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了79位院士,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是“大师的大师”
2017/9/11 新华每日电讯

    

    

     要点 | 一分钟速读

     ★ “吾国人不好科学,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中国之落后,在于科学之不发达。”投身在现代科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叶企孙比任何人都能明白国家落后的痛苦根源。于是,他奋起直追。

     ★ 叶企孙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看来无非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那个“学风崇尚清谈鄙夷动手”的社会,他无疑是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 叶企孙终生未娶,将学生视若己出。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述着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因材施教:他不仅为每一个人制定好学习方向,还在生活上给予悉心照料。

     ★ 冀中战场上那些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地雷,他们幕后的功臣正是叶企孙和他的学生们。就连西方的军事科学专家看过冀中的兵工厂,也不得不开口赞叹:“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

     ★ 进行“两弹一星”研发的领航者们几乎都是他的学生。都是他从近代中国最苦难的岁月中培养出来的学生。这样的奇迹让当世之人高山仰止;这样的奇迹让后世之人望其项背!

    

    


     来源:洞见(ID:DJ00123987)

     作者:洞见Neo

     他口才不好,还有口吃,且用方言教学,却培养了新中国79位院士,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1999年受奖的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有13位和他有师承关系,其中9位是他的直系弟子;

     他终生未娶,无儿无女,却是桃李满天下;

     他是“大师的大师”,在乱世之中为了中国教育倾尽所有,以一己之力撑起了这个民族现代科学的半壁江山。

     他,就是叶企孙。

    

     01

     1898年7月16日,叶企孙出生于上海。那是一个书香传世的开明士绅家庭。因此,在他的身上你既能看到传统文化熏陶后的儒雅之气,又能感受到从大洋彼岸吹来的自由进取之风。

     1913年,未满15岁的叶企孙走进清华学堂。而早在两年前,他已经被录取。

     清华学堂,即清华大学的前身。它的身上,承载了一个民族太多的屈辱与坎坷;同样,这样的负重也沉沉地压在每一个清华学子的肩头。

     叶企孙,也不例外。

     “惜光阴、习勤劳、节嗜欲、慎交友、戒烟酒。”叶企孙开学后在一篇日记中如是写道。

     这是他的座右铭,今后也成了他对学生的金科玉律。

    

     1919年美国芝加哥大学中国留学生合影,第2排左起第6人为叶企孙。

     1918年,叶企孙考取庚子赔款留美公费生。与他一同登上这座现代文明巨轮,前后的同行者有:梅贻琦、赵元任、胡适、金岳霖、吴宓……他们后来都成为了中华民族复兴的顶梁之柱。

     “吾国人不好科学,而不知20世纪之文明皆科学家之赐。”“中国之落后,在于科学之不发达。”投身在现代科学的汪洋大海之中,叶企孙比任何人都能明白国家落后的痛苦根源。

     于是,他奋起直追。

     23岁,一篇博士论文技惊四座。中国人的名字,第一次载入经典物理学著作。叶企孙也成为了现代科学中第一个扬名世界的中国科学家。

     如果叶企孙坚持“科学家”的人设,他的人生或许会顺利很多。只是,有些人的命运或许早已注定:“中国人的研究是一个人单独在研究,没有继承,但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十七八岁的叶企孙在《中国算学史略》中痛心地说道。于是,他选择在欧美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黄金年代急流勇退,回归故土。他立志要在中国这块现代文明贫瘠的荒漠中,播撒下“科学救国”的希望。

     这不仅需要无边的胆识,还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为此,叶企孙压上了他半个世纪的身家性命。

    

     清华大学1932年度务会议成员合影。左起:叶企孙、陈岱孙、冯友兰、梅贻琦、杨公兆、张子高

     02

     1925年,清华大学在乱世之中完成了华丽转身。这座后世被披上神圣光辉的象牙塔,终于迎来了它宿命中的两位主人:梅贻琦和叶企孙。

     叶企孙正式成为清华大学物理系主任。不过,这是属于叶企孙“一个人的大学”。

     因为,整个物理系只有他一名教授。

     一年级:普通物理;

     二年级:电磁学;

     三年级:光学。

     于是,在清华园中同学们经常可以看见一个快步疾行的身影。那是一个年轻的教师:衣着得体、儒雅俊朗、面貌温和,目光充满了坚定。

    

     民国时期的清华园

     “老师说话有点口吃,但是他讲得很慢,可以一个字一个字很好得记下来。话不多,但是每一个字都很精炼。”

     70多年后,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的王大珩在回忆青年时代的这位恩师时,脸上依然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叶企孙口才欠佳,有时候连国语发音都有很大的偏差,但是所有的学生都以他为傲。

     不仅因为他渊博的知识给予了这些学子“久旱逢甘霖”般的滋养,更重要的是他宽阔的胸怀让他们感受到了“春风沐雨”般的父爱。

     叶企孙注重“理工会通”,他的学生没有一个“书呆子”:

     他们或许没能成为科学家,却是名震一时的工程师;

     即便不能成为工程师,也可以去中学站上三尺讲台;

     即使再不济也能去工厂企业独当一面……

     “我虽然念的是物理,但是我会车床、刨床、钻床、银焊……”北大物理系教授戴道生,这位年过古稀的老人在说这句话时颇有一股“谁说书生百无一用”的得意。

     叶企孙的教育方式在现代看来无非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是在那个“学风崇尚清谈鄙夷动手”的社会,他无疑是为中国的现代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

     只是,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是否又走回了过去的老路?

    

     清华大学7号楼

     叶企孙终生未娶,将学生视若己出。

     他有一个笔记本,上面详细记述着每一位学生的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因材施教:他不仅为每一个人制定好学习方向,还在生活上给予悉心照料。

     因此,清华北院的7号楼,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成为了他和学生共同的“家”。住进这里的很多人,以后都在华夏现代科学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的名字是: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邓稼先、王淦昌……

     对于学生来说,叶企孙既是“严师”,更是“慈父”!

    

     1排左起:戴中扆、周培源、赵忠尧、叶企孙、萨本栋、任之恭、傅承义、王遵明

     2排左起:杨龙生、彭桓武、钱三强、钱伟长、李鼎初、池钟瀛、秦馨菱、王大珩

     3排左起:于光远、杨镇邦、谢毓章、孙珍宝、刘庆龄

     4排左起:赫崇本、戴振铎

     03

     “我教书不一定教得好,但是我请来的人都对得起你们,都是最有名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古往今来,都有一种“文人相轻”的习气。但是,你从叶企孙身上丝毫看不到这样的秉性。为了学生们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他一次又一次地去拜访那些知名的大学者。

     渐渐地,这座毫不起眼的“学堂”,终于有了和它“大学”之名匹配的实力:物理学家萨本栋、赵忠尧、周培源,化学家张子高,数学家熊庆来,生物学家陈桢……

     以及后来名入史册的数学家华罗庚,就是他破格录用的。

    

     左起:陈岱孙、施嘉炀、金岳霖、萨本栋、肖遽、叶企孙、萨本铁、周培源

     为了更好的进行人才优化,他还主动辞去了物理系主任和理学院院长的职位,将它让给了物理学大师吴有训,自己则重回教学一线。

     反观当下:“职称”高于“职责”、“大官”多于“大师”!我们该以何等面目面对那些在乱世中华顽强生长的教育家们?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193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站在演讲台上骄傲地喊出这句话的时候,想必默默站在一旁的叶企孙脸上也满是欣慰和自豪吧!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叶企孙是真正的无私者。

     1933年,他主持清华大学,对“庚款留学”进行改革,摒弃敝帚自珍的观念,面向全国高校进行招生。

     自此,中国留学史上也翻开了一页新的篇章,从这里走出了无数精英学子。他们不仅闪耀在中国科学的光荣榜上,也在世界舞台上张扬着中国人的风采。这其中便有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名字:李政道、杨振宁。

     1938年,西南联大成立,叶企孙领导的理学院其毕业生的能力,足以和剑桥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巴黎大学这些世界顶尖的学府平分秋色。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乱世之中,能有一座名校,能有一批名师,能够触顶一个世界的巅峰,作为后来者的我们在为之自豪的同时,是否还有一抹难以言说的羞愧呢?

     此后百年,我们可否再能回归那个高度?谁又能给我们一个答案呢?

    

     1941年清华大学校庆时领导合影。右起:叶企孙、冯友兰、吴有训、梅贻琦、陈岱孙、潘光旦、施家炀

     04

     “苟利国家身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抗日战争烽烟四起。之后清华南迁,叶企孙因病滞留天津。

     “老师,我要上战场!”当一个又一个的学生向他辞行的时候,叶企孙的心中既骄傲、又担忧。

     骄傲的是,他的救国理想已经深入到每一个学生的骨髓;担忧的是,战火纷飞的沙场他深爱的这些孩子们将命悬一线。

     但是,最终他还是同意了。

     而且作为老师的他也决定留在被日寇铁蹄践踏的北方,积极地配合抗日的敌后工作。

     于是,这才有了每个人小时候耳熟能详的那部“战争大片”——《地雷战》。电影内容多有夸张,“一硝二磺三木炭”不过是儿童的玩具罢了。

     冀中战场上那些让日寇闻风丧胆的地雷,他们幕后的功臣正是叶企孙和他的学生们。就连西方的军事科学专家看过冀中的兵工厂,也不得不开口赞叹:

     “这里的条件虽然艰苦,但是技术绝对是世界一流的。”而此时兵工厂的负责人正是叶企孙最得意的几个弟子之一——熊大缜。

    

     不过,伴随着战场上中国军队军工技术迅速崛起,迎来的却是敌后工作中的叶企孙日渐危急的困境。

     军用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天津运往冀中,直到叶企孙被日寇逼出天津为止,他九死一生才脱离虎口。

     可是即便如此他还是不断地向抗战的前线输送着各种人才,并且亲手手书了和梅贻琦、胡适等教育界名流给全国人民的通电:

     “当此国难严重之际,用全国统一力量,尚虞不能挽救,欲求一省之自保,岂可得乎!”

     抗战时期的叶企孙

     师之大者,为国为民!

     老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同样学生也是老师的一面镜子。

     “爱国和科学紧密相关,从此成为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这是“中国原子弹之父”王淦昌晚年的回忆录,也是为什么他可以毅然决然地拒绝国外的优厚条件,选择回到乱世中华的原因。

     王淦昌归去的背影,和叶企孙留在海外最后的背影深深地重叠在了一起!

     那是一代人坚定不移的抉择:他们高大、他们伟岸,他们是这个国家永不磨灭的脊梁!

    

     05

     1952年,全国大专院校院系调整,清华大学物理系解散。

     叶企孙被划归北大,成了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教授,而在这之前他还是一校之长。

     权利与职位,对叶企孙来说本就是过眼烟云,在他的心中他永远只是一名教师:

     他还是用略微口吃的上海口音给学生们悉心授课;

     他还是仔仔细细地记录着每一个学生的优点缺点;

     他还是经常请学生到自己的家中做客;

     ……

     正如当初的那位“严师”、那位“慈父”,一切都好像没有变化。

     不过,这位“严师慈父”心中却有一抹难以释怀的伤痛,那就是抗战期间被当作内奸冤杀的爱徒熊大缜。

     教学之余他积极奔走,想要为学生平反。

     但是,学生的冤案尚未昭雪,那个“疯狂的年代”如狂风巨浪般席卷而来,他那傲立一生的身躯终被撕扯得遍体鳞伤。

     几年后,因为没有找到叶企孙的任何“罪状”,他的肉体从“地狱”中解脱,但是他的灵魂早已虚弱不堪。1977年1月13日,一代宗师叶企孙溘然长逝。

    

     50年代末北京大学地学楼前合影。前排左起:叶企孙、汤佩松、李约瑟

     06

     在中国,原子弹从立项到成功爆炸,用了5年零2个月;

     从原子弹到氢弹,用了两年零8个月;

     4年后,第一颗人造卫星冲向太空。

     这是奠定中国大国地位的惊世之举,更是属于叶企孙的旷世之作。

     因为,进行“两弹一星”研发的领航者们几乎都是他的学生。都是他从近代中国最苦难的岁月中培养出来的学生。

     这样的奇迹让当世之人高山仰止;这样的奇迹让后世之人望其项背!

     “两弹一星”功勋彪炳史册

     “100年前你不顾一切,拯救这个愚昧落后的民族,我们却因历史的步伐太快,差点就把你遗忘,但愿不久的将来,盛世能如你所愿!”

     这是知乎上写给叶企孙的一则留言,却也饱含了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诘问:

     当我们安然享受太平盛世的时候,是否还能记起这样一位呕心沥血的老师?

     是否记得他的学风?是否记得他的精神?

     如今是“师道不存”?还是我们忘记了曾经的“师道”?

     每个人是时候好好想想这个问题了!

    

     延伸阅读

     著名翻译家陆谷孙:不做大师,甘为“匠人”

     中国作家集体接力拜谒鲁迅茅盾巴金大师故址

     他是学界如玉君子,一生只做一件事被朱镕基尊为一代大师!

     成就路遥、史铁生的县级刊物45岁了!黄土高原上的文化奇迹

     连达:踏遍山西疯狂画画画,只为纸上“抢救”古建筑!

     比“藤梯上的悬崖村”还高的山村:先民为何选择居“云端”

     故宫“看门人”单霁翔:红墙黄瓦与蓝天,读你千遍不厌倦

     监制:易艳刚 | 责编:张慧 | 校对:赵岑

    

     不能遗忘!

    http://weixin.100md.com
返回 新华每日电讯 返回首页 返回百拇医药