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水、蜂蜜水、淡盐水?起床后喝什么水更健康?(音频)
2018/7/12 10:00:00主播:孙东晨 兰世亭
每天早上起床醒来,常常觉得口干或者咽痒,尤其慢性咽喉炎和习惯打鼻鼾的人更多见。所以,很多朋友习惯性地醒来后喝点水,不仅解渴,还能帮助促进胃肠蠕动。
早上起床后的第一杯水,有些人爱喝柠檬水,有些人偏爱枸杞泡水,有些人喜欢蜂蜜水或者淡盐水,还有些人喜欢清淡朴素的白开水。“水”的种类如此之多,究竟喝哪种水更健康呢?
柠檬水
现在,越来越多人喜欢切几片柠檬片直接放进水里泡着喝,既能祛除异味,又能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但喝柠檬水有几个注意事项:
1、柠檬泡水莫贪浓
柠檬泡水一定要“淡”,一大片带皮柠檬泡就可以泡上600-800mL了。这样的柠檬水浓度刚好,不会太酸而刺激胃酸过多引发胃肠不适。
2、水温要适中
由于柠檬的酸性较强,维生素C的耐热性在酸性条件下较好,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被破坏,泡柠檬片的水温度在40-60℃左右刚好。如果觉得热水泡柠檬会喝起来口感更酸,则放凉再喝即可。
3、柠檬虽酸,却是碱性食物
不科学的“酸性食品导致酸性体质”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柠檬水是酸性食品还是碱性食品,一直以来让很多人非常疑惑。
柠檬虽酸,却是碱性食物。因为虽然柠檬中虽然含有柠檬酸,但其可在人体内完全代谢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二氧化碳呼出体外,酸性也就消失了。而柠檬中的钾、钙等阳离子,以金属阳离子的形式留在体内。这些离子可以与酸根离子结合,从而降低尿液的酸性,故而被称为“成碱性食品”。
这一点对于痛风和高尿酸血症患者特别重要,因为尿液呈碱性时,尿酸才易被身体排除,减少痛风发作风险。
枸杞水
随着“佛系90后”的兴起,“生活不止眼前的枸杞,还有远方的保温杯”等系列“养生热句”广为传播。《本草纲目》记载,常食枸杞可以补肾生精、养肝明目,枸杞泡水喝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养生之道。那么,枸杞泡水真的那么利于健康么?
生活中我们用来泡水的枸杞,往往是经过层层工序后的“枸杞干果”。在枸杞干果的制作过程中,其营养成分其实已严重流失。所以,枸杞泡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养生”。而且,枸杞的生产质量也要留心,晾晒枸杞需要多个复杂环节。从最初除去果蜡的碱水,到延长保质期、提亮成色的亚硫酸钠、亚硝酸钠,再到熏蒸硫磺来保存,这些被化学物质“层层包裹”的枸杞可能和“养生”已经越来越远了。
因此,鲜枸杞榨汁通常比枸杞干果能够保留更多的营养有效成分,同时,鲜果汁中的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蜂蜜水
蜂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生物酶和糖,不仅滋养身体还能促进胃肠蠕动。但喝蜂蜜水也不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1、早起后不要立即喝蜂蜜水
早上起床后不适合第一杯水就喝蜂蜜水。经过一晚长时间的睡眠,身体已经丢失较多水分,醒来后血液会相对粘稠。因此,早上起来应先喝200mL左右白开水,补充水分稀释血液后半小时再喝蜂蜜水较佳,能有效帮助肠道蠕动,清除宿便。
2、每天吃蜂蜜不超100ml
蜂蜜虽好,毕竟甜度高,尤其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每天最多不要超过100mL。
3、蜂蜜不要用开水冲泡
温度过高的水会破坏蜂蜜本身的营养成分和使用口感,建议用温水冲泡,其中营养物质更容易被人体吸收。
淡盐水
有些朋友不喜欢白开水的寡淡,喜欢喝加点盐的水,即淡盐水。早上醒来喝点淡盐水的确有一定的好处,如可以适当补充电解质、帮助排便、防治口腔里细菌滋生等。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喝淡盐水。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摄入的所有盐分即氯化钠总量最多不应超过6克,儿童、老人及部分患有慢性疾病者摄入量应控制为更少。若早起喝一杯500mL的淡盐水,即使浓度只有0.9%(和人体内体液浓度类似),也含有将近4.5g的盐。倘若再加上从饭菜、蔬果、零食里吃进去盐分,一天的摄入量就严重超标了。尤其对于患有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肾脏病等患者而言,喝淡盐水易导致血压升高、加重心脏负担和水肿,实在不利于健康。
白开水
喝白开水算是性价比最高的“补水”途径了。
1、首要是补水
早上一杯白开水,能把人体在夜晚睡觉的时候消耗的大量水分都补回来,生津止渴、唤醒身体代谢,改善血液粘稠状态。
2、帮助排便
早晨起床后喝白开水能刺激胃肠蠕动,润滑肠道,软化大便,防治便秘。还能促进排尿,把“废物”排出身体,轻松迎接每一天。
3、清洁口腔
白开水干净、温和,不刺激口腔、咽喉黏膜,利于清除口腔细菌、食物残渣。
虽然从上述看来,喝白开水是起床后最好的选择,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如要注意温度,既要防止水温过高烫伤食道,也要忌讳喝冰水引起胃肠不适;要注意饮用量,快速大量地喝水会迅速稀释血液,增加心脏负担,也容易把大量空气一并吞咽进去,引起打嗝或腹胀;要刷牙漱口后再喝水为宜,避免口腔中的细菌进入到消化道中,不利于健康。总而言之,好好睡觉,睡醒后好好喝水,生活细节把好关才能真的健康!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