压会出现一过性下降,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

     根据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献血者要有正常血液,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脉压差≥30mmHg。

     一定的

     献血间隔

     李先生是一位保险代理,一个月内他两次登上献血车,要求参加献血。

     他说,无偿献血和保险有很多相似之处,平时献多一点,到需要时可以得到回报。他的无偿献血卡上已经有200毫升血液,现在感觉身体不错,想再献200毫升。

     但是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规定:

     ★ 全血献血的间隔不少于6个月;

     ★ 单采血小板献血的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

     ★ 单采血小板与全血献血的间隔不少于4周;

     ★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的间隔不少于3个月。

    

     原来,献血后血液成分恢复有一个过程。并且,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恢复起来有先后:

     1. 献血后恢复最快的是血容量,在数小时后就可通过补充液体得到恢复。

     2. 献血中失去的血浆,90%是水分,在献血后数小时就可以恢复。其它成分如血浆蛋白,则由肝脏加速合成进行补充。

     研究表明,献血后血液中网织红细胞增多,说明骨髓造血系统活跃。

     3. 若捐献200毫升全血,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恢复至采血前水平约需7~10天,通常男性较女性恢复快。

     4. 白细胞和血小板采血后数天,即可恢复到献血前水平。

     由于血细胞都有一定寿命,即使不献血,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会自行衰老、死亡,不断新陈代谢。

    

     在我国台湾地区,如果全血献血量是250毫升,则间隔2个月以上;500毫升则间隔3个月以上;单采血小板则间隔2周;男性年献血量不超过1500毫升,女性年献血量不超过1000毫升。

     在我国香港地区,规定不同年龄及性别献血者的献全血间隔也不同。16至17岁的青少年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150天,一年之内最多可献血3次;18岁或以上成年女士两次献血间隔相隔不少于105天,一年之内最多可献血4次;18岁或以上成年男士两次献血间隔不少于75天,每年最多可献血5次。

     献血前吃

     油腻食物?

     某大学组织无偿献血,参加献血前一天,校医通知同学们献血当日必须清淡饮食,不能吃油腻食物,也不能喝牛奶。同学们大惑不解。献血不是需要补充营养吗?为什么只能清淡饮食?

     原来人体在摄入脂肪数小时内,消化后脂肪进入血液形成乳糜状血浆脂蛋白,含有这种血浆脂蛋白的血液称为“脂肪血”。

    

     脂肪血中的血浆脂蛋白,作为一种异体蛋白,能够刺激输注血液的病人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使病人出现寒战、高热等输血反应。

     因此,血脂高的人和献血当日吃过油腻食物的人均不益献血。

     含有输血传

     播病原体?

     献血的目的是救治病人,但是如果病人输注了含有输血传播病原体的血液后,不但无法达到救治的效果,还会给病人增添新的痛苦,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这些输血传播病原体包括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梅毒螺旋体等。

     当然,并不是人人都在献血前知晓自己血液中是否存在这些输血传播病原体,所以采血前献血者健康征询、血液初筛非常重要。

     更为重要的是,为保障血液安全,血站在采集血液后必须对血液进行严格检测,只有达到国家标准的合格血液才能用于临床。

    

     今天,人造血液尚处于研究中。血液作为一种无法生产的特殊药品,到目前为止,只能通过健康献血者捐献获得。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拯救不可重来的生命。在身体健康情况下积极参加献血,不仅仅是献出拯救生命的血液,更是一次净化心灵的爱心之举。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