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技术:地中海贫血患者的新希望!
2018/8/19 10:00:00 兰世亭

    

     目前,全球范围内有超过8 000万名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地贫”)携带者,并且每年还有6万多名地贫患儿出生。

     传统治疗以长期输血和除铁对症治疗为主,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寿命,但并不能根治疾病。

     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基因治疗-干细胞移植”技术(以下简称干细胞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望根治地贫,为地贫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Thalassmeia,简称地贫),又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首例患者发现于地中海区域,因此得名,我国主要发病地区位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省份。

     该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疾病,主要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血红蛋白(Hb)中相应珠蛋白肽链合成缺如或不足最终引起贫血等病理状态。

     20世纪初期,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地贫患者的死亡年龄通常不超过12周岁。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输血治疗和定期除铁治疗,患者的生存质量才有所改善,但该治疗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的社会资源,使发展中国家的地贫患者陷入治疗困境。

     目前,随着基因与干细胞研究的不断进步,运用干细胞技术治疗地贫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被认为是目前能根治地贫的唯一方法。

    

     传统输血疗法的不足

     输血和除铁治疗自推广以来一直是临床上治疗地贫的主要方法,该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患者的生命周期,但也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一、经济负担

     据统计,一位地贫患者从出生到成年期的治疗费用需要将近20万美元,由于人力资源和血库设施建设的差距,以及医疗保健制度的落后,一些资源缺乏的国家甚至无法负担昂贵的地贫治疗费用。

    

     二、身体负担

     输血治疗常会造成患者体内铁含量过载,故需定期除铁治疗。正常成人的体内铁含量大约为4 g,每输入4至5个单位的红细胞,体内就会额外增加1 g 铁。铁元素在体内过多沉积将会对肝脏、心脏、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造成损伤,严重者会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问题,甚至威胁生命。

    

     三、感染外来病毒风险

     血液是传播疾病的重要媒介,输血治疗还会增加乙型肝炎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感染风险。

     干细胞治疗技术

     干细胞治疗技术是将具有正常珠蛋白基因功能的干细胞移植到经过预处理治疗的受者体内,并在受者体内成功表达以纠正地中海贫血患者体内异常血红蛋白的表达,从而实现地中海贫血的永久性治疗。

     目前临床上应用最成功的是采用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llo-HSCT)治疗重型β地贫,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贫血症状,同时也能有效地避免长期输血和除铁治疗所带来的治疗风险。

     一、干细胞技术是基因层面的治疗

     干细胞技术是在基因层面上进行的,基因治疗技术对单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基因治疗的常规技术手段是将正常的目的基因片段通过表达载体导入到受体细胞中,并在受体细胞中成功表达,从而恢复有缺陷基因的功能。

    

     二、干细胞技术风险评估及准备

     一般情况下地贫患者在进行干细胞治疗前都接受过长期输血治疗,在反复接受异体抗原的过程中容易使机体致敏,导致移植物排斥概率大。

     临床经验表明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完全相合的同胞供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重型地贫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供者的选择和患者移植前危险等级评估是干细胞治疗的关键。

     有研究报道HLA匹配的同胞之间干细胞移植可以使地贫治疗的无病生存率达到90%,但最大限制在于只有不超过30%的患者才具有HLA匹配的同胞供者,其余近70%的患者因非同胞之间移植发生排斥反应的概率较高,其中最大的危险因素是移植物抗宿主病,使生存质量大打折扣。

     干细胞治疗前准备工作如下:

    

     三、干细胞技术的不足

     干细胞治疗可以实现地贫的永久治愈,但许多患者往往因为缺少匹配的供者来源、治疗费用昂贵而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

     消除地贫,重在预防

     干细胞治疗虽然前景可观,但鉴于“僧多粥少”,且治疗费用昂贵,经济条件落后的地贫高发地区患儿仍得不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而且,长期输血和除铁治疗大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因此,消除地贫,重在预防。

    

     目前最有效方法就是控制孕妇孕育此类患儿,做好优生优育工作。“婚前双方基因检测、产前咨询、产前诊断”可以减少地贫患儿的出生,尤其是地贫高发区人群,更应重视地贫基因检测,一旦产前确诊,应及时选择终止妊娠,及早将疾病扼杀在摇篮里。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