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特辑(二)假期饮酒指南
2019/2/4 10:30:00夜白 兰世亭

    

     “千户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转眼间,新的一年已经到来了。亲朋相聚,好友会面,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饭桌上免不了喝上那么几杯酒。“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劝酒说辞,见到许久未见的好友,全身心沉浸在久别重逢的温馨与甜蜜,推杯换盏自是必不能少。

     你来我往之间,甭管是红酒、白酒、啤酒还是调和酒,只要超过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面红、眼红、头晕、恶心、呕吐等“上头”的症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醉酒在医学上称为酒精中毒。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了解关于酒精与健康的那些事儿。

    

     ?酒精不是一个绝对的魔鬼?

     造成我们醉酒的罪魁祸首——酒精,也就是我们医学上常说的“乙醇溶液”,可以用来消毒。

     在我们饮用的酒精类饮品中,我们以酒的度数来衡量酒精类饮品中酒精的含量,大多数情况下,常见的饮用酒按照酒精含量由少到多,依次是啤酒(约3%到6%左右)、葡萄酒(普通约10%到16%,甜葡萄酒、起泡酒多在5%到10%,加强型约在19%以上)、白酒(约30%到60%左右),其引起醉酒的量与酒精含量成反比,显而易见,白酒最容易醉,啤酒大多不那么容易醉。

    

     都说白酒活血,红酒养颜,酒精并不是一个绝对的魔鬼,适量饮酒能够加快新陈代谢,但是,关键在于“适量”二字的程度把握。

     ?小酌怡情,怎么掌握?

    

     饮酒的“适度”需要视人而定,不同的人之间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对于普通人而言,当血液中酒精浓度达到0.1%时,就可使人兴奋过度而出现烦躁、易怒等表现;如果达到0.2%就会出现头昏、心率加快、面色苍白意识混沌甚至昏睡,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酒精中毒”的表现。

    

     一般而言,快速饮酒、空腹饮酒以及在酒里掺有碳酸饮料都会加快醉酒的速度,在喝酒的同时进食食物能够延缓醉酒的发生。此外,一般情况下女性、小孩和老人都更容易醉酒。

     总的来说,醉酒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主观感受就是最好的标尺,多参考过去的经验,喝酒到高兴即止,千万别等到难受再刹车。

     需要强调的是,即便觉得饮酒量还不算多,感觉也还良好,酒精也已经影响了机体的反应速度,饮酒后并不适合做一些需要精神高度集中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常呼吁“饮酒不开车,开车不饮酒”的重要原因。

     ?酒精中毒有哪些表现?

     酒精在进入人体后,经由消化道黏膜被吸收,以十二指肠到空肠段吸收最快,通过血液扩散至全身,包括脑与肾脏,在肝脏中被氧化代谢。酒精中毒后出现的表现,就是过量的乙醇作用于神经、心血管、消化、内分泌等系统造成的后果。

     酒精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饮酒时的速度、饮酒时的进食、个体耐受性以及血液中酒精的含量息息相关,通常按照出现时间顺序和严重程度被分为兴奋期、共济失调期及昏睡期。

     酒精中毒程度较轻的患者饮酒后会发生精神状态的异常,出现语言变多、易怒,心跳加速、面红或苍白、眼部充血、头痛头晕等表现。随着病情进展到共济失调期,醉酒者将会出现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动作不协调、语无伦次、吐字不清、视物模糊及重影。

    

     严重的酒精中毒患者在昏睡期将呈昏睡状态、口唇青紫、面色苍白、体温下降、皮肤湿冷、瞳孔扩大、呼吸浅表。更严重者将会陷入深度的昏迷,诱发脑出血、心脏病,出现低血压、慢呼吸、快心率,甚至突发死亡。

    

     ?醉酒之后应该怎么办?

     逢年过节,聚会桌上,面对亲朋好友的劝酒,确实一时很难控制得了饮酒的量,说是“适度”饮酒,但是谈何容易。那么,真的出现醉酒(酒精中毒)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呢?

     我们常认为,在醉酒之后用冷水洗脸、淋浴、饮用茶或咖啡都能够使我们更加清醒,这就是所谓的解酒了,其实并不然,这些操作能够使人变得更加清醒,但并不能缓解身体醉酒的程度,可以说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其实,对于轻度酒精中毒的患者而言,最重要,最有效,也是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催吐。一旦出现轻度的酒精中毒症状,那就说明,你的身体已经难以负荷和分解你吸收的酒精了,停留在你胃内的酒精只会进一步加重你身体的负担,因此在这种时候,能够顺利的将胃内容物吐出来是最佳选择。其实,喝酒后呕吐也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机体的保护反应,此时应将醉酒者的头部侧放在床边,方便其吐出。

    

     同时,对于这些轻度酒精中毒患者而言是没有必要前往医院进行治疗的,尤其是饮酒一小时后,不再建议进行洗胃的处理。在吐出之后,可以适当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及维生素B以及含糖较多的食品,例如香蕉、橙子、蜂蜜等,同时,要注意补充水分,促进其新陈代谢,促进排尿。

     另外,醉酒者身边最好能够有人陪同、搀扶、护送,注意保护出现烦躁、易怒、睡眠中动作较大的醉酒者,防止其身体因为碰撞出现损伤,同时,也防止其在睡眠中因为呕吐物误吸入气管而出现窒息。

     对于一些酒精中毒较为严重的患者,若出现意识障碍、极度兴奋、昏迷或饮酒后出现心脏、胃肠不适的醉酒者,应在家人的陪同下,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吃药不喝酒,喝酒不吃药?

    

     不论是红酒、白酒还是啤酒,都会与许多药物发生化学反应,而这些反应的结局大多是致命的。

    

     除了大家较为熟知的头孢类抗菌素药物与酒精发生的双硫仑反应可能造成致命后果外,降压药、降糖药、镇静催眠类药物(如:安定、苯巴比妥)、解热镇痛类药物(如:阿司匹林)、治疗关节炎症类药物(如:扶他林、西乐葆)等药物与酒精同服都会造成低血糖(休克)、低血压(休克)、消化道溃疡出血、头痛中枢抑制等不同程度的健康损伤。

     即使饮酒与服药有几个小时的时间间隔,仍然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一般建议在饮酒后1至2天甚至更长时间后,再行服用(或注射)药物。我们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千万要注意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切莫因为一时疏忽因小失大。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 兰世亭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